摸了摸脖子上長樂給掛上的平安吊墜,秦浩目送著始終沒有迴頭的長樂,知道對方是不想讓自己留戀兒女情長。聽聞楊氏母女三人到了莊上,馬周已將三人引往事先安排好的住處,秦浩連忙前去接待。
楊師道看著雖不是很大,但卻處處裝飾新鮮的宅子,也挺滿意,好生安慰了堂妹一番,便迴轉長安了。
“姐夫,謝謝你。”武柔的稱唿讓楊氏臉色頗為尷尬。
“嗬嗬,無妨,以後會是一家人的,些許小事,不用總是放在心上,媚娘今日要主持開業,不能陪在你們身邊,你們自由一些,可以到處看看。小柔不要貪吃,小心吃壞了肚子,午飯時馬主管會來招待你們的,大家同在食堂用餐,等你們熟悉了就好了。”
武順含情脈脈的看著秦浩道:“聽聞大郎今日便要遠行了,小女子也沒什麽東西相送,便祝大郎一路平安吧。”
“大姐好沒誠意,你不是前幾日求了個平安符的嗎?要麽不說,便用一句話送人可是小氣得緊。”
楊氏責怪道:“柔兒不要總是讓你大姐難堪,我們關係雖然親近,也要守些規矩,豈能胡亂相贈,不怕你二姐誤會的嗎?”
秦浩笑道:“這些都是小事,你們安心住下,日常用度,一日三餐都與大家一樣便好,我這一走可能要月餘,別覺得怠慢便好。伯母你們先安頓一下各自的房間吧,我就先去整頓隊伍,稍後便要出發了。”
長樂站在莊子口,望著整齊的隊伍漸行漸遠,直至那身影模糊於視線之中,心中的不舍如潮水般翻湧不息。她知道,這一別便要一月有餘,漫長的時光裏,思念定會如影隨形。
房遺玉與段簡壁也暫停了授課,目送著秦浩的離去,一個本是大膽熱烈,一個平時活潑率真,此刻臉上卻都布滿了離別的愁緒。二人相互對望了一眼,歎了口氣,轉身又往學堂而去。
還在收拾床鋪的武順武柔追出來已經晚了,隊伍已經走得很遠,隻留下了個黑點在視線之中,武柔嗔怪道:“大姐,都怪你,宅子就我們三人住又沒有旁人,著什麽急非得收拾你那些什麽舊衣裳,害得我連姐夫最後一麵都沒見著。”
武順打了一下武柔的小腦袋道:“亂說個什麽,什麽叫最後一麵,再不管管你這張嘴,以後也定會婆家嫌棄的。”
離了主人,桃源莊依然是滿滿的活力,各處作坊的人都更加的賣力,似是都盼著主人歸來之時,能看到一個變化巨大的桃源之地。
秦浩與蘇烈打馬在前,薛禮跟在側邊,張龍趙虎騎馬帶著隊伍跟在後麵,隊尾則是王朝馬漢帶著小隊護著馬車。幾百人的隊伍規模在長安城中已是少見了,到了延興門時,守衛以為出了什麽大事,都有些慌張,多虧了城門校尉提前得知了消息,這才有驚無險的入了城.
隊員身上略有點奇特而又統一服裝、和整齊的步伐,吸引了百姓的目光,都紛紛竊竊私語。眾隊員都昂首闊步的行進,神情滿滿的驕傲與得意,不久之前還是個泥腿子,現在已然成了別人羨慕的對象,再加上又卸去了帶了許久的沙袋,仿佛全身都充滿了力氣。
快要行至朱雀門時,蘇烈小聲道:“大郎,皇城附近如此行走不妥吧?”
秦浩笑道:“就是故意如此,也好給城中那些覬覦之輩露個臉,免得打什麽歪主意。陛下那裏打過了招唿,師父也知曉,難不成你覺得我們這三百人的隊伍還能做出什麽大逆不道的事嗎?”
“隊伍止步,止步。秦縣子啊,秦大人啊,皇城附近呀,這是不是有點太招搖了啊。”一名金吾衛小官抱拳開口。秦浩看了眼,扭頭對著蘇烈笑道:“定方兄,看,擒拿過你的英雄出現了,哈哈。”
蘇烈老臉一紅道:“徐隊正,我們是要出北門,隊伍往日的訓練便是如此,並非刻意呀。”
徐隊正為難道:“幾百人的腳步統一,走起路來聲音有些招搖,還望打亂著些為好啊。況且這佩刀跨箭的,不怕陛下猜忌嗎?”
