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後,朝廷不斷下達旨意,對突厥降眾的安置政策明顯從懷柔為主轉向了管控優先,
凡阿史那、執失等大姓子弟,皆拆其帳落。
徙於夏、勝二州,與漢民雜處,習耕織,通婚嫁。
其餘小酋,各授中郎將、郎將虛銜,分隸朔方、河東諸軍……
凡突厥健兒,年十五以上者,皆造冊為府兵,編入六鎮戍卒。
其弓馬器械,悉數納於州縣武庫,敢私藏者,以謀逆論處……
朕念爾等歸化之誠,特賜絹帛十萬匹,粟麥三十萬石,使居塞下,男耕女織,永為編戶……
凡突厥子弟通漢文者,可入國子監習聖賢書,三年有成,授流內職……
收到秦浩的書信時,蘇烈也是一臉的懵逼,這怎麽去哪哪添亂,到哪哪出事啊!遠在雲中居然都逃脫不了影響,
也沒怎麽搭理滿臉希冀的高侃,隨手丟給了馬漢安置一下,跟著隊伍一同接受訓練。
高侃沒想到李大都督的書信都沒起啥作用,萬分詫異,不服的提出挑戰,結果幾個迴合後被馬漢一個抱摔閉了嘴。
將都護府中的突厥隊伍穩定之後,蘇烈又急著趕去安撫定襄的李思摩,雖說改了姓,根子可還是阿史那啊!
-----------------
長樂狀態十分不好,受到長孫病情的影響,每日經常傷心不已,秦浩每日也是憂心忡忡,
長孫時而清醒,時而昏迷,清醒後便要尋二郎講自己夢中的故事,可等李世民趕到後,又重新昏迷,隻能聽到夢中的胡言亂語。
李世民肉眼可見的蒼老了不少,脾氣似乎也越來越暴躁,已經多次訓斥秦浩與長樂的不作為。
秦浩雖對曆史的走向有些不解,可也知曉若長孫離世會對李世民造成什麽樣的打擊,
從來不願參與儲位之爭的他,破天荒的與李治大談孝道,長孫無忌自然也看在眼中,漸漸也向李治靠攏。
六月二十,晨曦初破,柔和的光線穿過雕花窗欞,灑在立政殿的床榻上。
長孫原本蒼白如紙的麵容,此刻竟泛起了一絲不正常的紅暈。
守在榻前的晉陽揉了揉眼睛,見長孫竟緩緩坐起身來,眼神中透著許久未見的清明。
“二姐,母後醒了,我得去喊九哥。”
“劉瑾,速去請陛下前來,本宮有話要說。”劉瑾抹了把眼淚不住點頭,匆匆離去。
長樂大喜,匆忙放下手中正在熬製的湯藥,快步跑到榻前,
“麗質。”長孫輕聲喚著,聲音雖輕,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母後,您今日感覺可好些了?定是這湯藥起效了,夫君是騙我的,嗚嗚嗚。”
長孫麵現微笑,伸手輕輕撫摸著長樂的發絲,“我的麗質,如今愈發懂事了。
母後這病,自己心裏清楚。日後,你在婆家切不可任性,要與正則舉案齊眉,侍奉公婆。
皇家的女兒,一言一行都關乎著皇室的顏麵。
你的弟弟妹妹們若是遇到了難處,能幫多少便幫多少,正則那孩子我是最放心的!”
長樂眼中含淚,緊緊握住長孫的手,“母後,您一定會好起來的,女兒舍不得離開您。”
長孫搖了搖頭,“生死有命,莫要悲傷。記住母後的話,便是對母後最大的孝順。”
李治和晉陽匆匆來至榻前,李治滿臉焦急之色,“母後,兒臣聽聞您醒了,怎麽樣?還有哪裏不舒服嗎?”
