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穀渾邊境大帳,看著葛米倫桀驁的神情,秦浩有些玩味:“天柱王過獎了,不過是些雕蟲小技,哪裏比得上天柱王在朝堂之上的權謀手段。
今日這止兵邊貿之事,想必天柱王必然已精心考慮了條件。”
葛米倫冷哼一聲:“秦駙馬不必妄自菲薄,你能在突厥舊地站穩腳跟,也非易事。今日這互市之事,若是不能讓可汗滿意,怕是難以達成共識。”
“天柱王所言極是,那我們便直入主題。這互市的地點除了承風戍外,北邊西突厥處也希望天柱王能開辟一地,
如此一來,諸西域商人亦可將我大唐的物資運到吐穀渾,將大大提高運輸的效率。”
葛米倫思索片刻,覺得這個提議還算合理,點了點頭:“互市的規模自是不成問題,不過這稅收和交換的價格得由我們製定。”
秦浩哈哈大笑:“天柱王,我也不瞞你,讓出些許利益我早有心理準備,不過凡事都得差不多過得去,若隻一方得利,我白忙活一番也就沒了興趣,你說是也不是?”
“秦駙馬放心,你的那份我自會有所考慮,晚些我便給你提供一份價目清單,必定讓駙馬滿意。
真沒想到與駙馬相談得如此投機,倒是讓本王有些詫異,既然駙馬給足了本王麵子,本王自然也不會小氣。”
秦浩起身抱拳:“那我便告辭了,哦對了,我帶來的商隊已在此地耽誤了幾日,
不知天柱王能否行個方便,允許商隊從吐穀渾境內穿過,將貨物送去西突厥南庭,也好省些路程。”
葛米倫不疑有他,點了點頭:“若隻是商隊自無不可,駙馬何必著急離去?我已為駙馬安排了美人相陪,駙馬可享受完再迴返大唐,哈哈哈。”
馮雲眉頭一皺,剛要開口,便被秦浩一把扯到了身前。
“天柱王的好意本都護感激不盡,不過嘛,美人就不用了,已經自備。”
葛米倫仔細瞧了瞧馮雲的臉,有些詫異:“秦駙馬果然是個妙人,連這等事都準備得如此周全。
不過,我吐穀渾的美人可是別有一番風味,秦駙馬不妨也嚐嚐鮮。”
馮雲銀牙緊咬,便要發怒,秦浩輕捏了把馮雲的屁股,笑著搖頭:“天柱王的好意我隻能心領了,大唐公主管得太嚴,不讓隨便沾染外麵的女子,
再說我有臉盲之症,美人不美人的在我眼中都是浮雲。”
馮雲實在忍不住二人的對話,衝著秦浩的胸膛便是一拳,氣哼哼道:“等我迴去便告訴姐姐,看你怎麽交待。”
迴到涼州,見秦浩翻看著括地誌也不理自己,馮雲有些生氣:“不是說你日日都離不開女子的嗎?我陪你來了這麽久了,你就如此視我如無物嗎?”
秦浩笑道:“你的骨骼尚未完全閉合,還有發育的空間,我夜夜都是強忍著激動呢,怎麽可能沒有反應,再說陛下都已賜了婚,你名正言順的急個什麽勁?”
馮雲噘嘴不服:“來之前母親對我說過,公主金枝玉葉,要搞好關係,還要早些有個子嗣,這樣才不會被人嫌棄。”
“我從沒嫌棄你呀,這不也日日抱著你睡?你看你身材是不是更棒了,氣色是不是比之前更好了,這皮膚也更加細膩了,化妝品選最好的用,你夫君我別的沒有,就是錢多。”
馮雲靠在秦浩懷中,低聲細語:“你昨日摸了人家那裏,我感覺很刺激,晚些你再試幾次。”
秦浩嘿嘿一笑:“你這招要是用在剛來的時候保準管用,不過嘛,現在不好使嘍,睡吧,別壞了夫君的道心,我再研究研究吐穀渾的地理。”
-----------------
房玄齡收到秦浩的奏報,頗覺欣慰,大唐如今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頻繁的戰爭會拖垮大唐的經濟。
“山賓,將好消息報給陛下吧。”
杜楚客接過奏報瞧了一眼,有些驚訝,這互市的條件可有些吃虧,房相居然還挺滿意,這內中難道有什麽關竅自己沒有領悟?