秦浩右手朝天,“全體都有,自由行進。”說完對著徐隊正抱了抱拳道:“徐隊正巡視頗為細致,日後有機會定要於陛下麵前表揚一下你,嗬嗬。”
徐隊正立馬夾緊雙腿立正道:“多謝秦縣子,歡送秦縣子。”
太極宮兩儀殿,聽著高福匯報著秦浩帶著隊伍,大搖大擺的從皇城門前走過,不禁氣不打一處來。他立馬明白,秦浩這是用自己拉大旗作虎皮給別人看呢?無奈的搖了搖頭,不過又想起稚奴說過的秦浩練兵一事,不禁細細問著高福護衛隊的軍容軍備之事,聽完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當初自己玄武門之變也不過就設伏了八百人而已,迴頭真的要教訓教訓這個臭小子的大膽了,轉念又一想,這小子聰明著呢,估計以後也見不著這一幕了,這是打自己個措手不及。
翻閱著玄齡遞上來的紙稿,不住點頭,那字跡一看便能看得出是臭小子的,這得是個什麽樣的師父才能教出來的徒弟,心中又泛了對秦浩身世的好奇。
“高福,明日起,就在這大殿前教閱宮中軍士,朕要垂範練兵,得讓大唐興起一鼓練兵熱潮,朕也許久沒有動動手腳了,射擊出眾的有賞,箭術不精的更換,不能總是一潭死水一般。去將牛進達傳來。”
高福出了大殿,便見一小太監匆匆而來,高福問道:“何事?”
小太監喘著氣道:“宮門外許學士求見陛下,說是有祥瑞進獻陛下。”
-----------------
龍門縣薛府,孫伏伽一到地方便立即奔赴案發地,此時的龍門縣令有些惶惶不安,那道聖旨將身後的大樹連根拔起,早晚自己也得被殃及池魚。
此刻對待薛德元已沒了往日的那般客氣,若是沒有你兒子的死這個破事,一切都安安穩穩,如今這個局麵,老子一肚子的氣都沒地方撒呢。
一幫衙役將薛德元擋在一旁,氣得老爺子吹胡子瞪眼,大罵無禮。縣令哪管那些,隻是給京城來的大官介紹著當時的情形,還與仵作一起扮演死屍為孫伏伽還原現場。
孫伏伽眼神銳利如鷹隼,將周遭一切盡收眼底。他先是仔細勘查著屋中曾被翻動過的東西,蹲下身子,用手輕輕撥弄著雜亂的物件,查看是否有可疑的痕跡或遺留之物,眉頭微皺,似在思索賊人的作案手法與目的。
繼而站起身來,踱步於庭院之中,留意著牆角的鞋印與草木的折損情況,不放過任何一處細微之處。每至一處疑點,便停下腳步,沉思良久,腦海中不斷構建著案發時的場景。
重又走進室內,查看門窗是否有被撬的跡象,手指沿著窗框緩緩摩挲,感受著可能存在的異常。他向一旁戰戰兢兢,雙手被反綁於背後的花娘詳細詢問案發前後的經過,眼神緊緊盯著對方,不放過任何一個表情變化,試圖從中挖掘出被忽略的線索。
龍門縣令在旁大氣都不敢出,孫伏伽偶爾投去的目光讓他愈發心虛,隻能默默地祈禱這尊大神能早日破案,莫要讓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而孫伏伽一心撲在案件上,對縣令的惶恐全然不顧,繼續在府中穿梭忙碌,探尋真相的蹤跡。
查驗了將近半日,孫伏伽跪坐在幾案邊,在紙上勾勒著相互的關聯,除了牆角那裏有幾處很淺的像是腳印的痕跡,與幾處花草似是踩踏的印痕,再無其他發現。一切都似乎合情合理,心中不禁對陛下的交待有所不解,陛下遠在長安,是如何就斷定這是一起謀殺案呢?
