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正深,無有風月。
清泉流淌,智和盤膝坐在泉邊,緇衣破損,口中噴出的鮮血染紅了衣襟。
那茅草房早已沒了蹤跡,此間隻有狼藉一片。
獨孤熒立在十步外,她身材嬌小,麵容乖巧,可眼眸冷的很。
孟淵站在獨孤熒身後,氣機始終纏繞著智和。
方才獨孤熒先行出手,孟淵緊隨其上,逼出智和的佛動山河。
這一天機神通著實不凡,其威勢當真毀天滅地,且還久久不息,綿延不絕。
單單這一招,就可看出這位“智”字輩高僧的底蘊,孟淵和獨孤熒隻剩招架之力,若非解開屏趁虛而入,怕是要再耗上許久才能拿下此人。
此時此刻,孟淵也不敢有半分鬆懈。這老和尚雖說才隻武道五品境,但老而不死,指不定手底下還有什麽禁法。
“阿彌陀佛。”智和打量解開屏良久,這才道:“原來是青光子座下的孔雀尊者。”
解開屏蓬頭垢麵,沒想還是被認了出來,他顯然怕了,張了張嘴,有心想敷衍過去,但又不想破了誑語的戒律,便道:“老前輩認識我?”
“認識,我認識。”智和微微點頭,麵上雖有血汙,卻還是含笑,“你在鬆河府做的大事,老衲怎能不知?再說了,我與細腰奴也是認識的。”
孟淵和獨孤熒聞言,不由得對視一眼,倆人都忍不住看解開屏表情。
“原來是小僧俗家娘親的相好。”解開屏一向不把這種事看在眼裏,他甚至還想把孟淵介紹給他娘,是故他這會兒趕緊認了親,合十恭敬道:“可惜她被人殘害,不能再與大師琴瑟相和。”
“阿彌陀佛!”智和淡淡一笑,“老衲是出家人,不沾女色。隻是令堂昔日在平安府作亂,老衲曾驅趕一二,有過一麵之緣。”
“原來如此。”解開屏信了。
“熒熒燈火臨書卷,寂寂江山入草廬。”智和也不跟解開屏囉嗦,轉頭看向孟淵,說道:“菩提滅道在心而發,懷悲憫之心,一意孤行,最是壯懷激烈,是故一人有一人的威勢。”
他朝孟淵微微點頭,讚道:“施主隨心而發,似有幾分故人的風采。不知尊號是何?與應氏可有往來?”
“他是應三小姐座下護衛孟淵孟飛元。”解開屏出聲介紹。
“菩提滅道若要有滅道之威,當見‘道’之不古。蘭若寺中修習此法者,大都要出門遊曆,見識人間悲苦眾生。”智和歎了口氣,道:“看來孟施主非是尋常護衛。”
“鬆河府下,曾見光明聖王證道。”孟淵道。
“原來如此。”智和合十閉目,麵上悲憫,道:“施主眼中一時無有塵埃,卻還是當謹慎小心,時時拂拭。”
智和十分的有見識,又道:“孟施主少年英傑,與菩提滅道確有幾分相契。但所求之道,當非在此處,需往別處尋才是。”
“晚輩受教!”孟淵執刀行禮。
智和終於看向了獨孤熒。
夜間無風,智和口中一直冒著鮮血,看來受創不輕。
“獨孤氏的人不在蘭若寺見真佛,怎來這荒僻之地?”智和顯然認出了獨孤熒的身份。
“世間安有真佛?”獨孤熒生的乖巧,即便冷笑也無有多少氣勢,她接著道:“大和尚,我打聽過你的人品,你一生並未收徒傳道,武道有成之後曾助官府蕩掃平安府一地的賊盜,賑災籌糧,活人上千,還曾主張將寺產分給佃戶。”
獨孤熒說到這裏,總結道:“大和尚,你確實稱得上有德高僧。”
孟淵和解開屏對視一眼,兩人此時才知道智和竟還有這些過往。
以此種種來看,這位智和禪師比之那許多肥頭大耳之輩要強多了。
“阿彌陀佛。”智和微微搖頭,“隻是過往罷了。”
“大和尚說的不錯,這確實是過往之事。”獨孤熒緊緊盯著智和,上前一步,問道:“大和尚為何參與圍攻老應公一事?”