“房相,各地巡查的奏報也陸續都傳迴來了,不若整理一下,一起向陛下稟報吧。”
“也好,不法之事多嗎?”
“說不上多,但也不少,房相還是親自看看吧。”
翻看著黜陟大使上奏的巡查結果,房玄齡突然發現其中的貓膩,竇靜負責山南道,可隻字未提梁州之事,而李靖卻提及了多項不法。
心中一番思慮,將兩份奏報合在一起,匆匆向兩儀殿而去。
-----------------
桃源莊學堂,婉娘看著對麵的狄仁傑有些生氣:“懷英,你說說,都多久了,怎麽招個生這麽差勁?”
狄仁傑有些委屈:“還不是怪遺玉師娘,她用大唐學院的名義搶了咱們的生源唄。
本來這地方肯讀書的就不多,就這麽大的蛋糕,她那裏多了,我們這裏人自然就少了。”
婉娘有些不信:“你可別扯了,大唐學院又不招收女子,最多也就是搶些男子的生源,你這解釋太過牽強了吧?”
狄仁傑苦著小臉:“小師娘啊,你就別為難我了,都是我的師娘,你說我聽誰的,我好難啊!”
婉娘聽出了狄仁傑的話中之意,悄悄問道:“是誰?誰的主意?”
狄仁傑眨著眼睛,手指朝天:“大師娘唄。”
婉娘頓時一愣:“不可能,長樂姐姐不讓學堂招女子?她可是最支持少爺說的女性獨立的呢!”
“嗬嗬,公主是害怕了,女子太多,萬一又有粘上師父的就得不償失了唄!”
婉娘頓時身子一萎,有些泄氣:“不行,我得和長樂姐姐理論理論,這是什麽邏輯,不是因噎廢食嗎?”
狄仁傑不住點頭:“對,我也是如此說,哦,如此想的。小師娘,我說呀,你得有個子嗣,否則說話太沒地位。”
婉娘撇嘴:“白疼你了,你也不和你師父幫我說說好話,少爺說還得讓我再等兩年,和馮雲一起,唉。”
狄仁傑掰著指頭,有些詫異:“師父原來是認同這個年紀!那我這豈不是還要好久,天哪!”
“你才多大,小屁孩一個。”
狄仁傑頓時不服:“小師娘,你這話說得可就不對了吧,咱們兩個可是同歲。”
望月敲了敲門,小聲開口:“婉清姐,公主讓小狄去一下,武順姐有些不舒服,表小姐外出就診去了,旁人武順姐不願見。”
狄仁傑起身歎了口氣:“我現在知道師父讓我學醫是幹什麽的了,就是給我的這些師娘服務的。”
婉娘看著二人離去,心中一歎,武順姐姐也要當娘了,那個曇娘總在自己麵前耀武揚威的,沒準還真的讓她先了自己一步,
好苦惱啊!我是最先跟著少爺的,怎麽就變成了如今的境遇了,誰能給我出個主意啊,嗚嗚嗚。
-----------------
“玄齡啊,此次秦浩的表現著實可圈可點。他所采取的策略極為明智,許以薄利,以此換取寶貴的時間。這話說得好,發展才是硬道理。
秦浩此舉,看似是做出了一定的讓步,實則是在為我們的長遠發展謀篇布局,其眼光之長遠,實屬難得。”
房玄齡點頭應是:“正則布局長遠,確實超出了微臣的想像,此事將西突厥牽扯其中,將來能發展到何種地步微臣也無法估計,
正則善用經濟之策捆綁鄰國的命脈,此為兵法之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李世民微微頷首,旋即皺起眉頭:“藥師所奏不可能是無的放矢,而且諸事都言辭鑿鑿,那必是竇靜刻意隱瞞了此事,朕有些失望。”
房玄齡歎道:“微臣猜測必是考慮太上皇的原因,太上皇身體不佳,或許司農卿也是怕皇室顏麵受損,讓太上皇不悅吧。”
