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張文瓘便帶著秦浩,蘇烈領著幾個小隊長趕著馬車前往北市。
等不多時,便見三三兩兩的牧民各自牽著兩匹馬匯聚到了一起。
互市監親自上陣,為雙方登記著交換事項。
看著一箱箱的酒水被牧民們搬走,一匹匹馬被帶入了場中,不禁被那些小瓶子勾起了興趣。
雙方手續辦完,看著空空如也的馬車,也隻好熄了好奇的心思。
秦浩適時的從懷中取出一瓶遞了過去,“小小意思,還請互市監嚐嚐,日後的交易還需要多多照應啊。”
見秦浩如此會做人,互市監也是連忙致謝,假裝客套了一下,便裝入懷中。
一切順利,又等不多時,便見士兵與隊員們列隊到了眼前。
秦浩指著馬場道:“各小隊長分配,在裏麵適應一下,稍後便返迴。”
王朝四人連忙將各自隊員拉走,士兵與隊員們整齊有序地步入馬場,一時間,馬蹄聲與輕微的唿喊聲交織在一起。
王朝四人認真地指揮著各自隊員,讓他們盡快熟悉馬匹的習性。
秦浩站在一旁,目光沉穩地注視著一切,不時與蘇烈低聲交流幾句。
張文瓘則在不遠處,與互市監作最後的道別,言語間客氣有禮,為今後的互市往來進一步鋪墊良好的關係。
秦浩看了看天色,高聲下令:“時間差不多了,各小隊整隊,準備返迴!”
隊員們迅速響應,利落地上馬,在隊長的帶領下,列成整齊的隊列。
隨著一聲清脆的馬鞭聲響起,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驛站的方向疾馳而去,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久久不散,仿佛是他們此次順利完成任務的見證。
-----------------
聽著高福匯報著有些家族主動獻糧抵罪,當然抵得都是些欺壓百姓的小罪。
李世民一時有些得意,最近聽得都是好消息,開口問道:“秦浩走了有半月了吧,以這小子的急性子,朕估計應當是到了朔州了。
唉,快一月不見,沒了此子來氣朕,朕還有點不習慣了呢。”
房玄齡笑道:“陛下能惦記劣徒,說明劣徒在陛下心中還是有點位置的,微臣還得替徒兒謝陛下隆恩啊。”
杜如晦揶揄道:“是啊,如今我們這幫老臣裏就玄齡有徒弟,到時候有衣缽傳人,讓人羨慕啊。”
李世民斜眼看著杜如晦道:“克明,這是話中有話啊。”
“陛下沒見到玄齡的馬車,全大唐獨一份,人家是日日躺著來上朝哩。”
李世民頗感詫異,“玄齡,此話當真,居然有如此大的馬車,那正可運輸軍糧啊。”
杜如晦笑道:“陛下想得正是,微臣也是做此想法。
不過看那馬車似不簡單,之前也有研究過四輪馬車的匠人,都是沒有解決好轉向和減震的問題,最後便不了了之。
桃源莊的馬車估計不會太便宜,朝廷看來又要出個馬車國債了。”
李世民老臉一垮道:“筒車能售賣償還,這馬車用作軍需如何償還。
看來還得托付在玄齡的身上啊,不是可以分期付款的嗎?”
房玄齡哈哈大笑道:“陛下可莫要打趣微臣了,若國家有需,正則必會有解決的辦法。
陛下應當了解小徒的為人,愛錢卻不貪財,是知道輕重的。”
“估摸著也快要迴來了,有了馬匹,迴程應當不會慢,臣也惦記著那新式馬車呢,我必為陛下盯著此事,哈哈哈。”
“糧食全部入庫,百姓的賠償不能少,這隻是抵他們的懲罰之罪,不能讓百姓承擔損失。”
二人微微點頭,房玄齡道:“筒車已命少府監、將作監全力製作了,旨意也已下發各地。
相信用不多久,大唐又將多出不少良田來,臣為陛下賀。
另微臣與克明經過商討,建議趁此次發行國債的契機,開展全國人口普查。”
“善,玄齡之前遞上來的建議中,那個軍屬的政策朕覺得可以大力推廣。
尚書省與兵部商量出一套辦法出來,便從邊關已滿三年的將士中逐步實施。
另傳旨賞賜柳家女布帛五十匹。”
二人對視一眼,都不禁心中歎了口氣,陛下還是和往常一般的大氣。
-----------------
長安城崔府,太原王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在長安的話事人聚在一張辦公桌上。
崔景喝了口茶,歎道:“眾位如今也都看到了在下的慘景,就連我們議事所喝的茶水,所坐的桌椅都已是桃源莊的產品,各位仁兄難道對此都無動於衷嗎?”
