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本坊房府書房,房玄齡皺眉沉思片刻開口道:“徒兒所言為師頗感震驚,雖已成為罪犯,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怎能抽其血液用來做徒兒所說的試驗呢?”
秦浩笑道:“師父,醫學一道,每進一步都無比艱難。每種嚐試也必將讓短視之人惡語相向,這都不足為怪。
人食五穀則必會生病,生了病後便要求醫,若醫不能治,豈不就隻能等死?
那些官員都應該懂這個道理的,況且越是疑難之症,那些當官的越是容易得,您說奇怪不奇怪?”
房玄齡捋須笑道:“你這是在嘲笑為師這些為官之人嗎?”
“那哪能呢?當官的與百姓過得不是一種日子,憂思過多或是戰場流血,故所得疾病多會傷其根本,
如今徒兒研究的輸血之法,對官員來講最是有利,隻要講清道理,相信他們不會在乎幾名罪犯的,倒是不足為慮。”
為房玄齡斟了杯茶繼續道:“而且抽血之後,人也不會有什麽影響,徒兒在未解決血型確定之前,不會冒然以人試驗的。
這各方都有利的事情相信陛下也不會反對,隻是需師父將道理講清即可。”
房玄齡歎道:“叔寶真是生了個好兒子,不惜擔負天大的罵名,為師便為你試上一試吧!”
-----------------
永陽坊大總持寺,莊嚴肅穆,香煙嫋嫋。
道嶽身著袈裟,率領一眾僧侶整齊地排列在寺門之前,恭候貴客。
不遠處,兩輛華麗的馬車緩緩駛來,車簾輕拂,長樂與高陽款款落地。
高陽第一次來大總持寺,四處打量著寺院。
眉眼靈動,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嬌俏與不羈,雙眸流轉間盡是對這寺院新奇之感。
“二位公主殿下,今日不知是聆聽佛法,還是上香還願呢?”道嶽微微欠身,雙手合十,聲音平和而低沉。
高陽輕輕一笑:“大師,聽聞貴寺佛法精深,我與姐姐自是來聆聽教誨,也好淨化心靈。”
目光在一眾僧侶中隨意掃視,一個年輕的僧侶步入了眼簾。
身姿挺拔如鬆,麵容清俊,眼眸深邃若幽潭,透著幾分超脫塵世的淡然,又有年輕人獨有的朝氣。
高陽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多打量了幾眼。
“辯機,前去打理一下,讓二位公主先去上炷香。”
眾人隨著道嶽住持步入寺院,沿途的佛像莊嚴肅穆,壁畫精美絕倫。
長樂不時輕聲與高陽交流著讚歎之語,高陽卻有些心不在焉,目光總是追尋著辯機的身影。
行至大殿,眾人準備上香。高陽接過香,微微彎腰,正要禮拜,不想手中的絲帕卻悄然滑落。
說時遲那時快,辯機一個箭步上前,輕輕拾起絲帕,雙手遞還給高陽,低聲道:“公主,莫要落了物件。”
高陽抬眸,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伸手接過絲帕,指尖不經意間觸碰到了辯機的手背。
那一瞬間,似有一股電流劃過兩人心間。
高陽臉頰微微泛紅,輕聲道:“多謝小師父。”聲音軟糯,帶著幾分從未有過的溫柔。
辯機微微低頭,耳尖也泛起了淡淡的紅暈,輕聲迴道:“公主不必客氣。”
這一切,都被一旁的李治瞧在眼裏。
李治年紀雖小,卻心思細膩,見高陽與辯機這般互動,心中暗自驚訝。
待眾人坐下聽法時,悄悄湊近長樂,悄聲道:“二姐,你瞧高陽姐姐與那辯機和尚……說話怎的這般,這般曖昧?”
長樂心頭一震,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不遠處正與辯機眼神交匯的高陽,暗自皺眉。
她輕輕拉了拉李治,低聲斥道:“莫要多嘴,且看下去。”
可心裏卻也犯起了嘀咕,高陽這才剛成親不久,就與一個和尚這般眉來眼去,傳出去了可如何是好?