李世民微微搖頭:“此事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都不可縱容,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身為皇室更應起到表率作用,
漢王此次的行為,雖未鑄成不可挽迴的大錯,但對百姓而言,卻可能是滅頂之災。
朕常言,民為根本,百姓的安危冷暖,乃是我等君臣時刻需掛念於心的頭等大事。
親王之尊,更應愛民如子,怎可因一己之私,罔顧百姓生死。
朕會下旨,嚴詞申斥漢王的過錯,將其調迴京城,閉門思過,讓他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
房玄齡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陛下所言極是,隻是竇靜他……”
李世民擺了擺手,繼續說道:“竇靜此次雖有隱瞞之嫌,但朕也理解他的苦衷。畢竟太上皇身體欠安,他或許是不想讓太上皇為此事操心。
然而,朕不能因為私情而忽視了國法和百姓的權益。將竇靜調任夏州都督,一來是讓他遠離這是非之地,避免再因皇室之事而陷入兩難;
二來,夏州地處邊陲,突厥降眾眾多,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擔當的官員去安撫。
竇靜在處理政務上頗有才幹,朕相信他能勝任此職,在夏州為朕分憂,也能為當地的百姓謀取福祉。”
房玄齡摸了摸鼻子,沒想到李世民這懲罰還真不輕,一下子便被調離了中樞。
“陛下,正則離京前與我有次戲言,臣卻有些上了心,我大唐如今氣象更新,可官員服飾的顏色卻太過單調,
正則的無心之語,臣卻放在了心上,改先前的黃紫兩種顏色為黃紫紅綠青五色,
一二品為黃,三品為紫,四五品為紅,六七品為綠,八九品為青,臣細思之,深以為然,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有些莞爾:“朕的駙馬還真是夠操心的,哈哈,朕覺得想法頗為不錯,玄齡可與眾臣商議一番,定個具體的章程呈給朕瞧瞧。
說起正則,朕倒是有個期許,頡利降後,阿史那車鼻自稱可汗,整合葛邏祿、結骨等部落,不肯歸唐,若能將其分化瓦解,也不失一件大功,
不知正則是否有那個餘力,唉,或許是朕有些癡心妄想了,薛延陀還橫在中間呢。”
房玄齡捋須笑道:“陛下,那句話咋說的來著,人總是要有些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君臣二人對視一眼,旋即哈哈大笑。
-----------------
立政殿,長孫說起李淵的病情,憂心忡忡。
“二郎,閱兵之後,父皇的風疾發作,如今已癱瘓在床,孫神醫也是束手無策,可否讓正則迴京給父皇瞧瞧?”
李世民無奈歎道:“我與孫神醫細細聊過,正則迴來亦是於事無補,父皇年歲大了,又有風疾伴身,沒法子的事,
不過孫神醫說已給正則去了書信,索要止痛的配方,能讓父皇少些病痛。”
長孫靠在李世民的懷中,心情低落:“一說起風疾,臣妾就想起高明,這個疾病為何就會降臨在我們家族身上,難道是殺伐太重,老天對我們的懲罰嗎?”
李世民幽幽歎道:“觀音婢不可如此說,玄武門之事,皆是為了天下大義,若非如此,大唐何來今日之盛世?