王熙開口道:“瞻遠兄是否過於多慮了,那桃源莊才有多大的體量,出了些新奇的東西確是不假,但要說便能動了世家的根基是否過於誇大。”
鄭楨附和道:“此言有理,況且那桃源莊上的貞觀低度酒,所用的陶瓶至今還從我鄭氏產業中采購,未見其獨斷,完全可以互惠互利嘛。”
崔景疑惑道:“那為何未與我博陵崔氏采購過陶瓷製品,據老夫所知,鄭氏在長安的工坊規模應是不如我崔氏的大吧?”
李翰哈哈大笑,“瞻遠兄此言差矣,你都想著動人家的手下了,人家如何還能與你合作,桃源莊上的牛羊也是從我趙郡李氏采買。”
崔景頓時有些鬱悶,感情你們都他娘的與桃源莊成了利益共同體了。
怪不得就我老哥一個急吼吼的出手,你們坐山觀虎鬥。疑惑的看向盧睿道:“哲淵,難不成範陽盧氏也與桃源莊有所往來?”
盧睿笑笑,“瞻遠兄,難道不知房夫人便是我盧氏中人?
那秦縣子都要稱聲師母的。
我盧氏即便如今沒有與桃源莊的生意往來,也斷然不能破壞二者的關係吧。”
崔景徹底鬱悶了,弄了半天都是過來看我笑話的,不死心道:“老夫實話實說,那桃源莊所圖甚大,看著吧,屆時對各位的產業有所衝擊之時,眾位怕是挽救都來不及了。”
盧睿勸道:“瞻遠兄既已受此教訓,便應當換個打法。
之前若不是房相手下留情,瞻遠兄如今焉能還高坐堂上,怕是應在牢獄之中了。
博陵崔氏在長安的產業眾多,我等加在一起都有所不及,酒樓、紡織、陶瓷、造紙、私學均有涉足,為何不考慮與桃源莊合作呢?”
崔景老臉一紅道:“如何合作,難不成我們還能上趕著去求那秦浩嗎?”
鄭楨抿了口茶道:“不合作,難道如今的結局便是瞻遠兄想見到的?聽聞桃源書店的紙張也快要發售了,看那書籍都如此廉價,怕是崔氏的造紙業也會頗受打擊。”
王熙眼熱道:“守乾既與桃源莊有陶瓷上的合作,不若我太原王氏也加入其中,我的手下可有許多刻畫工匠,能讓守乾的產品更加美觀。”
鄭楨笑道:“這個就要看桃源莊的表態了,如今的圖案與刻字都是莊上出的設計,我們隻是生產罷了。
既有此心,便是主動些又有何妨。
如今那女兒寶肆中的化妝品大賣,我見那包裝與瓶罐,未來定也是需求量不低,正想著要再談談呢。”
王熙忙道:“屆時守乾帶著為兄一起見識一下可好。”
崔景越聽越來氣,“既然大家都與桃源莊有了聯係,那隻怪老夫錯付了諸位。
如今酒樓賠了,糧食沒了,博陵崔氏的臉麵也丟盡了,讓諸位見笑了。
不知縣衙那邊諸位家中是否也是案件纏身,不好打擾諸位的時間,便請迴吧。”
盧睿站起身,開口道:“瞻遠兄,咱們同為五姓七望,本應同氣連枝。
小弟多句嘴,你鬥不過那秦縣子,房夫人迴娘家之時曾言,此子卓才驚皓月,睿謀無事不能成,望瞻遠兄好自為之吧。”
言罷起身離去,眾人相互對視一眼,也紛紛告辭。
崔景像隻霜打的茄子,癱坐在椅子上,怔怔的看著桌上的茶杯發呆。