“原來施主是為此而來。”智和麵如金紙,顯然受傷不輕,他這會兒依舊有慈祥笑容,迴答道:“老衲不過是應天命罷了。”
獨孤熒皺眉,沉思片刻後才問道:“何為天命?”
智和輕輕搖頭,道:“他死了,他就不是天命。”
這話一說,獨孤熒沉默,孟淵和解開屏也麵麵相覷,都不解其意。
過了良久,獨孤熒才道:“可你不該將這一縷星火撲滅。”
“就算沒有老衲,應老先生也絕難成事。”智和絲毫不認為自己有錯,他認真道:“彼時外敵侵擾,內亂頻頻,已然舉世皆敵!應老先生無愧天地,無愧儒家為天地立心的使命,但他是不成的。”
“為何。”獨孤熒不解。
“大概是他少了刀劍。”智和道。
獨孤熒又沉默片刻,而後問道:“這是你的看法?”
智和搖搖頭,道:“老衲不過山野之人,隻知螺絲殼裏做道場,偶有濟民之舉,也不過是假慈悲,哪裏懂什麽治世的道理?”
“是誰教你的?”獨孤熒又問。
“我也不知道,好似腦筋中就忽然多出了這個想法。”智和並不隱瞞。
獨孤熒看向解開屏,場上唯二的和尚,且還是佛門五品境,修寂滅相的和尚。
“這是被人種念了。”解開屏最是在行,“他是五品武僧,能無聲無息改變其心中所思所想的人,必然在他之上,或是佛門三品境高人所為。若是四品境界,大概不能一時功成,需得耳濡目染,但必然也是有極高造詣之輩!”
說到這裏,解開屏十分肯定的道:“昔日小僧在上師座下,就是被日夜侵染,乃至於性情都與上師相類。”
眼見當事人現身說法,獨孤熒和孟淵都很認同。
“賢友如何掙脫枷鎖?”智和好奇來問。
“小僧也不知道。”解開屏想了想,道:“昔日上師就不太信任於我,說我不堪雕琢。或是小僧所求之道與上師大相徑庭,或是上師忙於證道而分心,亦或者小僧所修的寂滅相最能沉靜心思,這才脫了上師的掌控。”
“阿彌陀佛。”智和微微點頭,“老鼠洞裏能困一時,不能困一世,總有走出洞口的時候。”
解開屏朝智和合十行禮,道:“蘭若寺武僧傳承有序,律法森然,為師兄種念之人無聲無息見功,看來佛法精深,所修法相也是有些說法的。”
說到這兒,解開屏看向孟淵,問道:“孟兄是鎮妖司的人,想必知道蘭若寺‘智’字輩高僧的能耐,不妨迴去查問查問。當然,也可能此人並非出自蘭若寺。不過既然能耳濡目染而成,必然也是與智和師兄多有來往的,總能查問出些端倪。”
“你覺得此人與援手青光子之人是同一個人麽?”孟淵問。
解開屏搖頭,“不知道。我也想不明白,助上師成道,對那人到底有何好處。”
“總能查問出來的。”獨孤熒冷笑一聲,她死死的盯著智和,又問:“當年圍攻應氏,你們蘭若寺出了七個人,除了你還有兩個存世,都是誰?”
“隻有老衲殘軀猶在。”智和歎了口氣,渾濁雙目看向獨孤熒,道:“獨孤氏為應氏報仇?”
說著話,智和仰頭看天。
夜深無風無月,唯有點點星辰正稀。
智和看了片刻,然後竟強撐著身子站了起來,他麵上的慈祥笑容不見,反而有了幾分詭譎之意。
一時之間,孟淵三人分外警惕。
“老衲有愧高僧之名。”智和身側是清脆流泉之聲,而他的語聲卻滄桑之極,幾有幾分癲狂之意。
孟淵看向解開屏,獨孤熒也皺眉看解開屏。
按著先前的預算,孟淵和獨孤熒重傷智和之後,解開屏就該趁著對方力弱神亂之時禍亂其心,使其再無鬥誌。
可沒曾想,人家就是吐了幾口血,還扯了些大道理,最後竟還起了身,分明是還有一戰之力。
“這是禁法!”解開屏沒空委屈,他連連往後退,“他要拚命!”