晉陽則撲到床前,放聲大哭:“母後,女兒不要您離開。”
長孫看著這一雙兒女,眼中滿是慈愛,“稚奴,你性子最是寬和,往後要替阿娘看顧著些…
手足之情最是珍貴,要與你兄弟姊妹相扶相攜,莫要因為瑣事而生嫌隙。
你父皇日夜操勞,記得常去甘露殿問安奉茶,他雖嚴厲,心裏總記掛著你們…“
撫摸著李治滿是淚水的臉頰,“平日少飲些酒漿,保重身子…“
李治用臉摩挲著長孫的枯手,重重點頭,“兒什麽都聽母後的。”
“兕子…往後練飛白書,莫再伏在熏籠上貪暖,仔細燙著衣襟…
若見父皇按著太陽穴皺眉,定要記得…記得把案頭那方洮河硯注滿溫水…
你年歲也不小了,要聽皇兄皇姐的話。若是正則為你治好了隱疾,便讓你父皇為你尋個好人家。”
從枕下摸出枚白玉雙魚佩,塞在晉陽手中,“這是早就給兕子準備好的,到時候把這個放進妝奩。“
晉陽一手緊緊抓住玉佩,抽泣著不住的點頭,一手緊緊抓住母親的衣角。
李世民大步走進殿內,看到長孫端坐在床榻上,眼神清明,心中不禁一喜,
“觀音婢,你今日感覺好多了?”
長孫露出微笑,“二郎,臣妾身上忽然有了力氣,難得清醒了一迴,有些話要與二郎說。”
李世民心中一緊,坐到床榻邊,緊緊握住長孫的手,“觀音婢,你但說無妨,朕全都答應你。”
長孫向兒女們望了一眼,三人不舍的出了寢宮,長孫看著李世民發白的鬢角,心中一疼,隨即神色凝重,
“高陽之事,二郎不可姑息。她恃寵僭越,穢亂私宅,此舉不僅敗壞了皇家的名聲,也觸犯了律法。
若不嚴懲,臣妾死後,身上怕是要背負教導不嚴的汙點。”
李世民連忙打斷:“觀音婢不許說這等不吉利的話,這明顯已經見好,定是藥物有效,
朕如今已經將高陽形同軟禁,輔機也已接受了。”
長孫搖了搖頭,“二郎,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是皇家子女。
若不懲處,如何服眾?大唐向來以公正治國,切不可因私情壞了國法啊。”
李世民沉默良久,終是點了點頭,“觀音婢,朕聽你的,不過要等你身體好些,親自與輔機言說。”
長孫見終於說動了李世民,臉上露出笑容:“也要善待諸位朝臣,不要太過苛待。
你要多保重身體......二郎,陪我去花園中走走好嗎?“
長樂跑向遠遠而來的秦浩,一把撲進秦浩懷中,“夫君,母後清醒了,還與父皇去了花園呢,這藥真的見效了。”
秦浩聞言一愣,身子一僵,輕拍了下長樂的後背,沒有接話,
“麗質,最近你也累壞了,去休息一下吧。”
“我不困,我一會還要去看看母後。”
“乖,娘娘一定有許多話要與陛下說的,你睡醒了便輪到你了。”
采荷牽著阿元阿月的小手來到近前,也開口勸著:“公主,兩天兩夜了,鐵打的身子也熬不住的啊!”
“阿耶,阿娘不睡覺,阿娘是神仙。”
秦浩抱起兒女,朝著長樂開口:“走,夫君送你迴去,哄你睡著。”
長樂緩緩點了點頭,依偎著秦浩,多日來的疲憊仿佛一掃而空,采荷趨步跟在身後,臉上卻是一臉的擔憂。
“我們也要陪阿娘睡覺覺。”
“好,阿元阿月真乖,你們一左一右陪著阿娘,要保護好阿娘哦!
都躺好,抱著阿娘,我給你們講個孔融讓梨的故事。”
“是要把梨讓給別人吃,然後自己就隻能幹看著嗎?”