這樣下去可不行,家族那邊一旦責怪下來,自己的罪過也不小啊。
剛剛說什麽來著,哦,化妝品的瓶子罐子。
“來人,快些將崔昱叫來。”
-----------------
全體隊員帶著四百匹馬迴到朔州城,一番休息後,秦浩特意帶著眾位隊長探望了傷員。
留下穩重的王朝馬漢和對應的馬匹,待傷勢穩定後再帶隊迴京。
與張儉仔細就後麵的互市交換了意見,製定了細節。
將馬車贈與了都督府,用於日後互市往返朔州城與北樓關。
一番話別後,便要帶著隊伍啟程。
張文瓘頗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不舍道:“不知何時才能再與正則兄相見。”
秦浩拍了拍張文瓘的肩膀鼓勵道:“稚圭,你乃留候之後,誌向要遠大一些才行,可別墮了祖上的威名。
待要掃滅東突厥之時,為兄還會與稚圭再見的,希望那時,稚圭能為我們做好後勤。”
夕陽西下,望著隊伍漸漸走遠,張儉感慨道:“不出十年,此子定然一飛衝天。”
有了馬匹,又是輕裝簡行,所有隊員都是異常的興奮。
秦浩大聲道:“我們從長安出發已有二十日了,返程中將隻有壓縮軍糧與水。
如今我們有約三百匹馬,肯定是不需要你們用雙腿跑路了。
但是接下來的行程可能更加艱難,夜間沒有帳篷,除了休息便是晝夜行軍。
大腿到時候一定會疼痛難忍,不過這是對你們的最後一次考驗。
之後你們便會成為一個合格的騎兵,全體上馬,目標長安。”
尖銳的哨聲突兀地劃破長空,馬背上的騎士們身姿挺拔,馬匹們逐漸加快了步伐。
蹄聲由最初的稀疏錯落變得密集起來,“噠噠噠”的聲響如洶湧的潮水,一波波地在官道上蕩漾開去。
-----------------
等不多時,便見三三兩兩的牧民各自牽著兩匹馬匯聚到了一起。
互市監親自上陣,為雙方登記著交換事項。
看著一箱箱的酒水被牧民們搬走,一匹匹馬被帶入了場中,不禁被那些小瓶子勾起了興趣。
雙方手續辦完,看著空空如也的馬車,也隻好熄了好奇的心思。
秦浩適時的從懷中取出一瓶遞了過去,“小小意思,還請互市監嚐嚐,日後的交易還需要多多照應啊。”
見秦浩如此會做人,互市監也是連忙致謝,假裝客套了一下,便裝入懷中。
一切順利,又等不多時,便見士兵與隊員們列隊到了眼前。
秦浩指著馬場道:“各小隊長分配,在裏麵適應一下,稍後便返迴。”
王朝四人連忙將各自隊員拉走,士兵與隊員們整齊有序地步入馬場,一時間,馬蹄聲與輕微的唿喊聲交織在一起。
王朝四人認真地指揮著各自隊員,讓他們盡快熟悉馬匹的習性。
秦浩站在一旁,目光沉穩地注視著一切,不時與蘇烈低聲交流幾句。
張文瓘則在不遠處,與互市監作最後的道別,言語間客氣有禮,為今後的互市往來進一步鋪墊良好的關係。
秦浩看了看天色,高聲下令:“時間差不多了,各小隊整隊,準備返迴!”
