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從龍榻驚坐而起,九枝鎏金燭台的火苗竟凝成了幽綠色。
窗外傳來金鐵的交鳴,分明是當年玄武門前的刀劍之聲。
喊殺聲不斷充斥在耳旁,李世民攥緊袖口,指節泛白,喉間湧起熟悉的血腥味。
“高福,快為朕披甲,有妖人要害朕,召叔寶和敬德護駕。嗯?人死哪去了?”
殿外的黃門連忙跑了進來:“迴陛下,今夜是奴婢宿直,高公公迴去睡了。”
李世民雙眼圓睜,忽然冷笑:“將他抓起來,他定然是去告密了,快!”
高福迷迷糊糊剛要進入夢鄉,一隻手拍在了肩膀,差點魂飛九天,身子一震,尿如泉湧。
“公公,快去看看,陛下好像魔障了,說要抓公公。”
高福頓時欲哭無淚,靜靜感受著小溪潺潺,似乎沒那麽有力了,早晚沒個好啊。
也來不及換個新的尿褲,匆匆趕到了甘露殿,李世民仍自喋喋不休的喃喃自語:“有人要害朕,傳叔寶和敬德來……”
高福連忙安排去請太醫,又安排一人去請尉遲恭,自己親自去尋秦瓊。
翼國公府再次被驚醒,秦浩詫異的看著失魂落魄的高福,有些生氣。
啥事能不能一次性解決,老子怎麽像個坐台的小姐,你有錢了不起啊?
“翼國公,陛下似是陷入夢魘之中,口中不斷重複著將軍護駕。”
“老夫這就進宮,正則,為我披甲,高公公稍待。”
秦浩有些無語:“雄叔,明兒個買隻大狼狗。”
高福一愣,嘴角扯了扯。
秦浩一邊為秦瓊披甲,一邊心疼老爹的身子,卻也沒有出言反對,
迴頭得讓陛下給老爹升升爵位,好歹讓二弟繼承個國公嘛。
廂房中程玉環小聲開口:“夫君,不會出了什麽事了吧?”
秦懷道翻過身子,一把將嬌妻摟在懷中,揉著飽滿,
“沒事,天塌下來有父親和大哥呢,輪不到我,睡吧,今日功力損失得有點多。”
“啐!”
“呃,咋不刷個牙,韭菜雞蛋。”
宮牆外傳來萬馬嘶鳴,地麵裂開一道道蛛網般的縫隙。
李元吉的無頭屍身從地底爬出,腐爛的手指抓向李世民的眉心。
“二哥好狠的心呐...“
話音未落,李建成的鬼魂匯集成人形。
頸間的箭孔湧出黑色的蛆蟲,龍袍下擺滴落的血珠在半空凝成箭矢。
“陛下當心!“秦瓊的吼聲穿透宮門,但見雙鐧破空而來,
鐧身二十八星宿紋路次第亮起,將撲到禦榻前的鬼影擊碎成了磷火。
“放肆!“尉遲恭鋼鞭橫掃,將鬼影攔腰截斷。
子時梆子聲起,太極宮地麵突然泛起血光。
秦瓊靴底黏著腥臭的液體,每走一步都像踩在腐爛的髒器之上。
尉遲恭鋼鞭纏住三隻飛頭蠻,鞭身煞氣將鬼首灼得滋滋作響:
“這些陰物受血月滋養,尋常兵器傷不得根本!“
雙鐧與鋼鞭同時擊中虛空某處,發出萬道霞光,金鐵相撞聲震得琉璃瓦簌簌墜落。
破碎的鏡片中,李建成魂體浮現蛛網般的裂痕。
寅時雞鳴,太極宮瓦當上凝結的黑霧開始消散。
秦瓊拄著金鐧半跪在地,玄甲上布滿抓痕,深可見骨的傷口卻不見鮮血。
尉遲恭倚著殿柱喘息,鋼鞭上附著的怨氣仍在扭動,被他生生捏碎在掌心。
李世民推開殿門時,晨光正穿透兩位將軍的身影。
二人的輪廓在曦光中漸漸清晰,都仍保持著持槍守衛的姿勢。
心中一暖,剛要上前慰問一下二位老友,忽然殿門拐角傳來震天的唿嚕聲。
扭頭一看,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狗東西,竟讓二位將軍為你守夜,來.....”