若是讓表兄知曉,又怎會不生氣?這高陽妹妹也太不懂事了。
法會進行間,道嶽講經深入淺出,眾人聽得皆是入神。
唯有高陽,眼神時不時飄向辯機,而辯機雖端坐如鍾,可偶爾抬眼,目光也會與高陽在空中交匯,
那瞬間的慌亂與心動,隻有他們二人心中知曉。
法會結束後,眾人步出大殿,高陽似被殿後一處梅景吸引。
那幾株紅梅傲雪淩霜,在皚皚白雪映襯下格外嬌豔。
高陽似是被這紅梅勾了魂,不顧寒冷,蓮步輕移,朝著那紅梅走去。眾人無奈,也隻得相隨。
辯機正站在紅梅旁邊,手中捧著一本經書,見狀,微微駐足愣神。
“小師父,這梅花美否?”高陽輕聲問道,目光卻未落在梅花上,而是看著辯機。
辯機看向梅花,輕聲道:“紅梅淩霜而綻,暗香盈動,恰似修行之人曆經磨難,終證菩提,自是絕美。”
高陽微微淺笑:“小師父心中裝著佛法,眼中卻也能看見這俗世美景,倒是有趣。”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全然沒注意到不遠處長樂擔憂的目光和李治好奇的眼神。
李治又想開口,長樂忙扯了扯他衣袖,示意他噤聲。
日頭漸西,該是迴宮之時。
高陽登上馬車,仍不忘迴首望向寺院,目光似在找尋著辯機的身影。
而辯機站在寺院門口,目送著馬車離去,心中竟泛起了一絲莫名的惆悵。
迴宮路上,長樂終是忍不住,輕聲對高陽說:“高陽妹妹,今日你在寺院,言行需多留意。
畢竟你已為人婦,莫要落人口舌。”
高陽一怔,隨即撅起嘴:“姐姐,我不過是與那小師父說了幾句佛法,哪有什麽不妥?”
可眼中的慌亂與心虛,卻根本掩藏不住。
長樂輕歎一聲,不再言語,心中隱隱為表兄不平。
她知道,高陽這性子,一旦認定了什麽,怕是九頭牛都拉不迴。
隻盼著這事兒莫要鬧出什麽大亂子,不然皇家的顏麵,可就堪憂了……
馬車轆轆前行,車內一片寂靜,各自懷揣心思。
而永陽坊大總持寺也在夕陽餘暉與皚皚白雪的交相輝映中,漸漸恢複了寧靜。
隻是這一場相遇,如同投進心湖的石子,已在高陽心中泛起了層層漣漪,不知日後又將掀起怎樣的波瀾。
迴到府中,高陽略顯開心的問道:“夫君現在何處?”
侍女指了指偏廳,小聲道:“在獨自飲酒呢。”
高陽頓時來氣,人家長樂都賜婚了,你還在這念念不忘的,有勁嗎?
怒氣衝衝進了偏廳,一把奪過長孫衝手中的酒壺,吼道:“長孫衝,你是故意做給本宮看的嗎?”
長孫衝雙眼有些迷離,笑道:“公主,你迴來了啊,來,與我一同幹一杯。
這酒還是上次秦縣子為我二人大婚送的呢,確實是不錯。”
高陽將酒壺放下,將長孫衝扯了起來,別說,力氣還真挺大,
“長孫衝,你給本宮站好,若是你忘不了什麽人,也別在老娘麵前擺出這般癡情樣來。
以後我們各玩各的,誰也別打擾誰,你若同意,就點個頭,我以後絕不管你。”
長孫衝頓時酒醒了一半,“公主,你這話是從何說起啊?我哪裏是忘不了什麽人,實在是想喝醉了好睡個覺,我真是有些,有些怕了公主。”
高陽一聽更來氣了,“你還是不是個男人?居然說出這麽沒有出息的話,跟我迴屋。”
二人拉拉扯扯的迴了屋中,不多時,似是聽到了長孫衝的抽泣之聲。
門外的侍女雙腿打顫,駙馬也是真不容易,看來自己能逃過一劫了。
-----------------
迴宮之後,李治早把先前的事忘到了九霄雲外,玩起了秦浩送給自己的咕嚕圈,一邊推著跑,一邊不住的大喊讓開。
一眾的太監宮女都羨慕晉王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默默揮動著手中的掃帚繼續掃著地上的積雪。
長樂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迴到了寢宮,靠在榻上想著寺院的事。
實在有些不解一個和尚有什麽地方能吸引到高陽,難道是沒有頭發能夠照亮嗎?
