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年,許長安又一次來到了京城。
不同於上一次的前路茫茫,現在的她總算是能好好欣賞京城的風光了。
她勒著疾風的韁繩,緩步跟在隊伍中,最前方是堅持要騎馬進城的聖上,而後是眾皇子和大將統帥們,許長安和陳瑜都緊隨其後。
聖上親征,大獲全勝,俘虜們都一車一車的拉迴來了,京城的百姓都在道路兩旁看這難得一見的盛景。許長安還在人群中,看到了許大年和於秋果,許大年笑得見眉不見眼,於秋果也是一個勁兒的抹著眼淚。
皇後親迎至城門口處,同聖上攜手登上禦輦,慰問了跟隨的士兵將軍後,又一起參加了慶功的大宴,席間也是和眾人交談甚歡,關心各位將軍的身體。
許長安第一次見到她,才覺得傾國傾城的盛世容顏有了具象化的模樣,看來秦王還是沾了母親優秀基因的光,長得比聖上要好看。
就在許長安胡想的時候,上首的皇後柔聲道:“許將軍,本宮一定要敬將軍三杯酒。這第一杯,是敬許將軍謀略過人,領兵有方,且為國為民大公無私。”
許長安連忙起身行禮:“職責所在,不敢當娘娘謬讚。”
皇後飲完一杯酒後,又端起了第二杯:“這第二杯,要敬許將軍戰場殺敵,勇猛非凡,於危急中救下了秦王的性命。”
不等許長安再次行禮,她就端起宮人給倒好的第三杯酒,眼中含淚道:“這最後一杯,是一個母親的心意,敬許將軍救了我的孩子。”
許長安終是舉起了酒杯,一飲而盡。
皇後的一席話說完後,殿內就有不少人都在偷偷看聖上的表情,哪知道聖上卻很欣慰地看著皇後,語氣溫柔道:“梓潼所念,和朕一樣。”
隨後就宣告要立秦王為太子,命禮部加緊籌辦冊封禮。又任命了許長安暫領禁軍衛統領一職,協同親衛軍一起負責宮防事務。一時間許長安的身邊,又圍滿了前來恭賀的人。
夜半時分,酒宴方散,聖上和皇後先迴了後宮,眾人才三兩結伴出宮。許長安走到宮門口時,似是心有所感,迴頭看向內宮的方向。
聖上看著站在宮殿門口,遙望宮門的皇後,說:“站在宮門口做什麽?夜裏涼,別凍壞了身子。”
皇後充耳不聞,良久後才進到殿內,看也不看坐在紅漆描金六角寶座上的人,徑直走到羅漢榻坐下,又擺手讓內侍宮人全都退下後,才淡淡地說:“你覺得冷,是因為你老了,我倒覺得現下正好。”
抬頭看了一眼慍怒的聖上,又笑著說:“生老病死本來就是每個人都要經曆的啊,你不會是真的認為自己能萬萬歲吧。”
聖上老眼昏花,卻依舊不服老,他覺得自己是天子,天子就是得到上天厚愛,被萬民稱頌“萬歲萬萬歲”的人,他怎麽會生老病死呢?
可眼前的這個女人,卻笑他癡心妄想,說著大逆不道的狂悖之言,他疾言厲色道:“你瘋了嗎?你以為朕封了你的兒子當太子,你就穩操勝券了?隻要朕一句話,就能廢了你們兩個,信不信!”
皇後娘娘還是那副嘲諷的表情:“啊,沒關係,你當然可以廢掉他,可如今你敢保證再次廢掉一個太子後,從朝堂到天下,依舊不會發生動蕩嗎?”
