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的時間。
當初與第六艦隊一同出發的第五艦隊。
如今也是收獲不小,並且兩年之前,接替沐傾雪成為第五艦隊司令的夜淩薇,也被正式授予少將軍銜。
並且成功摘掉了司令前的代理兩字。
隨她去的巴納德,並沒有發現可供改造的生命星球,甚至僅有的幾個行星也完全不具備改造的可能。
可以說,開發價值並不大。
而後,第五艦隊又以巴納德為起點,分別前往了魯坦726-8、羅斯154,以及羅斯248。
可以說,這三年多的時間內,與第六艦隊完全相反,第五艦隊幾乎就一直在旅途中,並沒有停下來。
不過,走了這四處之後,還是有一些成果的。
首先是魯坦726-8,這裏和半人馬座a有些相似,也是一個雙恆星係統,並且擁有多達15顆行星,其中有3個位於宜居帶,適合改造,且改造難度也不大。
除此之外,羅斯154與羅斯248這兩處,也同樣各有一顆行星適合改造。
最關鍵的是,巴納德、魯坦726-8、羅斯154,以及羅斯248這四個恆星係統,剛好組成了一道屏障,將太陽係牢牢保護在內。
如果你以太陽係為中心,然後向外延伸十光年,最終就會得到一個半徑十光年的球形區域。
而上麵提到的4個恆星係統,剛好便是涵蓋了半個球麵。
至於另外半個球麵,則是比鄰的方向。
之前我們也說過,宇宙洋流的產生,必然是兩個距離不超過十光年的恆星係統,通過互相引力作用而誕生。
雖不是說,隻要十光年內的任意兩個恆星係統,都必然會產生洋流。
但隻要產生了洋流,那麽該兩個恆星係統間的距離,就絕對不會超過十光年。
同時,太陽係對外的洋流通道就兩條,一條是通向比鄰,另一條則是巴納德。
至於巴納德,則是有四條洋流,去除太陽係的那一條之後,其餘三條分別通向魯坦726-8、羅斯154,以及羅斯248。
鑒於以上因素,聯邦艦隊總部在研究後決定。
即便獵戶座支臂的繁榮區,存在好幾個三級文明,甚至還有統治整個獵戶座繁榮區的四級文明。
那麽,現在就走出去,並將還弱小的人類暴露在德拉克帝國的視線中,這顯然不是什麽好主意。
所以,目前的主要發展方向,依舊還是得迴到荒蕪星域深處,畢竟那邊位於德拉克帝國的勢力輻射範圍之外,且連三級文明都不存在。
貧瘠是貧瘠了一些,可目前階段內,卻是最適合人類發展的。
至於說,那個方向是不是已經被其他文明被占完,是不是還有發展空間?
這是個事嗎?
你以為林宇和沐星辰,是為什麽要大力發展軍貿?
還不是為了一邊借由外文明的龐大資源,來發展人類自身,一邊利用軍貿逐步控製其他文明。
如此一來,進來慢慢蠶食也好,又或是通過戰爭一戰定乾坤也罷。
都不會太過困難。
最後,荒蕪星域內的那些一二級文明,要麽成為聯邦的附屬文明,要麽被消滅。
基本就是這麽個意思。
而巴納德方向的四個恆星係統,已經被聯邦艦隊總部確定為太陽係的一個防禦圈,簡稱巴納德防禦圈。
畢竟...
所有從獵戶座旋臂繁榮區過來的敵人,都要經過打通這道防禦圈,越過至少十光年之後,才能最終攻擊太陽係。
當然了,想要用四個恆星係統來打造一個縱深十光年的超級防禦圈,無論是耗費的資源,亦或是需要配置的艦隊數量,都是極為恐怖的數字。
最初沐星辰等人也很猶豫,畢竟想要做到這一點,幾乎會掏空整個太陽係。
但比鄰那邊的發展,卻給三巨頭吃下一顆定心丸。
今後源源不斷自半人馬座a送入太陽係的資源,其中至少有三成會被送去巴納德防禦圈,用於建設防線。
而聯邦艦隊這邊,除了本就在建設中的第七艦隊外,第八以及第九艦隊也被提上了日程,並準備在兩年內組建完成。
是的,要是換成以前,三支艦隊至少要耗費聯邦七八年時間。
但現在...