父皇雖病,但亦是為天下操勞一生,此病非因殺伐而起,而是天命使然。”
長孫眼中滿是憂傷:“臣妾隻是心疼父皇,他一生戎馬,如今卻要受這等病痛折磨……”
“觀音婢,東突厥覆滅之時,父皇曾對朕說,朕是個稱職的皇帝,他已心中無憾,朕至今還言猶在耳,
我等身為子女,唯有盡心盡力,讓父皇在有生之年少些痛苦,多些安寧,你放心吧。”
“二郎說得對,臣妾不該胡思亂想。隻是……隻是希望父皇能早日康複。”
窗外,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深邃:“觀音婢,這天下並非隻因我們的殺伐而興,亦非因我們的仁慈而盛。天命雖不可測,但人心可鑒。
隻要我們心懷天下,以民為本,大唐的未來,自會光明。”長孫抬起頭,目光與李世民交匯,
這一刻,立政殿內彌漫著一種靜謐而堅定的力量。
今日這止兵邊貿之事,想必天柱王必然已精心考慮了條件。”
葛米倫冷哼一聲:“秦駙馬不必妄自菲薄,你能在突厥舊地站穩腳跟,也非易事。今日這互市之事,若是不能讓可汗滿意,怕是難以達成共識。”
“天柱王所言極是,那我們便直入主題。這互市的地點除了承風戍外,北邊西突厥處也希望天柱王能開辟一地,
如此一來,諸西域商人亦可將我大唐的物資運到吐穀渾,將大大提高運輸的效率。”
葛米倫思索片刻,覺得這個提議還算合理,點了點頭:“互市的規模自是不成問題,不過這稅收和交換的價格得由我們製定。”
秦浩哈哈大笑:“天柱王,我也不瞞你,讓出些許利益我早有心理準備,不過凡事都得差不多過得去,若隻一方得利,我白忙活一番也就沒了興趣,你說是也不是?”
“秦駙馬放心,你的那份我自會有所考慮,晚些我便給你提供一份價目清單,必定讓駙馬滿意。
真沒想到與駙馬相談得如此投機,倒是讓本王有些詫異,既然駙馬給足了本王麵子,本王自然也不會小氣。”
秦浩起身抱拳:“那我便告辭了,哦對了,我帶來的商隊已在此地耽誤了幾日,
不知天柱王能否行個方便,允許商隊從吐穀渾境內穿過,將貨物送去西突厥南庭,也好省些路程。”
葛米倫不疑有他,點了點頭:“若隻是商隊自無不可,駙馬何必著急離去?我已為駙馬安排了美人相陪,駙馬可享受完再迴返大唐,哈哈哈。”
馮雲眉頭一皺,剛要開口,便被秦浩一把扯到了身前。
“天柱王的好意本都護感激不盡,不過嘛,美人就不用了,已經自備。”
葛米倫仔細瞧了瞧馮雲的臉,有些詫異:“秦駙馬果然是個妙人,連這等事都準備得如此周全。
不過,我吐穀渾的美人可是別有一番風味,秦駙馬不妨也嚐嚐鮮。”
馮雲銀牙緊咬,便要發怒,秦浩輕捏了把馮雲的屁股,笑著搖頭:“天柱王的好意我隻能心領了,大唐公主管得太嚴,不讓隨便沾染外麵的女子,
再說我有臉盲之症,美人不美人的在我眼中都是浮雲。”
馮雲實在忍不住二人的對話,衝著秦浩的胸膛便是一拳,氣哼哼道:“等我迴去便告訴姐姐,看你怎麽交待。”
迴到涼州,見秦浩翻看著括地誌也不理自己,馮雲有些生氣:“不是說你日日都離不開女子的嗎?我陪你來了這麽久了,你就如此視我如無物嗎?”
秦浩笑道:“你的骨骼尚未完全閉合,還有發育的空間,我夜夜都是強忍著激動呢,怎麽可能沒有反應,再說陛下都已賜了婚,你名正言順的急個什麽勁?”
馮雲噘嘴不服:“來之前母親對我說過,公主金枝玉葉,要搞好關係,還要早些有個子嗣,這樣才不會被人嫌棄。”
“我從沒嫌棄你呀,這不也日日抱著你睡?你看你身材是不是更棒了,氣色是不是比之前更好了,這皮膚也更加細膩了,化妝品選最好的用,你夫君我別的沒有,就是錢多。”
馮雲靠在秦浩懷中,低聲細語:“你昨日摸了人家那裏,我感覺很刺激,晚些你再試幾次。”
秦浩嘿嘿一笑:“你這招要是用在剛來的時候保準管用,不過嘛,現在不好使嘍,睡吧,別壞了夫君的道心,我再研究研究吐穀渾的地理。”
-----------------
房玄齡收到秦浩的奏報,頗覺欣慰,大唐如今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頻繁的戰爭會拖垮大唐的經濟。
“山賓,將好消息報給陛下吧。”
杜楚客接過奏報瞧了一眼,有些驚訝,這互市的條件可有些吃虧,房相居然還挺滿意,這內中難道有什麽關竅自己沒有領悟?