隊員們迅速響應,利落地上馬,在隊長的帶領下,列成整齊的隊列。
隨著一聲清脆的馬鞭聲響起,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驛站的方向疾馳而去,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久久不散,仿佛是他們此次順利完成任務的見證。
-----------------
聽著高福匯報著有些家族主動獻糧抵罪,當然抵得都是些欺壓百姓的小罪。
李世民一時有些得意,最近聽得都是好消息,開口問道:“秦浩走了有半月了吧,以這小子的急性子,朕估計應當是到了朔州了。
唉,快一月不見,沒了此子來氣朕,朕還有點不習慣了呢。”
房玄齡笑道:“陛下能惦記劣徒,說明劣徒在陛下心中還是有點位置的,微臣還得替徒兒謝陛下隆恩啊。”
杜如晦揶揄道:“是啊,如今我們這幫老臣裏就玄齡有徒弟,到時候有衣缽傳人,讓人羨慕啊。”
李世民斜眼看著杜如晦道:“克明,這是話中有話啊。”
“陛下沒見到玄齡的馬車,全大唐獨一份,人家是日日躺著來上朝哩。”
李世民頗感詫異,“玄齡,此話當真,居然有如此大的馬車,那正可運輸軍糧啊。”
杜如晦笑道:“陛下想得正是,微臣也是做此想法。
不過看那馬車似不簡單,之前也有研究過四輪馬車的匠人,都是沒有解決好轉向和減震的問題,最後便不了了之。
桃源莊的馬車估計不會太便宜,朝廷看來又要出個馬車國債了。”
李世民老臉一垮道:“筒車能售賣償還,這馬車用作軍需如何償還。
看來還得托付在玄齡的身上啊,不是可以分期付款的嗎?”
房玄齡哈哈大笑道:“陛下可莫要打趣微臣了,若國家有需,正則必會有解決的辦法。
陛下應當了解小徒的為人,愛錢卻不貪財,是知道輕重的。”
“估摸著也快要迴來了,有了馬匹,迴程應當不會慢,臣也惦記著那新式馬車呢,我必為陛下盯著此事,哈哈哈。”
“糧食全部入庫,百姓的賠償不能少,這隻是抵他們的懲罰之罪,不能讓百姓承擔損失。”
二人微微點頭,房玄齡道:“筒車已命少府監、將作監全力製作了,旨意也已下發各地。
相信用不多久,大唐又將多出不少良田來,臣為陛下賀。
另微臣與克明經過商討,建議趁此次發行國債的契機,開展全國人口普查。”
“善,玄齡之前遞上來的建議中,那個軍屬的政策朕覺得可以大力推廣。
尚書省與兵部商量出一套辦法出來,便從邊關已滿三年的將士中逐步實施。
另傳旨賞賜柳家女布帛五十匹。”
二人對視一眼,都不禁心中歎了口氣,陛下還是和往常一般的大氣。
-----------------
長安城崔府,太原王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在長安的話事人聚在一張辦公桌上。
崔景喝了口茶,歎道:“眾位如今也都看到了在下的慘景,就連我們議事所喝的茶水,所坐的桌椅都已是桃源莊的產品,各位仁兄難道對此都無動於衷嗎?”
王熙開口道:“瞻遠兄是否過於多慮了,那桃源莊才有多大的體量,出了些新奇的東西確是不假,但要說便能動了世家的根基是否過於誇大。”
鄭楨附和道:“此言有理,況且那桃源莊上的貞觀低度酒,所用的陶瓶至今還從我鄭氏產業中采購,未見其獨斷,完全可以互惠互利嘛。”
崔景疑惑道:“那為何未與我博陵崔氏采購過陶瓷製品,據老夫所知,鄭氏在長安的工坊規模應是不如我崔氏的大吧?”
李翰哈哈大笑,“瞻遠兄此言差矣,你都想著動人家的手下了,人家如何還能與你合作,桃源莊上的牛羊也是從我趙郡李氏采買。”
崔景頓時有些鬱悶,感情你們都他娘的與桃源莊成了利益共同體了。
怪不得就我老哥一個急吼吼的出手,你們坐山觀虎鬥。疑惑的看向盧睿道:“哲淵,難不成範陽盧氏也與桃源莊有所往來?”
盧睿笑笑,“瞻遠兄,難道不知房夫人便是我盧氏中人?
