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懷道尋遍府中,找不到阿兄,來到庭院,見薛禮正揮汗如雨,
“仁貴,阿兄哪裏去了,天亮時我還見到過,怎麽如今不見了人影。”
薛禮止住拳式,挑了挑眉:“來比較兩招,這叫太極拳,表兄教我的,能生兒子。”
秦懷道滿是嘲諷:“你說你高大威猛的,怎麽如此不頂用,還心心念念生兒子,先生個女兒再說吧!”
薛禮頓時大怒,一個箭步竄了過來,見秦懷道揮出右拳直衝自己的胸口,左步斜插對方手臂外側,右手采腕如擒遊蛇,左掌順勢扣肘後一捋。
腳跟勾住對方腳踝腰胯驟轉,左掌猛推肩胛,動作一氣嗬成,秦懷道頓時失去平衡向一側倒去,後腦勺離地三寸時被薛禮五指托住。
“服不服?”
秦懷道訕訕笑道:“武藝我比不過你,咱們比生兒子。”
“哼,你少來這套,表兄說這迴你就留在長安了,日日與嬌妻在一起,自然機會比我多。”
“淨瞎打岔,我是問你阿兄去哪裏了。”
薛禮眉毛一挑:“我不知道,隻說出去采藥,為娘娘治病用的。”
-----------------
終南山紫雲觀,石台邊,秦浩神情低落,滿麵愁容。
“師叔,您修道一生,參悟天地,天道可逆否?”
悟靜沉默片刻,緩緩開口:“天道如水,順勢而流,非人力可輕易改變。”
秦浩心中一動,連忙追問:“那便是說我無論做了什麽,都不會對天道有所影響嗎?”
悟靜微微一笑,似是看透了秦浩的心思:“非也。順應天道而為,如順水行舟,事半功倍;反之,則會碰壁受挫。”
秦浩不解:“師叔是說,不可強行改變,而是順其自然而變便是順應天道?”
悟靜甩了下拂塵:“正則果有慧根,昔年莊周夢蝶,醒時叩問物我。你此刻所惑,正如虛實相生,你以為撼動天地,實則不過露水方圓。”
秦浩長舒口氣:“之前我一直糾結害怕改變了所謂的曆史,我不忍親人早逝,即使事倍功半亦在所不惜,如今總算放下了心。”
悟靜笑道:“癡兒!你見寒潭倒影便當是明月真身麽?天道非是頑石,乃為活水。你改得江畔一株柳,可改得江河奔海勢?“
旋即認真看著秦浩:“天命雖難違,然人定勝天。汝心所憂,皆因執念未除。道家言無為而治,非不為,乃不妄為。
你若強行為之,亦要順勢而為,以無為之態應萬變之局,否則必受其懲,此乃天道之威。”
秦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多謝師叔解惑,那便是說,不必糾結於所謂的天道,或者是說我也不可能改變這些。”
悟靜神情凝重:“以我觀之,改變支流,終歸大海,大勢所趨便是天道。”
秦浩心中落下一塊大石:“讓師叔見笑了,我糾結於親人生死,達不到師叔無我的境界,隻想做些改變支流的事情。”
悟靜歎了口氣:“天道非人所能盡悟。看似殘酷,或許另有深意。道家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善惡福禍,皆相輔相成。
你有後世境遇,皆是天意,若是所做之事依從本心,又何須糾結於改變曆史?曆史於你我而言,便也不過是發生過的事情罷了。”
秦浩再無疑慮,細細為悟靜把了把脈,微微笑道:“師叔莫要著急,徒兒看來,您這身子骨啊還有得等呢。
若是想去那洞中看看,便徑自去看,您方才說了,這等行為改不得江河奔海勢。”
悟靜指著秦浩搖了搖頭:“困住我的非是時間和距離,乃是我對師兄的承諾。”
秦浩瀟灑的離去,心境忽然大開,感覺渾身都充滿了鬥誌。
監院顫抖的捏著一疊銀票,嘴唇蠕動,我從來沒見過這麽一大筆錢啊,這是小師弟在考驗我的心性嗎?胡思亂想之際圍攏過來的弟子們七嘴八舌,
小道喏喏開口:“師父,我去過桃源莊取過冬衣,那裏的齋飯可好吃了,小師叔還說咱們的上清四秘湯裏可以放些雞肉,這樣能增長力氣的呢!”