不禁抬頭望了望不遠處的花娘,難不成真是酒後縱欲而死,否則屍體不應該毫無痕跡。
半日過去,自詡抽絲剝繭能力極強的孫伏伽此刻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再次審視著紙上寥寥無幾的線索記錄,眉頭緊鎖,思緒如麻。那牆角若有若無的腳印和花草輕微的踩踏痕跡,根本不足以構建起一個完整的謀殺推斷鏈。站起身來,緩緩來到榻前,閉目思索著可能的場景,然而依舊一無所獲。
深知皇帝不會無的放矢,可眼前的一切卻又如此難以捉摸。孫伏伽在室內來迴踱步,腦海中不斷思索著各種可能性,會不會是有什麽極為隱秘的機關或是毒藥,能夠殺人於無形且不留痕跡?又或者是有人精心布置了這看似正常死亡的假象,可若真如此,其手段之高明實在令人咂舌。
起因於一個婢女,繼而追殺,又遭團滅,主人身死,如此離奇,這一樁樁一件件定是有所聯係,絕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時隻覺頭疼不已。不禁抬頭,目光投向不遠處那麵如死灰一般的花娘。
迴想起方才對相關細節的仔細問詢,心中不禁泛起疑雲:難不成真的是酒後縱欲而亡?可在京城之中,雖說斷袖之癖亦有所耳聞,但何時曾聽聞過後庭致死這般奇事?何況再端詳這花娘的身形與體態,纖弱婀娜,這般模樣,如何能?歎了口氣,心底始終對這樣的判斷難以認同。
-----------------
“微臣拜見陛下。”
“愛卿平身吧,聽聞延族要給朕進獻祥瑞,不知是何祥瑞啊?”
許敬宗取過一旁的木盒呈上,高福接過打開看了一下,合上蓋子放在禦案之上。李世民好奇地打量著木盒疑惑道:”就這?“說著打開木盒,將三字經取了出來,隨意翻了翻道:”延族,你這是要做個諂媚之臣嗎?一本書為何就說是祥瑞?“
許敬宗微微弓身,神色恭敬而莊重,聲音抑揚頓挫,滿含熱忱:“陛下,此《三字經》絕非尋常書籍,實乃天賜祥瑞於大唐。想那悠悠曆史長河,諸多朝代更迭交替,文化典籍雖浩如煙海,然如這般能將為人處世之根本、世間萬象之綱要、道德倫常之基石,以如此簡潔精妙之言囊括其中,且適合於啟蒙幼童、教化萬民者,實乃鳳毛麟角。自上古以來,未曾有如此巨著橫空出世,能使懵懂小兒開啟靈智,讓鄉野村夫明曉大義,令士子學人精研義理。直至陛下聖明之治下,此《三字經》方現於世間,此乃上蒼眷顧陛下之仁德,福澤大唐之征兆。陛下之聖德,感召天地,故有此奇書問世,以助大唐文運昌盛,教化廣播,此非祥瑞,更待何為?”
李世民聽後,微微挑眉,似笑非笑地反問道:“照你這般說法,這書若是祥瑞,那秦浩豈不成了那祥瑞製造機?”
楊師道看著雖不是很大,但卻處處裝飾新鮮的宅子,也挺滿意,好生安慰了堂妹一番,便迴轉長安了。
“姐夫,謝謝你。”武柔的稱唿讓楊氏臉色頗為尷尬。
“嗬嗬,無妨,以後會是一家人的,些許小事,不用總是放在心上,媚娘今日要主持開業,不能陪在你們身邊,你們自由一些,可以到處看看。小柔不要貪吃,小心吃壞了肚子,午飯時馬主管會來招待你們的,大家同在食堂用餐,等你們熟悉了就好了。”
武順含情脈脈的看著秦浩道:“聽聞大郎今日便要遠行了,小女子也沒什麽東西相送,便祝大郎一路平安吧。”
“大姐好沒誠意,你不是前幾日求了個平安符的嗎?要麽不說,便用一句話送人可是小氣得緊。”
楊氏責怪道:“柔兒不要總是讓你大姐難堪,我們關係雖然親近,也要守些規矩,豈能胡亂相贈,不怕你二姐誤會的嗎?”
秦浩笑道:“這些都是小事,你們安心住下,日常用度,一日三餐都與大家一樣便好,我這一走可能要月餘,別覺得怠慢便好。伯母你們先安頓一下各自的房間吧,我就先去整頓隊伍,稍後便要出發了。”
長樂站在莊子口,望著整齊的隊伍漸行漸遠,直至那身影模糊於視線之中,心中的不舍如潮水般翻湧不息。她知道,這一別便要一月有餘,漫長的時光裏,思念定會如影隨形。
房遺玉與段簡壁也暫停了授課,目送著秦浩的離去,一個本是大膽熱烈,一個平時活潑率真,此刻臉上卻都布滿了離別的愁緒。二人相互對望了一眼,歎了口氣,轉身又往學堂而去。
還在收拾床鋪的武順武柔追出來已經晚了,隊伍已經走得很遠,隻留下了個黑點在視線之中,武柔嗔怪道:“大姐,都怪你,宅子就我們三人住又沒有旁人,著什麽急非得收拾你那些什麽舊衣裳,害得我連姐夫最後一麵都沒見著。”
武順打了一下武柔的小腦袋道:“亂說個什麽,什麽叫最後一麵,再不管管你這張嘴,以後也定會婆家嫌棄的。”
離了主人,桃源莊依然是滿滿的活力,各處作坊的人都更加的賣力,似是都盼著主人歸來之時,能看到一個變化巨大的桃源之地。
秦浩與蘇烈打馬在前,薛禮跟在側邊,張龍趙虎騎馬帶著隊伍跟在後麵,隊尾則是王朝馬漢帶著小隊護著馬車。幾百人的隊伍規模在長安城中已是少見了,到了延興門時,守衛以為出了什麽大事,都有些慌張,多虧了城門校尉提前得知了消息,這才有驚無險的入了城.