想著嬤嬤教導自己的夫妻相處之道,那麽隱晦,那麽含蓄,自己都聽得雲山霧罩的。
殊不知,郎君早就教了自己,除了實戰還沒有經驗,啥都明白,那等事情怎麽可能與夫君之外的人做呢?
想到此處,心中越發擔心,若是被父皇知曉,將會發生怎樣的場景。
心中歎了口氣,自己光想也沒啥用,取過毛筆,在紙上寫下一首小詩:
霜風冽冽侵僧院,燭火搖搖映佛台。梵唄聲中輕步轉,旃檀煙裏慢徘徊。
嬌娥顧盼秋波動,緇衲含情春意迴。畏恐金鑾聞怒訊,愁心暗鎖步難開。
歎了口氣,放下毛筆,出了寢宮去尋李治,擔心李治的大嘴巴說出一些不好的事。
長孫聽聞長樂迴了宮,一直未見身影,喚來宮女一番詢問,眉頭緊皺,燒香罷了,怎麽還燒出了憂慮。
心中不解,來到長樂的寢宮,一眼便望到了桌案上的小詩,讀罷之後,滿臉的震驚。
失神的坐在椅子上,呆呆的望著小詩發愣,這怎麽可能?女兒和正則正情濃意濃,怎麽可能會對個和尚有些觸動。
將紙張按原樣擺迴,滿心忐忑的走了,這可如何是好?這還是自己最最放心的麗質嗎?不是女兒求著自己的父皇要賜婚的嗎?
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啊?額滴神呀!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怎能抽其血液用來做徒兒所說的試驗呢?”
秦浩笑道:“師父,醫學一道,每進一步都無比艱難。每種嚐試也必將讓短視之人惡語相向,這都不足為怪。
人食五穀則必會生病,生了病後便要求醫,若醫不能治,豈不就隻能等死?
那些官員都應該懂這個道理的,況且越是疑難之症,那些當官的越是容易得,您說奇怪不奇怪?”
房玄齡捋須笑道:“你這是在嘲笑為師這些為官之人嗎?”
“那哪能呢?當官的與百姓過得不是一種日子,憂思過多或是戰場流血,故所得疾病多會傷其根本,
如今徒兒研究的輸血之法,對官員來講最是有利,隻要講清道理,相信他們不會在乎幾名罪犯的,倒是不足為慮。”
為房玄齡斟了杯茶繼續道:“而且抽血之後,人也不會有什麽影響,徒兒在未解決血型確定之前,不會冒然以人試驗的。
這各方都有利的事情相信陛下也不會反對,隻是需師父將道理講清即可。”
房玄齡歎道:“叔寶真是生了個好兒子,不惜擔負天大的罵名,為師便為你試上一試吧!”