監院看著骨瘦如柴的小徒弟,有些心疼:“恩,小師弟下山前說過了,給你們買,都幹活去吧,記住要保密,別讓你們師祖知道。”
“嗷嗷......”
-----------------
跨進府門,秦懷道一把抓住秦浩的胳膊,小聲問道:“阿兄,你怎麽才迴來呀?父親在書房呢,生了好大的氣,連午飯都沒吃,母親給燉了點湯,倒是喝了。”
秦浩不以為意:“那可能是不餓唄,我又沒惹他,關我什麽事?”
秦懷道一臉的佩服:“可父親嘴裏一直在說你不孝的話,還被母親說了一頓,自己一個人生悶氣呢,你去看看不?”
秦浩點了點頭:“我自己過去瞧瞧吧,我傳了薛禮一套太極拳,你去學學,迴頭教給父親母親都練練,能長壽的。”
書房中,不知哪句話沒說對,秦瓊的聲音越來越大,語氣中帶著不滿的情緒,賈氏和秦懷道靠在窗下聽著,薛禮懂事的還給搬來把椅子讓賈氏坐下。
“自打我們父子相認,為父從未對你說過一句重話,今日為父是真的生氣了,
這等大功,賞賜暫且不論,得個世襲的刺史都綽綽有餘,你竟然就隻換了幾個違製的滕妾封賞,真真是氣煞我也。”
秦浩續了杯茶,推到秦瓊的麵前,歎了口氣:“父親,我這跑了一天,身心疲憊,不想和您爭吵這些沒有意義之事。”
秦瓊雙眼圓瞪:“沒有意義?那你告訴我啥有意義?上陣廝殺建功立業為的是什麽,不就是為了子孫後代嗎?”
秦浩站起身形,語氣漸重:“那父親可知,我如今才而立之年,若日後再有功勞,封無可封之下,會有什麽結局?”
秦瓊頓時一愣,眨了眨眼,有些語結:“那這也有些過分,群臣怕不是得把你當成傻子一樣看待。”
秦浩搖了搖頭:“父親見諒,賞賜我根本就不在乎,有個爵位兒子就已知足,銀錢兒子有的是,雲中那裏土地也多的是,
隻要肯開墾到處都是荒地,如今我擔心的是別的事情,說了你也不懂。”
“什麽不懂?你不就是想說你對女子有情有義,之前你不是已經原諒為父對你母親虧欠之事了嗎?”
“唉,這都哪跟哪啊,我可沒提,行了,我們不要吵了,讓母親和二弟聽了笑話,再說你的爵位還沒我的尊貴呢。
等麗質到了,好好陪著您的孫子孫女,母親如今也有了身孕,你要關心的是這些事,就不要操心不該操心的事了。”
秦瓊跑到窗前向外一看,三人麵麵相覷,頓時氣得吹胡子瞪眼,迴到桌旁,喘著粗氣,不再吭聲,顯然還是想不明白秦浩的邏輯。
父子二人沉默一會,秦瓊開口問道:“今日如此重要,我聽薛禮說你去終南山采藥了?”
秦浩緩緩坐下:“嗯,娘娘病情加重,需要一味特殊的藥材。父親,您覺得最近身體有什麽異常嗎?”
秦瓊一愣,握了握拳,不解道:“很好啊,雖說不能和年輕之時相比,可戰幾個毛賊絕對沒問題。”
“有沒有什麽異常之處,比如氣喘,頭暈,嗜睡?”
秦瓊想了想道:“也沒有,為父雖是老了,氣力比不了你,可你母親還不是有了身孕,根本沒有什麽問題。”
窗外傳來離去的腳步和椅子倒地的聲音,秦浩搖了搖頭:“父親去陪陪母親吧,我隻是擔心父親身上還有什麽隱疾我沒發現。”
天色漸漸陰了下來,秦浩點亮屋中的油燈,看著跳躍的燭火有些發呆,腦海中迴想著山中的對話。
薛禮探進腦袋:“表兄,王縣令,閻少監他們來了,還有處默和寶琪,說是要讓你請客呢!天氣漸涼,不若咱們去桃源火鍋城怎麽樣?好久沒去那裏吃了!”
