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中摟著長樂一邊蹦擦擦,一邊教著步伐,長樂覺得還挺新奇,一時有些陶醉於二人的親密動作。
秦浩將長樂抱在懷裏,腳下慢慢的挪來挪去,沒有音樂總是感覺有點別扭。
“夫君,這哪裏是什麽舞蹈,分明就是占人家的便宜。”
“嗬嗬,麗質,你說的也對,隻不過這樣說冠冕堂皇一些嘛。”
采荷掀開簾子開口道:“駙馬,有人來傳消息。”
秦浩疑惑道:“是誰呀?”
采荷看到二人扭來扭去的,也不知道這是在幹什麽,“是特戰隊的,說是有重要消息。”
秦浩朝長樂投了個抱歉的眼神,朝偏屋走去,出了偏門,乙十將紙條遞給秦浩說道:“胡由傳出來的。”
秦浩展開看了一會,點了點頭,“應該趕不及了,在莊上睡一晚,明日再進城,另外讓胡由蟄伏起來。”說完轉身迴了屋子。
將紙條遞給長樂,開口道:“胡由傳來的好消息。”
長樂看了看,好像是和夫君教自己的差不多的規律,隻是不知道組合方式。
秦浩輕聲道:“先奇後偶。”
長樂摸索了一會,這才看懂了意思,詫異道:“夫君是要做什麽?胡由是誰?”
秦浩溫柔的看著長樂道:“麗質,有時候有些仇是必須要報的。胡由便是孫寶,師娘過壽之時表演魔術那個,是我們的人。”
長樂有些緊張道:“要如何做?”
秦浩笑道:“很自然,放心,不會血淋淋的,那不符合我的風格。”
長樂緊緊抱住秦浩,過了一會開口道:“小心一些。”
秦浩一把將長樂橫抱,來到床前,“麗質,今日應當恢複了吧,我們來造小人嘍!”
長樂嗔道:“小聲點,隔壁有人呢!”
秦浩頓時苦臉道:“我就說吧,我又不讓他們侍寢,總在隔壁多不方便!”
-----------------
在寺中住了兩日,高陽一行人迴到了府中,神情看起來比之前平靜了許多,長孫衝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看著長孫衝欣喜的表情,高陽忽然心中閃過一絲悔意:“駙馬,這兩日在寺中,我想了很多,我知道之前的行為有些不妥,給你帶來了困擾,我會試著克製自己的。”
長孫衝聞言,心中大喜,連忙握住高陽的手道:“高陽能這麽想,真是太好了,為夫也會更加努力的。”
長孫無忌進入院中,見二人關係融洽,笑道:“公主看來定是在佛祖麵前得到了指示,可喜可賀,晚些咱們府中吃火鍋,火鍋城全套定製的,上門服務。”
長孫衝喜道:“多謝父親了,高陽一定會喜歡的。”
高陽也對著長孫無忌輕施一禮道:“謝謝公公。”
“公主不必客氣,我們如今都是一家人了,衝兒扶公主去房中歇息一下吧,晚些仆人來喚你們。”
“高陽,父親真是有心了,聽說那火鍋城上門這種很貴的,父親這迴倒是舍得,還是高陽麵子大,嘿嘿。”
“駙馬,這兩日想我了嗎?有什麽話要對我說嗎?”
“高陽,你這是怎麽了,怎麽心事重重的樣子?當然想了啊,怕你吃不好,睡不好,還總看著梳妝台發呆呢!
父親還責怪我沒留在寺中陪你,怕那裏素食清淡,你不習慣。”
“沒什麽,我也有些想駙馬了,你抱抱我,用力些。”
-----------------
“陛下,越王求見。”高福的聲音打斷了李世民擺弄望遠鏡的動作。
“進來吧。”
李泰緩緩步入殿中,“兒臣拜見父皇,願父皇龍體安康。”
“青雀,可有些日子沒進宮了,很忙嗎?”
“父皇,兒臣編書倒不是太忙,就是蒙學院那裏多花了些心思。”
李世民頷首道:“青雀做事用心,朕心甚慰。今日是有什麽事嗎?”
“父皇,兒臣想向父皇提個建議。”
“哦?青雀要向朕進諫?好好好,說來聽聽。”
“父皇,兒臣在蒙學院的這段時間,發現這拚音法是個難得的學問,它雖不能讓人學理,但卻能快速的普及識字,這可是個利器。
父皇您想,若是我大唐的百姓識字得多些,能讓朝廷的政令傳達更加高效,更能防止一些地方官員的敷衍懈怠。”
李世民微微點頭道:“青雀有何具體建議?”
