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艘戰艦運輸船,可以同時攜帶艘戰艦。
所以,除了聯邦的一支艦隊之外,還通過附屬文明平台發布任務的方式,召集了6萬附屬文明戰艦。
而參與的文明,即便是最差的,派出的也是海狼a型戰艦,其中有不少更是聯邦退下去的海狼b型,隻不過是拆了躍遷引擎的版本。
別看全加起來,也才七萬多艘戰艦。
但有著躍遷戰艦運輸船在手,依舊可以與四級文明一樣,實現大規模的低級文明艦隊躍遷,從而牢牢占據絕對優勢。
這種玩法,也讓銀河係內的老牌四級文明,全都開了眼。
這戰艦運輸艦的設計,到底是誰想出來的,簡直太妙了!!!
有了這玩意,以後讓附屬文明出去幹仗時,自己隻要出一些戰艦運輸船配合,就能讓他們等同於擁有躍遷能力。
自己文明咋幾千上萬年的,就沒有想到過呢?
於是,紛紛下令,讓下麵的人開始設計這一特種船隻。
對於自己給所有四級文明提了個醒這件事,聯邦並不在意。
一方麵,聯邦對附屬文明本就開發躍遷引擎的購買,另一方麵,聯邦比其他四級文明都要多兩樣東西,那就是...
躍遷幹擾裝置,即可子空間振蕩器,以及躍遷幹擾對抗裝置。
有著兩樣東西在手,其他文明是否能讓自己附屬文明躍遷化,聯邦並不怎麽擔心。
倒不如說,越多文明擁有躍遷能力,對聯邦就越是有利。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
聯邦是新生的文明!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台麵上的利益,早就已經被瓜分完了。
這就好像地球的大航海時代。
第一批揚帆起航的勢力,搶占了所有的無主地盤。
而很多年之後,當其他勢力發展起來,同樣也擁有出去搶地盤的實力後,卻突然發現...
整個地球已經被徹底瓜分完畢,根本沒有他們能下嘴的地方了。
這種情況下,既得利益者肯定不願意將自己的利益吐出來,而新來者...
也同樣不甘心無利可圖。
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將其徹底點燃的便是戰爭。
通過戰爭,利益被再次重新分配。
所以,銀河係不亂起來,不爆發大戰的話,聯邦是永遠沒有出路的。
因為,如今的銀河係就如當年的地球一般,所有利益早就已經被瓜分完畢,並且還整了個評議會出來,來維係這些勢力的利益不受損害,根本沒有人類這個新來者崛起的空間。
所以,聯邦需要銀河係亂起來,最好是直接爆發銀河係大戰,最後來個利益重新分配。
但要怎麽讓銀河係亂起來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就是讓躍遷技術擴散。
即便技術不行,但至少也要讓成品設備擴散。
當然了,這隻是第一步,並不是決定性的一步,後麵還需要配上其他計劃。
而當銀河係大戰被徹底挑起,擁有躍遷幹擾技術的聯邦,便會是星係內的唯一安全港。
可以坐看其他文明打死打活,待實際成熟之後,再出手摘桃子。
------
聯邦270年。
在聯邦持續三年的強勢打擊之下。
包含兩個三級文明,上百個二級文明,這些身後有著德拉克帝國支持,帶頭挑事的文明,很快便被連根拔起。
老實說,整個過程太過短暫,竟然隻有三年。
而且,從頭到尾出現的,也隻有聯邦的幾個附屬文明,這讓一眾四級文明很是失望。
畢竟,沒能借機摸清聯邦的底。
但其實,聯邦艦隊的真正實力,除了沒有暴露躍遷引擎以及量子泡沫炸彈之外,其餘的...
已經完全給他們展示過了。
隻不過套了個附屬文明的馬甲而已。
而這個自稱是聯邦附屬,名為奎瑟的三級文明,雖然沒有被揭穿身份,但也引起了不少文明的注意。
因為...