-----------------
永陽坊大總持寺,莊嚴肅穆,香煙嫋嫋。
道嶽身著袈裟,率領一眾僧侶整齊地排列在寺門之前,恭候貴客。
不遠處,兩輛華麗的馬車緩緩駛來,車簾輕拂,長樂與高陽款款落地。
高陽第一次來大總持寺,四處打量著寺院。
眉眼靈動,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嬌俏與不羈,雙眸流轉間盡是對這寺院新奇之感。
“二位公主殿下,今日不知是聆聽佛法,還是上香還願呢?”道嶽微微欠身,雙手合十,聲音平和而低沉。
高陽輕輕一笑:“大師,聽聞貴寺佛法精深,我與姐姐自是來聆聽教誨,也好淨化心靈。”
目光在一眾僧侶中隨意掃視,一個年輕的僧侶步入了眼簾。
身姿挺拔如鬆,麵容清俊,眼眸深邃若幽潭,透著幾分超脫塵世的淡然,又有年輕人獨有的朝氣。
高陽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多打量了幾眼。
“辯機,前去打理一下,讓二位公主先去上炷香。”
眾人隨著道嶽住持步入寺院,沿途的佛像莊嚴肅穆,壁畫精美絕倫。
長樂不時輕聲與高陽交流著讚歎之語,高陽卻有些心不在焉,目光總是追尋著辯機的身影。
行至大殿,眾人準備上香。高陽接過香,微微彎腰,正要禮拜,不想手中的絲帕卻悄然滑落。
說時遲那時快,辯機一個箭步上前,輕輕拾起絲帕,雙手遞還給高陽,低聲道:“公主,莫要落了物件。”
高陽抬眸,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伸手接過絲帕,指尖不經意間觸碰到了辯機的手背。
那一瞬間,似有一股電流劃過兩人心間。
高陽臉頰微微泛紅,輕聲道:“多謝小師父。”聲音軟糯,帶著幾分從未有過的溫柔。
辯機微微低頭,耳尖也泛起了淡淡的紅暈,輕聲迴道:“公主不必客氣。”
這一切,都被一旁的李治瞧在眼裏。
李治年紀雖小,卻心思細膩,見高陽與辯機這般互動,心中暗自驚訝。
待眾人坐下聽法時,悄悄湊近長樂,悄聲道:“二姐,你瞧高陽姐姐與那辯機和尚……說話怎的這般,這般曖昧?”
長樂心頭一震,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不遠處正與辯機眼神交匯的高陽,暗自皺眉。
她輕輕拉了拉李治,低聲斥道:“莫要多嘴,且看下去。”
可心裏卻也犯起了嘀咕,高陽這才剛成親不久,就與一個和尚這般眉來眼去,傳出去了可如何是好?
若是讓表兄知曉,又怎會不生氣?這高陽妹妹也太不懂事了。
法會進行間,道嶽講經深入淺出,眾人聽得皆是入神。
唯有高陽,眼神時不時飄向辯機,而辯機雖端坐如鍾,可偶爾抬眼,目光也會與高陽在空中交匯,
那瞬間的慌亂與心動,隻有他們二人心中知曉。
法會結束後,眾人步出大殿,高陽似被殿後一處梅景吸引。
那幾株紅梅傲雪淩霜,在皚皚白雪映襯下格外嬌豔。
高陽似是被這紅梅勾了魂,不顧寒冷,蓮步輕移,朝著那紅梅走去。眾人無奈,也隻得相隨。
辯機正站在紅梅旁邊,手中捧著一本經書,見狀,微微駐足愣神。
“小師父,這梅花美否?”高陽輕聲問道,目光卻未落在梅花上,而是看著辯機。
辯機看向梅花,輕聲道:“紅梅淩霜而綻,暗香盈動,恰似修行之人曆經磨難,終證菩提,自是絕美。”
高陽微微淺笑:“小師父心中裝著佛法,眼中卻也能看見這俗世美景,倒是有趣。”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全然沒注意到不遠處長樂擔憂的目光和李治好奇的眼神。
李治又想開口,長樂忙扯了扯他衣袖,示意他噤聲。
日頭漸西,該是迴宮之時。
高陽登上馬車,仍不忘迴首望向寺院,目光似在找尋著辯機的身影。
而辯機站在寺院門口,目送著馬車離去,心中竟泛起了一絲莫名的惆悵。
迴宮路上,長樂終是忍不住,輕聲對高陽說:“高陽妹妹,今日你在寺院,言行需多留意。
畢竟你已為人婦,莫要落人口舌。”
高陽一怔,隨即撅起嘴:“姐姐,我不過是與那小師父說了幾句佛法,哪有什麽不妥?”
