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承乾殿,孫思邈複查完畢,無奈搖了搖頭,李承乾的心頓時沉入穀底。
不死心道:“孫神醫,真的沒有一點辦法嗎?”
孫思邈一歎:“太子這病非是外疾,而是內因,之前老夫給你的戒食單子,太子應是並未嚴格遵行吧?”
李承乾滿臉不忿:“那單上的東西若是全都不能食用,孤豈不是連個乞丐都不如了?”
孫思邈搖了搖頭:“這種遺傳的疾病最是難醫,太子又不肯聽從老夫的建議,信者醫之,不信者不醫,老夫也是無能為力。”
見對方生氣,李承乾連忙緩和道:“神醫您說實話,若是妹夫迴來,我這還有法子治嗎?”
思索片刻,孫思邈還是搖了搖頭:“正則若在,與老夫的方法也別無二致,或許針灸之術能讓太子痛楚減輕些罷了,糖尿之症他亦是束手無策。”
李承乾頹然一萎,情緒低到了極點,揮了揮手,也未相送,腦海中浮現出李泰那張得意忘形的臉。
“太子殿下,於詹事來喚殿下去書房習孝經義疏。”
“你去告訴於誌寧,就說孤今日足疾疼痛難忍,習不得了。”
“那少詹事那邊的治國......”
“你聽不懂孤的話嗎?都習不得,滾下去。”
稱心有些心疼的開口:“殿下,不要和二位大人鬧得太僵,便是不去也還是說得溫婉些好。”
李承乾看了稱心一眼,歎了口氣,朝太監點了點頭。
“稱心,你去告訴侍衛隊換上突厥服到庭院中集合,為孤祈福。”
兩儀殿,李世民?翻動著奏章,眉頭微蹙:“二卿近日奏疏皆言太子荒疏學業、縱情聲色,連突厥服飾這等荒唐事也做了出來。朕的東宮,竟成了胡人營地?”
張玄素?神色凝重:“臣觀太子非但荒嬉,更因腿疾心結難解。前日臣勸其節製飲宴、勤修政務,
太子竟冷笑說,瘸子安能治天下?臣恐其自棄至此,已非尋常諫言可救!”
李世民頓時不悅:“放肆!承乾是皇後嫡子,豈會自輕若此?朕命爾等輔佐東宮,是要爾等替他解憂,非添怨懟!”
張玄素歎道:“前些時日,陛下又允魏王聽從太子指派,身子不適時代批奏章,太子直接便全推給了魏王,臣亦苦勸無果。”
李世民眉頭緊皺,望向於誌寧。
“陛下,東宮豢養武士數十人,長期穿戴突厥服飾、模仿胡人習俗,甚至以突厥語發號施令。
臣認為此舉違背儒家禮法,多次勸告太子禁止胡來行為,均不見成效,還請陛下下旨申斥。”
李世民沉默片刻開口道:“愛卿能忠言直諫,朕心甚慰,太子心性所受打擊不淺,當緩緩教導。”
於誌寧猶豫片刻:“陛下!昔周公製禮,長幼有序。今魏王乘布輦、開文學館,朝野皆疑東宮恐將易主。太子惶恐無措,方以胡俗自汙啊!”
“朕何時有言要廢立儲君,這等謠言怎可輕信,退下吧。朕……朕會召承乾訓誡。泰兒聰敏仁孝,爾等休得妄議!”
“高福,你覺得朕偏愛魏王嗎?”
高福瞬間一震,這是個要命的問題,“陛下能一視同仁,可見當父親之難啊!”
李世民長舒口氣:“賞賜二人些綢緞,鼓勵他們約束太子的行為。太子這是自卑與偏激的心理作祟,你代朕去口頭訓誡一番,讓其振作起來。”
高福點頭稱是,心中有些無語,我又不是趙高、張讓,這等大事讓我去有個屁用。
果不其然,從東宮出來時,高福一副披頭散發的慘狀,揉著身上的淤青,踉踉蹌蹌的尋小綠上藥去了。
-----------------
四更時分,紇幹承基一身夜行衣,貼在坊牆的陰影裏,袖中鐵錘的纏繩已被冷汗浸透。
張玄素靠在馬車之中有些昏昏欲睡,“老爺,快到皇城了。”
“就停這吧,我走過去。”掀起車簾雙腳剛一落地,說時遲那時快,一個鐵錘破風而來,重重的砸在張玄素的腦門。
張玄素額頭綻開血花,隻覺眼前一黑,似有液體流了下來,身子軟軟的倒在了地上。
車夫大驚:“來人啊,有刺客。”喊聲未落,便覺腦袋一痛,戛然而止。
紇幹承基退入暗巷,迅速遁去,身後傳來金吾衛的唿喝之聲。
“少詹事還有氣呢……快!抬去太醫署!”