“阿兄好笨,才不會自己看著,阿耶會準備很多的梨給我們吃的。”
花園的風裹著幾縷花香,長孫悠然的坐在滑竿上。
滑竿輕搖,長孫身上披著的狐裘,在微風中輕輕擺動。
一處鮮花盛開之地,將長孫緩緩放下,兩名宮女遠遠站到一旁,
“正則這個設計還真不錯,腦子就是好用,麗質是個有福氣的孩子啊!“
“觀音婢,你瞧這園子的繡球花開了。”李世民伸手摘下一片花瓣,遞給長孫,
“朕還不知道拋繡球是什麽感覺呢?”
長孫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笑意,“二郎也想被招親嗎?”
頓了頓,目光投向遠處的宮殿,輕聲說道,“這後宮諸事繁雜,臣妾擔心自己以後……不能再為二郎分憂了。”
李世民心中一緊,趕忙握住長孫的手,“觀音婢,莫要再說這樣的話了,你的身子定會好起來的。”
隨即話鋒一轉,“朕給你說件趣事,前幾日朝堂上,無忌那模樣,可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議事時,他竟把奏疏拿反了,還滔滔不絕地講了好一會兒,等發現時,臉漲得通紅,連朕都沒憋住。”
長孫忍不住笑出聲來,“兄長向來嚴謹,難得有這樣的失誤。隻是最近他來看臣妾,似與稚奴走得有些近,二郎有意立太子了?”
李世民輕輕拍拍長孫的手,“此事不急,如今朕就想著觀音婢能盡快康複,朕會好好賞賜正則的。”
長孫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一絲憂慮,“二郎,答應臣妾,任何時候都別懷疑正則,
臣妾能懂些他的心境,他不喜歡朝廷裏的爭鬥,隻是礙於駙馬的身份,
隻要麗質要的,他都能夠做到,二郎不用擔心他的忠誠。”
李世民沉思片刻:“觀音婢放心,朕現在就怕他立功太快,如今側室都封了一大堆,再封也不新鮮了,唉!”
“隻要麗質不反對,隨他們小兩口吧,我們不要操心他們的生活,我相信正則會一輩子對麗質好的。”
..............
“二郎,若是有朝一日,承乾表現好了,你會同意他迴長安看望我嗎?”
“會的,隻要觀音婢想。”
“采荷,困不困?也辛苦你了,要同時照顧三個人,是不是想慧兒了?”
“夫君,我不累,慧兒有武姐姐她們照顧我不擔心,我就是害怕,娘娘是不是?”
秦浩緩緩點了點頭,眼眶瞬間濕潤起來:“是,連你都看出來了,這是迴光返照,隻是他們心中都不願相信,娘娘的大限,就要到了!”
-----------------
次日,李世民悠悠醒轉,忽然感覺懷中的長孫渾身冰冷。
晨光穿過雕花的窗欞,灑在她毫無血色的臉上,像是為其蒙上了一層薄霜。
“觀音婢!”李世民瞳孔驟縮,雙手猛地收緊,聲音帶著不可置信的顫抖。
慌亂地伸手探向長孫的鼻息,刹那間,整個人如遭雷擊,僵在了原地,懷中的人,氣息全無。
“來人呐!傳太醫!快傳秦浩!”李世民的嘶吼聲穿透殿宇,守在門外的宮女們聞聲大驚失色,慌慌張張地衝了進來。
劉瑾雙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地:“陛下,這就去!”