有了源源不斷的資源供應,再加上瘋狂激增的生產力。
兩年內就足以建造近500艘戰艦,用於三支艦隊的組建。
在那之後,再加上第五艦隊,四支艦隊將會初步撐起整個巴納德防禦圈,為聯邦的荒蕪星域戰略...
提供一個堅實的大後方。
這還隻是開始。
因為,根據聯邦的計劃,在四個艦隊全部到位,並初步撐起整個防禦圈之後。
後續便是對這四個艦隊進行擴編,使其全部達到如今第一,以及第六艦隊的規模。
所以,最終整個巴納德防禦圈的兵力會達到1300餘艘。
-------
一年時間。
拓跋所屬家族的商隊,就沒停下來過。
畢竟他們家族所控製的幾個恆星係統,剛好就是靠近半人馬座a的方向,十分便捷。
隨後,便拉著大量產品迴去,再分散運去整個希托利斯王國售賣,甚至還有不少被送去了最近的幾個其他文明。
這一波按照拓跋估計,他們家族至少能賺十倍。
簡直就是暴利。
所以,這就是星際貿易的好處。
沐傾雪已經夠黑了,所有商品至少都要賺上百倍,部分甚至得上千倍的賺。
但到了拓跋手中,人家還能再賺十倍。
就問離不離譜。
而這...
其實就是星際貿易的常態。
剛才是的時候,始終是利潤最大的時期。
雖說時間久了之後,大多數商品的價格會逐漸自我調整,但依舊有著十分暴利的利潤,且一部分硬通貨的價格,也始終會堅挺。
就比如...
軍貿!!
於是,雖然雙方之間最大的軍貿訂單,拓跋僅僅隻是付了20%的定金。
但這裏麵...
整個訂單就已經去全部迴本,甚至還賺了上百倍的利潤。
要是尾款支付後,聯邦這批軍火的總利潤甚至能接近六百倍。
而這,還僅僅隻是第一批,因為拓跋已經表示,第一批訂單完成後,他還要訂購更多。
不管怎麽看,這家夥都有著不小的野心。
但聯邦才不管這些,他要多少就賣多少,希托利斯王國要是內亂了,那...
聯邦才有更多機會不是?
當初與第六艦隊一同出發的第五艦隊。
如今也是收獲不小,並且兩年之前,接替沐傾雪成為第五艦隊司令的夜淩薇,也被正式授予少將軍銜。
並且成功摘掉了司令前的代理兩字。
隨她去的巴納德,並沒有發現可供改造的生命星球,甚至僅有的幾個行星也完全不具備改造的可能。
可以說,開發價值並不大。
而後,第五艦隊又以巴納德為起點,分別前往了魯坦726-8、羅斯154,以及羅斯248。
可以說,這三年多的時間內,與第六艦隊完全相反,第五艦隊幾乎就一直在旅途中,並沒有停下來。
不過,走了這四處之後,還是有一些成果的。
首先是魯坦726-8,這裏和半人馬座a有些相似,也是一個雙恆星係統,並且擁有多達15顆行星,其中有3個位於宜居帶,適合改造,且改造難度也不大。
除此之外,羅斯154與羅斯248這兩處,也同樣各有一顆行星適合改造。
最關鍵的是,巴納德、魯坦726-8、羅斯154,以及羅斯248這四個恆星係統,剛好組成了一道屏障,將太陽係牢牢保護在內。
如果你以太陽係為中心,然後向外延伸十光年,最終就會得到一個半徑十光年的球形區域。
而上麵提到的4個恆星係統,剛好便是涵蓋了半個球麵。
至於另外半個球麵,則是比鄰的方向。
之前我們也說過,宇宙洋流的產生,必然是兩個距離不超過十光年的恆星係統,通過互相引力作用而誕生。
雖不是說,隻要十光年內的任意兩個恆星係統,都必然會產生洋流。
但隻要產生了洋流,那麽該兩個恆星係統間的距離,就絕對不會超過十光年。
同時,太陽係對外的洋流通道就兩條,一條是通向比鄰,另一條則是巴納德。
至於巴納德,則是有四條洋流,去除太陽係的那一條之後,其餘三條分別通向魯坦726-8、羅斯154,以及羅斯248。
鑒於以上因素,聯邦艦隊總部在研究後決定。
即便獵戶座支臂的繁榮區,存在好幾個三級文明,甚至還有統治整個獵戶座繁榮區的四級文明。
那麽,現在就走出去,並將還弱小的人類暴露在德拉克帝國的視線中,這顯然不是什麽好主意。
所以,目前的主要發展方向,依舊還是得迴到荒蕪星域深處,畢竟那邊位於德拉克帝國的勢力輻射範圍之外,且連三級文明都不存在。
貧瘠是貧瘠了一些,可目前階段內,卻是最適合人類發展的。
至於說,那個方向是不是已經被其他文明被占完,是不是還有發展空間?