隊員身上略有點奇特而又統一服裝、和整齊的步伐,吸引了百姓的目光,都紛紛竊竊私語。眾隊員都昂首闊步的行進,神情滿滿的驕傲與得意,不久之前還是個泥腿子,現在已然成了別人羨慕的對象,再加上又卸去了帶了許久的沙袋,仿佛全身都充滿了力氣。
快要行至朱雀門時,蘇烈小聲道:“大郎,皇城附近如此行走不妥吧?”
秦浩笑道:“就是故意如此,也好給城中那些覬覦之輩露個臉,免得打什麽歪主意。陛下那裏打過了招唿,師父也知曉,難不成你覺得我們這三百人的隊伍還能做出什麽大逆不道的事嗎?”
“隊伍止步,止步。秦縣子啊,秦大人啊,皇城附近呀,這是不是有點太招搖了啊。”一名金吾衛小官抱拳開口。秦浩看了眼,扭頭對著蘇烈笑道:“定方兄,看,擒拿過你的英雄出現了,哈哈。”
蘇烈老臉一紅道:“徐隊正,我們是要出北門,隊伍往日的訓練便是如此,並非刻意呀。”
徐隊正為難道:“幾百人的腳步統一,走起路來聲音有些招搖,還望打亂著些為好啊。況且這佩刀跨箭的,不怕陛下猜忌嗎?”
秦浩右手朝天,“全體都有,自由行進。”說完對著徐隊正抱了抱拳道:“徐隊正巡視頗為細致,日後有機會定要於陛下麵前表揚一下你,嗬嗬。”
徐隊正立馬夾緊雙腿立正道:“多謝秦縣子,歡送秦縣子。”
太極宮兩儀殿,聽著高福匯報著秦浩帶著隊伍,大搖大擺的從皇城門前走過,不禁氣不打一處來。他立馬明白,秦浩這是用自己拉大旗作虎皮給別人看呢?無奈的搖了搖頭,不過又想起稚奴說過的秦浩練兵一事,不禁細細問著高福護衛隊的軍容軍備之事,聽完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當初自己玄武門之變也不過就設伏了八百人而已,迴頭真的要教訓教訓這個臭小子的大膽了,轉念又一想,這小子聰明著呢,估計以後也見不著這一幕了,這是打自己個措手不及。
翻閱著玄齡遞上來的紙稿,不住點頭,那字跡一看便能看得出是臭小子的,這得是個什麽樣的師父才能教出來的徒弟,心中又泛了對秦浩身世的好奇。
“高福,明日起,就在這大殿前教閱宮中軍士,朕要垂範練兵,得讓大唐興起一鼓練兵熱潮,朕也許久沒有動動手腳了,射擊出眾的有賞,箭術不精的更換,不能總是一潭死水一般。去將牛進達傳來。”
高福出了大殿,便見一小太監匆匆而來,高福問道:“何事?”