李世民捏著染血的《諫東宮疏》,指尖發青。
“朱雀大街行兇,當朕的長安是突厥王帳嗎!三日!三日內緝不到兇徒,大理寺卿自去領杖刑!”
孫伏伽感覺受到了無妄之災,躬身領命。
長孫無忌掃過於誌寧的袍角,小聲開口:“聽聞於詹事昨夜與少詹事一起出宮,今日便遭刺殺,可知緣由?”
於誌寧的喉結滾了滾:“在下不知。”
李承乾斜倚胡榻,突厥短刀割開烤羊腿:“孤豢養的死士,可比魏征那老匹夫的舌頭硬多了!”
稱心遞過酪漿,蹙眉道:“張玄素未死,陛下若是徹查,恐牽連到設的身上……”?
“牽連?”李承乾擲刀入案,“孤是太子,誰敢查東宮!孤就是想看看,父皇到底是不是要真的那麽做?
你是孤的特勤,好好伺候好孤就是了,其他的不需操心。”?
三日後,孫伏伽滿麵愧色地踏入殿中,撲通跪地請罪:“陛下,臣……臣辦事不力,這案子實在棘手。
案發時天色尚黑,刺客又蒙著麵,現場無目擊者,
那車夫救治無果今已殞命。臣搜遍現場,隻確定那兇器是鐵錘,其他線索半點無蹤。”
李世民指尖重重叩在禦案上,茶杯震得叮當響:“不都說你辦案水準一流嗎?難道就沒有一點可疑之處?”
孫伏伽猶豫片刻,低聲道:“陛下,少詹事說遇刺前曾與太子發生過激烈爭執,臣……臣不敢妄言。”
李世民猛地起身,袍角帶翻了茶盞,褐色的茶湯灑了一片。擺了擺手歎道:“罷了,起來吧,此事不怪你。”
踏入立政殿中,李世民瞧見長孫正在窗邊刺繡,快步上前握住手,輕聲道:“觀音婢,有件事朕得與你說說。”
長孫抬頭,關切地問道:“二郎,何事如此急切?”
聽完張玄素遇襲之事,長孫臉色驟變,淚水瞬間湧出:“二郎,你逼得高明連人樣都沒了!他從前多溫良孝順,如今——”
嗓音陡然拔高,像是要撕裂錦帳,“如今像頭困獸,還不是你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逼的!”
“朕是皇帝!儲君若連幾句諫言都受不住,如何擔得起江山?”李世民背過身,胸膛起伏,“張玄素是忠臣,他竟敢派人截殺!這是謀逆!”
“謀逆?他是你兒子!”長孫踉蹌一步,珠釵墜地,“你眼裏隻有江山,何曾有過父子!若他真反了……我寧可一頭撞死在太極殿前!”?
李世民看著激動到快要暈厥的長孫,一把抱住長歎道:“觀音婢,你別激動,是朕的錯,
你與高明好好談談,此事朕不再追究了,但仍讓張玄素在東宮輔佐,讓他痛改前非。”
午後張玄素收到了宮中的賞賜,上好的傷藥和豐厚的綢緞,此事雖漸漸平息,朝臣們卻感覺到了東宮的危機。
李承乾蜷在突厥式狼皮榻上,指尖摩挲著鐵錘的凹痕。燭火將影子投在繪著草原奔馬的屏風上,扭曲如鬼魅。
“阿史那承乾……”癡癡低笑,忽然暴怒摔出鐵錘,“連條瘸腿的狼都做不成!”
抓起案上的匕首狠狠擲向一邊,刀尖釘入木框嗡嗡震顫:“賞!賞!他眼裏隻有那群老狗!”?
-----------------
秦浩勒馬停在遼東城下,三百輛馬車吱呀作響,青蓮捂鼻啐道:“這城門灰撲撲的,倒像高句麗人臉上抹的灶灰!”