“陛下,您醒了,老奴昨晚竄稀了!“
“離朕遠些,沒用的東西,傳旨軍器監,打造雙鐧與鋼鞭賜給二位將軍。”
秦瓊和尉遲恭有些欣喜,連忙開口:“陛下,這個樣式能不能自己定?”
-----------------
早朝之上,眾臣聽聞了另一樁震驚的消息,大唐太子東宮叛亂,漢王尚書為虎作倀,
眾臣還沒從齊王造反、公主和奸之事中清醒過來,劇情就第二次來到了高潮部分。
眾人都有意無意的瞥向長孫無忌,既有些同情對方有個被人看光的新婦,又有些幸災樂禍的感覺。
“陛下,李佑強征齊青淄三州百姓約千餘人,有百姓因拒征逃亡或被殺。
叛亂期間,齊州城門及部分官署被占領,
齊州及周邊郡縣因征兵引發恐慌,甚至出現百姓深夜縋城逃亡。李佑部眾曾掠奪民間財物......勾結外敵。
秦駙馬率城中忠義之軍,誅殺李佑黨羽四十餘人,這才使齊州逐漸安定......“
溫彥博看著火力全開的長孫無忌,知道李佑沒救了,歎了口氣,也不打算開口相勸。
秦浩悄悄湊到身邊:“溫大人,聽我一句勸,退休吧,您這身子熬不了多久了,也享受些天倫之樂。”
溫彥博看著秦浩真誠的眼神,絲毫沒有因為對方勸自己放棄大權而有所介懷,點了點頭,表示感謝。
“平叛中,陰氏一脈盡被秦駙馬所滅......逆臣李佑當處極刑,夷三族!“長孫無忌終於甩出了結論。
秦浩有些無語,屁話一大堆,關鍵是老強調我殺了人家全家真的不是故意的嗎?還敢找老子報仇咋地。
挪動腳步扶起秦瓊,輕聲嗔怪:“不嫌丟人啊,挺不住就迴家,上什麽朝?真是有毛病,趕緊奏個話迴去。”
秦瓊好像沒睡醒的感覺,左右望望,有些狐疑:“咱們府上裝修了,地方大了好多啊!”
“嗬嗬,您可真敢想,不迴就老實點,別一會陛下把怨氣都撒我身上了。”
“將李佑廢為庶人,於內侍省賜死。”
眾皆凜然,真狠啊,這可是親生兒子。
禦史大夫韋挺有感長孫無忌的狠辣,思索著是不是要讓魏王拉攏一下,如今太子必然不保,這是個強有力的內援。
“陛下,禦史台多番查證,已對東宮之事有所定論。”
李世民點了點頭:“子正道來,不要有所遺漏,讓眾臣都聽個仔細。”
“是,陛下。經審,漢王曾言,陛下若崩,宜速發兵入西宮,此乃天賜良機,
東宮西牆距大內僅二十步,若效玄武門舊事,勝齊王多矣。
其私鑄金璽,仿造三省文書,在王府設置偽中書省機構?,
親自率數十狼衛於顯德殿當麵刺殺陛下,偽稱清君側,以求政治合法。
其犯十惡之謀反、謀叛與大不敬三大罪狀。”
朝堂一片寂靜,秦浩也不意外,見師父身子有些搖晃,悄悄靠近房玄齡身邊,
右手用力頂住房玄齡背後的穴位,房玄齡精神一震,迴頭看了眼徒弟,露出一張慘笑的麵容。
“師父安心,天塌不下來,咎由自取,無可奈何的。”
房玄齡歎了口氣,搖頭繼續看著韋挺上奏罪狀。
“侯君集身為兵部尚書,不思恩典,因對陛下不滿,竟以玄武門舊事刺激太子,
其曾揚言東宮精甲逾千,組建狼衛,並親行兵事,
府中搜出繪製的長安城防圖,上有擬定先奪武庫、再控玄武門的詳細進攻路線?,
其犯十惡之謀反與大不敬之罪。”
朝堂一片死寂,李世民緩緩閉上眼睛,心中痛苦萬分。
“眾臣若無異議,說下去。”
“開化郡公趙節,和奸公主,被當場抓獲,製毒酒獻魏王和晉王,欲毀其根本,
利用外戚身份出入禁中刺探情報,向太子泄露陛下每日行蹤及宿衛輪值,
以食人奶的美色賄賂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意圖策反禁軍,
因被宗正少卿長孫衝送至牢獄,因此才未直接參與刺殺行動。
其犯十惡之謀判、不道及內亂三罪。”
楊師道聞言大驚,眼見眾臣都默不作聲,急忙出列,額角觸地,喉頭哽咽,
“陛下明鑒!趙節年少莽撞,心性未定,臣不敢為他開脫謀逆黨羽之罪,
隻求陛下念在……念在長廣公主喪夫之痛未愈,莫讓她再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李世民猛地拍案,驚得滿朝文武齊齊垂首,
“楊師道!你可知禦史台呈上的罪狀裏,趙節親手為太子傳遞兵符?
