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二丫!”隔壁的石頭在院外扯著嗓子喊:“鐵頭哥說族長讓你去他家呢!”還沒等陸長安走出去問點什麽,石頭就風風火火的跑遠了,她伸出的爾康手就那麽空在了那裏。
頓了頓,陸長安迴身關好了大門往族長家走,一路走一路思索著。
他們現在住的村子是下河村,但村子裏的人還是習慣說李家村,這也就意味著整個村子大都是李氏一族的族人,所以族長的話語權是相當大的。
穿過來這兩天,陸長安除了上山撿柴火,就是迴家熬米湯,煎藥,照顧陸父,幾乎沒有和村裏人說話的功夫。
一是她還沒適應這事事都要自己動手的日子,二是印象中原身平時也是這樣的性子,她不愛出門和村子裏的小孩子們一起瘋玩,也沒有很好的手帕交,不過這倒也省了陸長安費心遮掩了。
陸父這次受傷,是因為朝廷要延長運河挖河道,陸父和村裏的壯勞力一起去服徭役,這眼看都要完工迴來了,他從坡上給摔了下去,磕破了腦袋昏迷著被抬了迴來。
在河道上倒是有甬官給找了大夫,但也隻是給粗略包紮後開了便宜的藥。
可讓陸長安說,那藥還不如不吃呢,她就算不懂中藥,但也知道連三七和金錢草都沒有的藥,又怎麽能有效果呢,所以才央求著鄰居大娘去請大夫。
但看病抓藥是真貴啊,也就抓了三天的藥,陸父留在家裏的銀子就所剩無幾了。
一邊想一邊沿著記憶中的路走到了族長家,族長的孫子鐵頭早就在路口等著了,領著她往裏走,還不忘問她:“二丫二丫,你是要有新爹了麽?”
還沒等陸長安反應過來啥意思呢,鐵頭就朝屋裏喊了聲,“爺爺,我把二丫叫來啦!”
緊接著就從堂屋跌跌撞撞撲出來一個婦人,人還沒到跟前就哭喊了一句“我可憐的二丫啊!”
陸長安整個人被撲的向後倒去,要不是被鐵頭及時扶住了,就得被這個婦人壓到地上了。
她一擺手就掙脫了婦人的懷抱,發自真心的問了句:“你是誰啊?”
一聽這話,那婦人哭的更淒慘了,間接還夾雜著對陸父的埋怨。
“好了,不要在院子裏哭了!”老族長的聲音帶著明顯的不耐煩,那婦人才在一個婆子的攙扶下站好了,用手帕擦著淚,跟著陸長安他們進了堂屋。
“族長爺爺”陸長安按輩分喊了一聲族長後,就垂頭立在那裏不說話了,耳邊還響著那婦人的抽噎聲。
等了好一會兒族長才問:“二丫啊,你爹怎麽樣了啊?”
“好多了,”陸長安抬頭衝著族長說:“族長爺爺,我爹今天已經能咽下去米湯了,他是不是很快就能醒了?”
李老頭這才抬起了眼皮,看著陸長安說:“好好,一會兒再讓你柱子叔去鎮子裏把大夫請來看看。”
“大伯”那婦人看他們都沒人說正事,忍不住喊了一聲。
“不敢當這句大伯,”老族長連看都不看她一眼,“估計這位夫人是貴人多忘事,當初你們一家子是分出去了的,咱們已經沒有關係了。今兒要不是看著裏正的麵子,你都踏不進這個村子。”
陸長安聽著他們的話,感覺這是有舊瓜的意思啊,也不知道這是哪家的媳婦。
正想著呢就聽族長的聲音像是帶著一道雷劈在了她頭上“二丫,這是你娘。”
哦豁,原來是我爹的媳婦。
陸長安這才恍若受驚般的抬起頭看著那婦人,這一瞧倒是真吃了一驚。因為這婦人當真是長的極美,臉若銀盤眼含春水的那種。
她這一抬頭,那婆子也瞧見了陸長安的臉,激動地說:“哎呀,姑娘長的真是像極了夫人啊,果然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到底是親母女啊!”