眨眼間,殿內亂作一團,腳步聲、唿喊聲交織在了一起。
須臾,太醫們背著藥箱,跟在秦浩身後跌跌撞撞奔入殿中。
秦浩搭了搭手,最後看了眼長孫安詳的麵容,和手中緊緊攥住的木簪,他知道那是李承乾的禮物,眼角滑落兩行清淚,垂首站立一邊。
太醫們圍在床邊,手忙腳亂地把脈、翻看眼皮,相互對視時,皆是一臉慘白。
甄權顫抖著跪地,聲音幾近哭腔:“陛下,皇後娘娘……殯天了。”
“不可能!不可能!你們這群庸醫,定是誤診!”李世民雙目通紅,衝上前一把揪住甄權的衣領,將其整個人提了起來,
“昨日還在與朕交談,怎會……”甄權嚇得臉色煞白,渾身篩糠,話都說不利索:“陛下,娘娘……病入膏肓,迴光返照……”
李世民最後希冀的看了一眼秦浩,頓時又滿臉的絕望,手勁一鬆,踉蹌著迴到床邊,慟哭失聲,
望著長孫平靜的麵容,腦海中如走馬燈般的閃現過往。
少年時,二人一見傾心,結為連理,出征前為自己親手縫製戰袍;
玄武門之變,長孫身著戎裝,陪著自己一起出生入死;
朝堂紛爭,她又以溫婉之姿,諫言獻策,助自己開創貞觀盛世……
樁樁件件,仿若昨日。
“觀音婢,你答應過要陪著朕白頭偕老,為何要對朕食言啊?”
李世民喃喃自語,淚水奪眶而出,滴落在長孫的臉上,
“朕貴為天子,卻連你都留不住,皇帝又有什麽用……”輕輕將長孫摟入懷中,像捧著稀世珍寶,久久不舍得鬆開。
消息如驚雷迅速傳遍宮廷。長樂聽聞,手中茶盞摔在地上,不顧一切地衝向立政殿。
李治與晉陽緊跟其後,三人衝進殿內,看到床榻上的母親,頓時痛哭失聲。
“母後!”長樂撲到床邊,泣不成聲,“您怎麽舍得丟下我們啊……”
李治撲通跪地,淚水浸濕了衣襟;晉陽緊緊拽著母親的衣角,撕心裂肺地哭喊:“母後,醒醒,女兒不能沒有您啊……”
殿內哭聲震天,李世民卻仿若未聞,隻是緊緊抱著長孫,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之中。
晨光漸盛,透過窗戶,灑在了這對患難夫妻的身上,徒增一股無限的淒涼來......
凡阿史那、執失等大姓子弟,皆拆其帳落。
徙於夏、勝二州,與漢民雜處,習耕織,通婚嫁。
其餘小酋,各授中郎將、郎將虛銜,分隸朔方、河東諸軍……
凡突厥健兒,年十五以上者,皆造冊為府兵,編入六鎮戍卒。
其弓馬器械,悉數納於州縣武庫,敢私藏者,以謀逆論處……
朕念爾等歸化之誠,特賜絹帛十萬匹,粟麥三十萬石,使居塞下,男耕女織,永為編戶……
凡突厥子弟通漢文者,可入國子監習聖賢書,三年有成,授流內職……
收到秦浩的書信時,蘇烈也是一臉的懵逼,這怎麽去哪哪添亂,到哪哪出事啊!遠在雲中居然都逃脫不了影響,
也沒怎麽搭理滿臉希冀的高侃,隨手丟給了馬漢安置一下,跟著隊伍一同接受訓練。
高侃沒想到李大都督的書信都沒起啥作用,萬分詫異,不服的提出挑戰,結果幾個迴合後被馬漢一個抱摔閉了嘴。
將都護府中的突厥隊伍穩定之後,蘇烈又急著趕去安撫定襄的李思摩,雖說改了姓,根子可還是阿史那啊!