朕若赦他,明日五姓七望便敢說天家法度不過兒戲!
你身為侍中,竟拿婦孺的眼淚來要挾於朕?”
長廣公主踉蹌闖入大殿,鬢發散亂,當麵跪在殿中,
不消幾下額頭磕得血流滿麵,與淚水交織,李世民頓時怒不可遏。
“二郎!阿姊求你……”
李世民斷然打斷:“天下之道,不敢違也。”
嘶聲戛然而止,長廣軟倒在地,顯然已是昏死了過去。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無比憋悶,袍袖下的拳頭青筋暴起,
“來人,送長廣公主迴府靜養,私放公主進殿者,打,哼,杖五十。”
“長廣!禦醫!快傳禦醫啊!”
楊師道癱坐在階前,看著被禁軍拖走昏迷的公主,心若死灰。
“李安儼守護東宮大門,阻止陛下撤離,亦是罪大惡極,
然其被翼國公一槍刺死,其家族之罪還需大理寺議決。
賀蘭楚石身為侯君集之婿,利用其嶽丈對陛下的不滿,將其引入太子陣營。
此舉促使太子下定謀反的決心,刺殺時雖臨陣脫逃,亦不改其罪,
然其能主動交待所知的合謀內情,算是本案的核心證人,還請陛下定奪。”
房玄齡出列開口:“陛下,主動從寬,抗拒從嚴,可據其表現適當考慮。”
李世民點了點頭,“那幾個道士呢?”
“迴陛下,道士秦英特製血月石置於東宮浴池,謊稱此石能照見未來。
韋靈符已被道冠除名,據審訊所知,其曾稱熒惑入太微,太子當有九五之運。
後又獻鎮魘人偶,教其暗藏於魏王府邸方位。
此二人更向太子進獻刻有天策上將字樣的青銅鏡,並扶乩偽造神諭,聲稱玄武門之變乃天數重演。
惑亂東宮,罪大惡極,罪無可恕。”
李世民看了眼秦浩,語氣莫名:“秦浩,聽聞那韋靈符竟是出自紫雲觀?”
秦浩連忙出列解釋:“迴陛下,一鍋湯裏混進了一條臭魚罷了,
若是各處都如我大唐朝堂這般清明,也就不需要怎麽治理了。”
李世民有些挑眉,哼了一聲,沒搭理秦浩。
“大理寺將太子的罪狀如實道來,眾臣議一議。”
孫伏伽看著朝堂的緊張氣氛,無奈出列,展開案卷:“太子謀反一案,大理寺經過審訊調查,已有如下罪狀。
多次偷盜民間牛馬,宰殺烹食,
東宮豢養刺客、訓練狼衛,武器庫藏弓弩三百餘具?,
私建突厥式穹廬,查獲突厥服飾三十七套、兵變路線圖兩份,
私製可汗服飾,模仿突厥言行,曾命宮人效仿突厥葬儀為其哭喪,揚言繼位後將率部投奔突厥。
搜查到兩封密信,一封是與侯君集往來,印鑒無誤,上麵提及了效法武德舊事,
一封與阿史那結社率的往來信件,然對方斷然否定,因信上無有印鑒,暫且存疑。
紇幹承基供述曾有暗殺計劃,目標涉及魏王及東宮詹事府的屬官。
多名宮人供稱太子每月初七均舉行突厥式軍事會議......”