“兒臣建議可從國子監中挑選一些有才但不得升遷的官員,單獨成立一個官署,專門負責到地方推廣教化,
尤其是推廣拚音法,讓大唐各縣均能給幼童傳授此法,不出數年,兒臣不敢想象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場景。”
李世民頻頻點頭道:“青雀此策甚善,迴去後寫個奏折上來,朕拿到朝堂與眾臣商議一下。”
“多謝父皇,父皇多多保重龍體,兒臣想去看下母後,還請父皇恩準。”
“去吧,麗質也出嫁了,你母後有時候也有些想念,去陪陪吧。”
-----------------
崔景坐在四輪馬車上,最後看了一眼崔府的大門,“走吧。”
崔昱抹了把眼淚,哭道:“老爺,到了安平一定別和家主解釋,隻承認錯誤便好,老爺的功勞大家都有目共睹,家主一定會再給老爺機會的。”
崔景看著崔昱的傷心模樣,歎道:“錯了便是錯了,估計是迴不來京城了。若是得了準信,便將夫人小姐護送迴定州。”
“老爺,這些都不用擔心,小的都會做好的。
另外那塊落地鏡,小的給放在了後麵的馬車之上,到時候獻給家主,如今留在長安也無用了,
或許家主能網開一麵,讓小的送老爺一程吧。”
拍了拍崔昱的肩膀,崔景有些欣慰道:“到了如今,隻有你對老夫最是忠心,不枉老夫對你的栽培。”
話畢放下了車簾,馬車緩緩啟動。
行了半個時辰,眼看前麵到了十裏長亭,人也乏了,馬也累了,崔景讓崔昱就近找個地方歇息一下。
行不多時,便見路邊一處茶攤,眾人紛紛下車,舒展著久坐後酸痛的筋骨。
茶攤不大,幾張簡陋的木桌木凳隨意擺放著,周圍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木,倒也添了幾分愜意。
崔景踱步到一張桌前坐下,小二上前一番詢問過後,端上茶水。
崔景目光落在裏麵年輕的攤主身上,不禁有些好奇,開口問道:“這位掌櫃倒是年輕,不過居然在路邊給過往的行人喝貞觀茶,這生意做得可不精明啊!”
攤主聞言,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連忙說道:“這位老爺就別笑話小的了,一個破木棚子哪裏配稱什麽掌櫃。
能來我這喝茶的都是京城出來的貴人,普通的百姓最多也就買碗水喝。”
崔景笑笑不語,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滾燙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頓時感覺一股苦澀。
搖了搖頭,就說如此價格怎麽可能是真正的貞觀茶,放下茶杯,安心休息。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茶攤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其他隨從們或低聲交談,或大口喝著茶,享受著片刻的休憩。
休息一陣後,眾人再次上車繼續趕路。
崔景百無聊賴地坐在四輪馬車上,車廂隨著車輪的滾動微微搖晃。
想起崔昱給自己準備的話本,便順手取了出來,緩緩翻開。
是一本《狄公案》,書中精彩的情節很快吸引了崔景的注意力。
時而眉頭緊皺,時而輕輕點頭,完全沉浸在了跌宕起伏的故事之中。
“狄公親自取在手中,將壺內的茶倒了一杯,果見顏色與眾不同,紫黑色如同那糖水相似,一陣陣還聞得那派腥氣。
狄公看了一迴,命人喚了一隻狗來,複著人放了些食物在內,將它潑在地下,那狗也是送死。”
看到此處之時,崔景突然覺得困意上湧,眼皮變得異常沉重,眼前的字跡也漸漸模糊起來。
他輕輕揉了揉眼睛,試圖驅趕這股困意,可疲憊就像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地襲來。
無奈地歎了口氣,緩緩閉上眼睛,打算小睡一會。
馬車依舊穩穩地前行,車輪與地麵摩擦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是一首輕柔的催眠曲。
不知過了多久,車夫突然聽到車廂內傳來一聲異常的響動,心中一驚,連忙停下馬車。
隨從們紛紛圍了過來,臉上滿是焦急與擔憂。
崔昱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一把拉開了車門。
隻見崔景靜靜地靠在車廂的一角,雙眼緊閉,麵色蒼白如紙,沒有一絲血色。
崔昱的心猛地一沉,伸手去探崔景的鼻息,卻發現已經沒了氣息。“老爺!”
崔昱悲慟地大喊一聲,淚水瞬間奪眶而出。
其他隨從們也都愣住了,一時間,整個馬車周圍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過了許久,有人低聲抽泣起來,哭聲在空氣中蔓延開來,仿佛是為崔景奏響的一曲悲歌。
崔昱強忍著悲痛,將崔景的屍體小心地安置好。望著前方的道路,心中滿是迷茫與無助。
過不多時,馬車調轉車頭緩緩啟動,帶著崔景的遺體,朝著長安城駛去。
天空之上,幾朵烏雲如鉛般凝重,層層堆疊聚攏,
好似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悲劇籠罩,愈發壓抑暗沉,仿佛隨時都會落下淚來。
秦浩將長樂抱在懷裏,腳下慢慢的挪來挪去,沒有音樂總是感覺有點別扭。
“夫君,這哪裏是什麽舞蹈,分明就是占人家的便宜。”
“嗬嗬,麗質,你說的也對,隻不過這樣說冠冕堂皇一些嘛。”
采荷掀開簾子開口道:“駙馬,有人來傳消息。”
秦浩疑惑道:“是誰呀?”