秦浩收迴思緒,隨薛禮到了廳中,抱了抱拳:“請客得有個理由嘛,聽說立德兄升任將作大匠,怎麽不請我吃酒啊?”
閻立本笑道:“兄長如今監造獻陵,無法來看正則了,今日早朝聽聞正則冊封燕國公,乖乖,我們都羨慕死了,這不趕緊來宰正則一頓。”
王玄策滿臉喜色:“兄長,不若把我弄去雲中得了,我也能砍幾個首級的。日複一日的,好生無趣。”
秦浩打趣:“我聽說弟婦如今又有了身孕,你呀老老實實的傳宗接代吧,等白疊子建功之後,為兄定會為你請旨,挪動一下屁股,別著急。”
閻立本連忙插話:“正則千萬別忘了我,嘿嘿。”
“聽說嫂夫人也有了身孕,都得恭喜你們呢,迴頭都去桃源莊散心,順便去醫學院瞧瞧,
開個保胎的方子,找遺愛拿些補身子的藥材迴去,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秦懷道追了過來:“阿兄,真不夠意思,有好吃的都不喊我。”
秦浩白了一眼:“這不寒暄著嘛,走的時候自然叫你,去將父親母親都喊上,咱們桃源火鍋城,走起。”
-----------------
東宮,殿內椒香混著礦石的焦苦酸澀氣味,青瓷藥碾翻倒在地,李承乾赤足踩過碎藥,跛足在地毯上拖出一條蜿蜒的濕痕。
李元昌袒著胸膛在胡床之上搖頭晃腦,稱心則全身赤條不停的在窗下踱來踱去,指尖神經質地摳挖著手中的漆盒,上麵的圖案已被勾劃成了鬼臉的模樣。
李元昌?忽然舉起銀壺潑向了炭盆,火舌嗤地竄起藍焰:“好!好!陛下竟把長安交給你這瘸……”
話未說完突然止住,醉眼乜斜了一眼李承乾,見對方仍舊一瘸一拐的繞著炭盆打轉似還未清醒,繼續說道:“交給太子監國!青雀那胖子此刻怕是在武德殿中咬碎了銀匙吧?”
李承乾?漸漸停止了繞圈,似是醒轉過來,踉蹌著抓起監國詔書,陰惻惻笑道:“監國!孤的好弟弟不是總在幻想,括地誌修成之日,便是東宮易主之時嗎?”
猛灌了口酒,有些歇斯底裏:“讓他修!讓他修!孤倒要看看,是青雀的書卷重,還是承天門下的千牛刀快!哈哈哈!”
稱心?強忍不適穿上了衣物,來到李承乾身邊,一把抱住對方的腰,臉上的胭脂已被冷汗衝成了溝壑。“殿下,我們真的不能再吃了,奴婢好痛。”
李承乾有些愛憐的撫摸著稱心的臉頰:“好,孤也有些受不了了,還是王叔的抵抗力強啊,今日便到此吧!”
李元昌慢吞吞的整理著身上的衣裳,看著李承乾與稱心的親昵模樣,笑道:“稱心可讓殿下滿意否?他年歲小,伺候人的本事可比如意差了些,不過勝在嬌嫩,哈哈哈。”
李承乾有些好奇:“如意如今哪裏去了?”
李元昌哈哈大笑:“殿下如今再提可就晚嘍,被趙節那家夥死皮賴臉的求去了。”
李承乾露出失望之色,轉頭看稱心臉色巨變,連忙安慰:“稱心別怕,孤逗他的,孤最寵你了。”
穿戴完畢,李元昌神秘開口:“殿下可知,高陽如今又有了身孕,和那趙節沒準有些關係。”
李承乾雙眼圓睜,臉現怒容:“他是想找死嗎?舅舅若是知曉,他必死無葬身之地,趕緊讓他收手,聽到了嗎?”