一樁樁一件件從孫伏伽的口中道出,群臣盡皆嘩然,看著一旁的張玄素感覺有些可憐。
李世民望了眼長孫無忌,開口詢問:“眾卿都議一議太子所為該如何定罪?”
孔穎達出列開口:“太子身居儲位,本當克己複禮,以承天命,卻效突厥胡俗、豢養佞幸,早已悖離聖賢之訓!
昔年臣以孝經勸誡,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太子竟斥臣迂腐……今日之禍,實乃德不配位之果!”
於誌寧?憤然道:“臣曾諫太子莫寵稱心、莫築奢宮,多次被辱,
若不是刺客交待,臣竟不知險些被刺,太子心胸竟不如一刺客!
陛下賜少詹事金瘡藥時,臣心寒如冰,如今太子謀逆,依唐律當誅!
若因私情而廢公法,天下人豈不笑我大唐綱紀虛設?”
張玄素歎了口氣:“我曾苦諫太子節儉勤政,反被斥為腐儒誤國。臣被刺殺苟活,也是命不該絕,
太子如此暴戾,豈是明君之相?今日謀反,實乃自絕於天!”
孔穎達?望著李世民,搖了搖頭:“然則陛下父子情深……昔年玄武門之事已損聖德,若再殺親子,後世史筆恐難寬容。”
張玄素?大聲反駁:“太子不誅,如何震懾其餘皇子!臣寧可背負苛責,也要請陛下斬斷禍根!”
見無一人為太子求情,李世民頗為傷心,見房玄齡始終低頭不語,溫彥博仰天歎氣,隻好望向長孫無忌。
“陛下,太子悖逆人倫,罪在不赦。然臣聞禮記有言,父子之道,天性也,
昔年齊桓公赦管仲射鉤之仇,終成霸業。陛下若誅親子,雖合唐律,卻恐傷陛下仁德之名,更令天下父母寒心。
臣鬥膽諫言,留太子一命,百姓亦能知陛下聖心如海。”
群臣臉上都露出極不自然的表情,李佑不是親子嗎?憑啥區別對待啊!
還不是因為是你親妹的兒子,你們演,我們隻負責看。
見場麵尷尬,李世民有些急了,“眾卿都是什麽意見?為何都不發一言啊?”
朝堂依舊鴉雀無聲,李世民眼中帶淚,無助的望向房玄齡,房玄齡長歎一聲:“陛下,可問秦浩。”
秦浩內心一句我靠,看著房玄齡的側影仿佛不認識了一般,當師父還有這麽當的?
“駙馬有何話說?”
秦浩嘴角扯了幾扯,再扯就要扯斷了,萬般無奈,隻得出列,咳嗽一聲,聲音帶著些哽咽,
“陛下,臣想反問一句,若陛下賜死太子,皇後聞聽子喪夫誅,必肝腸寸斷啊!
昔漢文帝容淮南王謀逆,舜帝忍象傲之惡,皆因天下可無逆子,不可無慈父!
臣更有一問,陛下若親手斷絕父子生機,來日史書工筆,是頌陛下為明君?還是責陛下為殺子之父?
太子可廢不可殺,此非私情,實為大唐立千秋仁政之本也!”
李世民眼中淚水控製不住,頓時滑落,還是正則懂我!
朝堂頓時發出議論的嗡嗡之聲,其中不少人還異口同聲的學了句我靠,
房玄齡鬆了口氣,衝著秦浩頷首示意,徒兒別怪為師,為師不能定這個基調,否則日後如何服眾啊,
你是徒弟,就由你來背鍋吧!
行,迴頭我拿師妹泄氣,唉,沒用啊,人家還巴不得的呢!娘了個腿的......