“站住!你們是什麽人?來這兒幹什麽?”守衛厲聲喝道。
秦浩策馬上前,掐了掐青蓮的香臀,青蓮開口說道:“各位軍爺莫要緊張,我們是大唐營州來的商人,
聽聞遼東如今盛產蠶絲、茶葉和人參,想來交換。聽說你們最喜糧食和貞觀酒,馬車上帶的都是這些東西。”
守衛隊長將信將疑,上下打量著秦浩,用蹩腳的大唐話道:“互市可不是隨便誰都能來的地方,你們這車隊規模不小,要是有什麽歹心,我們可擔當不起。”
秦浩哈哈大笑,掏出張儉給加蓋官印的證明:“軍爺放心,我們是正經商人,隻求財,不惹事。
這貞觀酒可是天下聞名,你聞聞這酒香,哪有半點歹意?”
說著讓薛禮從車上取下一瓶酒,又遞上一把銀錢。
守衛隊長嗅了嗅,臉上神色緩和了一些,“你們可以進去,但得老實點,別惹事。”
車隊緩緩駛過城門,城中街道有些破舊,高句麗百姓駐足站立,看著秦浩等人的衣服,眼中滿是羨慕。
讓王朝帶隊安置好位置交易,秦浩帶著青蓮在互市中穿梭,打聽著高句麗的種植情況,
薛禮則四處尋摸著給銀環姐的禮物,上次連手指都摸到了,還得再接再厲。
市集上胡商舉著烤鹿肉吆喝,青蓮咬一口便皺眉:“腥膻味兒比突厥人的羊奶還衝!”
薛禮攥著投壺贏來的魚形木簪發愁:“銀環姐會不會嫌這雕工太過粗糙?”
忽見秦浩高喊:“大唐商隊來換人參蠶絲和茶!想掙錢的抓點緊。”頓時互市中的人群往車隊處湧去。
“駙馬,你這虧本的買賣,給這幫人眼睛都看直了。”青蓮笑道。
“就是要讓他們見識到種植這些東西的巨大利益。等他們嚐到了甜頭,就得求著大唐的商人來了。”
傍晚時分,二人欣賞了高句麗的歌舞表演,青蓮這迴倒是看得目不轉睛。
入夜住進客棧,青蓮赤足踩著狼皮褥子有些瞪眼:“居然連張床都沒有?”
秦浩扯開青蓮的衣帶笑道:“高句麗人習慣了席地而眠,你還別說,地板上也別有一番滋味的。”
窗外月光漏進半寸,青蓮咬唇的喘息混著地板的咯吱,弄得隔壁薛禮猛灌涼水。
門外忽有女子敲門嬌喚:“郎君可要添被褥?”薛禮開門一見女子暴露的衣著,頓時心中小鹿亂撞,眼神亂瞄:“我、我睡地板涼快!”
躺在地上,為自己剛才的表現點了個讚,雖然損失幾個銀錢,但我至少把第一次給銀環姐留下了,心中數著羊群,在隔壁高低起伏的伴奏聲中漸漸睡去。
青蓮心滿意足,看秦浩仍舊生龍活虎的樣子,有些慚愧:“駙馬,讓我休息一會,這感覺還真是無法言語,既有些羞人,卻又讓人難以忘懷。”
一早,秦浩見薛禮頂著個黑眼圈,有些不解。薛禮苦笑:“這高句麗的客棧,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三日後啟程返唐,薛禮頂著個熊貓眼,把玩著幾個木簪有些嘀咕:“破地方啥都沒有,也不知道銀環姐會不會嫌棄。”
望著遠去的車隊,高延壽看著叔父國王給自己送來密信上的字:勿觸逆鱗,
眼神微眯:“大唐毀我京觀,所圖不小,這個秦駙馬竟然趁著秋收幹起這種私售糧食的勾當,大唐看來衰敗不遠矣!”
馬車上,青蓮忍受著身上的侵犯,輕嗔一聲:“駙馬,剛才哼的那個是什麽小調呀?”
秦浩大手一緊,嘿嘿笑道:“東北民歌。”
“那唱給青蓮聽聽可好?”
“這個嘛,不能白聽,你得用等價的東西來換。”
青蓮小臉緋紅,仍是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啊,
那裏有滿山遍野,大豆高梁~;
在那青山綠水旁,門前兩棵大白楊,
齊整整的籬笆院,一間小草房啊!!!