李元昌怔了一下,意識到自己一時失言透露了秘密,悻悻點頭離去。
李承乾歎了口氣:“這寒石散讓人充滿了力量,雖能緩解疼痛,卻使人目眩神迷,失了靈魂一般,看來日後還是要少些食用才好。”
稱心捂著疼痛的臀部點了點頭:“奴婢也覺得應當少食,漢王給殿下服的量一次比一次大,奴婢擔心對殿下的身體有所損傷。”
李承乾晃了晃頭,感覺沒什麽大問題:“就是當時有些失去意識,醒轉之後還成,還能批閱奏折嗎?若是不想,便都給青雀送去,他不是喜歡批嗎?讓他批個夠,哈哈哈。”
武德殿,魏王妃牽著李欣的小手來到殿中,手一鬆,李欣便朝李泰跑了過去。
“父王在做什麽呀?”
李泰一把托住兒子,舉了起來:“父王在批閱奏折呢,怎麽不和母親去睡覺呀?”
魏王妃有些苦惱:“殿下,今日的奏折怎麽這麽多啊,臣妾等了你好久了呢!”
李泰將李欣輕放在地,歎了口氣:“之前已經批完了,這不剛剛又送來這麽多,唉,父皇竟然想把江山交到這樣的太子手中,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
魏王妃臉上一僵,小聲提醒:“小心隔牆有耳。”
李泰展顏一笑:“放心,自從有了那次的刺客之事,府中如今安全多了,愛妃不必擔心。
先讓嬤嬤把欣兒哄睡了吧,我半個時辰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可別睡著了,等著本王,你不說危險期時最易有孕的嗎?正則還真是我的福將呢!
括地誌增補的提議一說,看得出來父皇相當的高興,隻是母後如今身體有恙,父皇沒有表現得太明顯罷了。”
魏王妃點了點頭,拉著李欣的小手款款而去,李泰用濕麵巾擦了把臉,拾起毛筆,繼續忙碌了起來。
-----------------
甘露殿,李世民端坐龍椅,手指輕輕敲打著扶手,腦海中迴蕩著房玄齡白日所言的淩煙功臣之事,深知這提議不僅是一個表彰功臣的方式,更是鞏固大唐基業的重要舉措。
高福小心上前勸道:“陛下,早些歇息了吧!”
李世民開口問道:“今日奏折太子都處理完了嗎?”
高福點了點頭:“已經送至銀台門了,中書省已經登記。”
“太子看來還是頗為用心的,朕也就放心陪觀音婢好好養病了。”
高福心中一沉,沒敢告訴李世民都是魏王批好送迴東宮的。“陛下,今夜去哪裏?”
“皇後可睡熟了?”
“老奴去那邊看過,早早便睡了,駙馬的針灸之術真是神奇,許久沒見娘娘這樣了,隻要能睡得好,病情一定會很快好轉。”
李世民臉現笑容:“這話說得倒對,他若不做個將軍,做個太醫也是不錯的,便去楊妃那裏吧,唉,一個個的都不省心。”
高福轉身派人前去通知,忽然想起一事,開口問道:“陛下,明日去九成宮,駙馬要隨行嗎?”
李世民麵現疑惑:“為何要如此問?”
高福嘟嘟囔囔道:“駙馬白日出宮前對老奴說,娘娘的藥材中缺一味很重要的藥引,需要去終南山尋一尋,
然後還得製個幾日方能完成,打算帶著成藥去九成宮見駕。”
“然後呢?你如今說話怎麽也和駙馬一個德性,非得拐個彎是吧?”
“然後讓老奴提醒陛下一下,那幾道冊封和薦官的聖旨能不能在去九成宮前先發出來,他說和太子不熟。”
李世民輕聲笑道:“這個臭小子,這是借你的口在向朕表忠心呢!你明日催一下吧,
那個馬周朕曾當麵問政,確實是個人才,上官儀也是元年的科舉第三,他倒並沒胡亂推薦,
能居功而不自傲,所請也都憑借各自的軍功,朕便滿足他的所請!”