采荷看到二人扭來扭去的,也不知道這是在幹什麽,“是特戰隊的,說是有重要消息。”
秦浩朝長樂投了個抱歉的眼神,朝偏屋走去,出了偏門,乙十將紙條遞給秦浩說道:“胡由傳出來的。”
秦浩展開看了一會,點了點頭,“應該趕不及了,在莊上睡一晚,明日再進城,另外讓胡由蟄伏起來。”說完轉身迴了屋子。
將紙條遞給長樂,開口道:“胡由傳來的好消息。”
長樂看了看,好像是和夫君教自己的差不多的規律,隻是不知道組合方式。
秦浩輕聲道:“先奇後偶。”
長樂摸索了一會,這才看懂了意思,詫異道:“夫君是要做什麽?胡由是誰?”
秦浩溫柔的看著長樂道:“麗質,有時候有些仇是必須要報的。胡由便是孫寶,師娘過壽之時表演魔術那個,是我們的人。”
長樂有些緊張道:“要如何做?”
秦浩笑道:“很自然,放心,不會血淋淋的,那不符合我的風格。”
長樂緊緊抱住秦浩,過了一會開口道:“小心一些。”
秦浩一把將長樂橫抱,來到床前,“麗質,今日應當恢複了吧,我們來造小人嘍!”
長樂嗔道:“小聲點,隔壁有人呢!”
秦浩頓時苦臉道:“我就說吧,我又不讓他們侍寢,總在隔壁多不方便!”
-----------------
在寺中住了兩日,高陽一行人迴到了府中,神情看起來比之前平靜了許多,長孫衝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看著長孫衝欣喜的表情,高陽忽然心中閃過一絲悔意:“駙馬,這兩日在寺中,我想了很多,我知道之前的行為有些不妥,給你帶來了困擾,我會試著克製自己的。”
長孫衝聞言,心中大喜,連忙握住高陽的手道:“高陽能這麽想,真是太好了,為夫也會更加努力的。”
長孫無忌進入院中,見二人關係融洽,笑道:“公主看來定是在佛祖麵前得到了指示,可喜可賀,晚些咱們府中吃火鍋,火鍋城全套定製的,上門服務。”
長孫衝喜道:“多謝父親了,高陽一定會喜歡的。”
高陽也對著長孫無忌輕施一禮道:“謝謝公公。”
“公主不必客氣,我們如今都是一家人了,衝兒扶公主去房中歇息一下吧,晚些仆人來喚你們。”
“高陽,父親真是有心了,聽說那火鍋城上門這種很貴的,父親這迴倒是舍得,還是高陽麵子大,嘿嘿。”
“駙馬,這兩日想我了嗎?有什麽話要對我說嗎?”
“高陽,你這是怎麽了,怎麽心事重重的樣子?當然想了啊,怕你吃不好,睡不好,還總看著梳妝台發呆呢!
父親還責怪我沒留在寺中陪你,怕那裏素食清淡,你不習慣。”
“沒什麽,我也有些想駙馬了,你抱抱我,用力些。”
-----------------
“陛下,越王求見。”高福的聲音打斷了李世民擺弄望遠鏡的動作。
“進來吧。”
李泰緩緩步入殿中,“兒臣拜見父皇,願父皇龍體安康。”
“青雀,可有些日子沒進宮了,很忙嗎?”
“父皇,兒臣編書倒不是太忙,就是蒙學院那裏多花了些心思。”
李世民頷首道:“青雀做事用心,朕心甚慰。今日是有什麽事嗎?”
“父皇,兒臣想向父皇提個建議。”
“哦?青雀要向朕進諫?好好好,說來聽聽。”
“父皇,兒臣在蒙學院的這段時間,發現這拚音法是個難得的學問,它雖不能讓人學理,但卻能快速的普及識字,這可是個利器。
父皇您想,若是我大唐的百姓識字得多些,能讓朝廷的政令傳達更加高效,更能防止一些地方官員的敷衍懈怠。”
李世民微微點頭道:“青雀有何具體建議?”