這是個事嗎?
你以為林宇和沐星辰,是為什麽要大力發展軍貿?
還不是為了一邊借由外文明的龐大資源,來發展人類自身,一邊利用軍貿逐步控製其他文明。
如此一來,進來慢慢蠶食也好,又或是通過戰爭一戰定乾坤也罷。
都不會太過困難。
最後,荒蕪星域內的那些一二級文明,要麽成為聯邦的附屬文明,要麽被消滅。
基本就是這麽個意思。
而巴納德方向的四個恆星係統,已經被聯邦艦隊總部確定為太陽係的一個防禦圈,簡稱巴納德防禦圈。
畢竟...
所有從獵戶座旋臂繁榮區過來的敵人,都要經過打通這道防禦圈,越過至少十光年之後,才能最終攻擊太陽係。
當然了,想要用四個恆星係統來打造一個縱深十光年的超級防禦圈,無論是耗費的資源,亦或是需要配置的艦隊數量,都是極為恐怖的數字。
最初沐星辰等人也很猶豫,畢竟想要做到這一點,幾乎會掏空整個太陽係。
但比鄰那邊的發展,卻給三巨頭吃下一顆定心丸。
今後源源不斷自半人馬座a送入太陽係的資源,其中至少有三成會被送去巴納德防禦圈,用於建設防線。
而聯邦艦隊這邊,除了本就在建設中的第七艦隊外,第八以及第九艦隊也被提上了日程,並準備在兩年內組建完成。
是的,要是換成以前,三支艦隊至少要耗費聯邦七八年時間。
但現在...
有了源源不斷的資源供應,再加上瘋狂激增的生產力。
兩年內就足以建造近500艘戰艦,用於三支艦隊的組建。
在那之後,再加上第五艦隊,四支艦隊將會初步撐起整個巴納德防禦圈,為聯邦的荒蕪星域戰略...
提供一個堅實的大後方。
這還隻是開始。
因為,根據聯邦的計劃,在四個艦隊全部到位,並初步撐起整個防禦圈之後。
後續便是對這四個艦隊進行擴編,使其全部達到如今第一,以及第六艦隊的規模。
所以,最終整個巴納德防禦圈的兵力會達到1300餘艘。
-------
一年時間。
拓跋所屬家族的商隊,就沒停下來過。
畢竟他們家族所控製的幾個恆星係統,剛好就是靠近半人馬座a的方向,十分便捷。
隨後,便拉著大量產品迴去,再分散運去整個希托利斯王國售賣,甚至還有不少被送去了最近的幾個其他文明。
這一波按照拓跋估計,他們家族至少能賺十倍。
簡直就是暴利。
所以,這就是星際貿易的好處。
沐傾雪已經夠黑了,所有商品至少都要賺上百倍,部分甚至得上千倍的賺。
但到了拓跋手中,人家還能再賺十倍。
就問離不離譜。
而這...
其實就是星際貿易的常態。
剛才是的時候,始終是利潤最大的時期。
雖說時間久了之後,大多數商品的價格會逐漸自我調整,但依舊有著十分暴利的利潤,且一部分硬通貨的價格,也始終會堅挺。
就比如...
軍貿!!
於是,雖然雙方之間最大的軍貿訂單,拓跋僅僅隻是付了20%的定金。
但這裏麵...
整個訂單就已經去全部迴本,甚至還賺了上百倍的利潤。
要是尾款支付後,聯邦這批軍火的總利潤甚至能接近六百倍。
而這,還僅僅隻是第一批,因為拓跋已經表示,第一批訂單完成後,他還要訂購更多。
不管怎麽看,這家夥都有著不小的野心。
但聯邦才不管這些,他要多少就賣多少,希托利斯王國要是內亂了,那...
聯邦才有更多機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