“房相,各地巡查的奏報也陸續都傳迴來了,不若整理一下,一起向陛下稟報吧。”
“也好,不法之事多嗎?”
“說不上多,但也不少,房相還是親自看看吧。”
翻看著黜陟大使上奏的巡查結果,房玄齡突然發現其中的貓膩,竇靜負責山南道,可隻字未提梁州之事,而李靖卻提及了多項不法。
心中一番思慮,將兩份奏報合在一起,匆匆向兩儀殿而去。
-----------------
桃源莊學堂,婉娘看著對麵的狄仁傑有些生氣:“懷英,你說說,都多久了,怎麽招個生這麽差勁?”
狄仁傑有些委屈:“還不是怪遺玉師娘,她用大唐學院的名義搶了咱們的生源唄。
本來這地方肯讀書的就不多,就這麽大的蛋糕,她那裏多了,我們這裏人自然就少了。”
婉娘有些不信:“你可別扯了,大唐學院又不招收女子,最多也就是搶些男子的生源,你這解釋太過牽強了吧?”
狄仁傑苦著小臉:“小師娘啊,你就別為難我了,都是我的師娘,你說我聽誰的,我好難啊!”
婉娘聽出了狄仁傑的話中之意,悄悄問道:“是誰?誰的主意?”
狄仁傑眨著眼睛,手指朝天:“大師娘唄。”
婉娘頓時一愣:“不可能,長樂姐姐不讓學堂招女子?她可是最支持少爺說的女性獨立的呢!”
“嗬嗬,公主是害怕了,女子太多,萬一又有粘上師父的就得不償失了唄!”
婉娘頓時身子一萎,有些泄氣:“不行,我得和長樂姐姐理論理論,這是什麽邏輯,不是因噎廢食嗎?”
狄仁傑不住點頭:“對,我也是如此說,哦,如此想的。小師娘,我說呀,你得有個子嗣,否則說話太沒地位。”
婉娘撇嘴:“白疼你了,你也不和你師父幫我說說好話,少爺說還得讓我再等兩年,和馮雲一起,唉。”
狄仁傑掰著指頭,有些詫異:“師父原來是認同這個年紀!那我這豈不是還要好久,天哪!”
“你才多大,小屁孩一個。”
狄仁傑頓時不服:“小師娘,你這話說得可就不對了吧,咱們兩個可是同歲。”
望月敲了敲門,小聲開口:“婉清姐,公主讓小狄去一下,武順姐有些不舒服,表小姐外出就診去了,旁人武順姐不願見。”
狄仁傑起身歎了口氣:“我現在知道師父讓我學醫是幹什麽的了,就是給我的這些師娘服務的。”
婉娘看著二人離去,心中一歎,武順姐姐也要當娘了,那個曇娘總在自己麵前耀武揚威的,沒準還真的讓她先了自己一步,
好苦惱啊!我是最先跟著少爺的,怎麽就變成了如今的境遇了,誰能給我出個主意啊,嗚嗚嗚。
-----------------
“玄齡啊,此次秦浩的表現著實可圈可點。他所采取的策略極為明智,許以薄利,以此換取寶貴的時間。這話說得好,發展才是硬道理。
秦浩此舉,看似是做出了一定的讓步,實則是在為我們的長遠發展謀篇布局,其眼光之長遠,實屬難得。”
房玄齡點頭應是:“正則布局長遠,確實超出了微臣的想像,此事將西突厥牽扯其中,將來能發展到何種地步微臣也無法估計,
正則善用經濟之策捆綁鄰國的命脈,此為兵法之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李世民微微頷首,旋即皺起眉頭:“藥師所奏不可能是無的放矢,而且諸事都言辭鑿鑿,那必是竇靜刻意隱瞞了此事,朕有些失望。”
房玄齡歎道:“微臣猜測必是考慮太上皇的原因,太上皇身體不佳,或許司農卿也是怕皇室顏麵受損,讓太上皇不悅吧。”
李世民微微搖頭:“此事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都不可縱容,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身為皇室更應起到表率作用,
漢王此次的行為,雖未鑄成不可挽迴的大錯,但對百姓而言,卻可能是滅頂之災。
朕常言,民為根本,百姓的安危冷暖,乃是我等君臣時刻需掛念於心的頭等大事。
親王之尊,更應愛民如子,怎可因一己之私,罔顧百姓生死。