窗外傳來金鐵的交鳴,分明是當年玄武門前的刀劍之聲。
喊殺聲不斷充斥在耳旁,李世民攥緊袖口,指節泛白,喉間湧起熟悉的血腥味。
“高福,快為朕披甲,有妖人要害朕,召叔寶和敬德護駕。嗯?人死哪去了?”
殿外的黃門連忙跑了進來:“迴陛下,今夜是奴婢宿直,高公公迴去睡了。”
李世民雙眼圓睜,忽然冷笑:“將他抓起來,他定然是去告密了,快!”
高福迷迷糊糊剛要進入夢鄉,一隻手拍在了肩膀,差點魂飛九天,身子一震,尿如泉湧。
“公公,快去看看,陛下好像魔障了,說要抓公公。”
高福頓時欲哭無淚,靜靜感受著小溪潺潺,似乎沒那麽有力了,早晚沒個好啊。
也來不及換個新的尿褲,匆匆趕到了甘露殿,李世民仍自喋喋不休的喃喃自語:“有人要害朕,傳叔寶和敬德來……”
高福連忙安排去請太醫,又安排一人去請尉遲恭,自己親自去尋秦瓊。
翼國公府再次被驚醒,秦浩詫異的看著失魂落魄的高福,有些生氣。
啥事能不能一次性解決,老子怎麽像個坐台的小姐,你有錢了不起啊?
“翼國公,陛下似是陷入夢魘之中,口中不斷重複著將軍護駕。”
“老夫這就進宮,正則,為我披甲,高公公稍待。”
秦浩有些無語:“雄叔,明兒個買隻大狼狗。”
高福一愣,嘴角扯了扯。
秦浩一邊為秦瓊披甲,一邊心疼老爹的身子,卻也沒有出言反對,
迴頭得讓陛下給老爹升升爵位,好歹讓二弟繼承個國公嘛。
廂房中程玉環小聲開口:“夫君,不會出了什麽事了吧?”
秦懷道翻過身子,一把將嬌妻摟在懷中,揉著飽滿,
“沒事,天塌下來有父親和大哥呢,輪不到我,睡吧,今日功力損失得有點多。”
“啐!”
“呃,咋不刷個牙,韭菜雞蛋。”
宮牆外傳來萬馬嘶鳴,地麵裂開一道道蛛網般的縫隙。
李元吉的無頭屍身從地底爬出,腐爛的手指抓向李世民的眉心。
“二哥好狠的心呐...“
話音未落,李建成的鬼魂匯集成人形。
頸間的箭孔湧出黑色的蛆蟲,龍袍下擺滴落的血珠在半空凝成箭矢。
“陛下當心!“秦瓊的吼聲穿透宮門,但見雙鐧破空而來,
鐧身二十八星宿紋路次第亮起,將撲到禦榻前的鬼影擊碎成了磷火。
“放肆!“尉遲恭鋼鞭橫掃,將鬼影攔腰截斷。
子時梆子聲起,太極宮地麵突然泛起血光。
秦瓊靴底黏著腥臭的液體,每走一步都像踩在腐爛的髒器之上。
尉遲恭鋼鞭纏住三隻飛頭蠻,鞭身煞氣將鬼首灼得滋滋作響:
“這些陰物受血月滋養,尋常兵器傷不得根本!“
雙鐧與鋼鞭同時擊中虛空某處,發出萬道霞光,金鐵相撞聲震得琉璃瓦簌簌墜落。
破碎的鏡片中,李建成魂體浮現蛛網般的裂痕。
寅時雞鳴,太極宮瓦當上凝結的黑霧開始消散。
秦瓊拄著金鐧半跪在地,玄甲上布滿抓痕,深可見骨的傷口卻不見鮮血。
尉遲恭倚著殿柱喘息,鋼鞭上附著的怨氣仍在扭動,被他生生捏碎在掌心。
李世民推開殿門時,晨光正穿透兩位將軍的身影。
二人的輪廓在曦光中漸漸清晰,都仍保持著持槍守衛的姿勢。
心中一暖,剛要上前慰問一下二位老友,忽然殿門拐角傳來震天的唿嚕聲。
扭頭一看,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狗東西,竟讓二位將軍為你守夜,來.....”