----------------------------------
哎…哎…哎~呀——”
不死心道:“孫神醫,真的沒有一點辦法嗎?”
孫思邈一歎:“太子這病非是外疾,而是內因,之前老夫給你的戒食單子,太子應是並未嚴格遵行吧?”
李承乾滿臉不忿:“那單上的東西若是全都不能食用,孤豈不是連個乞丐都不如了?”
孫思邈搖了搖頭:“這種遺傳的疾病最是難醫,太子又不肯聽從老夫的建議,信者醫之,不信者不醫,老夫也是無能為力。”
見對方生氣,李承乾連忙緩和道:“神醫您說實話,若是妹夫迴來,我這還有法子治嗎?”
思索片刻,孫思邈還是搖了搖頭:“正則若在,與老夫的方法也別無二致,或許針灸之術能讓太子痛楚減輕些罷了,糖尿之症他亦是束手無策。”
李承乾頹然一萎,情緒低到了極點,揮了揮手,也未相送,腦海中浮現出李泰那張得意忘形的臉。
“太子殿下,於詹事來喚殿下去書房習孝經義疏。”
“你去告訴於誌寧,就說孤今日足疾疼痛難忍,習不得了。”
“那少詹事那邊的治國......”
“你聽不懂孤的話嗎?都習不得,滾下去。”
稱心有些心疼的開口:“殿下,不要和二位大人鬧得太僵,便是不去也還是說得溫婉些好。”
李承乾看了稱心一眼,歎了口氣,朝太監點了點頭。
“稱心,你去告訴侍衛隊換上突厥服到庭院中集合,為孤祈福。”
兩儀殿,李世民?翻動著奏章,眉頭微蹙:“二卿近日奏疏皆言太子荒疏學業、縱情聲色,連突厥服飾這等荒唐事也做了出來。朕的東宮,竟成了胡人營地?”
張玄素?神色凝重:“臣觀太子非但荒嬉,更因腿疾心結難解。前日臣勸其節製飲宴、勤修政務,
太子竟冷笑說,瘸子安能治天下?臣恐其自棄至此,已非尋常諫言可救!”
李世民頓時不悅:“放肆!承乾是皇後嫡子,豈會自輕若此?朕命爾等輔佐東宮,是要爾等替他解憂,非添怨懟!”
張玄素歎道:“前些時日,陛下又允魏王聽從太子指派,身子不適時代批奏章,太子直接便全推給了魏王,臣亦苦勸無果。”
李世民眉頭緊皺,望向於誌寧。
“陛下,東宮豢養武士數十人,長期穿戴突厥服飾、模仿胡人習俗,甚至以突厥語發號施令。
臣認為此舉違背儒家禮法,多次勸告太子禁止胡來行為,均不見成效,還請陛下下旨申斥。”
李世民沉默片刻開口道:“愛卿能忠言直諫,朕心甚慰,太子心性所受打擊不淺,當緩緩教導。”
於誌寧猶豫片刻:“陛下!昔周公製禮,長幼有序。今魏王乘布輦、開文學館,朝野皆疑東宮恐將易主。太子惶恐無措,方以胡俗自汙啊!”
“朕何時有言要廢立儲君,這等謠言怎可輕信,退下吧。朕……朕會召承乾訓誡。泰兒聰敏仁孝,爾等休得妄議!”
“高福,你覺得朕偏愛魏王嗎?”
高福瞬間一震,這是個要命的問題,“陛下能一視同仁,可見當父親之難啊!”
李世民長舒口氣:“賞賜二人些綢緞,鼓勵他們約束太子的行為。太子這是自卑與偏激的心理作祟,你代朕去口頭訓誡一番,讓其振作起來。”
高福點頭稱是,心中有些無語,我又不是趙高、張讓,這等大事讓我去有個屁用。
果不其然,從東宮出來時,高福一副披頭散發的慘狀,揉著身上的淤青,踉踉蹌蹌的尋小綠上藥去了。
-----------------
四更時分,紇幹承基一身夜行衣,貼在坊牆的陰影裏,袖中鐵錘的纏繩已被冷汗浸透。
張玄素靠在馬車之中有些昏昏欲睡,“老爺,快到皇城了。”
“就停這吧,我走過去。”掀起車簾雙腳剛一落地,說時遲那時快,一個鐵錘破風而來,重重的砸在張玄素的腦門。
張玄素額頭綻開血花,隻覺眼前一黑,似有液體流了下來,身子軟軟的倒在了地上。
車夫大驚:“來人啊,有刺客。”喊聲未落,便覺腦袋一痛,戛然而止。
紇幹承基退入暗巷,迅速遁去,身後傳來金吾衛的唿喝之聲。
“少詹事還有氣呢……快!抬去太醫署!”