“仁貴,阿兄哪裏去了,天亮時我還見到過,怎麽如今不見了人影。”
薛禮止住拳式,挑了挑眉:“來比較兩招,這叫太極拳,表兄教我的,能生兒子。”
秦懷道滿是嘲諷:“你說你高大威猛的,怎麽如此不頂用,還心心念念生兒子,先生個女兒再說吧!”
薛禮頓時大怒,一個箭步竄了過來,見秦懷道揮出右拳直衝自己的胸口,左步斜插對方手臂外側,右手采腕如擒遊蛇,左掌順勢扣肘後一捋。
腳跟勾住對方腳踝腰胯驟轉,左掌猛推肩胛,動作一氣嗬成,秦懷道頓時失去平衡向一側倒去,後腦勺離地三寸時被薛禮五指托住。
“服不服?”
秦懷道訕訕笑道:“武藝我比不過你,咱們比生兒子。”
“哼,你少來這套,表兄說這迴你就留在長安了,日日與嬌妻在一起,自然機會比我多。”
“淨瞎打岔,我是問你阿兄去哪裏了。”
薛禮眉毛一挑:“我不知道,隻說出去采藥,為娘娘治病用的。”
-----------------
終南山紫雲觀,石台邊,秦浩神情低落,滿麵愁容。
“師叔,您修道一生,參悟天地,天道可逆否?”
悟靜沉默片刻,緩緩開口:“天道如水,順勢而流,非人力可輕易改變。”
秦浩心中一動,連忙追問:“那便是說我無論做了什麽,都不會對天道有所影響嗎?”
悟靜微微一笑,似是看透了秦浩的心思:“非也。順應天道而為,如順水行舟,事半功倍;反之,則會碰壁受挫。”
秦浩不解:“師叔是說,不可強行改變,而是順其自然而變便是順應天道?”
悟靜甩了下拂塵:“正則果有慧根,昔年莊周夢蝶,醒時叩問物我。你此刻所惑,正如虛實相生,你以為撼動天地,實則不過露水方圓。”
秦浩長舒口氣:“之前我一直糾結害怕改變了所謂的曆史,我不忍親人早逝,即使事倍功半亦在所不惜,如今總算放下了心。”
悟靜笑道:“癡兒!你見寒潭倒影便當是明月真身麽?天道非是頑石,乃為活水。你改得江畔一株柳,可改得江河奔海勢?“
旋即認真看著秦浩:“天命雖難違,然人定勝天。汝心所憂,皆因執念未除。道家言無為而治,非不為,乃不妄為。
你若強行為之,亦要順勢而為,以無為之態應萬變之局,否則必受其懲,此乃天道之威。”
秦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多謝師叔解惑,那便是說,不必糾結於所謂的天道,或者是說我也不可能改變這些。”
悟靜神情凝重:“以我觀之,改變支流,終歸大海,大勢所趨便是天道。”
秦浩心中落下一塊大石:“讓師叔見笑了,我糾結於親人生死,達不到師叔無我的境界,隻想做些改變支流的事情。”
悟靜歎了口氣:“天道非人所能盡悟。看似殘酷,或許另有深意。道家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善惡福禍,皆相輔相成。
你有後世境遇,皆是天意,若是所做之事依從本心,又何須糾結於改變曆史?曆史於你我而言,便也不過是發生過的事情罷了。”
秦浩再無疑慮,細細為悟靜把了把脈,微微笑道:“師叔莫要著急,徒兒看來,您這身子骨啊還有得等呢。
若是想去那洞中看看,便徑自去看,您方才說了,這等行為改不得江河奔海勢。”
悟靜指著秦浩搖了搖頭:“困住我的非是時間和距離,乃是我對師兄的承諾。”
秦浩瀟灑的離去,心境忽然大開,感覺渾身都充滿了鬥誌。
監院顫抖的捏著一疊銀票,嘴唇蠕動,我從來沒見過這麽一大筆錢啊,這是小師弟在考驗我的心性嗎?胡思亂想之際圍攏過來的弟子們七嘴八舌,
小道喏喏開口:“師父,我去過桃源莊取過冬衣,那裏的齋飯可好吃了,小師叔還說咱們的上清四秘湯裏可以放些雞肉,這樣能增長力氣的呢!”