“陛下,您醒了,老奴昨晚竄稀了!“
“離朕遠些,沒用的東西,傳旨軍器監,打造雙鐧與鋼鞭賜給二位將軍。”
秦瓊和尉遲恭有些欣喜,連忙開口:“陛下,這個樣式能不能自己定?”
-----------------
早朝之上,眾臣聽聞了另一樁震驚的消息,大唐太子東宮叛亂,漢王尚書為虎作倀,
眾臣還沒從齊王造反、公主和奸之事中清醒過來,劇情就第二次來到了高潮部分。
眾人都有意無意的瞥向長孫無忌,既有些同情對方有個被人看光的新婦,又有些幸災樂禍的感覺。
“陛下,李佑強征齊青淄三州百姓約千餘人,有百姓因拒征逃亡或被殺。
叛亂期間,齊州城門及部分官署被占領,
齊州及周邊郡縣因征兵引發恐慌,甚至出現百姓深夜縋城逃亡。李佑部眾曾掠奪民間財物......勾結外敵。
秦駙馬率城中忠義之軍,誅殺李佑黨羽四十餘人,這才使齊州逐漸安定......“
溫彥博看著火力全開的長孫無忌,知道李佑沒救了,歎了口氣,也不打算開口相勸。
秦浩悄悄湊到身邊:“溫大人,聽我一句勸,退休吧,您這身子熬不了多久了,也享受些天倫之樂。”
溫彥博看著秦浩真誠的眼神,絲毫沒有因為對方勸自己放棄大權而有所介懷,點了點頭,表示感謝。
“平叛中,陰氏一脈盡被秦駙馬所滅......逆臣李佑當處極刑,夷三族!“長孫無忌終於甩出了結論。
秦浩有些無語,屁話一大堆,關鍵是老強調我殺了人家全家真的不是故意的嗎?還敢找老子報仇咋地。
挪動腳步扶起秦瓊,輕聲嗔怪:“不嫌丟人啊,挺不住就迴家,上什麽朝?真是有毛病,趕緊奏個話迴去。”
秦瓊好像沒睡醒的感覺,左右望望,有些狐疑:“咱們府上裝修了,地方大了好多啊!”
“嗬嗬,您可真敢想,不迴就老實點,別一會陛下把怨氣都撒我身上了。”
“將李佑廢為庶人,於內侍省賜死。”
眾皆凜然,真狠啊,這可是親生兒子。
禦史大夫韋挺有感長孫無忌的狠辣,思索著是不是要讓魏王拉攏一下,如今太子必然不保,這是個強有力的內援。
“陛下,禦史台多番查證,已對東宮之事有所定論。”
李世民點了點頭:“子正道來,不要有所遺漏,讓眾臣都聽個仔細。”
“是,陛下。經審,漢王曾言,陛下若崩,宜速發兵入西宮,此乃天賜良機,
東宮西牆距大內僅二十步,若效玄武門舊事,勝齊王多矣。
其私鑄金璽,仿造三省文書,在王府設置偽中書省機構?,
親自率數十狼衛於顯德殿當麵刺殺陛下,偽稱清君側,以求政治合法。
其犯十惡之謀反、謀叛與大不敬三大罪狀。”
朝堂一片寂靜,秦浩也不意外,見師父身子有些搖晃,悄悄靠近房玄齡身邊,
右手用力頂住房玄齡背後的穴位,房玄齡精神一震,迴頭看了眼徒弟,露出一張慘笑的麵容。
“師父安心,天塌不下來,咎由自取,無可奈何的。”
房玄齡歎了口氣,搖頭繼續看著韋挺上奏罪狀。
“侯君集身為兵部尚書,不思恩典,因對陛下不滿,竟以玄武門舊事刺激太子,
其曾揚言東宮精甲逾千,組建狼衛,並親行兵事,
府中搜出繪製的長安城防圖,上有擬定先奪武庫、再控玄武門的詳細進攻路線?,
其犯十惡之謀反與大不敬之罪。”
朝堂一片死寂,李世民緩緩閉上眼睛,心中痛苦萬分。
“眾臣若無異議,說下去。”
“開化郡公趙節,和奸公主,被當場抓獲,製毒酒獻魏王和晉王,欲毀其根本,
利用外戚身份出入禁中刺探情報,向太子泄露陛下每日行蹤及宿衛輪值,
以食人奶的美色賄賂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意圖策反禁軍,
因被宗正少卿長孫衝送至牢獄,因此才未直接參與刺殺行動。
其犯十惡之謀判、不道及內亂三罪。”
楊師道聞言大驚,眼見眾臣都默不作聲,急忙出列,額角觸地,喉頭哽咽,
“陛下明鑒!趙節年少莽撞,心性未定,臣不敢為他開脫謀逆黨羽之罪,
隻求陛下念在……念在長廣公主喪夫之痛未愈,莫讓她再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李世民猛地拍案,驚得滿朝文武齊齊垂首,
“楊師道!你可知禦史台呈上的罪狀裏,趙節親手為太子傳遞兵符?
