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親征,隨行大軍共十萬餘人,其中聖上親率中路大軍三萬人,其餘東西兩路大軍的主帥,也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涼州軍被編入中路大軍,三個營的騎兵也被整編到一起做前鋒營,由許長安率領。
從當年他們潛入漠北迴來後,許長安就知道這一戰是遲早的事,因此這幾年一直都在整訓和演練作戰。
她在順利掌握了營裏的話語權後,就開始進行大戰的戰術培訓和改進。
涼州軍以騎兵為主,輔以少量的步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許長安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馬具的改良換代。
古代的戰場上,為了讓士兵更好的騎馬衝鋒,不會在馬背上左右滑動掉下來,就發明了馬鞍和馬鐙。
但隨後又出現了士兵一旦落馬,就會被馬鐙掛住腳,從而拖行致死的現象,這之後才就有了馬靴。
馬靴的使用,可以保證人在墜馬時腳部順利脫離,所以馬靴對士兵來講,重要性堪比一把鋒利的陌刀。
許長安給營裏的騎兵換了全新的馬靴,靴筒更高,就在膝蓋之下的位置,且用的都是上好的牛皮,更能保護騎兵的腳腕,還給戰馬更換了馬蹄鐵。
這樣一水兒的新裝備,帶隊出去巡防的時候,整個涼州軍都能看的到。
石碾子最開始還勸她,這樣做的話其他將軍麵上不好看,許長安無所謂,她在大帳裏當著眾人說:“我不怕有人說我沽名釣譽,邀買人心。我隻要能把士兵從戰場上帶迴來就行,他們的命,比我的名聲更重。”
饒是日子再難過,從始至終許長安都沒有想過在軍營裏做生意,最初時的盤火抗,那隻能算掙些外快,性質上和打土匪沒什麽區別。
可等她成了什長,甚至是如今的驍騎將軍後,卻沒有帶著軍隊做過一分錢買賣。
她沒讀過史書,也沒係統的學過王朝的興衰更替,但總會知道軍閥的危害。軍隊做生意,自主掌握財政後,就不再依賴朝廷的管控,久而久之就會演變為軍閥。
許長安不怕軍閥出現後會推翻王朝的統治,她在乎的是天下黎庶,曆史有它自己的進程,升鬥小民的命也是命。
她這個營裏的裝備換新之後,陳瑜和另一個驍騎將軍也緊跟其後換了馬靴,那幾年不誇張的說,整個涼州軍都是勒著褲腰帶過日子的。
那時陳瑜的兄長陳瑾已經是涼州將軍了,從朝廷要來的軍餉一分不少的都撥給軍營了,許長安身先士卒和士兵們同吃同住,全然不搞特殊待遇,這才上下一心整治軍備,幾年的時間完成了大換血。
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征北大軍中的涼州士兵軍容整肅,戰力強悍,在戰鬥中的大放異彩,尤其是前鋒營的功勞任誰都無法抹去。
在正式決戰的這日,大軍的火炮營率先開炮,幾輪炮擊之後,對方的陣型已經大亂。
擂鼓聲響起,許長安帶著前鋒營率先衝過去,又有左右兩營,從側方包抄策應,三路互成犄角,大軍殿後,所向披靡勢必要拿下這一役。
此戰的戰術是許長安參與製定的,哪怕是隔了百年的時間,三三製戰術的震撼力依舊無與倫比。
前鋒營突擊,撕開對方的陣地,左右兩翼穿插配合,協同推進,交替掩護。
在這個戰術下,士兵的傷亡大大減少,且更靈活機動,尤其是在騎兵衝鋒過後,進入到白刃肉搏戰之時,更顯優勢。這種戰術用在當下,在沒有火槍對衝的冷兵器戰場上,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這種戰術需要極高的戰術素養,適用於大規模兵團作戰,涼州軍一戰成名,許長安更是名噪一時。
畢其功於一役,在強大的軍隊和優秀的戰術下,中軍一路呈摧枯拉朽之勢,順利搗毀了敵人的老巢,查丹台吉當場被誅殺,漠北各大貴族都成了階下囚,哪怕是有漏網之魚逃竄到更北之地,也不會再形成什麽氣候了。
許長安帶迴了無數的俘虜和金銀財寶,還有早年間不斷被擄走當成奴隸的老百姓。
但她的很多同袍卻留在了那裏,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莫過如是。
迴到中軍帳之後,許長安先安頓好受傷的士兵,又讓人統計了傷亡人數,尤其是戰死之人的情況,再見過另外兩路的主帥後,就迴到了自己的帳篷。
陳瑜躺在她的帳內,渾身纏滿了紗布,有些高熱,可精神看起來卻很好。
大戰之時,前鋒營衝殺得速度很猛,等到層層推進至漠北王庭所在時,已經呈各自為戰的態勢,每個士兵心中都裝滿了建功立業的迫切,許長安當時也無暇顧及其他。
等到勝負已定,戰事稍平之後,才有人來報陳瑜所帶的人馬,至今還未到預定的地點匯合。許長安當即點好兵馬,出發前去接應。
循著戰前規劃好的進攻路線,許長安在漠北王庭的東南方六十公裏處見到了正在鏖戰的涼州軍。
許長安他們到的時候,正看到扛纛者被打落馬下,涼州軍的大旗斜插在地上。
她一馬當前,飛掠過去,彎腰抽出地上的旗幟,振臂一唿,帶著前鋒營衝殺進去。
被圍困的涼州軍已經苦戰許久,死傷慘重,被從王庭裏逃亡的漠北部落漸漸包圍,這些人知道王庭被毀,首領已伏誅,也不想著趕緊逃竄,反而是抱著同歸於盡的念頭來圍攻他們。
千餘人的隊伍隻剩下數百人,眼看著敵人就要圍上來了,涼州軍的士兵也是各個都存了死誌,戰意更盛。
就在眾人以為將要埋骨於此時,卻看到遠處煙塵四起,數千騎兵奔騰而來,最前方的一騎,馬上之人擎著大纛,如一道迅猛的閃電,直直劈開了包圍圈。
包圍圈裏還在苦戰的涼州軍,正在奮力和敵人砍殺,就聽到人群中傳來一聲聲驚唿:“是許將軍!許將軍來啦!許將軍來救我們了!”
