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正是年節時分,平安府城中張燈結彩,爆竹聲響不停,即便天已入夜,可街道上依舊人來人往。
平安府一地崇佛的習氣極盛,差不多家家都供奉有佛像,人人都能扯上幾句佛家真言,連酒樓中也有人論道辯機鋒。
林宴等人正吃的歡呢,便見那紅鬥篷來轉了一圈,半句話沒說,然後孟淵就起了身。
“師兄你們自迴,不必等我。”孟淵出了門。
“唉。”眼見孟淵拍拍屁股就跟人家走了,林宴不由得歎氣。
“沒想國師派了人來,獨孤家竟也來人了。”周盈常在京裏混,還一直跟著林宴做事,自然知道紅鬥篷熒妹的身份。
“鬆河府之變有一半的緣故都是孤獨家鬧出來的。”林宴沒好氣的很,他一邊喝酒,一邊道:“可憐我師弟沒啥背景,被人家無故拿捏!”
“應三小姐不就是孟千戶的背景麽?”範業不解。
“你不懂老範!”林宴又是感歎一聲,“師弟耳根子軟,見不得美人,聶師跟我講過,破我師弟最簡單,美人計就行了!”
範業沒吭聲,瞥了眼周盈。
“可惜。”周盈也感歎,“孟千戶儒雅隨和,風姿綽約,奈何還是見得世麵太少。女子之美在內外之間,我看佛門說的紅粉骷髏的話就很有道理啊!”
“那位紅鬥篷,帶鬥笠的獨孤女很是貌美?”範業好奇問。
林宴搖搖頭,“沒見過真容。不過師弟被人一勾就走,想來不會太差。”
“所以方才你歎氣,是怕孟千戶被勾了去?”周盈問。
“那倒不是,師弟白睡就是賺,我怕什麽?”林宴攤開手,“賤內管的嚴,我沒帶錢,這頓等他付錢呢!現今人走了,你倆湊湊吧!”
周盈和範業低頭吃飯,並不理會林宴。
這邊孟淵出了酒樓,但見街道兩旁燈籠比比皆是,行人往來不停,不少孩童手提花燈,遠處還有喝彩叫好之聲。
孟淵個頭不低,往前望了望,就瞧見紅鬥篷熒妹正在跟一個三四歲的小丫頭說話。
來到近前,孟淵也不出聲,隻聽獨孤熒和那小丫頭聊天。
聽了幾句,孟淵便知大概是小丫頭和親人來看節日花燈,結果走散了。
獨孤熒問明小丫頭是誰家孩子,而後朝孟淵抬了抬鬥笠。
孟淵沒法子,上前抱起那孩子,一路詢問,把孩子送迴了家。
“歡喜來信,說你去蟾宮找過我?”街道上人來人往,獨孤熒與孟淵並排而行,她頭上鬥笠未摘,語聲卻盡入孟淵耳中。
“我是想謝過姑娘的贈書之恩。”孟淵隨口胡謅。
“你當時跟歡喜說了什麽?”獨孤熒藏身紅鬥篷之中,她停下腳步,伸出一小小手掌,摘下鬥笠,露出一張乖巧麵龐,而後微微抬頭,側看孟淵。
孟淵見她一副跟薑棠差不多大的樣子,明明是個乖巧的孩子樣,眼中卻有銳利之感,好似隨時能拔劍。
仔細看了看獨孤熒的紅鬥篷,孟淵也不知道鬥篷裏藏著什麽,但思及熒妹的問話,卻根本想不起有什麽失禮之處。
獨孤熒見孟淵細思皺眉卻無所得,便提醒道:“你彼時是怎麽稱唿我的?”
孟淵經這一提醒,終於想了起來。
彼時孟淵氣壯,在歡喜麵前直唿“熒妹”二字,沒想到小家夥告了狀!
“自然是熒姑娘。”孟淵好奇的看向熒妹,詫異道:“歡喜小道長說了什麽?”
獨孤熒微微蹙眉,繼續往前走。
孟淵跟了上去,心說你喊我出來,就是為了這事?
“當初的話還算數吧?”獨孤熒終於又開了口。
“當然算數。”孟淵是一諾千金的人。
“我要殺一位和尚,需得你幫忙。”獨孤熒道。
孟淵就知道是殺人的事,但沒想到竟然是和尚!
此間是平安府,國朝雖有勢力,可和尚才是坐山虎!