一聽這話,陸長安就在心裏嗬嗬了,這婆子純屬睜眼說瞎話,她淘米做飯時早就照過了,她是容長臉丹鳳眼,可不是貴婦人這樣的圓臉。
那婆子也不管有沒有人接話,就對著陸長安洋洋灑灑地好一頓解釋。
在陸長安聽起來,撇去藝術加工和誇大的成分,就是陸父跟著爹媽來到李家村投親,但是親人早沒了,但後來還是落戶在了李家村,然後娶了族長這一房老三家的女兒李翠娘。
和村裏的大戶結親,是外來戶融入當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陸家還是逃難到此地,更是要抱緊當地大戶的腿才能過得好。
要說陸父這個外來戶,怎麽就能順利娶到了族長這一房的女兒,還得是陸父長的好看,再有他們當年隻是避兵禍逃難來的,而不是鬧饑荒窮的啃樹根,還是能蓋得起房子的,就這麽著娶了媳婦。
據這個婆子所述,陸家祖母不是個好婆婆,李翠娘懷著孕還要下地操勞農事,生下了原身後又因為是女兒不得公婆的喜歡,所以經常迴娘家小住。
她為人善良,無意間幫助了路過村子裏避雨的人,那人是鎮子上糧鋪家的小兒子,對李翠娘一見鍾情,要死要活的非卿不娶。
然後也不知道陸父和李翠娘怎麽談的,倆人和離了。再然後李家三房和離歸家的女兒意外去世,沒多久,三房一家子就都搬走了。
因為這事兒,陸家祖父母沒幾年也鬱鬱而終了,陸父更是一蹶不振,也不去書院讀書了,整日裏無所事事。
聽到這裏,陸長安才覺得有些事情能說通了。
剛來時沒注意,但這兩天她在空閑裏也會發現有很多違和的地方,比如這個村子是李家村,他們卻不姓李,這在族群而聚的古代是很少見的。
比如她家雖然住著磚瓦房,但是屋裏破破爛爛的。可就這麽簡陋的屋子,廚房卻有精米細麵和幾塊臘肉,家裏卻沒幾個銀子。
還有就是她家並沒有養家禽,別說養豬了,連隻雞也沒養。
再比如原身為什麽不愛出門,因為村子有小孩兒笑過她娘沒了。陸長安原來以為是娘死得早,原來是跑了啊。
“你不是死了麽?”陸長安看著淚水漣漣的婦人問道。
“二丫啊,你這話是要剜我這個當娘的心啊!”
“我還得迴去給我爹煎藥,你要是沒什麽要說的我就走了”
一看陸長安沒有順著她搭的台子來一出母女相認抱頭痛哭的戲碼,李翠娘也哭不下去了。“我聽到你爹出事了,就去打聽了一下,都說是活不成了,到時候你這個苦命的可怎麽辦啊?”
“所以你是來給我爹送錢治病的麽?”陸長安不等李翠娘說完就走過去抓住她的手,“我就知道,我爹平日裏那麽熱心腸,不能一出事了就沒人管他了,可沒想到,你還這麽惦記我爹啊!”
一聽這話,李翠娘的手就跟觸電了一樣甩開了陸長安,還不安的看了眼一旁的婆子,才擠出個笑說:“瞧你這孩子,這麽大了都不會說話,我怎麽還會惦記你爹呢,我是放不下你啊!”
“放不下我啊?是過了這麽多年才突然發現的麽?前些年怎麽就把我放下了呢?”陸長安也收了笑,直直地看著李翠娘。
“還有別笑了,你這笑可比剛才哭的要難看多了。”
頓了頓,陸長安迴身關好了大門往族長家走,一路走一路思索著。
他們現在住的村子是下河村,但村子裏的人還是習慣說李家村,這也就意味著整個村子大都是李氏一族的族人,所以族長的話語權是相當大的。
穿過來這兩天,陸長安除了上山撿柴火,就是迴家熬米湯,煎藥,照顧陸父,幾乎沒有和村裏人說話的功夫。
一是她還沒適應這事事都要自己動手的日子,二是印象中原身平時也是這樣的性子,她不愛出門和村子裏的小孩子們一起瘋玩,也沒有很好的手帕交,不過這倒也省了陸長安費心遮掩了。
陸父這次受傷,是因為朝廷要延長運河挖河道,陸父和村裏的壯勞力一起去服徭役,這眼看都要完工迴來了,他從坡上給摔了下去,磕破了腦袋昏迷著被抬了迴來。
在河道上倒是有甬官給找了大夫,但也隻是給粗略包紮後開了便宜的藥。
可讓陸長安說,那藥還不如不吃呢,她就算不懂中藥,但也知道連三七和金錢草都沒有的藥,又怎麽能有效果呢,所以才央求著鄰居大娘去請大夫。
但看病抓藥是真貴啊,也就抓了三天的藥,陸父留在家裏的銀子就所剩無幾了。
一邊想一邊沿著記憶中的路走到了族長家,族長的孫子鐵頭早就在路口等著了,領著她往裏走,還不忘問她:“二丫二丫,你是要有新爹了麽?”
還沒等陸長安反應過來啥意思呢,鐵頭就朝屋裏喊了聲,“爺爺,我把二丫叫來啦!”
緊接著就從堂屋跌跌撞撞撲出來一個婦人,人還沒到跟前就哭喊了一句“我可憐的二丫啊!”
陸長安整個人被撲的向後倒去,要不是被鐵頭及時扶住了,就得被這個婦人壓到地上了。
她一擺手就掙脫了婦人的懷抱,發自真心的問了句:“你是誰啊?”
一聽這話,那婦人哭的更淒慘了,間接還夾雜著對陸父的埋怨。
“好了,不要在院子裏哭了!”老族長的聲音帶著明顯的不耐煩,那婦人才在一個婆子的攙扶下站好了,用手帕擦著淚,跟著陸長安他們進了堂屋。
“族長爺爺”陸長安按輩分喊了一聲族長後,就垂頭立在那裏不說話了,耳邊還響著那婦人的抽噎聲。
等了好一會兒族長才問:“二丫啊,你爹怎麽樣了啊?”