許長安一馬當先,從外圍打殺進去,她戰力強悍,下手穩準狠,所行之處長槍一甩就能打死一個,跟在她後麵的前鋒營士兵也都是喊聲震天地一路衝鋒。
許是纏鬥的時間長了,許是被這種不要命的衝鋒方式鎮住了,外圍的敵人很快就被砍得七零八落,幾個唿吸間,許長安就衝了進去,看到了被困其中的陳瑜,也看到了被他護在身後的秦王。
許長安長槍一刺,串倒了他身前的敵兵,又彎腰抄起地上的陌刀,砍翻了圍過來的人,拔出插在敵人身上的長槍,橫刀立馬護在他們的前方。
許長安帶的騎兵是有備而來,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這群殘兵敗將消滅殆盡,這時才有副將激動大喊到:“將軍!是圖琿部的首領!”圖琿部的首領,就是引起叛亂的查丹台吉第三子,也是他們部落欽定的下一個首領。
看著戰場清掃完畢,被圍困的傷員都得到了救助,許長安才驅馬迴身,看向陳瑜和秦王,心中對他們為何遇上了這些潰兵也有猜測。
陳瑜受傷不輕,早已無力支撐,直到這時心裏的那股勁兒才鬆了,慢慢滑落在地,他仰頭看著許長安,眼睛燦若星辰,“你又救了我的命,看來老天是非要我報答你不可了。”
“許將軍,讓我來做你的麵首,可好?”
從當年他們潛入漠北迴來後,許長安就知道這一戰是遲早的事,因此這幾年一直都在整訓和演練作戰。
她在順利掌握了營裏的話語權後,就開始進行大戰的戰術培訓和改進。
涼州軍以騎兵為主,輔以少量的步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許長安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馬具的改良換代。
古代的戰場上,為了讓士兵更好的騎馬衝鋒,不會在馬背上左右滑動掉下來,就發明了馬鞍和馬鐙。
但隨後又出現了士兵一旦落馬,就會被馬鐙掛住腳,從而拖行致死的現象,這之後才就有了馬靴。
馬靴的使用,可以保證人在墜馬時腳部順利脫離,所以馬靴對士兵來講,重要性堪比一把鋒利的陌刀。
許長安給營裏的騎兵換了全新的馬靴,靴筒更高,就在膝蓋之下的位置,且用的都是上好的牛皮,更能保護騎兵的腳腕,還給戰馬更換了馬蹄鐵。
這樣一水兒的新裝備,帶隊出去巡防的時候,整個涼州軍都能看的到。
石碾子最開始還勸她,這樣做的話其他將軍麵上不好看,許長安無所謂,她在大帳裏當著眾人說:“我不怕有人說我沽名釣譽,邀買人心。我隻要能把士兵從戰場上帶迴來就行,他們的命,比我的名聲更重。”
饒是日子再難過,從始至終許長安都沒有想過在軍營裏做生意,最初時的盤火抗,那隻能算掙些外快,性質上和打土匪沒什麽區別。
可等她成了什長,甚至是如今的驍騎將軍後,卻沒有帶著軍隊做過一分錢買賣。
她沒讀過史書,也沒係統的學過王朝的興衰更替,但總會知道軍閥的危害。軍隊做生意,自主掌握財政後,就不再依賴朝廷的管控,久而久之就會演變為軍閥。
許長安不怕軍閥出現後會推翻王朝的統治,她在乎的是天下黎庶,曆史有它自己的進程,升鬥小民的命也是命。
她這個營裏的裝備換新之後,陳瑜和另一個驍騎將軍也緊跟其後換了馬靴,那幾年不誇張的說,整個涼州軍都是勒著褲腰帶過日子的。
那時陳瑜的兄長陳瑾已經是涼州將軍了,從朝廷要來的軍餉一分不少的都撥給軍營了,許長安身先士卒和士兵們同吃同住,全然不搞特殊待遇,這才上下一心整治軍備,幾年的時間完成了大換血。
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征北大軍中的涼州士兵軍容整肅,戰力強悍,在戰鬥中的大放異彩,尤其是前鋒營的功勞任誰都無法抹去。
在正式決戰的這日,大軍的火炮營率先開炮,幾輪炮擊之後,對方的陣型已經大亂。
擂鼓聲響起,許長安帶著前鋒營率先衝過去,又有左右兩營,從側方包抄策應,三路互成犄角,大軍殿後,所向披靡勢必要拿下這一役。