朕若赦他,明日五姓七望便敢說天家法度不過兒戲!
你身為侍中,竟拿婦孺的眼淚來要挾於朕?”
長廣公主踉蹌闖入大殿,鬢發散亂,當麵跪在殿中,
不消幾下額頭磕得血流滿麵,與淚水交織,李世民頓時怒不可遏。
“二郎!阿姊求你……”
李世民斷然打斷:“天下之道,不敢違也。”
嘶聲戛然而止,長廣軟倒在地,顯然已是昏死了過去。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無比憋悶,袍袖下的拳頭青筋暴起,
“來人,送長廣公主迴府靜養,私放公主進殿者,打,哼,杖五十。”
“長廣!禦醫!快傳禦醫啊!”
楊師道癱坐在階前,看著被禁軍拖走昏迷的公主,心若死灰。
“李安儼守護東宮大門,阻止陛下撤離,亦是罪大惡極,
然其被翼國公一槍刺死,其家族之罪還需大理寺議決。
賀蘭楚石身為侯君集之婿,利用其嶽丈對陛下的不滿,將其引入太子陣營。
此舉促使太子下定謀反的決心,刺殺時雖臨陣脫逃,亦不改其罪,
然其能主動交待所知的合謀內情,算是本案的核心證人,還請陛下定奪。”
房玄齡出列開口:“陛下,主動從寬,抗拒從嚴,可據其表現適當考慮。”
李世民點了點頭,“那幾個道士呢?”
“迴陛下,道士秦英特製血月石置於東宮浴池,謊稱此石能照見未來。
韋靈符已被道冠除名,據審訊所知,其曾稱熒惑入太微,太子當有九五之運。
後又獻鎮魘人偶,教其暗藏於魏王府邸方位。
此二人更向太子進獻刻有天策上將字樣的青銅鏡,並扶乩偽造神諭,聲稱玄武門之變乃天數重演。
惑亂東宮,罪大惡極,罪無可恕。”
李世民看了眼秦浩,語氣莫名:“秦浩,聽聞那韋靈符竟是出自紫雲觀?”
秦浩連忙出列解釋:“迴陛下,一鍋湯裏混進了一條臭魚罷了,
若是各處都如我大唐朝堂這般清明,也就不需要怎麽治理了。”
李世民有些挑眉,哼了一聲,沒搭理秦浩。
“大理寺將太子的罪狀如實道來,眾臣議一議。”
孫伏伽看著朝堂的緊張氣氛,無奈出列,展開案卷:“太子謀反一案,大理寺經過審訊調查,已有如下罪狀。
多次偷盜民間牛馬,宰殺烹食,
東宮豢養刺客、訓練狼衛,武器庫藏弓弩三百餘具?,
私建突厥式穹廬,查獲突厥服飾三十七套、兵變路線圖兩份,
私製可汗服飾,模仿突厥言行,曾命宮人效仿突厥葬儀為其哭喪,揚言繼位後將率部投奔突厥。
搜查到兩封密信,一封是與侯君集往來,印鑒無誤,上麵提及了效法武德舊事,
一封與阿史那結社率的往來信件,然對方斷然否定,因信上無有印鑒,暫且存疑。
紇幹承基供述曾有暗殺計劃,目標涉及魏王及東宮詹事府的屬官。
多名宮人供稱太子每月初七均舉行突厥式軍事會議......”
