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官道向西南而去,風雪緊追不停。
一眾人都是武人,還都是出慣了遠差的,不似上次護送薑棠赴京,這一次當真是日夜兼程。
不過到底人多,半個月後才算到了來到平安府地界。
平安府位於國境中的西南之地,千裏之地三分土地,七分山川沼澤。
慶國崇道尊儒貶佛,隻平安府一地建有佛寺,也僅隻有這裏可以宣揚佛法。
平安府境內佛寺林立,釋門昌盛。但凡有山有水之地,必然能聞聽誦經念佛之聲。
如今平安府被佛門經營數百年,此間豪強大族大都與諸多佛寺不清不楚,甚至有了送子修佛的習俗。
還有一些佛寺會收外門弟子,能修佛家武學,諸多戒律也無需全守。
因著如此,外有百姓信奉,內有吏員大戶支持,佛門在平安府一地極有權勢。
也正因如此,平安府有重兵鎮守,有武將壓製。
依照記載,在佛家鼎盛之時,平安府有名有姓的佛寺有近五百家,可謂五裏一寺,十裏一廟。
待到後來慶國朝廷愈發抑佛,如今隻剩四五十家,其中還算繁盛的有七家。
不過也要看跟誰比,單單蘭若寺一家,就比其餘的加起來還要大。
也隻有蘭若寺才被稱之為佛門第一寺。這是因為是蘭若寺一來占地廣大,二來高人輩出。
還未跨入平安府境內,便見遠處有山,上有煙火升騰。
山下有百姓往來,還有不少沙門穿梭其中。
過了界碑,就見有一排茅草房。
草房外立著幾個緇衣和尚,正合十閉目,待聽到孟淵等人的馬蹄聲,這才睜眼上前。
“阿彌陀佛。”領頭的是一個四五十歲的和尚,生的麵目慈祥,恭謹的朝孟淵一行人行禮。
那和尚行了禮,見林宴與孟淵並行,且也都不下馬,他並不生氣,反而又是一禮。
“諸位施主遠來,此間備有熱湯,可稍解疲乏。”和尚客氣的很。
“大和尚還真是體貼!”林宴朝孟淵嘿嘿笑著下。
林宴來過平安府,他也早跟孟淵講過此間之事。
如這大和尚在此迎接,並非是人家提前知曉孟淵等人身份和來意,而是人家一直在此做這種事。
進出平安府的路途中,大都設有茶水房,供往來百姓、客商、官吏等歇腳飲水。
這也算是善舉,是蘭若寺牽頭,邀幾家大寺共同出資出力做成的。
因著國朝貶佛,外人初來此間必然是有些忌諱的,但經此一事,往往會對佛門有些改觀。
一眾人入了茅草房,便見裏麵燒著熱水,有幾個過路行商的在此歇息。
那領頭的和尚請孟淵等人坐下,又讓一眾沙彌給一行人倒上熱茶。
“大和尚怎麽稱唿?哪座寶刹修行?”孟淵笑著問。
“貧僧蘭若寺常聞。”和尚合十道。
蘭若寺是按著圓明淨智,了覺玄常,澄清悟海排輩,而這和尚年紀不小,輩分卻還沒玄真、玄悲高,更別提跟了空大師比了。
“原來如蘭若寺的高僧!”林宴嘿嘿的笑,他一手拿著茶盞,一手指了指周盈,道:“我這下屬招婿,你們蘭若寺有無想還俗的?”
“阿彌陀佛。”那常聞和尚一聽就知道林宴是個跟和尚打過交道的,他便微微笑道:“這位女施主天生福相,來日必有佳婿。”
林宴本想再說,待見周盈怒目而視,他就又指了指孟淵,看向那常聞和尚,說道:“我這兄弟剛成了親就被外派了來,可不容易的很呐!”
“阿彌陀佛。”常聞和尚和煦一笑,又看向孟淵,愈發的和善,道:“施主溫潤如玉,福緣深厚,此行必然功成。”
“功成不成我們做不了主!”林宴很有道理,嘿嘿笑了笑,道:“大和尚,我的意思是,我兄弟寂寞難熬,你是坐地虎,地兒熟,給我師弟尋幾個姑子解解悶,要騷的!”