-----------------
長樂狀態十分不好,受到長孫病情的影響,每日經常傷心不已,秦浩每日也是憂心忡忡,
長孫時而清醒,時而昏迷,清醒後便要尋二郎講自己夢中的故事,可等李世民趕到後,又重新昏迷,隻能聽到夢中的胡言亂語。
李世民肉眼可見的蒼老了不少,脾氣似乎也越來越暴躁,已經多次訓斥秦浩與長樂的不作為。
秦浩雖對曆史的走向有些不解,可也知曉若長孫離世會對李世民造成什麽樣的打擊,
從來不願參與儲位之爭的他,破天荒的與李治大談孝道,長孫無忌自然也看在眼中,漸漸也向李治靠攏。
六月二十,晨曦初破,柔和的光線穿過雕花窗欞,灑在立政殿的床榻上。
長孫原本蒼白如紙的麵容,此刻竟泛起了一絲不正常的紅暈。
守在榻前的晉陽揉了揉眼睛,見長孫竟緩緩坐起身來,眼神中透著許久未見的清明。
“二姐,母後醒了,我得去喊九哥。”
“劉瑾,速去請陛下前來,本宮有話要說。”劉瑾抹了把眼淚不住點頭,匆匆離去。
長樂大喜,匆忙放下手中正在熬製的湯藥,快步跑到榻前,
“麗質。”長孫輕聲喚著,聲音雖輕,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母後,您今日感覺可好些了?定是這湯藥起效了,夫君是騙我的,嗚嗚嗚。”
長孫麵現微笑,伸手輕輕撫摸著長樂的發絲,“我的麗質,如今愈發懂事了。
母後這病,自己心裏清楚。日後,你在婆家切不可任性,要與正則舉案齊眉,侍奉公婆。
皇家的女兒,一言一行都關乎著皇室的顏麵。
你的弟弟妹妹們若是遇到了難處,能幫多少便幫多少,正則那孩子我是最放心的!”
長樂眼中含淚,緊緊握住長孫的手,“母後,您一定會好起來的,女兒舍不得離開您。”
長孫搖了搖頭,“生死有命,莫要悲傷。記住母後的話,便是對母後最大的孝順。”
李治和晉陽匆匆來至榻前,李治滿臉焦急之色,“母後,兒臣聽聞您醒了,怎麽樣?還有哪裏不舒服嗎?”
晉陽則撲到床前,放聲大哭:“母後,女兒不要您離開。”
長孫看著這一雙兒女,眼中滿是慈愛,“稚奴,你性子最是寬和,往後要替阿娘看顧著些…
手足之情最是珍貴,要與你兄弟姊妹相扶相攜,莫要因為瑣事而生嫌隙。
你父皇日夜操勞,記得常去甘露殿問安奉茶,他雖嚴厲,心裏總記掛著你們…“
撫摸著李治滿是淚水的臉頰,“平日少飲些酒漿,保重身子…“
李治用臉摩挲著長孫的枯手,重重點頭,“兒什麽都聽母後的。”
“兕子…往後練飛白書,莫再伏在熏籠上貪暖,仔細燙著衣襟…
若見父皇按著太陽穴皺眉,定要記得…記得把案頭那方洮河硯注滿溫水…
你年歲也不小了,要聽皇兄皇姐的話。若是正則為你治好了隱疾,便讓你父皇為你尋個好人家。”
從枕下摸出枚白玉雙魚佩,塞在晉陽手中,“這是早就給兕子準備好的,到時候把這個放進妝奩。“
晉陽一手緊緊抓住玉佩,抽泣著不住的點頭,一手緊緊抓住母親的衣角。
李世民大步走進殿內,看到長孫端坐在床榻上,眼神清明,心中不禁一喜,
“觀音婢,你今日感覺好多了?”