一樁樁一件件從孫伏伽的口中道出,群臣盡皆嘩然,看著一旁的張玄素感覺有些可憐。
李世民望了眼長孫無忌,開口詢問:“眾卿都議一議太子所為該如何定罪?”
孔穎達出列開口:“太子身居儲位,本當克己複禮,以承天命,卻效突厥胡俗、豢養佞幸,早已悖離聖賢之訓!
昔年臣以孝經勸誡,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太子竟斥臣迂腐……今日之禍,實乃德不配位之果!”
於誌寧?憤然道:“臣曾諫太子莫寵稱心、莫築奢宮,多次被辱,
若不是刺客交待,臣竟不知險些被刺,太子心胸竟不如一刺客!
陛下賜少詹事金瘡藥時,臣心寒如冰,如今太子謀逆,依唐律當誅!
若因私情而廢公法,天下人豈不笑我大唐綱紀虛設?”
張玄素歎了口氣:“我曾苦諫太子節儉勤政,反被斥為腐儒誤國。臣被刺殺苟活,也是命不該絕,
太子如此暴戾,豈是明君之相?今日謀反,實乃自絕於天!”
孔穎達?望著李世民,搖了搖頭:“然則陛下父子情深……昔年玄武門之事已損聖德,若再殺親子,後世史筆恐難寬容。”
張玄素?大聲反駁:“太子不誅,如何震懾其餘皇子!臣寧可背負苛責,也要請陛下斬斷禍根!”
見無一人為太子求情,李世民頗為傷心,見房玄齡始終低頭不語,溫彥博仰天歎氣,隻好望向長孫無忌。
“陛下,太子悖逆人倫,罪在不赦。然臣聞禮記有言,父子之道,天性也,
昔年齊桓公赦管仲射鉤之仇,終成霸業。陛下若誅親子,雖合唐律,卻恐傷陛下仁德之名,更令天下父母寒心。
臣鬥膽諫言,留太子一命,百姓亦能知陛下聖心如海。”
群臣臉上都露出極不自然的表情,李佑不是親子嗎?憑啥區別對待啊!
還不是因為是你親妹的兒子,你們演,我們隻負責看。
見場麵尷尬,李世民有些急了,“眾卿都是什麽意見?為何都不發一言啊?”
朝堂依舊鴉雀無聲,李世民眼中帶淚,無助的望向房玄齡,房玄齡長歎一聲:“陛下,可問秦浩。”
秦浩內心一句我靠,看著房玄齡的側影仿佛不認識了一般,當師父還有這麽當的?
“駙馬有何話說?”
秦浩嘴角扯了幾扯,再扯就要扯斷了,萬般無奈,隻得出列,咳嗽一聲,聲音帶著些哽咽,
“陛下,臣想反問一句,若陛下賜死太子,皇後聞聽子喪夫誅,必肝腸寸斷啊!
昔漢文帝容淮南王謀逆,舜帝忍象傲之惡,皆因天下可無逆子,不可無慈父!
臣更有一問,陛下若親手斷絕父子生機,來日史書工筆,是頌陛下為明君?還是責陛下為殺子之父?
太子可廢不可殺,此非私情,實為大唐立千秋仁政之本也!”
李世民眼中淚水控製不住,頓時滑落,還是正則懂我!
朝堂頓時發出議論的嗡嗡之聲,其中不少人還異口同聲的學了句我靠,
房玄齡鬆了口氣,衝著秦浩頷首示意,徒兒別怪為師,為師不能定這個基調,否則日後如何服眾啊,
你是徒弟,就由你來背鍋吧!
行,迴頭我拿師妹泄氣,唉,沒用啊,人家還巴不得的呢!娘了個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