聖上神情陰暗,明白她說的意思,就是因為明白,才更覺憤怒。事已至此,他不是不能再廢掉一個太子,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培養出下一個繼承人了。他雖然忌憚過這母子倆,但對秦王的培養和希冀是不作假的,甚至為了鞏固他的太子之位,下狠手打壓了序齒靠前的幾個親王,為他的繼位掃除隱患。
最重要的是,他努力抑製住喉嚨裏的腥甜,手指掐住掌心不讓自己咳出來,時不待人,他的確是老了。
瞧著他的麵色,皇後又衝他嫣然一笑,一如二十年前他初次見到她時的那樣靈動活潑,讓人移不開目光。
“你為什麽要生氣呢?你本也沒打算廢掉太子的,要不然為何會等不及要我的命呢。”
聖上的臉色終於變了一瞬,寒聲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皇後不語,緊緊盯著高高在上的男人,看著這個讓自己悲歡喜怒了二十年的人,隻覺得彈指間,過往的恩愛與恨意全都消散如雲煙了。
聖上不愛她嗎?是愛的,初入宮就是椒房之寵,在她生下十九皇子後,宮裏再無其他皇子誕生,由此可見她和聖上是真的過了那麽多年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
她的兒子十九皇子,還未及冠就被封為王爺,封號還是很容易讓人產生遐想的秦王。而她自己,也從敏妃一步步登上了後位,是能在史書裏與帝王一起被提及的。
他們二人,生同衾死同穴,並且之後每一任君王都會流著他們的血脈,祖宗家廟中,她也會香火不斷,被後繼之君們跪拜。
可在愛她之餘,聖上更愛權力,也更愛這萬裏江山。
外患已平,他要處理的就是內憂了。當知道晚上的大宴後,聖上還要來她宮裏一起用膳時,她就知道,自己不會再看到明日的朝陽了。
所以她才會突然去城門口迎駕,然後順理成章的參加慶功宴,見一見想見的人,說一說遲到了許久的話。
此刻她在想的是,這一次我終於看到我的孩子長大成人了,他不僅流淌著我的血脈,還會延續著我的意誌。我也終於讓明珠蒙塵,含冤而死的少年將軍綻放了本屬於她的光芒,保家衛國,馳騁疆場。我來過這裏,留下了痕跡,看到了改變,就足夠了。
她的聲音清冷,很認真地說:“我的名字是華明,不是敏兒。”
她曾見過人間的風和景明,成長在光芒萬丈的新時代,這個人給她的所有榮光,都逃不出這四四方方的牢籠,更何況這道光與她自己成長的地方相比,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可是這些,她現在已經不想說給他聽了。
她端起手邊的酒杯,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她的飲食中長年累月地被摻入了秘藥,平日裏與正常人無異,診脈時也看不出端倪,隻有飲下太平鬆針酒才會發作,見血封喉,沒有任何救治的機會。
聖上看著她什麽話也沒有留下,就那樣決絕的喝下了酒,眼淚簌簌而下,嘴唇顫抖著,最終也沒說出什麽話來。
月落日出,大殿裏的燭火都已經熄滅了,內侍都在殿外等著,誰也不敢去敲門。
一片寂靜之中,遠處傳來急速的奔跑聲,太子踉踉蹌蹌地闖了進去,手腳並用爬到了皇後的身邊。
他抬頭看著癱坐在上首的父親,再看著倒在榻上的母親,雙眼緊閉,如果不是嘴邊的血跡,就像是睡著了一樣,依舊容色如光,豔絕天下。
他背起皇後,喃喃道:“母後,這裏涼,兒子這就帶你迴去。”