李世民捏著染血的《諫東宮疏》,指尖發青。
“朱雀大街行兇,當朕的長安是突厥王帳嗎!三日!三日內緝不到兇徒,大理寺卿自去領杖刑!”
孫伏伽感覺受到了無妄之災,躬身領命。
長孫無忌掃過於誌寧的袍角,小聲開口:“聽聞於詹事昨夜與少詹事一起出宮,今日便遭刺殺,可知緣由?”
於誌寧的喉結滾了滾:“在下不知。”
李承乾斜倚胡榻,突厥短刀割開烤羊腿:“孤豢養的死士,可比魏征那老匹夫的舌頭硬多了!”
稱心遞過酪漿,蹙眉道:“張玄素未死,陛下若是徹查,恐牽連到設的身上……”?
“牽連?”李承乾擲刀入案,“孤是太子,誰敢查東宮!孤就是想看看,父皇到底是不是要真的那麽做?
你是孤的特勤,好好伺候好孤就是了,其他的不需操心。”?
三日後,孫伏伽滿麵愧色地踏入殿中,撲通跪地請罪:“陛下,臣……臣辦事不力,這案子實在棘手。
案發時天色尚黑,刺客又蒙著麵,現場無目擊者,
那車夫救治無果今已殞命。臣搜遍現場,隻確定那兇器是鐵錘,其他線索半點無蹤。”
李世民指尖重重叩在禦案上,茶杯震得叮當響:“不都說你辦案水準一流嗎?難道就沒有一點可疑之處?”
孫伏伽猶豫片刻,低聲道:“陛下,少詹事說遇刺前曾與太子發生過激烈爭執,臣……臣不敢妄言。”
李世民猛地起身,袍角帶翻了茶盞,褐色的茶湯灑了一片。擺了擺手歎道:“罷了,起來吧,此事不怪你。”
踏入立政殿中,李世民瞧見長孫正在窗邊刺繡,快步上前握住手,輕聲道:“觀音婢,有件事朕得與你說說。”
長孫抬頭,關切地問道:“二郎,何事如此急切?”
聽完張玄素遇襲之事,長孫臉色驟變,淚水瞬間湧出:“二郎,你逼得高明連人樣都沒了!他從前多溫良孝順,如今——”
嗓音陡然拔高,像是要撕裂錦帳,“如今像頭困獸,還不是你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逼的!”
“朕是皇帝!儲君若連幾句諫言都受不住,如何擔得起江山?”李世民背過身,胸膛起伏,“張玄素是忠臣,他竟敢派人截殺!這是謀逆!”
“謀逆?他是你兒子!”長孫踉蹌一步,珠釵墜地,“你眼裏隻有江山,何曾有過父子!若他真反了……我寧可一頭撞死在太極殿前!”?
李世民看著激動到快要暈厥的長孫,一把抱住長歎道:“觀音婢,你別激動,是朕的錯,
你與高明好好談談,此事朕不再追究了,但仍讓張玄素在東宮輔佐,讓他痛改前非。”
午後張玄素收到了宮中的賞賜,上好的傷藥和豐厚的綢緞,此事雖漸漸平息,朝臣們卻感覺到了東宮的危機。
李承乾蜷在突厥式狼皮榻上,指尖摩挲著鐵錘的凹痕。燭火將影子投在繪著草原奔馬的屏風上,扭曲如鬼魅。
“阿史那承乾……”癡癡低笑,忽然暴怒摔出鐵錘,“連條瘸腿的狼都做不成!”
抓起案上的匕首狠狠擲向一邊,刀尖釘入木框嗡嗡震顫:“賞!賞!他眼裏隻有那群老狗!”?
-----------------
秦浩勒馬停在遼東城下,三百輛馬車吱呀作響,青蓮捂鼻啐道:“這城門灰撲撲的,倒像高句麗人臉上抹的灶灰!”