武人拚命,還是五品境的武人拚命,孟淵和獨孤熒不敢輕視,也紛紛後退。
孟淵見識過不少或強悍、或詭異的天機神通,但此時此刻,卻沒瞧出智和有何不同。
無有天機之象外顯,不見氣息變動,智和好似沒有多少異常。
“葫蘆山下的手段呢?”孟淵覺得解開屏幫自己辦事不行,但是給青光子辦事最得力。
彼時解開屏發了狠,三五息內竟擾亂了六品武僧的神智,一舉扭轉了戰局。
“哪能三天兩頭用?你以為跟你用菩提滅道一樣?”解開屏立即賣苦,“等真不成了,我再試試……”
他竟穩重的很!
“你後麵那人到底是誰?”獨孤熒卻還在問。
智和兩手合十,並不理會。
他身周終於散出了幾分氤氳之氣,其中七彩光華暗淡,卻始終不絕。
孟淵當即心有所感,隻覺諸般念頭不存,連焚心之法都似要忘記催發,而心中隻有一個想法:頂禮膜拜。
當初青光子在鬆河府證道之時,天有異象,孟淵也有膜拜之心,但與今日相比,卻又不一樣。
彼時是因麵對“真佛”,生出跪拜真佛,祈求我佛護佑的膜拜之心;而今日今時,卻好似親見真佛舍身為渡眾生,因此才有了崇敬之感。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解開屏合十行禮,“師兄真是決絕。”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獨孤熒冷笑不停,“這種人,要麽是傻子,要麽是有大智慧!大和尚,你是前者!”
“這是什麽法門?”孟淵都沒空感慨,隻是追問。
“舍身成佛!”獨孤熒乖巧的臉蛋上都是不屑。
“舍身成佛?”孟淵瞪大眼睛細看。
這舍身成佛是蘭若寺絕技,若是武僧想要修習此法,比之想學佛動山河和菩提滅道還要艱難。
隻因此法太過強橫,根本不講道理。
但其威勢也極為不凡,乃是以極大毅力、極大勇氣、極大氣魄,懷地獄不空之心渡化世人。
一旦催動,猶如真佛降世,不懼諸般法門,不畏刀槍之害,力大如龍象,動靜如流星,肉身不滅,精神不死。
此法反噬極大,待天機法門難再維持後,輕則重傷,重則當場身死,正合“舍身”二字。
“阿彌陀佛。”智和緇衣無風自動,身側泉水倒流。
隻見智和周邊現出諸般佛光,一會兒洶湧,一會兒暗淡,其中散出無盡的慈悲之感,又似是真佛降臨,使周邊之人見之欲拜。
黑夜之中,好似隻剩智和一人,他似高大了幾分,本沒有多少血肉的蒼老麵容似被抽幹了一般。
緇衣鼓動,智和渾濁的雙眸中顯現出奇異佛光。
人雖還未出手,但其勢已然難擋。
孟淵也算見識過許多高手,如郤亦生這般武學奇才,可這一次卻是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武道境界和心境的威壓。
不敢大意,孟淵立即催動天神下凡,妄圖以道家天機法門,來對抗佛家的天機法門。
“老僧本已是世外之人,但三位小友非要追根問底,莫怪老僧無狀!”智和雙眸放出光芒,根本沒有舍身渡人的高僧模樣,反倒極其癲狂。
“你背後那人有何圖謀,竟值得你舍身為他?”獨孤熒依舊不死心,竟還在問。
“我佛救世之心,小小丫頭又怎會懂?”智和已然神誌不清,愈加癲狂。
“救世?難道是助青光子屠城?是殺戮眾生?”獨孤熒嗤笑。
“不殺生,仇恨永不止息。”智和也來嘲笑獨孤熒,他道:“我輩舍身之心,殺生為止殺,豈是你能懂的?”
“殺生為止殺,是說殺虎狼之輩,殺欺壓他人之輩,而非悲苦眾生。”孟淵實在看不下去了,橫刀在前,身周光芒環繞,道:“是故,你舍卻三生三世之身,也斷難成佛!”
這話一說,智和當即被激怒,咿咿呀呀個不停,猛然帶動身周佛光,引動寶泉之水,向孟淵而來。
獨孤熒也不稍退,當即迎上。
“我來助你!”解開屏毫無高僧風範,“妖僧受死!”