“是誰?”孟淵隻盼著別是蘭若寺的和尚,畢竟蘭若寺高人太多,又是人家的地盤。
“蘭若寺智和長老。”獨孤熒道。
孟淵聽說過智和長老之名,是三院中智慧院的一位長老,已近百歲高齡,乃是武道五品境界,身有不凡藝業在身。
蘭若寺三院中,四品境界才能當首座,且必須是佛門四品。而長老則寬泛許多,武道五品也是可以的。
不過長老也有高低之分,現今活著的“智”字輩高僧中,五品和四品都有不少,還有幾位四品境的武僧。
這位智和長老就是五品武僧,傳聞其壯年之時曾外出降妖伏魔,蘭若寺的諸多天機神通都有修習。
“為何要殺他?”孟淵不怕殺人,更不怕殺和尚,但有些事還是得問個明白。
這世上的和尚有好有壞,孟淵不想胡亂殺人。
“當年,兩位應公之死,蘭若寺也曾出力。”獨孤熒走在街道上,語聲縹緲無端,“智和就是其中之一。”
孟淵怔怔,若是為兩位應公報仇,那更該是自己才對,因為自己是三小姐座下之人,是應氏舊人的傳人。
可沒想到,獨孤熒身為皇家之人,竟然要先給兩位應公報仇。
“願為熒姑娘效力!”孟淵當即應了下來。
獨孤熒看了眼孟淵,,輕聲道:“等我消息。”
說著話,獨孤熒繼續往前邁步走,顯然不想多說了。
孟淵卻緊跟著不放,問道:“明月姑娘呢?”
“她在閉關。”獨孤熒微微皺眉,又戴上鬥笠,“這件事別讓她知道。”
也就是說,是咱倆的小秘密了唄!
孟淵依舊緊隨不舍,問道:“若是有事,何處去尋姑娘?”
“雲山寺。”獨孤熒語氣中頗有疲憊。
原來你也住在尼姑庵裏!
“找你聯絡你?”孟淵又問了一句。
“……”獨孤熒停下腳步,道:“你說尋供奉藥王菩薩的人便是了。”
孟淵聽了這話,不由得想起那位素問姑娘,她就是供奉的藥王菩薩,還是修的醫家途徑。
離開獨孤熒,孟淵原路折返,林宴三人竟還在耗著。
付了錢,四人在街上逛蕩一圈,也不願迴蘭若寺住草房,便在城中尋了住處安歇。
平安府一地崇佛的習氣極盛,差不多家家都供奉有佛像,人人都能扯上幾句佛家真言,連酒樓中也有人論道辯機鋒。
林宴等人正吃的歡呢,便見那紅鬥篷來轉了一圈,半句話沒說,然後孟淵就起了身。
“師兄你們自迴,不必等我。”孟淵出了門。
“唉。”眼見孟淵拍拍屁股就跟人家走了,林宴不由得歎氣。
“沒想國師派了人來,獨孤家竟也來人了。”周盈常在京裏混,還一直跟著林宴做事,自然知道紅鬥篷熒妹的身份。
“鬆河府之變有一半的緣故都是孤獨家鬧出來的。”林宴沒好氣的很,他一邊喝酒,一邊道:“可憐我師弟沒啥背景,被人家無故拿捏!”
“應三小姐不就是孟千戶的背景麽?”範業不解。
“你不懂老範!”林宴又是感歎一聲,“師弟耳根子軟,見不得美人,聶師跟我講過,破我師弟最簡單,美人計就行了!”
範業沒吭聲,瞥了眼周盈。
“可惜。”周盈也感歎,“孟千戶儒雅隨和,風姿綽約,奈何還是見得世麵太少。女子之美在內外之間,我看佛門說的紅粉骷髏的話就很有道理啊!”
“那位紅鬥篷,帶鬥笠的獨孤女很是貌美?”範業好奇問。
林宴搖搖頭,“沒見過真容。不過師弟被人一勾就走,想來不會太差。”
“所以方才你歎氣,是怕孟千戶被勾了去?”周盈問。
“那倒不是,師弟白睡就是賺,我怕什麽?”林宴攤開手,“賤內管的嚴,我沒帶錢,這頓等他付錢呢!現今人走了,你倆湊湊吧!”