監院看著骨瘦如柴的小徒弟,有些心疼:“恩,小師弟下山前說過了,給你們買,都幹活去吧,記住要保密,別讓你們師祖知道。”
“嗷嗷......”
-----------------
跨進府門,秦懷道一把抓住秦浩的胳膊,小聲問道:“阿兄,你怎麽才迴來呀?父親在書房呢,生了好大的氣,連午飯都沒吃,母親給燉了點湯,倒是喝了。”
秦浩不以為意:“那可能是不餓唄,我又沒惹他,關我什麽事?”
秦懷道一臉的佩服:“可父親嘴裏一直在說你不孝的話,還被母親說了一頓,自己一個人生悶氣呢,你去看看不?”
秦浩點了點頭:“我自己過去瞧瞧吧,我傳了薛禮一套太極拳,你去學學,迴頭教給父親母親都練練,能長壽的。”
書房中,不知哪句話沒說對,秦瓊的聲音越來越大,語氣中帶著不滿的情緒,賈氏和秦懷道靠在窗下聽著,薛禮懂事的還給搬來把椅子讓賈氏坐下。
“自打我們父子相認,為父從未對你說過一句重話,今日為父是真的生氣了,
這等大功,賞賜暫且不論,得個世襲的刺史都綽綽有餘,你竟然就隻換了幾個違製的滕妾封賞,真真是氣煞我也。”
秦浩續了杯茶,推到秦瓊的麵前,歎了口氣:“父親,我這跑了一天,身心疲憊,不想和您爭吵這些沒有意義之事。”
秦瓊雙眼圓瞪:“沒有意義?那你告訴我啥有意義?上陣廝殺建功立業為的是什麽,不就是為了子孫後代嗎?”
秦浩站起身形,語氣漸重:“那父親可知,我如今才而立之年,若日後再有功勞,封無可封之下,會有什麽結局?”
秦瓊頓時一愣,眨了眨眼,有些語結:“那這也有些過分,群臣怕不是得把你當成傻子一樣看待。”
秦浩搖了搖頭:“父親見諒,賞賜我根本就不在乎,有個爵位兒子就已知足,銀錢兒子有的是,雲中那裏土地也多的是,
隻要肯開墾到處都是荒地,如今我擔心的是別的事情,說了你也不懂。”
“什麽不懂?你不就是想說你對女子有情有義,之前你不是已經原諒為父對你母親虧欠之事了嗎?”
“唉,這都哪跟哪啊,我可沒提,行了,我們不要吵了,讓母親和二弟聽了笑話,再說你的爵位還沒我的尊貴呢。
等麗質到了,好好陪著您的孫子孫女,母親如今也有了身孕,你要關心的是這些事,就不要操心不該操心的事了。”
秦瓊跑到窗前向外一看,三人麵麵相覷,頓時氣得吹胡子瞪眼,迴到桌旁,喘著粗氣,不再吭聲,顯然還是想不明白秦浩的邏輯。
父子二人沉默一會,秦瓊開口問道:“今日如此重要,我聽薛禮說你去終南山采藥了?”
秦浩緩緩坐下:“嗯,娘娘病情加重,需要一味特殊的藥材。父親,您覺得最近身體有什麽異常嗎?”
秦瓊一愣,握了握拳,不解道:“很好啊,雖說不能和年輕之時相比,可戰幾個毛賊絕對沒問題。”
“有沒有什麽異常之處,比如氣喘,頭暈,嗜睡?”
秦瓊想了想道:“也沒有,為父雖是老了,氣力比不了你,可你母親還不是有了身孕,根本沒有什麽問題。”
窗外傳來離去的腳步和椅子倒地的聲音,秦浩搖了搖頭:“父親去陪陪母親吧,我隻是擔心父親身上還有什麽隱疾我沒發現。”
天色漸漸陰了下來,秦浩點亮屋中的油燈,看著跳躍的燭火有些發呆,腦海中迴想著山中的對話。
薛禮探進腦袋:“表兄,王縣令,閻少監他們來了,還有處默和寶琪,說是要讓你請客呢!天氣漸涼,不若咱們去桃源火鍋城怎麽樣?好久沒去那裏吃了!”