這個文明很強,即便是放在所有三級文明中,也算是戰力最強的那一檔了。
不過,這也是當然的。
畢竟,聯邦戰艦現在可都是用著零點模塊,這意味著能量武器可以隨便用。
簡單說就是,同樣是一艘戰艦,並且采用同樣的能量武器技術。
其他三級文明隻能做到裝備幾十門,射程50萬公裏,且充能時間10秒。
但聯邦戰艦卻可以做到裝備上百門,射程100萬公裏,充能時間隻需要5秒。
自然火力比起普通三級文明來,要更加兇猛得多。
於是,奎瑟文明被一種四級文明重點關注,並記錄到了自己的數據庫內。
雖然每個文明對其的評價有差異,但即便是最低的,也將其標注為了3.7級文明,大部分更是給標注到了3.8級。
對於這個情況,聯邦並不在意。
倒不如說,反倒是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
因為這意味著,今後自己可以頂著這個馬甲,處理很多自己不方便出麵的事情。
而就在聯邦處理維亞斯星域的問題時。
身在地球圈的林韻,在簡並態材料的研究上,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以往,人類在簡並態材料的領域,也隻是能製造出接近電子簡並態的材料。
通過超強激光壓縮、又或是磁壓縮等方式,來製造簡並態材料,但最高成果也不過是接近了電子簡並態而已,距離用於打造超空間引擎的核心部件材料,還有著上百倍的差距。
而且,即便是彌補了這個差距,也僅僅隻是能打造出,符合超空間技術最低門檻的材料。
即可以製造500倍光速的超空間引擎。
顯然這對於林韻來說,是不夠的。
她需要的打造的,是上萬倍、數萬倍,乃至更高倍速的超空間引擎。
隻有這樣,才能讓跨星係航行,真正得以實現。
所以,這麽多年來,她一直都在研究,究竟要怎樣製造出更強大的簡並態材料。
期間,林韻嚐試了很多條不同的路線。
比如,利用超高能質子對撞,探索更高能標下的物質狀態。
比如,?激光驅動微型中子星模擬。
又比如...
反物質催化壓縮?.
而最終,在林疏影數據分身的協助下,如今她終於利用反物質湮滅所產生的極端局部高壓...
打造出了,密度超過電子簡並態上萬倍的材料。
所以,除了聯邦的一支艦隊之外,還通過附屬文明平台發布任務的方式,召集了6萬附屬文明戰艦。
而參與的文明,即便是最差的,派出的也是海狼a型戰艦,其中有不少更是聯邦退下去的海狼b型,隻不過是拆了躍遷引擎的版本。
別看全加起來,也才七萬多艘戰艦。
但有著躍遷戰艦運輸船在手,依舊可以與四級文明一樣,實現大規模的低級文明艦隊躍遷,從而牢牢占據絕對優勢。
這種玩法,也讓銀河係內的老牌四級文明,全都開了眼。
這戰艦運輸艦的設計,到底是誰想出來的,簡直太妙了!!!
有了這玩意,以後讓附屬文明出去幹仗時,自己隻要出一些戰艦運輸船配合,就能讓他們等同於擁有躍遷能力。
自己文明咋幾千上萬年的,就沒有想到過呢?
於是,紛紛下令,讓下麵的人開始設計這一特種船隻。
對於自己給所有四級文明提了個醒這件事,聯邦並不在意。
一方麵,聯邦對附屬文明本就開發躍遷引擎的購買,另一方麵,聯邦比其他四級文明都要多兩樣東西,那就是...
躍遷幹擾裝置,即可子空間振蕩器,以及躍遷幹擾對抗裝置。
有著兩樣東西在手,其他文明是否能讓自己附屬文明躍遷化,聯邦並不怎麽擔心。
倒不如說,越多文明擁有躍遷能力,對聯邦就越是有利。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
聯邦是新生的文明!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台麵上的利益,早就已經被瓜分完了。
這就好像地球的大航海時代。
第一批揚帆起航的勢力,搶占了所有的無主地盤。
而很多年之後,當其他勢力發展起來,同樣也擁有出去搶地盤的實力後,卻突然發現...
整個地球已經被徹底瓜分完畢,根本沒有他們能下嘴的地方了。
這種情況下,既得利益者肯定不願意將自己的利益吐出來,而新來者...