小太監喘著氣道:“宮門外許學士求見陛下,說是有祥瑞進獻陛下。”
-----------------
龍門縣薛府,孫伏伽一到地方便立即奔赴案發地,此時的龍門縣令有些惶惶不安,那道聖旨將身後的大樹連根拔起,早晚自己也得被殃及池魚。
此刻對待薛德元已沒了往日的那般客氣,若是沒有你兒子的死這個破事,一切都安安穩穩,如今這個局麵,老子一肚子的氣都沒地方撒呢。
一幫衙役將薛德元擋在一旁,氣得老爺子吹胡子瞪眼,大罵無禮。縣令哪管那些,隻是給京城來的大官介紹著當時的情形,還與仵作一起扮演死屍為孫伏伽還原現場。
孫伏伽眼神銳利如鷹隼,將周遭一切盡收眼底。他先是仔細勘查著屋中曾被翻動過的東西,蹲下身子,用手輕輕撥弄著雜亂的物件,查看是否有可疑的痕跡或遺留之物,眉頭微皺,似在思索賊人的作案手法與目的。
繼而站起身來,踱步於庭院之中,留意著牆角的鞋印與草木的折損情況,不放過任何一處細微之處。每至一處疑點,便停下腳步,沉思良久,腦海中不斷構建著案發時的場景。
重又走進室內,查看門窗是否有被撬的跡象,手指沿著窗框緩緩摩挲,感受著可能存在的異常。他向一旁戰戰兢兢,雙手被反綁於背後的花娘詳細詢問案發前後的經過,眼神緊緊盯著對方,不放過任何一個表情變化,試圖從中挖掘出被忽略的線索。
龍門縣令在旁大氣都不敢出,孫伏伽偶爾投去的目光讓他愈發心虛,隻能默默地祈禱這尊大神能早日破案,莫要讓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而孫伏伽一心撲在案件上,對縣令的惶恐全然不顧,繼續在府中穿梭忙碌,探尋真相的蹤跡。
查驗了將近半日,孫伏伽跪坐在幾案邊,在紙上勾勒著相互的關聯,除了牆角那裏有幾處很淺的像是腳印的痕跡,與幾處花草似是踩踏的印痕,再無其他發現。一切都似乎合情合理,心中不禁對陛下的交待有所不解,陛下遠在長安,是如何就斷定這是一起謀殺案呢?
不禁抬頭望了望不遠處的花娘,難不成真是酒後縱欲而死,否則屍體不應該毫無痕跡。
半日過去,自詡抽絲剝繭能力極強的孫伏伽此刻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再次審視著紙上寥寥無幾的線索記錄,眉頭緊鎖,思緒如麻。那牆角若有若無的腳印和花草輕微的踩踏痕跡,根本不足以構建起一個完整的謀殺推斷鏈。站起身來,緩緩來到榻前,閉目思索著可能的場景,然而依舊一無所獲。
深知皇帝不會無的放矢,可眼前的一切卻又如此難以捉摸。孫伏伽在室內來迴踱步,腦海中不斷思索著各種可能性,會不會是有什麽極為隱秘的機關或是毒藥,能夠殺人於無形且不留痕跡?又或者是有人精心布置了這看似正常死亡的假象,可若真如此,其手段之高明實在令人咂舌。
起因於一個婢女,繼而追殺,又遭團滅,主人身死,如此離奇,這一樁樁一件件定是有所聯係,絕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時隻覺頭疼不已。不禁抬頭,目光投向不遠處那麵如死灰一般的花娘。
迴想起方才對相關細節的仔細問詢,心中不禁泛起疑雲:難不成真的是酒後縱欲而亡?可在京城之中,雖說斷袖之癖亦有所耳聞,但何時曾聽聞過後庭致死這般奇事?何況再端詳這花娘的身形與體態,纖弱婀娜,這般模樣,如何能?歎了口氣,心底始終對這樣的判斷難以認同。
-----------------
“微臣拜見陛下。”
“愛卿平身吧,聽聞延族要給朕進獻祥瑞,不知是何祥瑞啊?”
許敬宗取過一旁的木盒呈上,高福接過打開看了一下,合上蓋子放在禦案之上。李世民好奇地打量著木盒疑惑道:”就這?“說著打開木盒,將三字經取了出來,隨意翻了翻道:”延族,你這是要做個諂媚之臣嗎?一本書為何就說是祥瑞?“
許敬宗微微弓身,神色恭敬而莊重,聲音抑揚頓挫,滿含熱忱:“陛下,此《三字經》絕非尋常書籍,實乃天賜祥瑞於大唐。想那悠悠曆史長河,諸多朝代更迭交替,文化典籍雖浩如煙海,然如這般能將為人處世之根本、世間萬象之綱要、道德倫常之基石,以如此簡潔精妙之言囊括其中,且適合於啟蒙幼童、教化萬民者,實乃鳳毛麟角。自上古以來,未曾有如此巨著橫空出世,能使懵懂小兒開啟靈智,讓鄉野村夫明曉大義,令士子學人精研義理。直至陛下聖明之治下,此《三字經》方現於世間,此乃上蒼眷顧陛下之仁德,福澤大唐之征兆。陛下之聖德,感召天地,故有此奇書問世,以助大唐文運昌盛,教化廣播,此非祥瑞,更待何為?”
李世民聽後,微微挑眉,似笑非笑地反問道:“照你這般說法,這書若是祥瑞,那秦浩豈不成了那祥瑞製造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