清泉流淌,智和盤膝坐在泉邊,緇衣破損,口中噴出的鮮血染紅了衣襟。
那茅草房早已沒了蹤跡,此間隻有狼藉一片。
獨孤熒立在十步外,她身材嬌小,麵容乖巧,可眼眸冷的很。
孟淵站在獨孤熒身後,氣機始終纏繞著智和。
方才獨孤熒先行出手,孟淵緊隨其上,逼出智和的佛動山河。
這一天機神通著實不凡,其威勢當真毀天滅地,且還久久不息,綿延不絕。
單單這一招,就可看出這位“智”字輩高僧的底蘊,孟淵和獨孤熒隻剩招架之力,若非解開屏趁虛而入,怕是要再耗上許久才能拿下此人。
此時此刻,孟淵也不敢有半分鬆懈。這老和尚雖說才隻武道五品境,但老而不死,指不定手底下還有什麽禁法。
“阿彌陀佛。”智和打量解開屏良久,這才道:“原來是青光子座下的孔雀尊者。”
解開屏蓬頭垢麵,沒想還是被認了出來,他顯然怕了,張了張嘴,有心想敷衍過去,但又不想破了誑語的戒律,便道:“老前輩認識我?”
“認識,我認識。”智和微微點頭,麵上雖有血汙,卻還是含笑,“你在鬆河府做的大事,老衲怎能不知?再說了,我與細腰奴也是認識的。”
孟淵和獨孤熒聞言,不由得對視一眼,倆人都忍不住看解開屏表情。
“原來是小僧俗家娘親的相好。”解開屏一向不把這種事看在眼裏,他甚至還想把孟淵介紹給他娘,是故他這會兒趕緊認了親,合十恭敬道:“可惜她被人殘害,不能再與大師琴瑟相和。”
“阿彌陀佛!”智和淡淡一笑,“老衲是出家人,不沾女色。隻是令堂昔日在平安府作亂,老衲曾驅趕一二,有過一麵之緣。”
“原來如此。”解開屏信了。
“熒熒燈火臨書卷,寂寂江山入草廬。”智和也不跟解開屏囉嗦,轉頭看向孟淵,說道:“菩提滅道在心而發,懷悲憫之心,一意孤行,最是壯懷激烈,是故一人有一人的威勢。”
他朝孟淵微微點頭,讚道:“施主隨心而發,似有幾分故人的風采。不知尊號是何?與應氏可有往來?”
“他是應三小姐座下護衛孟淵孟飛元。”解開屏出聲介紹。
“菩提滅道若要有滅道之威,當見‘道’之不古。蘭若寺中修習此法者,大都要出門遊曆,見識人間悲苦眾生。”智和歎了口氣,道:“看來孟施主非是尋常護衛。”
“鬆河府下,曾見光明聖王證道。”孟淵道。
“原來如此。”智和合十閉目,麵上悲憫,道:“施主眼中一時無有塵埃,卻還是當謹慎小心,時時拂拭。”
智和十分的有見識,又道:“孟施主少年英傑,與菩提滅道確有幾分相契。但所求之道,當非在此處,需往別處尋才是。”
“晚輩受教!”孟淵執刀行禮。
智和終於看向了獨孤熒。
夜間無風,智和口中一直冒著鮮血,看來受創不輕。
“獨孤氏的人不在蘭若寺見真佛,怎來這荒僻之地?”智和顯然認出了獨孤熒的身份。
“世間安有真佛?”獨孤熒生的乖巧,即便冷笑也無有多少氣勢,她接著道:“大和尚,我打聽過你的人品,你一生並未收徒傳道,武道有成之後曾助官府蕩掃平安府一地的賊盜,賑災籌糧,活人上千,還曾主張將寺產分給佃戶。”
獨孤熒說到這裏,總結道:“大和尚,你確實稱得上有德高僧。”
孟淵和解開屏對視一眼,兩人此時才知道智和竟還有這些過往。
以此種種來看,這位智和禪師比之那許多肥頭大耳之輩要強多了。
“阿彌陀佛。”智和微微搖頭,“隻是過往罷了。”
“大和尚說的不錯,這確實是過往之事。”獨孤熒緊緊盯著智和,上前一步,問道:“大和尚為何參與圍攻老應公一事?”