“阿彌陀佛。”常聞和尚合十閉目,微微搖頭,似被髒了耳朵和眼睛。
周盈和王不疑等人也不覺得怎樣,他們都知道林宴是個什麽德行。
倒是常聞身後的幾個和尚明顯有了火氣,卻沒得常聞的話語,隻是朝林宴怒目。
“看什麽?老子身上有糞?”林宴不客氣的很。
“阿彌陀佛。”常聞睜開了眼,看向林宴,說道:“僧尼本是一脈,還請施主多積口德,多結善緣。”
“結個屁的善緣!”林宴不屑的很,“老子鎮妖司出身,你們這些禿驢什麽德行,我還不知道?當年的求子案,還有姑子陪客,這都是假的不成?”
“阿彌陀佛。”常聞不再多言,站起身,而後躬身合十,“廟小難容貴客,諸位請了。”
“趕人?”林宴一把按住常聞的脖子,把常聞按倒桌子上,撞翻了許多茶杯。
孟淵見另幾位和尚想要上前,便氣機散出,勾動神威,登時那幾個和尚一動不動,有兩個甚至被嚇的濕了襠。
“我看到你們這些禿驢就生氣!”林宴鬆開常聞,笑著道:“說是斷絕情愛,又說什麽六根清淨,不去鑽研佛法,隻一門心思的想入世!可偏偏還都是沒根的貨,幹啥啥不成!”
林宴嘲笑不停,“你們蘭若寺的高僧,我隻知道三五個算是有道大德,其餘的都是滿腦肥腸!”
常聞和尚瑟瑟不敢多言,隻是呢喃佛號。
“我問你,平安府糞價幾何?”林宴問。
常聞不語,他看向孟淵,又看周盈和範業,最後看王不疑。
隻王不疑無奈的搖了搖頭,其餘人都不搭理他。
“你連這都不知道?”林宴追問。
“七文。”常聞和尚道。
“原來如此。”林宴嘿嘿的笑,“那你們蘭若寺和尚最多,糞價該是三十文往上了?”
這是一個典故,乃是說和尚的糞值錢,是專門惡心和尚的。
果然,常聞和尚聽懂了,知道這是辱佛之言,他立即怒視林宴,指著林宴鼻子,正要開罵,就聽毛草房外有人口宣佛號。
“阿彌陀佛。”佛號悠長,似有幾分無奈,來者並不進到茅草房裏,隻在外道:“兩位的恩師為青光子所害,卻也不必遷怒他人。佛門之中固然有藏汙納垢之處,卻也有正大光明之人,何必偏頗?”
一眾人都是武人,還都是出慣了遠差的,不似上次護送薑棠赴京,這一次當真是日夜兼程。
不過到底人多,半個月後才算到了來到平安府地界。
平安府位於國境中的西南之地,千裏之地三分土地,七分山川沼澤。
慶國崇道尊儒貶佛,隻平安府一地建有佛寺,也僅隻有這裏可以宣揚佛法。
平安府境內佛寺林立,釋門昌盛。但凡有山有水之地,必然能聞聽誦經念佛之聲。
如今平安府被佛門經營數百年,此間豪強大族大都與諸多佛寺不清不楚,甚至有了送子修佛的習俗。
還有一些佛寺會收外門弟子,能修佛家武學,諸多戒律也無需全守。
因著如此,外有百姓信奉,內有吏員大戶支持,佛門在平安府一地極有權勢。
也正因如此,平安府有重兵鎮守,有武將壓製。
依照記載,在佛家鼎盛之時,平安府有名有姓的佛寺有近五百家,可謂五裏一寺,十裏一廟。
待到後來慶國朝廷愈發抑佛,如今隻剩四五十家,其中還算繁盛的有七家。
不過也要看跟誰比,單單蘭若寺一家,就比其餘的加起來還要大。
也隻有蘭若寺才被稱之為佛門第一寺。這是因為是蘭若寺一來占地廣大,二來高人輩出。
還未跨入平安府境內,便見遠處有山,上有煙火升騰。
山下有百姓往來,還有不少沙門穿梭其中。
過了界碑,就見有一排茅草房。
草房外立著幾個緇衣和尚,正合十閉目,待聽到孟淵等人的馬蹄聲,這才睜眼上前。
“阿彌陀佛。”領頭的是一個四五十歲的和尚,生的麵目慈祥,恭謹的朝孟淵一行人行禮。
那和尚行了禮,見林宴與孟淵並行,且也都不下馬,他並不生氣,反而又是一禮。
“諸位施主遠來,此間備有熱湯,可稍解疲乏。”和尚客氣的很。
“大和尚還真是體貼!”林宴朝孟淵嘿嘿笑著下。
林宴來過平安府,他也早跟孟淵講過此間之事。
如這大和尚在此迎接,並非是人家提前知曉孟淵等人身份和來意,而是人家一直在此做這種事。
進出平安府的路途中,大都設有茶水房,供往來百姓、客商、官吏等歇腳飲水。
這也算是善舉,是蘭若寺牽頭,邀幾家大寺共同出資出力做成的。
因著國朝貶佛,外人初來此間必然是有些忌諱的,但經此一事,往往會對佛門有些改觀。
一眾人入了茅草房,便見裏麵燒著熱水,有幾個過路行商的在此歇息。
那領頭的和尚請孟淵等人坐下,又讓一眾沙彌給一行人倒上熱茶。
“大和尚怎麽稱唿?哪座寶刹修行?”孟淵笑著問。
“貧僧蘭若寺常聞。”和尚合十道。
蘭若寺是按著圓明淨智,了覺玄常,澄清悟海排輩,而這和尚年紀不小,輩分卻還沒玄真、玄悲高,更別提跟了空大師比了。
“原來如蘭若寺的高僧!”林宴嘿嘿的笑,他一手拿著茶盞,一手指了指周盈,道:“我這下屬招婿,你們蘭若寺有無想還俗的?”