長孫露出微笑,“二郎,臣妾身上忽然有了力氣,難得清醒了一迴,有些話要與二郎說。”
李世民心中一緊,坐到床榻邊,緊緊握住長孫的手,“觀音婢,你但說無妨,朕全都答應你。”
長孫向兒女們望了一眼,三人不舍的出了寢宮,長孫看著李世民發白的鬢角,心中一疼,隨即神色凝重,
“高陽之事,二郎不可姑息。她恃寵僭越,穢亂私宅,此舉不僅敗壞了皇家的名聲,也觸犯了律法。
若不嚴懲,臣妾死後,身上怕是要背負教導不嚴的汙點。”
李世民連忙打斷:“觀音婢不許說這等不吉利的話,這明顯已經見好,定是藥物有效,
朕如今已經將高陽形同軟禁,輔機也已接受了。”
長孫搖了搖頭,“二郎,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是皇家子女。
若不懲處,如何服眾?大唐向來以公正治國,切不可因私情壞了國法啊。”
李世民沉默良久,終是點了點頭,“觀音婢,朕聽你的,不過要等你身體好些,親自與輔機言說。”
長孫見終於說動了李世民,臉上露出笑容:“也要善待諸位朝臣,不要太過苛待。
你要多保重身體......二郎,陪我去花園中走走好嗎?“
長樂跑向遠遠而來的秦浩,一把撲進秦浩懷中,“夫君,母後清醒了,還與父皇去了花園呢,這藥真的見效了。”
秦浩聞言一愣,身子一僵,輕拍了下長樂的後背,沒有接話,
“麗質,最近你也累壞了,去休息一下吧。”
“我不困,我一會還要去看看母後。”
“乖,娘娘一定有許多話要與陛下說的,你睡醒了便輪到你了。”
采荷牽著阿元阿月的小手來到近前,也開口勸著:“公主,兩天兩夜了,鐵打的身子也熬不住的啊!”
“阿耶,阿娘不睡覺,阿娘是神仙。”
秦浩抱起兒女,朝著長樂開口:“走,夫君送你迴去,哄你睡著。”
長樂緩緩點了點頭,依偎著秦浩,多日來的疲憊仿佛一掃而空,采荷趨步跟在身後,臉上卻是一臉的擔憂。
“我們也要陪阿娘睡覺覺。”
“好,阿元阿月真乖,你們一左一右陪著阿娘,要保護好阿娘哦!
都躺好,抱著阿娘,我給你們講個孔融讓梨的故事。”
“是要把梨讓給別人吃,然後自己就隻能幹看著嗎?”
“阿兄好笨,才不會自己看著,阿耶會準備很多的梨給我們吃的。”
花園的風裹著幾縷花香,長孫悠然的坐在滑竿上。
滑竿輕搖,長孫身上披著的狐裘,在微風中輕輕擺動。
一處鮮花盛開之地,將長孫緩緩放下,兩名宮女遠遠站到一旁,
“正則這個設計還真不錯,腦子就是好用,麗質是個有福氣的孩子啊!“
“觀音婢,你瞧這園子的繡球花開了。”李世民伸手摘下一片花瓣,遞給長孫,
“朕還不知道拋繡球是什麽感覺呢?”
長孫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笑意,“二郎也想被招親嗎?”
頓了頓,目光投向遠處的宮殿,輕聲說道,“這後宮諸事繁雜,臣妾擔心自己以後……不能再為二郎分憂了。”
李世民心中一緊,趕忙握住長孫的手,“觀音婢,莫要再說這樣的話了,你的身子定會好起來的。”
隨即話鋒一轉,“朕給你說件趣事,前幾日朝堂上,無忌那模樣,可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議事時,他竟把奏疏拿反了,還滔滔不絕地講了好一會兒,等發現時,臉漲得通紅,連朕都沒憋住。”
長孫忍不住笑出聲來,“兄長向來嚴謹,難得有這樣的失誤。隻是最近他來看臣妾,似與稚奴走得有些近,二郎有意立太子了?”
李世民輕輕拍拍長孫的手,“此事不急,如今朕就想著觀音婢能盡快康複,朕會好好賞賜正則的。”
長孫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一絲憂慮,“二郎,答應臣妾,任何時候都別懷疑正則,
臣妾能懂些他的心境,他不喜歡朝廷裏的爭鬥,隻是礙於駙馬的身份,
隻要麗質要的,他都能夠做到,二郎不用擔心他的忠誠。”
李世民沉思片刻:“觀音婢放心,朕現在就怕他立功太快,如今側室都封了一大堆,再封也不新鮮了,唉!”
“隻要麗質不反對,隨他們小兩口吧,我們不要操心他們的生活,我相信正則會一輩子對麗質好的。”
..............