朕會下旨,嚴詞申斥漢王的過錯,將其調迴京城,閉門思過,讓他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
房玄齡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陛下所言極是,隻是竇靜他……”
李世民擺了擺手,繼續說道:“竇靜此次雖有隱瞞之嫌,但朕也理解他的苦衷。畢竟太上皇身體欠安,他或許是不想讓太上皇為此事操心。
然而,朕不能因為私情而忽視了國法和百姓的權益。將竇靜調任夏州都督,一來是讓他遠離這是非之地,避免再因皇室之事而陷入兩難;
二來,夏州地處邊陲,突厥降眾眾多,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擔當的官員去安撫。
竇靜在處理政務上頗有才幹,朕相信他能勝任此職,在夏州為朕分憂,也能為當地的百姓謀取福祉。”
房玄齡摸了摸鼻子,沒想到李世民這懲罰還真不輕,一下子便被調離了中樞。
“陛下,正則離京前與我有次戲言,臣卻有些上了心,我大唐如今氣象更新,可官員服飾的顏色卻太過單調,
正則的無心之語,臣卻放在了心上,改先前的黃紫兩種顏色為黃紫紅綠青五色,
一二品為黃,三品為紫,四五品為紅,六七品為綠,八九品為青,臣細思之,深以為然,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有些莞爾:“朕的駙馬還真是夠操心的,哈哈,朕覺得想法頗為不錯,玄齡可與眾臣商議一番,定個具體的章程呈給朕瞧瞧。
說起正則,朕倒是有個期許,頡利降後,阿史那車鼻自稱可汗,整合葛邏祿、結骨等部落,不肯歸唐,若能將其分化瓦解,也不失一件大功,
不知正則是否有那個餘力,唉,或許是朕有些癡心妄想了,薛延陀還橫在中間呢。”
房玄齡捋須笑道:“陛下,那句話咋說的來著,人總是要有些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君臣二人對視一眼,旋即哈哈大笑。
-----------------
立政殿,長孫說起李淵的病情,憂心忡忡。
“二郎,閱兵之後,父皇的風疾發作,如今已癱瘓在床,孫神醫也是束手無策,可否讓正則迴京給父皇瞧瞧?”
李世民無奈歎道:“我與孫神醫細細聊過,正則迴來亦是於事無補,父皇年歲大了,又有風疾伴身,沒法子的事,
不過孫神醫說已給正則去了書信,索要止痛的配方,能讓父皇少些病痛。”
長孫靠在李世民的懷中,心情低落:“一說起風疾,臣妾就想起高明,這個疾病為何就會降臨在我們家族身上,難道是殺伐太重,老天對我們的懲罰嗎?”
李世民幽幽歎道:“觀音婢不可如此說,玄武門之事,皆是為了天下大義,若非如此,大唐何來今日之盛世?
父皇雖病,但亦是為天下操勞一生,此病非因殺伐而起,而是天命使然。”
長孫眼中滿是憂傷:“臣妾隻是心疼父皇,他一生戎馬,如今卻要受這等病痛折磨……”
“觀音婢,東突厥覆滅之時,父皇曾對朕說,朕是個稱職的皇帝,他已心中無憾,朕至今還言猶在耳,
我等身為子女,唯有盡心盡力,讓父皇在有生之年少些痛苦,多些安寧,你放心吧。”
“二郎說得對,臣妾不該胡思亂想。隻是……隻是希望父皇能早日康複。”
窗外,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深邃:“觀音婢,這天下並非隻因我們的殺伐而興,亦非因我們的仁慈而盛。天命雖不可測,但人心可鑒。
隻要我們心懷天下,以民為本,大唐的未來,自會光明。”長孫抬起頭,目光與李世民交匯,
這一刻,立政殿內彌漫著一種靜謐而堅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