“阿彌陀佛。”那常聞和尚一聽就知道林宴是個跟和尚打過交道的,他便微微笑道:“這位女施主天生福相,來日必有佳婿。”
林宴本想再說,待見周盈怒目而視,他就又指了指孟淵,看向那常聞和尚,說道:“我這兄弟剛成了親就被外派了來,可不容易的很呐!”
“阿彌陀佛。”常聞和尚和煦一笑,又看向孟淵,愈發的和善,道:“施主溫潤如玉,福緣深厚,此行必然功成。”
“功成不成我們做不了主!”林宴很有道理,嘿嘿笑了笑,道:“大和尚,我的意思是,我兄弟寂寞難熬,你是坐地虎,地兒熟,給我師弟尋幾個姑子解解悶,要騷的!”
“阿彌陀佛。”常聞和尚合十閉目,微微搖頭,似被髒了耳朵和眼睛。
周盈和王不疑等人也不覺得怎樣,他們都知道林宴是個什麽德行。
倒是常聞身後的幾個和尚明顯有了火氣,卻沒得常聞的話語,隻是朝林宴怒目。
“看什麽?老子身上有糞?”林宴不客氣的很。
“阿彌陀佛。”常聞睜開了眼,看向林宴,說道:“僧尼本是一脈,還請施主多積口德,多結善緣。”
“結個屁的善緣!”林宴不屑的很,“老子鎮妖司出身,你們這些禿驢什麽德行,我還不知道?當年的求子案,還有姑子陪客,這都是假的不成?”
“阿彌陀佛。”常聞不再多言,站起身,而後躬身合十,“廟小難容貴客,諸位請了。”
“趕人?”林宴一把按住常聞的脖子,把常聞按倒桌子上,撞翻了許多茶杯。
孟淵見另幾位和尚想要上前,便氣機散出,勾動神威,登時那幾個和尚一動不動,有兩個甚至被嚇的濕了襠。
“我看到你們這些禿驢就生氣!”林宴鬆開常聞,笑著道:“說是斷絕情愛,又說什麽六根清淨,不去鑽研佛法,隻一門心思的想入世!可偏偏還都是沒根的貨,幹啥啥不成!”
林宴嘲笑不停,“你們蘭若寺的高僧,我隻知道三五個算是有道大德,其餘的都是滿腦肥腸!”
常聞和尚瑟瑟不敢多言,隻是呢喃佛號。
“我問你,平安府糞價幾何?”林宴問。
常聞不語,他看向孟淵,又看周盈和範業,最後看王不疑。
隻王不疑無奈的搖了搖頭,其餘人都不搭理他。
“你連這都不知道?”林宴追問。
“七文。”常聞和尚道。
“原來如此。”林宴嘿嘿的笑,“那你們蘭若寺和尚最多,糞價該是三十文往上了?”
這是一個典故,乃是說和尚的糞值錢,是專門惡心和尚的。
果然,常聞和尚聽懂了,知道這是辱佛之言,他立即怒視林宴,指著林宴鼻子,正要開罵,就聽毛草房外有人口宣佛號。
“阿彌陀佛。”佛號悠長,似有幾分無奈,來者並不進到茅草房裏,隻在外道:“兩位的恩師為青光子所害,卻也不必遷怒他人。佛門之中固然有藏汙納垢之處,卻也有正大光明之人,何必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