“原來施主是為此而來。”智和麵如金紙,顯然受傷不輕,他這會兒依舊有慈祥笑容,迴答道:“老衲不過是應天命罷了。”
獨孤熒皺眉,沉思片刻後才問道:“何為天命?”
智和輕輕搖頭,道:“他死了,他就不是天命。”
這話一說,獨孤熒沉默,孟淵和解開屏也麵麵相覷,都不解其意。
過了良久,獨孤熒才道:“可你不該將這一縷星火撲滅。”
“就算沒有老衲,應老先生也絕難成事。”智和絲毫不認為自己有錯,他認真道:“彼時外敵侵擾,內亂頻頻,已然舉世皆敵!應老先生無愧天地,無愧儒家為天地立心的使命,但他是不成的。”
“為何。”獨孤熒不解。
“大概是他少了刀劍。”智和道。
獨孤熒又沉默片刻,而後問道:“這是你的看法?”
智和搖搖頭,道:“老衲不過山野之人,隻知螺絲殼裏做道場,偶有濟民之舉,也不過是假慈悲,哪裏懂什麽治世的道理?”
“是誰教你的?”獨孤熒又問。
“我也不知道,好似腦筋中就忽然多出了這個想法。”智和並不隱瞞。
獨孤熒看向解開屏,場上唯二的和尚,且還是佛門五品境,修寂滅相的和尚。
“這是被人種念了。”解開屏最是在行,“他是五品武僧,能無聲無息改變其心中所思所想的人,必然在他之上,或是佛門三品境高人所為。若是四品境界,大概不能一時功成,需得耳濡目染,但必然也是有極高造詣之輩!”
說到這裏,解開屏十分肯定的道:“昔日小僧在上師座下,就是被日夜侵染,乃至於性情都與上師相類。”
眼見當事人現身說法,獨孤熒和孟淵都很認同。
“賢友如何掙脫枷鎖?”智和好奇來問。
“小僧也不知道。”解開屏想了想,道:“昔日上師就不太信任於我,說我不堪雕琢。或是小僧所求之道與上師大相徑庭,或是上師忙於證道而分心,亦或者小僧所修的寂滅相最能沉靜心思,這才脫了上師的掌控。”
“阿彌陀佛。”智和微微點頭,“老鼠洞裏能困一時,不能困一世,總有走出洞口的時候。”
解開屏朝智和合十行禮,道:“蘭若寺武僧傳承有序,律法森然,為師兄種念之人無聲無息見功,看來佛法精深,所修法相也是有些說法的。”
說到這兒,解開屏看向孟淵,問道:“孟兄是鎮妖司的人,想必知道蘭若寺‘智’字輩高僧的能耐,不妨迴去查問查問。當然,也可能此人並非出自蘭若寺。不過既然能耳濡目染而成,必然也是與智和師兄多有來往的,總能查問出些端倪。”
“你覺得此人與援手青光子之人是同一個人麽?”孟淵問。
解開屏搖頭,“不知道。我也想不明白,助上師成道,對那人到底有何好處。”
“總能查問出來的。”獨孤熒冷笑一聲,她死死的盯著智和,又問:“當年圍攻應氏,你們蘭若寺出了七個人,除了你還有兩個存世,都是誰?”
“隻有老衲殘軀猶在。”智和歎了口氣,渾濁雙目看向獨孤熒,道:“獨孤氏為應氏報仇?”
說著話,智和仰頭看天。
夜深無風無月,唯有點點星辰正稀。
智和看了片刻,然後竟強撐著身子站了起來,他麵上的慈祥笑容不見,反而有了幾分詭譎之意。
一時之間,孟淵三人分外警惕。
“老衲有愧高僧之名。”智和身側是清脆流泉之聲,而他的語聲卻滄桑之極,幾有幾分癲狂之意。
孟淵看向解開屏,獨孤熒也皺眉看解開屏。
按著先前的預算,孟淵和獨孤熒重傷智和之後,解開屏就該趁著對方力弱神亂之時禍亂其心,使其再無鬥誌。
可沒曾想,人家就是吐了幾口血,還扯了些大道理,最後竟還起了身,分明是還有一戰之力。
“這是禁法!”解開屏沒空委屈,他連連往後退,“他要拚命!”