那秦縣子都要稱聲師母的。
我盧氏即便如今沒有與桃源莊的生意往來,也斷然不能破壞二者的關係吧。”
崔景徹底鬱悶了,弄了半天都是過來看我笑話的,不死心道:“老夫實話實說,那桃源莊所圖甚大,看著吧,屆時對各位的產業有所衝擊之時,眾位怕是挽救都來不及了。”
盧睿勸道:“瞻遠兄既已受此教訓,便應當換個打法。
之前若不是房相手下留情,瞻遠兄如今焉能還高坐堂上,怕是應在牢獄之中了。
博陵崔氏在長安的產業眾多,我等加在一起都有所不及,酒樓、紡織、陶瓷、造紙、私學均有涉足,為何不考慮與桃源莊合作呢?”
崔景老臉一紅道:“如何合作,難不成我們還能上趕著去求那秦浩嗎?”
鄭楨抿了口茶道:“不合作,難道如今的結局便是瞻遠兄想見到的?聽聞桃源書店的紙張也快要發售了,看那書籍都如此廉價,怕是崔氏的造紙業也會頗受打擊。”
王熙眼熱道:“守乾既與桃源莊有陶瓷上的合作,不若我太原王氏也加入其中,我的手下可有許多刻畫工匠,能讓守乾的產品更加美觀。”
鄭楨笑道:“這個就要看桃源莊的表態了,如今的圖案與刻字都是莊上出的設計,我們隻是生產罷了。
既有此心,便是主動些又有何妨。
如今那女兒寶肆中的化妝品大賣,我見那包裝與瓶罐,未來定也是需求量不低,正想著要再談談呢。”
王熙忙道:“屆時守乾帶著為兄一起見識一下可好。”
崔景越聽越來氣,“既然大家都與桃源莊有了聯係,那隻怪老夫錯付了諸位。
如今酒樓賠了,糧食沒了,博陵崔氏的臉麵也丟盡了,讓諸位見笑了。
不知縣衙那邊諸位家中是否也是案件纏身,不好打擾諸位的時間,便請迴吧。”
盧睿站起身,開口道:“瞻遠兄,咱們同為五姓七望,本應同氣連枝。
小弟多句嘴,你鬥不過那秦縣子,房夫人迴娘家之時曾言,此子卓才驚皓月,睿謀無事不能成,望瞻遠兄好自為之吧。”
言罷起身離去,眾人相互對視一眼,也紛紛告辭。
崔景像隻霜打的茄子,癱坐在椅子上,怔怔的看著桌上的茶杯發呆。
這樣下去可不行,家族那邊一旦責怪下來,自己的罪過也不小啊。
剛剛說什麽來著,哦,化妝品的瓶子罐子。
“來人,快些將崔昱叫來。”
-----------------
全體隊員帶著四百匹馬迴到朔州城,一番休息後,秦浩特意帶著眾位隊長探望了傷員。
留下穩重的王朝馬漢和對應的馬匹,待傷勢穩定後再帶隊迴京。
與張儉仔細就後麵的互市交換了意見,製定了細節。
將馬車贈與了都督府,用於日後互市往返朔州城與北樓關。
一番話別後,便要帶著隊伍啟程。
張文瓘頗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不舍道:“不知何時才能再與正則兄相見。”
秦浩拍了拍張文瓘的肩膀鼓勵道:“稚圭,你乃留候之後,誌向要遠大一些才行,可別墮了祖上的威名。
待要掃滅東突厥之時,為兄還會與稚圭再見的,希望那時,稚圭能為我們做好後勤。”
夕陽西下,望著隊伍漸漸走遠,張儉感慨道:“不出十年,此子定然一飛衝天。”
有了馬匹,又是輕裝簡行,所有隊員都是異常的興奮。
秦浩大聲道:“我們從長安出發已有二十日了,返程中將隻有壓縮軍糧與水。
如今我們有約三百匹馬,肯定是不需要你們用雙腿跑路了。
但是接下來的行程可能更加艱難,夜間沒有帳篷,除了休息便是晝夜行軍。
大腿到時候一定會疼痛難忍,不過這是對你們的最後一次考驗。
之後你們便會成為一個合格的騎兵,全體上馬,目標長安。”
尖銳的哨聲突兀地劃破長空,馬背上的騎士們身姿挺拔,馬匹們逐漸加快了步伐。
蹄聲由最初的稀疏錯落變得密集起來,“噠噠噠”的聲響如洶湧的潮水,一波波地在官道上蕩漾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