也同樣不甘心無利可圖。
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將其徹底點燃的便是戰爭。
通過戰爭,利益被再次重新分配。
所以,銀河係不亂起來,不爆發大戰的話,聯邦是永遠沒有出路的。
因為,如今的銀河係就如當年的地球一般,所有利益早就已經被瓜分完畢,並且還整了個評議會出來,來維係這些勢力的利益不受損害,根本沒有人類這個新來者崛起的空間。
所以,聯邦需要銀河係亂起來,最好是直接爆發銀河係大戰,最後來個利益重新分配。
但要怎麽讓銀河係亂起來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就是讓躍遷技術擴散。
即便技術不行,但至少也要讓成品設備擴散。
當然了,這隻是第一步,並不是決定性的一步,後麵還需要配上其他計劃。
而當銀河係大戰被徹底挑起,擁有躍遷幹擾技術的聯邦,便會是星係內的唯一安全港。
可以坐看其他文明打死打活,待實際成熟之後,再出手摘桃子。
------
聯邦270年。
在聯邦持續三年的強勢打擊之下。
包含兩個三級文明,上百個二級文明,這些身後有著德拉克帝國支持,帶頭挑事的文明,很快便被連根拔起。
老實說,整個過程太過短暫,竟然隻有三年。
而且,從頭到尾出現的,也隻有聯邦的幾個附屬文明,這讓一眾四級文明很是失望。
畢竟,沒能借機摸清聯邦的底。
但其實,聯邦艦隊的真正實力,除了沒有暴露躍遷引擎以及量子泡沫炸彈之外,其餘的...
已經完全給他們展示過了。
隻不過套了個附屬文明的馬甲而已。
而這個自稱是聯邦附屬,名為奎瑟的三級文明,雖然沒有被揭穿身份,但也引起了不少文明的注意。
因為...
這個文明很強,即便是放在所有三級文明中,也算是戰力最強的那一檔了。
不過,這也是當然的。
畢竟,聯邦戰艦現在可都是用著零點模塊,這意味著能量武器可以隨便用。
簡單說就是,同樣是一艘戰艦,並且采用同樣的能量武器技術。
其他三級文明隻能做到裝備幾十門,射程50萬公裏,且充能時間10秒。
但聯邦戰艦卻可以做到裝備上百門,射程100萬公裏,充能時間隻需要5秒。
自然火力比起普通三級文明來,要更加兇猛得多。
於是,奎瑟文明被一種四級文明重點關注,並記錄到了自己的數據庫內。
雖然每個文明對其的評價有差異,但即便是最低的,也將其標注為了3.7級文明,大部分更是給標注到了3.8級。
對於這個情況,聯邦並不在意。
倒不如說,反倒是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
因為這意味著,今後自己可以頂著這個馬甲,處理很多自己不方便出麵的事情。
而就在聯邦處理維亞斯星域的問題時。
身在地球圈的林韻,在簡並態材料的研究上,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以往,人類在簡並態材料的領域,也隻是能製造出接近電子簡並態的材料。
通過超強激光壓縮、又或是磁壓縮等方式,來製造簡並態材料,但最高成果也不過是接近了電子簡並態而已,距離用於打造超空間引擎的核心部件材料,還有著上百倍的差距。
而且,即便是彌補了這個差距,也僅僅隻是能打造出,符合超空間技術最低門檻的材料。
即可以製造500倍光速的超空間引擎。
顯然這對於林韻來說,是不夠的。
她需要的打造的,是上萬倍、數萬倍,乃至更高倍速的超空間引擎。
隻有這樣,才能讓跨星係航行,真正得以實現。
所以,這麽多年來,她一直都在研究,究竟要怎樣製造出更強大的簡並態材料。
期間,林韻嚐試了很多條不同的路線。
比如,利用超高能質子對撞,探索更高能標下的物質狀態。
比如,?激光驅動微型中子星模擬。
又比如...
反物質催化壓縮?.
而最終,在林疏影數據分身的協助下,如今她終於利用反物質湮滅所產生的極端局部高壓...
打造出了,密度超過電子簡並態上萬倍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