武人拚命,還是五品境的武人拚命,孟淵和獨孤熒不敢輕視,也紛紛後退。
孟淵見識過不少或強悍、或詭異的天機神通,但此時此刻,卻沒瞧出智和有何不同。
無有天機之象外顯,不見氣息變動,智和好似沒有多少異常。
“葫蘆山下的手段呢?”孟淵覺得解開屏幫自己辦事不行,但是給青光子辦事最得力。
彼時解開屏發了狠,三五息內竟擾亂了六品武僧的神智,一舉扭轉了戰局。
“哪能三天兩頭用?你以為跟你用菩提滅道一樣?”解開屏立即賣苦,“等真不成了,我再試試……”
他竟穩重的很!
“你後麵那人到底是誰?”獨孤熒卻還在問。
智和兩手合十,並不理會。
他身周終於散出了幾分氤氳之氣,其中七彩光華暗淡,卻始終不絕。
孟淵當即心有所感,隻覺諸般念頭不存,連焚心之法都似要忘記催發,而心中隻有一個想法:頂禮膜拜。
當初青光子在鬆河府證道之時,天有異象,孟淵也有膜拜之心,但與今日相比,卻又不一樣。
彼時是因麵對“真佛”,生出跪拜真佛,祈求我佛護佑的膜拜之心;而今日今時,卻好似親見真佛舍身為渡眾生,因此才有了崇敬之感。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解開屏合十行禮,“師兄真是決絕。”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獨孤熒冷笑不停,“這種人,要麽是傻子,要麽是有大智慧!大和尚,你是前者!”
“這是什麽法門?”孟淵都沒空感慨,隻是追問。
“舍身成佛!”獨孤熒乖巧的臉蛋上都是不屑。
“舍身成佛?”孟淵瞪大眼睛細看。
這舍身成佛是蘭若寺絕技,若是武僧想要修習此法,比之想學佛動山河和菩提滅道還要艱難。
隻因此法太過強橫,根本不講道理。
但其威勢也極為不凡,乃是以極大毅力、極大勇氣、極大氣魄,懷地獄不空之心渡化世人。
一旦催動,猶如真佛降世,不懼諸般法門,不畏刀槍之害,力大如龍象,動靜如流星,肉身不滅,精神不死。
此法反噬極大,待天機法門難再維持後,輕則重傷,重則當場身死,正合“舍身”二字。
“阿彌陀佛。”智和緇衣無風自動,身側泉水倒流。
隻見智和周邊現出諸般佛光,一會兒洶湧,一會兒暗淡,其中散出無盡的慈悲之感,又似是真佛降臨,使周邊之人見之欲拜。
黑夜之中,好似隻剩智和一人,他似高大了幾分,本沒有多少血肉的蒼老麵容似被抽幹了一般。
緇衣鼓動,智和渾濁的雙眸中顯現出奇異佛光。
人雖還未出手,但其勢已然難擋。
孟淵也算見識過許多高手,如郤亦生這般武學奇才,可這一次卻是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武道境界和心境的威壓。
不敢大意,孟淵立即催動天神下凡,妄圖以道家天機法門,來對抗佛家的天機法門。
“老僧本已是世外之人,但三位小友非要追根問底,莫怪老僧無狀!”智和雙眸放出光芒,根本沒有舍身渡人的高僧模樣,反倒極其癲狂。
“你背後那人有何圖謀,竟值得你舍身為他?”獨孤熒依舊不死心,竟還在問。
“我佛救世之心,小小丫頭又怎會懂?”智和已然神誌不清,愈加癲狂。
“救世?難道是助青光子屠城?是殺戮眾生?”獨孤熒嗤笑。
“不殺生,仇恨永不止息。”智和也來嘲笑獨孤熒,他道:“我輩舍身之心,殺生為止殺,豈是你能懂的?”
“殺生為止殺,是說殺虎狼之輩,殺欺壓他人之輩,而非悲苦眾生。”孟淵實在看不下去了,橫刀在前,身周光芒環繞,道:“是故,你舍卻三生三世之身,也斷難成佛!”
這話一說,智和當即被激怒,咿咿呀呀個不停,猛然帶動身周佛光,引動寶泉之水,向孟淵而來。
獨孤熒也不稍退,當即迎上。
“我來助你!”解開屏毫無高僧風範,“妖僧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