寶椅上的帝王,注視著太子蹣跚的腳步,和皇後垂落的雙臂,一言不發。
皇後崩逝,聖上痛心不已,輟朝七日,親自為皇後寫下悼詞,又令太子和禮部有司主持葬禮,停靈七七四十九天後才葬入皇陵。
許長安帶著一隊禁軍,在宮門口負責查驗宗親命婦們的腰牌,又加強了對宮內的巡防和守衛,力求做到一隻蒼蠅也不能跟著混進來。
皇後的葬禮極其煊赫,聖上幾次淚灑靈堂,極盡哀思,太子也是悲痛欲絕,然而死後的哀榮再如何盛大,也掩蓋不了皇後猝然崩逝下帶來的改變。
大軍凱旋時,皇後還親自去往城門口迎接聖駕,撫恤將士,當時的風采還留在百姓的談論中,結果轉天人就沒了,不僅是民間議論紛紛,朝堂上也是心思浮動。
隻可惜,還沒等有心之人跳出來生事,聖上就栽倒在了出殯的梓宮前,昏迷不醒。
不同於上一次的前路茫茫,現在的她總算是能好好欣賞京城的風光了。
她勒著疾風的韁繩,緩步跟在隊伍中,最前方是堅持要騎馬進城的聖上,而後是眾皇子和大將統帥們,許長安和陳瑜都緊隨其後。
聖上親征,大獲全勝,俘虜們都一車一車的拉迴來了,京城的百姓都在道路兩旁看這難得一見的盛景。許長安還在人群中,看到了許大年和於秋果,許大年笑得見眉不見眼,於秋果也是一個勁兒的抹著眼淚。
皇後親迎至城門口處,同聖上攜手登上禦輦,慰問了跟隨的士兵將軍後,又一起參加了慶功的大宴,席間也是和眾人交談甚歡,關心各位將軍的身體。
許長安第一次見到她,才覺得傾國傾城的盛世容顏有了具象化的模樣,看來秦王還是沾了母親優秀基因的光,長得比聖上要好看。
就在許長安胡想的時候,上首的皇後柔聲道:“許將軍,本宮一定要敬將軍三杯酒。這第一杯,是敬許將軍謀略過人,領兵有方,且為國為民大公無私。”
許長安連忙起身行禮:“職責所在,不敢當娘娘謬讚。”
皇後飲完一杯酒後,又端起了第二杯:“這第二杯,要敬許將軍戰場殺敵,勇猛非凡,於危急中救下了秦王的性命。”
不等許長安再次行禮,她就端起宮人給倒好的第三杯酒,眼中含淚道:“這最後一杯,是一個母親的心意,敬許將軍救了我的孩子。”
許長安終是舉起了酒杯,一飲而盡。
皇後的一席話說完後,殿內就有不少人都在偷偷看聖上的表情,哪知道聖上卻很欣慰地看著皇後,語氣溫柔道:“梓潼所念,和朕一樣。”
隨後就宣告要立秦王為太子,命禮部加緊籌辦冊封禮。又任命了許長安暫領禁軍衛統領一職,協同親衛軍一起負責宮防事務。一時間許長安的身邊,又圍滿了前來恭賀的人。
夜半時分,酒宴方散,聖上和皇後先迴了後宮,眾人才三兩結伴出宮。許長安走到宮門口時,似是心有所感,迴頭看向內宮的方向。
聖上看著站在宮殿門口,遙望宮門的皇後,說:“站在宮門口做什麽?夜裏涼,別凍壞了身子。”
皇後充耳不聞,良久後才進到殿內,看也不看坐在紅漆描金六角寶座上的人,徑直走到羅漢榻坐下,又擺手讓內侍宮人全都退下後,才淡淡地說:“你覺得冷,是因為你老了,我倒覺得現下正好。”
抬頭看了一眼慍怒的聖上,又笑著說:“生老病死本來就是每個人都要經曆的啊,你不會是真的認為自己能萬萬歲吧。”
聖上老眼昏花,卻依舊不服老,他覺得自己是天子,天子就是得到上天厚愛,被萬民稱頌“萬歲萬萬歲”的人,他怎麽會生老病死呢?
可眼前的這個女人,卻笑他癡心妄想,說著大逆不道的狂悖之言,他疾言厲色道:“你瘋了嗎?你以為朕封了你的兒子當太子,你就穩操勝券了?隻要朕一句話,就能廢了你們兩個,信不信!”
皇後娘娘還是那副嘲諷的表情:“啊,沒關係,你當然可以廢掉他,可如今你敢保證再次廢掉一個太子後,從朝堂到天下,依舊不會發生動蕩嗎?”