秦浩收迴思緒,隨薛禮到了廳中,抱了抱拳:“請客得有個理由嘛,聽說立德兄升任將作大匠,怎麽不請我吃酒啊?”
閻立本笑道:“兄長如今監造獻陵,無法來看正則了,今日早朝聽聞正則冊封燕國公,乖乖,我們都羨慕死了,這不趕緊來宰正則一頓。”
王玄策滿臉喜色:“兄長,不若把我弄去雲中得了,我也能砍幾個首級的。日複一日的,好生無趣。”
秦浩打趣:“我聽說弟婦如今又有了身孕,你呀老老實實的傳宗接代吧,等白疊子建功之後,為兄定會為你請旨,挪動一下屁股,別著急。”
閻立本連忙插話:“正則千萬別忘了我,嘿嘿。”
“聽說嫂夫人也有了身孕,都得恭喜你們呢,迴頭都去桃源莊散心,順便去醫學院瞧瞧,
開個保胎的方子,找遺愛拿些補身子的藥材迴去,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秦懷道追了過來:“阿兄,真不夠意思,有好吃的都不喊我。”
秦浩白了一眼:“這不寒暄著嘛,走的時候自然叫你,去將父親母親都喊上,咱們桃源火鍋城,走起。”
-----------------
東宮,殿內椒香混著礦石的焦苦酸澀氣味,青瓷藥碾翻倒在地,李承乾赤足踩過碎藥,跛足在地毯上拖出一條蜿蜒的濕痕。
李元昌袒著胸膛在胡床之上搖頭晃腦,稱心則全身赤條不停的在窗下踱來踱去,指尖神經質地摳挖著手中的漆盒,上麵的圖案已被勾劃成了鬼臉的模樣。
李元昌?忽然舉起銀壺潑向了炭盆,火舌嗤地竄起藍焰:“好!好!陛下竟把長安交給你這瘸……”
話未說完突然止住,醉眼乜斜了一眼李承乾,見對方仍舊一瘸一拐的繞著炭盆打轉似還未清醒,繼續說道:“交給太子監國!青雀那胖子此刻怕是在武德殿中咬碎了銀匙吧?”
李承乾?漸漸停止了繞圈,似是醒轉過來,踉蹌著抓起監國詔書,陰惻惻笑道:“監國!孤的好弟弟不是總在幻想,括地誌修成之日,便是東宮易主之時嗎?”
猛灌了口酒,有些歇斯底裏:“讓他修!讓他修!孤倒要看看,是青雀的書卷重,還是承天門下的千牛刀快!哈哈哈!”
稱心?強忍不適穿上了衣物,來到李承乾身邊,一把抱住對方的腰,臉上的胭脂已被冷汗衝成了溝壑。“殿下,我們真的不能再吃了,奴婢好痛。”
李承乾有些愛憐的撫摸著稱心的臉頰:“好,孤也有些受不了了,還是王叔的抵抗力強啊,今日便到此吧!”
李元昌慢吞吞的整理著身上的衣裳,看著李承乾與稱心的親昵模樣,笑道:“稱心可讓殿下滿意否?他年歲小,伺候人的本事可比如意差了些,不過勝在嬌嫩,哈哈哈。”
李承乾有些好奇:“如意如今哪裏去了?”
李元昌哈哈大笑:“殿下如今再提可就晚嘍,被趙節那家夥死皮賴臉的求去了。”
李承乾露出失望之色,轉頭看稱心臉色巨變,連忙安慰:“稱心別怕,孤逗他的,孤最寵你了。”
穿戴完畢,李元昌神秘開口:“殿下可知,高陽如今又有了身孕,和那趙節沒準有些關係。”
李承乾雙眼圓睜,臉現怒容:“他是想找死嗎?舅舅若是知曉,他必死無葬身之地,趕緊讓他收手,聽到了嗎?”