“兒臣建議可從國子監中挑選一些有才但不得升遷的官員,單獨成立一個官署,專門負責到地方推廣教化,
尤其是推廣拚音法,讓大唐各縣均能給幼童傳授此法,不出數年,兒臣不敢想象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場景。”
李世民頻頻點頭道:“青雀此策甚善,迴去後寫個奏折上來,朕拿到朝堂與眾臣商議一下。”
“多謝父皇,父皇多多保重龍體,兒臣想去看下母後,還請父皇恩準。”
“去吧,麗質也出嫁了,你母後有時候也有些想念,去陪陪吧。”
-----------------
崔景坐在四輪馬車上,最後看了一眼崔府的大門,“走吧。”
崔昱抹了把眼淚,哭道:“老爺,到了安平一定別和家主解釋,隻承認錯誤便好,老爺的功勞大家都有目共睹,家主一定會再給老爺機會的。”
崔景看著崔昱的傷心模樣,歎道:“錯了便是錯了,估計是迴不來京城了。若是得了準信,便將夫人小姐護送迴定州。”
“老爺,這些都不用擔心,小的都會做好的。
另外那塊落地鏡,小的給放在了後麵的馬車之上,到時候獻給家主,如今留在長安也無用了,
或許家主能網開一麵,讓小的送老爺一程吧。”
拍了拍崔昱的肩膀,崔景有些欣慰道:“到了如今,隻有你對老夫最是忠心,不枉老夫對你的栽培。”
話畢放下了車簾,馬車緩緩啟動。
行了半個時辰,眼看前麵到了十裏長亭,人也乏了,馬也累了,崔景讓崔昱就近找個地方歇息一下。
行不多時,便見路邊一處茶攤,眾人紛紛下車,舒展著久坐後酸痛的筋骨。
茶攤不大,幾張簡陋的木桌木凳隨意擺放著,周圍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木,倒也添了幾分愜意。
崔景踱步到一張桌前坐下,小二上前一番詢問過後,端上茶水。
崔景目光落在裏麵年輕的攤主身上,不禁有些好奇,開口問道:“這位掌櫃倒是年輕,不過居然在路邊給過往的行人喝貞觀茶,這生意做得可不精明啊!”
攤主聞言,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連忙說道:“這位老爺就別笑話小的了,一個破木棚子哪裏配稱什麽掌櫃。
能來我這喝茶的都是京城出來的貴人,普通的百姓最多也就買碗水喝。”
崔景笑笑不語,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滾燙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頓時感覺一股苦澀。
搖了搖頭,就說如此價格怎麽可能是真正的貞觀茶,放下茶杯,安心休息。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茶攤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其他隨從們或低聲交談,或大口喝著茶,享受著片刻的休憩。
休息一陣後,眾人再次上車繼續趕路。
崔景百無聊賴地坐在四輪馬車上,車廂隨著車輪的滾動微微搖晃。
想起崔昱給自己準備的話本,便順手取了出來,緩緩翻開。
是一本《狄公案》,書中精彩的情節很快吸引了崔景的注意力。
時而眉頭緊皺,時而輕輕點頭,完全沉浸在了跌宕起伏的故事之中。
“狄公親自取在手中,將壺內的茶倒了一杯,果見顏色與眾不同,紫黑色如同那糖水相似,一陣陣還聞得那派腥氣。
狄公看了一迴,命人喚了一隻狗來,複著人放了些食物在內,將它潑在地下,那狗也是送死。”
看到此處之時,崔景突然覺得困意上湧,眼皮變得異常沉重,眼前的字跡也漸漸模糊起來。
他輕輕揉了揉眼睛,試圖驅趕這股困意,可疲憊就像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地襲來。
無奈地歎了口氣,緩緩閉上眼睛,打算小睡一會。
馬車依舊穩穩地前行,車輪與地麵摩擦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是一首輕柔的催眠曲。
不知過了多久,車夫突然聽到車廂內傳來一聲異常的響動,心中一驚,連忙停下馬車。
隨從們紛紛圍了過來,臉上滿是焦急與擔憂。
崔昱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一把拉開了車門。
隻見崔景靜靜地靠在車廂的一角,雙眼緊閉,麵色蒼白如紙,沒有一絲血色。
崔昱的心猛地一沉,伸手去探崔景的鼻息,卻發現已經沒了氣息。“老爺!”
崔昱悲慟地大喊一聲,淚水瞬間奪眶而出。
其他隨從們也都愣住了,一時間,整個馬車周圍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過了許久,有人低聲抽泣起來,哭聲在空氣中蔓延開來,仿佛是為崔景奏響的一曲悲歌。
崔昱強忍著悲痛,將崔景的屍體小心地安置好。望著前方的道路,心中滿是迷茫與無助。
過不多時,馬車調轉車頭緩緩啟動,帶著崔景的遺體,朝著長安城駛去。
天空之上,幾朵烏雲如鉛般凝重,層層堆疊聚攏,
好似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悲劇籠罩,愈發壓抑暗沉,仿佛隨時都會落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