周盈和範業低頭吃飯,並不理會林宴。
這邊孟淵出了酒樓,但見街道兩旁燈籠比比皆是,行人往來不停,不少孩童手提花燈,遠處還有喝彩叫好之聲。
孟淵個頭不低,往前望了望,就瞧見紅鬥篷熒妹正在跟一個三四歲的小丫頭說話。
來到近前,孟淵也不出聲,隻聽獨孤熒和那小丫頭聊天。
聽了幾句,孟淵便知大概是小丫頭和親人來看節日花燈,結果走散了。
獨孤熒問明小丫頭是誰家孩子,而後朝孟淵抬了抬鬥笠。
孟淵沒法子,上前抱起那孩子,一路詢問,把孩子送迴了家。
“歡喜來信,說你去蟾宮找過我?”街道上人來人往,獨孤熒與孟淵並排而行,她頭上鬥笠未摘,語聲卻盡入孟淵耳中。
“我是想謝過姑娘的贈書之恩。”孟淵隨口胡謅。
“你當時跟歡喜說了什麽?”獨孤熒藏身紅鬥篷之中,她停下腳步,伸出一小小手掌,摘下鬥笠,露出一張乖巧麵龐,而後微微抬頭,側看孟淵。
孟淵見她一副跟薑棠差不多大的樣子,明明是個乖巧的孩子樣,眼中卻有銳利之感,好似隨時能拔劍。
仔細看了看獨孤熒的紅鬥篷,孟淵也不知道鬥篷裏藏著什麽,但思及熒妹的問話,卻根本想不起有什麽失禮之處。
獨孤熒見孟淵細思皺眉卻無所得,便提醒道:“你彼時是怎麽稱唿我的?”
孟淵經這一提醒,終於想了起來。
彼時孟淵氣壯,在歡喜麵前直唿“熒妹”二字,沒想到小家夥告了狀!
“自然是熒姑娘。”孟淵好奇的看向熒妹,詫異道:“歡喜小道長說了什麽?”
獨孤熒微微蹙眉,繼續往前走。
孟淵跟了上去,心說你喊我出來,就是為了這事?
“當初的話還算數吧?”獨孤熒終於又開了口。
“當然算數。”孟淵是一諾千金的人。
“我要殺一位和尚,需得你幫忙。”獨孤熒道。
孟淵就知道是殺人的事,但沒想到竟然是和尚!
此間是平安府,國朝雖有勢力,可和尚才是坐山虎!
“是誰?”孟淵隻盼著別是蘭若寺的和尚,畢竟蘭若寺高人太多,又是人家的地盤。
“蘭若寺智和長老。”獨孤熒道。
孟淵聽說過智和長老之名,是三院中智慧院的一位長老,已近百歲高齡,乃是武道五品境界,身有不凡藝業在身。
蘭若寺三院中,四品境界才能當首座,且必須是佛門四品。而長老則寬泛許多,武道五品也是可以的。
不過長老也有高低之分,現今活著的“智”字輩高僧中,五品和四品都有不少,還有幾位四品境的武僧。
這位智和長老就是五品武僧,傳聞其壯年之時曾外出降妖伏魔,蘭若寺的諸多天機神通都有修習。
“為何要殺他?”孟淵不怕殺人,更不怕殺和尚,但有些事還是得問個明白。
這世上的和尚有好有壞,孟淵不想胡亂殺人。
“當年,兩位應公之死,蘭若寺也曾出力。”獨孤熒走在街道上,語聲縹緲無端,“智和就是其中之一。”
孟淵怔怔,若是為兩位應公報仇,那更該是自己才對,因為自己是三小姐座下之人,是應氏舊人的傳人。
可沒想到,獨孤熒身為皇家之人,竟然要先給兩位應公報仇。
“願為熒姑娘效力!”孟淵當即應了下來。
獨孤熒看了眼孟淵,,輕聲道:“等我消息。”
說著話,獨孤熒繼續往前邁步走,顯然不想多說了。
孟淵卻緊跟著不放,問道:“明月姑娘呢?”
“她在閉關。”獨孤熒微微皺眉,又戴上鬥笠,“這件事別讓她知道。”
也就是說,是咱倆的小秘密了唄!
孟淵依舊緊隨不舍,問道:“若是有事,何處去尋姑娘?”
“雲山寺。”獨孤熒語氣中頗有疲憊。
原來你也住在尼姑庵裏!
“找你聯絡你?”孟淵又問了一句。
“……”獨孤熒停下腳步,道:“你說尋供奉藥王菩薩的人便是了。”
孟淵聽了這話,不由得想起那位素問姑娘,她就是供奉的藥王菩薩,還是修的醫家途徑。
離開獨孤熒,孟淵原路折返,林宴三人竟還在耗著。
付了錢,四人在街上逛蕩一圈,也不願迴蘭若寺住草房,便在城中尋了住處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