“站住!你們是什麽人?來這兒幹什麽?”守衛厲聲喝道。
秦浩策馬上前,掐了掐青蓮的香臀,青蓮開口說道:“各位軍爺莫要緊張,我們是大唐營州來的商人,
聽聞遼東如今盛產蠶絲、茶葉和人參,想來交換。聽說你們最喜糧食和貞觀酒,馬車上帶的都是這些東西。”
守衛隊長將信將疑,上下打量著秦浩,用蹩腳的大唐話道:“互市可不是隨便誰都能來的地方,你們這車隊規模不小,要是有什麽歹心,我們可擔當不起。”
秦浩哈哈大笑,掏出張儉給加蓋官印的證明:“軍爺放心,我們是正經商人,隻求財,不惹事。
這貞觀酒可是天下聞名,你聞聞這酒香,哪有半點歹意?”
說著讓薛禮從車上取下一瓶酒,又遞上一把銀錢。
守衛隊長嗅了嗅,臉上神色緩和了一些,“你們可以進去,但得老實點,別惹事。”
車隊緩緩駛過城門,城中街道有些破舊,高句麗百姓駐足站立,看著秦浩等人的衣服,眼中滿是羨慕。
讓王朝帶隊安置好位置交易,秦浩帶著青蓮在互市中穿梭,打聽著高句麗的種植情況,
薛禮則四處尋摸著給銀環姐的禮物,上次連手指都摸到了,還得再接再厲。
市集上胡商舉著烤鹿肉吆喝,青蓮咬一口便皺眉:“腥膻味兒比突厥人的羊奶還衝!”
薛禮攥著投壺贏來的魚形木簪發愁:“銀環姐會不會嫌這雕工太過粗糙?”
忽見秦浩高喊:“大唐商隊來換人參蠶絲和茶!想掙錢的抓點緊。”頓時互市中的人群往車隊處湧去。
“駙馬,你這虧本的買賣,給這幫人眼睛都看直了。”青蓮笑道。
“就是要讓他們見識到種植這些東西的巨大利益。等他們嚐到了甜頭,就得求著大唐的商人來了。”
傍晚時分,二人欣賞了高句麗的歌舞表演,青蓮這迴倒是看得目不轉睛。
入夜住進客棧,青蓮赤足踩著狼皮褥子有些瞪眼:“居然連張床都沒有?”
秦浩扯開青蓮的衣帶笑道:“高句麗人習慣了席地而眠,你還別說,地板上也別有一番滋味的。”
窗外月光漏進半寸,青蓮咬唇的喘息混著地板的咯吱,弄得隔壁薛禮猛灌涼水。
門外忽有女子敲門嬌喚:“郎君可要添被褥?”薛禮開門一見女子暴露的衣著,頓時心中小鹿亂撞,眼神亂瞄:“我、我睡地板涼快!”
躺在地上,為自己剛才的表現點了個讚,雖然損失幾個銀錢,但我至少把第一次給銀環姐留下了,心中數著羊群,在隔壁高低起伏的伴奏聲中漸漸睡去。
青蓮心滿意足,看秦浩仍舊生龍活虎的樣子,有些慚愧:“駙馬,讓我休息一會,這感覺還真是無法言語,既有些羞人,卻又讓人難以忘懷。”
一早,秦浩見薛禮頂著個黑眼圈,有些不解。薛禮苦笑:“這高句麗的客棧,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三日後啟程返唐,薛禮頂著個熊貓眼,把玩著幾個木簪有些嘀咕:“破地方啥都沒有,也不知道銀環姐會不會嫌棄。”
望著遠去的車隊,高延壽看著叔父國王給自己送來密信上的字:勿觸逆鱗,
眼神微眯:“大唐毀我京觀,所圖不小,這個秦駙馬竟然趁著秋收幹起這種私售糧食的勾當,大唐看來衰敗不遠矣!”
馬車上,青蓮忍受著身上的侵犯,輕嗔一聲:“駙馬,剛才哼的那個是什麽小調呀?”
秦浩大手一緊,嘿嘿笑道:“東北民歌。”
“那唱給青蓮聽聽可好?”
“這個嘛,不能白聽,你得用等價的東西來換。”
青蓮小臉緋紅,仍是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啊,
那裏有滿山遍野,大豆高梁~;
在那青山綠水旁,門前兩棵大白楊,
齊整整的籬笆院,一間小草房啊!!!
----------------------------------
哎…哎…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