李元昌怔了一下,意識到自己一時失言透露了秘密,悻悻點頭離去。
李承乾歎了口氣:“這寒石散讓人充滿了力量,雖能緩解疼痛,卻使人目眩神迷,失了靈魂一般,看來日後還是要少些食用才好。”
稱心捂著疼痛的臀部點了點頭:“奴婢也覺得應當少食,漢王給殿下服的量一次比一次大,奴婢擔心對殿下的身體有所損傷。”
李承乾晃了晃頭,感覺沒什麽大問題:“就是當時有些失去意識,醒轉之後還成,還能批閱奏折嗎?若是不想,便都給青雀送去,他不是喜歡批嗎?讓他批個夠,哈哈哈。”
武德殿,魏王妃牽著李欣的小手來到殿中,手一鬆,李欣便朝李泰跑了過去。
“父王在做什麽呀?”
李泰一把托住兒子,舉了起來:“父王在批閱奏折呢,怎麽不和母親去睡覺呀?”
魏王妃有些苦惱:“殿下,今日的奏折怎麽這麽多啊,臣妾等了你好久了呢!”
李泰將李欣輕放在地,歎了口氣:“之前已經批完了,這不剛剛又送來這麽多,唉,父皇竟然想把江山交到這樣的太子手中,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
魏王妃臉上一僵,小聲提醒:“小心隔牆有耳。”
李泰展顏一笑:“放心,自從有了那次的刺客之事,府中如今安全多了,愛妃不必擔心。
先讓嬤嬤把欣兒哄睡了吧,我半個時辰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可別睡著了,等著本王,你不說危險期時最易有孕的嗎?正則還真是我的福將呢!
括地誌增補的提議一說,看得出來父皇相當的高興,隻是母後如今身體有恙,父皇沒有表現得太明顯罷了。”
魏王妃點了點頭,拉著李欣的小手款款而去,李泰用濕麵巾擦了把臉,拾起毛筆,繼續忙碌了起來。
-----------------
甘露殿,李世民端坐龍椅,手指輕輕敲打著扶手,腦海中迴蕩著房玄齡白日所言的淩煙功臣之事,深知這提議不僅是一個表彰功臣的方式,更是鞏固大唐基業的重要舉措。
高福小心上前勸道:“陛下,早些歇息了吧!”
李世民開口問道:“今日奏折太子都處理完了嗎?”
高福點了點頭:“已經送至銀台門了,中書省已經登記。”
“太子看來還是頗為用心的,朕也就放心陪觀音婢好好養病了。”
高福心中一沉,沒敢告訴李世民都是魏王批好送迴東宮的。“陛下,今夜去哪裏?”
“皇後可睡熟了?”
“老奴去那邊看過,早早便睡了,駙馬的針灸之術真是神奇,許久沒見娘娘這樣了,隻要能睡得好,病情一定會很快好轉。”
李世民臉現笑容:“這話說得倒對,他若不做個將軍,做個太醫也是不錯的,便去楊妃那裏吧,唉,一個個的都不省心。”
高福轉身派人前去通知,忽然想起一事,開口問道:“陛下,明日去九成宮,駙馬要隨行嗎?”
李世民麵現疑惑:“為何要如此問?”
高福嘟嘟囔囔道:“駙馬白日出宮前對老奴說,娘娘的藥材中缺一味很重要的藥引,需要去終南山尋一尋,
然後還得製個幾日方能完成,打算帶著成藥去九成宮見駕。”
“然後呢?你如今說話怎麽也和駙馬一個德性,非得拐個彎是吧?”
“然後讓老奴提醒陛下一下,那幾道冊封和薦官的聖旨能不能在去九成宮前先發出來,他說和太子不熟。”
李世民輕聲笑道:“這個臭小子,這是借你的口在向朕表忠心呢!你明日催一下吧,
那個馬周朕曾當麵問政,確實是個人才,上官儀也是元年的科舉第三,他倒並沒胡亂推薦,
能居功而不自傲,所請也都憑借各自的軍功,朕便滿足他的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