此戰的戰術是許長安參與製定的,哪怕是隔了百年的時間,三三製戰術的震撼力依舊無與倫比。
前鋒營突擊,撕開對方的陣地,左右兩翼穿插配合,協同推進,交替掩護。
在這個戰術下,士兵的傷亡大大減少,且更靈活機動,尤其是在騎兵衝鋒過後,進入到白刃肉搏戰之時,更顯優勢。這種戰術用在當下,在沒有火槍對衝的冷兵器戰場上,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這種戰術需要極高的戰術素養,適用於大規模兵團作戰,涼州軍一戰成名,許長安更是名噪一時。
畢其功於一役,在強大的軍隊和優秀的戰術下,中軍一路呈摧枯拉朽之勢,順利搗毀了敵人的老巢,查丹台吉當場被誅殺,漠北各大貴族都成了階下囚,哪怕是有漏網之魚逃竄到更北之地,也不會再形成什麽氣候了。
許長安帶迴了無數的俘虜和金銀財寶,還有早年間不斷被擄走當成奴隸的老百姓。
但她的很多同袍卻留在了那裏,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莫過如是。
迴到中軍帳之後,許長安先安頓好受傷的士兵,又讓人統計了傷亡人數,尤其是戰死之人的情況,再見過另外兩路的主帥後,就迴到了自己的帳篷。
陳瑜躺在她的帳內,渾身纏滿了紗布,有些高熱,可精神看起來卻很好。
大戰之時,前鋒營衝殺得速度很猛,等到層層推進至漠北王庭所在時,已經呈各自為戰的態勢,每個士兵心中都裝滿了建功立業的迫切,許長安當時也無暇顧及其他。
等到勝負已定,戰事稍平之後,才有人來報陳瑜所帶的人馬,至今還未到預定的地點匯合。許長安當即點好兵馬,出發前去接應。
循著戰前規劃好的進攻路線,許長安在漠北王庭的東南方六十公裏處見到了正在鏖戰的涼州軍。
許長安他們到的時候,正看到扛纛者被打落馬下,涼州軍的大旗斜插在地上。
她一馬當前,飛掠過去,彎腰抽出地上的旗幟,振臂一唿,帶著前鋒營衝殺進去。
被圍困的涼州軍已經苦戰許久,死傷慘重,被從王庭裏逃亡的漠北部落漸漸包圍,這些人知道王庭被毀,首領已伏誅,也不想著趕緊逃竄,反而是抱著同歸於盡的念頭來圍攻他們。
千餘人的隊伍隻剩下數百人,眼看著敵人就要圍上來了,涼州軍的士兵也是各個都存了死誌,戰意更盛。
就在眾人以為將要埋骨於此時,卻看到遠處煙塵四起,數千騎兵奔騰而來,最前方的一騎,馬上之人擎著大纛,如一道迅猛的閃電,直直劈開了包圍圈。
包圍圈裏還在苦戰的涼州軍,正在奮力和敵人砍殺,就聽到人群中傳來一聲聲驚唿:“是許將軍!許將軍來啦!許將軍來救我們了!”
許長安一馬當先,從外圍打殺進去,她戰力強悍,下手穩準狠,所行之處長槍一甩就能打死一個,跟在她後麵的前鋒營士兵也都是喊聲震天地一路衝鋒。
許是纏鬥的時間長了,許是被這種不要命的衝鋒方式鎮住了,外圍的敵人很快就被砍得七零八落,幾個唿吸間,許長安就衝了進去,看到了被困其中的陳瑜,也看到了被他護在身後的秦王。
許長安長槍一刺,串倒了他身前的敵兵,又彎腰抄起地上的陌刀,砍翻了圍過來的人,拔出插在敵人身上的長槍,橫刀立馬護在他們的前方。
許長安帶的騎兵是有備而來,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這群殘兵敗將消滅殆盡,這時才有副將激動大喊到:“將軍!是圖琿部的首領!”圖琿部的首領,就是引起叛亂的查丹台吉第三子,也是他們部落欽定的下一個首領。
看著戰場清掃完畢,被圍困的傷員都得到了救助,許長安才驅馬迴身,看向陳瑜和秦王,心中對他們為何遇上了這些潰兵也有猜測。
陳瑜受傷不輕,早已無力支撐,直到這時心裏的那股勁兒才鬆了,慢慢滑落在地,他仰頭看著許長安,眼睛燦若星辰,“你又救了我的命,看來老天是非要我報答你不可了。”
“許將軍,讓我來做你的麵首,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