“二郎,若是有朝一日,承乾表現好了,你會同意他迴長安看望我嗎?”
“會的,隻要觀音婢想。”
“采荷,困不困?也辛苦你了,要同時照顧三個人,是不是想慧兒了?”
“夫君,我不累,慧兒有武姐姐她們照顧我不擔心,我就是害怕,娘娘是不是?”
秦浩緩緩點了點頭,眼眶瞬間濕潤起來:“是,連你都看出來了,這是迴光返照,隻是他們心中都不願相信,娘娘的大限,就要到了!”
-----------------
次日,李世民悠悠醒轉,忽然感覺懷中的長孫渾身冰冷。
晨光穿過雕花的窗欞,灑在她毫無血色的臉上,像是為其蒙上了一層薄霜。
“觀音婢!”李世民瞳孔驟縮,雙手猛地收緊,聲音帶著不可置信的顫抖。
慌亂地伸手探向長孫的鼻息,刹那間,整個人如遭雷擊,僵在了原地,懷中的人,氣息全無。
“來人呐!傳太醫!快傳秦浩!”李世民的嘶吼聲穿透殿宇,守在門外的宮女們聞聲大驚失色,慌慌張張地衝了進來。
劉瑾雙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地:“陛下,這就去!”
眨眼間,殿內亂作一團,腳步聲、唿喊聲交織在了一起。
須臾,太醫們背著藥箱,跟在秦浩身後跌跌撞撞奔入殿中。
秦浩搭了搭手,最後看了眼長孫安詳的麵容,和手中緊緊攥住的木簪,他知道那是李承乾的禮物,眼角滑落兩行清淚,垂首站立一邊。
太醫們圍在床邊,手忙腳亂地把脈、翻看眼皮,相互對視時,皆是一臉慘白。
甄權顫抖著跪地,聲音幾近哭腔:“陛下,皇後娘娘……殯天了。”
“不可能!不可能!你們這群庸醫,定是誤診!”李世民雙目通紅,衝上前一把揪住甄權的衣領,將其整個人提了起來,
“昨日還在與朕交談,怎會……”甄權嚇得臉色煞白,渾身篩糠,話都說不利索:“陛下,娘娘……病入膏肓,迴光返照……”
李世民最後希冀的看了一眼秦浩,頓時又滿臉的絕望,手勁一鬆,踉蹌著迴到床邊,慟哭失聲,
望著長孫平靜的麵容,腦海中如走馬燈般的閃現過往。
少年時,二人一見傾心,結為連理,出征前為自己親手縫製戰袍;
玄武門之變,長孫身著戎裝,陪著自己一起出生入死;
朝堂紛爭,她又以溫婉之姿,諫言獻策,助自己開創貞觀盛世……
樁樁件件,仿若昨日。
“觀音婢,你答應過要陪著朕白頭偕老,為何要對朕食言啊?”
李世民喃喃自語,淚水奪眶而出,滴落在長孫的臉上,
“朕貴為天子,卻連你都留不住,皇帝又有什麽用……”輕輕將長孫摟入懷中,像捧著稀世珍寶,久久不舍得鬆開。
消息如驚雷迅速傳遍宮廷。長樂聽聞,手中茶盞摔在地上,不顧一切地衝向立政殿。
李治與晉陽緊跟其後,三人衝進殿內,看到床榻上的母親,頓時痛哭失聲。
“母後!”長樂撲到床邊,泣不成聲,“您怎麽舍得丟下我們啊……”
李治撲通跪地,淚水浸濕了衣襟;晉陽緊緊拽著母親的衣角,撕心裂肺地哭喊:“母後,醒醒,女兒不能沒有您啊……”
殿內哭聲震天,李世民卻仿若未聞,隻是緊緊抱著長孫,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之中。
晨光漸盛,透過窗戶,灑在了這對患難夫妻的身上,徒增一股無限的淒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