聖上神情陰暗,明白她說的意思,就是因為明白,才更覺憤怒。事已至此,他不是不能再廢掉一個太子,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培養出下一個繼承人了。他雖然忌憚過這母子倆,但對秦王的培養和希冀是不作假的,甚至為了鞏固他的太子之位,下狠手打壓了序齒靠前的幾個親王,為他的繼位掃除隱患。
最重要的是,他努力抑製住喉嚨裏的腥甜,手指掐住掌心不讓自己咳出來,時不待人,他的確是老了。
瞧著他的麵色,皇後又衝他嫣然一笑,一如二十年前他初次見到她時的那樣靈動活潑,讓人移不開目光。
“你為什麽要生氣呢?你本也沒打算廢掉太子的,要不然為何會等不及要我的命呢。”
聖上的臉色終於變了一瞬,寒聲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皇後不語,緊緊盯著高高在上的男人,看著這個讓自己悲歡喜怒了二十年的人,隻覺得彈指間,過往的恩愛與恨意全都消散如雲煙了。
聖上不愛她嗎?是愛的,初入宮就是椒房之寵,在她生下十九皇子後,宮裏再無其他皇子誕生,由此可見她和聖上是真的過了那麽多年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
她的兒子十九皇子,還未及冠就被封為王爺,封號還是很容易讓人產生遐想的秦王。而她自己,也從敏妃一步步登上了後位,是能在史書裏與帝王一起被提及的。
他們二人,生同衾死同穴,並且之後每一任君王都會流著他們的血脈,祖宗家廟中,她也會香火不斷,被後繼之君們跪拜。
可在愛她之餘,聖上更愛權力,也更愛這萬裏江山。
外患已平,他要處理的就是內憂了。當知道晚上的大宴後,聖上還要來她宮裏一起用膳時,她就知道,自己不會再看到明日的朝陽了。
所以她才會突然去城門口迎駕,然後順理成章的參加慶功宴,見一見想見的人,說一說遲到了許久的話。
此刻她在想的是,這一次我終於看到我的孩子長大成人了,他不僅流淌著我的血脈,還會延續著我的意誌。我也終於讓明珠蒙塵,含冤而死的少年將軍綻放了本屬於她的光芒,保家衛國,馳騁疆場。我來過這裏,留下了痕跡,看到了改變,就足夠了。
她的聲音清冷,很認真地說:“我的名字是華明,不是敏兒。”
她曾見過人間的風和景明,成長在光芒萬丈的新時代,這個人給她的所有榮光,都逃不出這四四方方的牢籠,更何況這道光與她自己成長的地方相比,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可是這些,她現在已經不想說給他聽了。
她端起手邊的酒杯,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她的飲食中長年累月地被摻入了秘藥,平日裏與正常人無異,診脈時也看不出端倪,隻有飲下太平鬆針酒才會發作,見血封喉,沒有任何救治的機會。
聖上看著她什麽話也沒有留下,就那樣決絕的喝下了酒,眼淚簌簌而下,嘴唇顫抖著,最終也沒說出什麽話來。
月落日出,大殿裏的燭火都已經熄滅了,內侍都在殿外等著,誰也不敢去敲門。
一片寂靜之中,遠處傳來急速的奔跑聲,太子踉踉蹌蹌地闖了進去,手腳並用爬到了皇後的身邊。
他抬頭看著癱坐在上首的父親,再看著倒在榻上的母親,雙眼緊閉,如果不是嘴邊的血跡,就像是睡著了一樣,依舊容色如光,豔絕天下。
他背起皇後,喃喃道:“母後,這裏涼,兒子這就帶你迴去。”
寶椅上的帝王,注視著太子蹣跚的腳步,和皇後垂落的雙臂,一言不發。
皇後崩逝,聖上痛心不已,輟朝七日,親自為皇後寫下悼詞,又令太子和禮部有司主持葬禮,停靈七七四十九天後才葬入皇陵。
許長安帶著一隊禁軍,在宮門口負責查驗宗親命婦們的腰牌,又加強了對宮內的巡防和守衛,力求做到一隻蒼蠅也不能跟著混進來。
皇後的葬禮極其煊赫,聖上幾次淚灑靈堂,極盡哀思,太子也是悲痛欲絕,然而死後的哀榮再如何盛大,也掩蓋不了皇後猝然崩逝下帶來的改變。
大軍凱旋時,皇後還親自去往城門口迎接聖駕,撫恤將士,當時的風采還留在百姓的談論中,結果轉天人就沒了,不僅是民間議論紛紛,朝堂上也是心思浮動。
隻可惜,還沒等有心之人跳出來生事,聖上就栽倒在了出殯的梓宮前,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