“好多了,”陸長安抬頭衝著族長說:“族長爺爺,我爹今天已經能咽下去米湯了,他是不是很快就能醒了?”
李老頭這才抬起了眼皮,看著陸長安說:“好好,一會兒再讓你柱子叔去鎮子裏把大夫請來看看。”
“大伯”那婦人看他們都沒人說正事,忍不住喊了一聲。
“不敢當這句大伯,”老族長連看都不看她一眼,“估計這位夫人是貴人多忘事,當初你們一家子是分出去了的,咱們已經沒有關係了。今兒要不是看著裏正的麵子,你都踏不進這個村子。”
陸長安聽著他們的話,感覺這是有舊瓜的意思啊,也不知道這是哪家的媳婦。
正想著呢就聽族長的聲音像是帶著一道雷劈在了她頭上“二丫,這是你娘。”
哦豁,原來是我爹的媳婦。
陸長安這才恍若受驚般的抬起頭看著那婦人,這一瞧倒是真吃了一驚。因為這婦人當真是長的極美,臉若銀盤眼含春水的那種。
她這一抬頭,那婆子也瞧見了陸長安的臉,激動地說:“哎呀,姑娘長的真是像極了夫人啊,果然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到底是親母女啊!”
一聽這話,陸長安就在心裏嗬嗬了,這婆子純屬睜眼說瞎話,她淘米做飯時早就照過了,她是容長臉丹鳳眼,可不是貴婦人這樣的圓臉。
那婆子也不管有沒有人接話,就對著陸長安洋洋灑灑地好一頓解釋。
在陸長安聽起來,撇去藝術加工和誇大的成分,就是陸父跟著爹媽來到李家村投親,但是親人早沒了,但後來還是落戶在了李家村,然後娶了族長這一房老三家的女兒李翠娘。
和村裏的大戶結親,是外來戶融入當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陸家還是逃難到此地,更是要抱緊當地大戶的腿才能過得好。
要說陸父這個外來戶,怎麽就能順利娶到了族長這一房的女兒,還得是陸父長的好看,再有他們當年隻是避兵禍逃難來的,而不是鬧饑荒窮的啃樹根,還是能蓋得起房子的,就這麽著娶了媳婦。
據這個婆子所述,陸家祖母不是個好婆婆,李翠娘懷著孕還要下地操勞農事,生下了原身後又因為是女兒不得公婆的喜歡,所以經常迴娘家小住。
她為人善良,無意間幫助了路過村子裏避雨的人,那人是鎮子上糧鋪家的小兒子,對李翠娘一見鍾情,要死要活的非卿不娶。
然後也不知道陸父和李翠娘怎麽談的,倆人和離了。再然後李家三房和離歸家的女兒意外去世,沒多久,三房一家子就都搬走了。
因為這事兒,陸家祖父母沒幾年也鬱鬱而終了,陸父更是一蹶不振,也不去書院讀書了,整日裏無所事事。
聽到這裏,陸長安才覺得有些事情能說通了。
剛來時沒注意,但這兩天她在空閑裏也會發現有很多違和的地方,比如這個村子是李家村,他們卻不姓李,這在族群而聚的古代是很少見的。
比如她家雖然住著磚瓦房,但是屋裏破破爛爛的。可就這麽簡陋的屋子,廚房卻有精米細麵和幾塊臘肉,家裏卻沒幾個銀子。
還有就是她家並沒有養家禽,別說養豬了,連隻雞也沒養。
再比如原身為什麽不愛出門,因為村子有小孩兒笑過她娘沒了。陸長安原來以為是娘死得早,原來是跑了啊。
“你不是死了麽?”陸長安看著淚水漣漣的婦人問道。
“二丫啊,你這話是要剜我這個當娘的心啊!”
“我還得迴去給我爹煎藥,你要是沒什麽要說的我就走了”
一看陸長安沒有順著她搭的台子來一出母女相認抱頭痛哭的戲碼,李翠娘也哭不下去了。“我聽到你爹出事了,就去打聽了一下,都說是活不成了,到時候你這個苦命的可怎麽辦啊?”
“所以你是來給我爹送錢治病的麽?”陸長安不等李翠娘說完就走過去抓住她的手,“我就知道,我爹平日裏那麽熱心腸,不能一出事了就沒人管他了,可沒想到,你還這麽惦記我爹啊!”
一聽這話,李翠娘的手就跟觸電了一樣甩開了陸長安,還不安的看了眼一旁的婆子,才擠出個笑說:“瞧你這孩子,這麽大了都不會說話,我怎麽還會惦記你爹呢,我是放不下你啊!”
“放不下我啊?是過了這麽多年才突然發現的麽?前些年怎麽就把我放下了呢?”陸長安也收了笑,直直地看著李翠娘。
“還有別笑了,你這笑可比剛才哭的要難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