可眼中的慌亂與心虛,卻根本掩藏不住。
長樂輕歎一聲,不再言語,心中隱隱為表兄不平。
她知道,高陽這性子,一旦認定了什麽,怕是九頭牛都拉不迴。
隻盼著這事兒莫要鬧出什麽大亂子,不然皇家的顏麵,可就堪憂了……
馬車轆轆前行,車內一片寂靜,各自懷揣心思。
而永陽坊大總持寺也在夕陽餘暉與皚皚白雪的交相輝映中,漸漸恢複了寧靜。
隻是這一場相遇,如同投進心湖的石子,已在高陽心中泛起了層層漣漪,不知日後又將掀起怎樣的波瀾。
迴到府中,高陽略顯開心的問道:“夫君現在何處?”
侍女指了指偏廳,小聲道:“在獨自飲酒呢。”
高陽頓時來氣,人家長樂都賜婚了,你還在這念念不忘的,有勁嗎?
怒氣衝衝進了偏廳,一把奪過長孫衝手中的酒壺,吼道:“長孫衝,你是故意做給本宮看的嗎?”
長孫衝雙眼有些迷離,笑道:“公主,你迴來了啊,來,與我一同幹一杯。
這酒還是上次秦縣子為我二人大婚送的呢,確實是不錯。”
高陽將酒壺放下,將長孫衝扯了起來,別說,力氣還真挺大,
“長孫衝,你給本宮站好,若是你忘不了什麽人,也別在老娘麵前擺出這般癡情樣來。
以後我們各玩各的,誰也別打擾誰,你若同意,就點個頭,我以後絕不管你。”
長孫衝頓時酒醒了一半,“公主,你這話是從何說起啊?我哪裏是忘不了什麽人,實在是想喝醉了好睡個覺,我真是有些,有些怕了公主。”
高陽一聽更來氣了,“你還是不是個男人?居然說出這麽沒有出息的話,跟我迴屋。”
二人拉拉扯扯的迴了屋中,不多時,似是聽到了長孫衝的抽泣之聲。
門外的侍女雙腿打顫,駙馬也是真不容易,看來自己能逃過一劫了。
-----------------
迴宮之後,李治早把先前的事忘到了九霄雲外,玩起了秦浩送給自己的咕嚕圈,一邊推著跑,一邊不住的大喊讓開。
一眾的太監宮女都羨慕晉王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默默揮動著手中的掃帚繼續掃著地上的積雪。
長樂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迴到了寢宮,靠在榻上想著寺院的事。
實在有些不解一個和尚有什麽地方能吸引到高陽,難道是沒有頭發能夠照亮嗎?
想著嬤嬤教導自己的夫妻相處之道,那麽隱晦,那麽含蓄,自己都聽得雲山霧罩的。
殊不知,郎君早就教了自己,除了實戰還沒有經驗,啥都明白,那等事情怎麽可能與夫君之外的人做呢?
想到此處,心中越發擔心,若是被父皇知曉,將會發生怎樣的場景。
心中歎了口氣,自己光想也沒啥用,取過毛筆,在紙上寫下一首小詩:
霜風冽冽侵僧院,燭火搖搖映佛台。梵唄聲中輕步轉,旃檀煙裏慢徘徊。
嬌娥顧盼秋波動,緇衲含情春意迴。畏恐金鑾聞怒訊,愁心暗鎖步難開。
歎了口氣,放下毛筆,出了寢宮去尋李治,擔心李治的大嘴巴說出一些不好的事。
長孫聽聞長樂迴了宮,一直未見身影,喚來宮女一番詢問,眉頭緊皺,燒香罷了,怎麽還燒出了憂慮。
心中不解,來到長樂的寢宮,一眼便望到了桌案上的小詩,讀罷之後,滿臉的震驚。
失神的坐在椅子上,呆呆的望著小詩發愣,這怎麽可能?女兒和正則正情濃意濃,怎麽可能會對個和尚有些觸動。
將紙張按原樣擺迴,滿心忐忑的走了,這可如何是好?這還是自己最最放心的麗質嗎?不是女兒求著自己的父皇要賜婚的嗎?
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啊?額滴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