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總工,已經準備好了!”
科研艦上,一名白大褂來到林宇身邊,略帶激動地說道。
十二年了!
這個項目已經開展十二年了,但之前八年卻始沒有進展。
畢竟,就算技術與材料的需求,都大大降低,但需要攻克的技術,卻一就如同一座大山,阻攔在所有人麵前。
直至三年半前。
是的,就是自己眼前這位,當她來到這個項目後,所有困擾大家需求的難題,都被她一一解決。
可以說,整個項目能成功,九成以上的功勞,都要歸屬於她。
而今天,第一個量子炸彈實驗彈被製造出來,此刻正在科研艦前方大約3000公裏處待命。
隻等林韻的命令下達,便會立刻被引爆。
“靶艦就位了嗎?”
“已經就位了,目前實驗彈距離靶艦3公裏。”
“開始引爆倒計時,同時所有人做好數據記錄準備!”
“明白!”
白大褂點了點頭,立刻開始安排。
數秒後。
一個60秒倒計時,被投影了出來。
同一時間,科研艦的三千公裏外,是一艘克萊因族的中型艦。
不,準確地說,是一艘船體還算完好的中型艦的殘骸。
而在其左舷三公裏處,則是一個籃球大小的金屬裝置,上麵的指示燈正以每秒一次的速度,不斷閃動著。
片刻之後。
綠色指示燈停止跳動,切換成了紅色指示燈,並且常亮。
旋即...
整個空間瞬間被一抹湛藍色吞噬,就如同溫壓彈在星球內部爆炸的視覺效果般,向外擴散了大約4公裏多的半徑,整體呈現球狀。
其過程,甚至都還不足一秒鍾的時間。
當一切結束後,隻見那艘克萊因族的中型艦...
就隻剩下了頭部和尾部的一小部分,中間全都消失了。
沒有任何碎片殘留,徹徹底底地消失了。
如果靠近看,幸存下來的艦首以及艦尾處,且切口光滑無比,與其艦身外殼形成了鮮明對比。
“量子窗口形成0.7秒後崩潰,最大擴散半徑為4.5公裏。”
“目標靶艦的接觸區域,已全部被摧毀,啊不,是全部消失,什麽都沒有留下!”
“林總工,我們...成功了!”
匯報完數據之後,白大褂興奮地大喊了起來。
旋即,整個艦橋上百名白大褂,也是紛紛加入這一行列。
而林韻,則是在思考。
量子炸彈這東西是搞出來了,但要怎麽用,依舊是個不小的問題。
裝在彈頭內,然後通過導彈射出?
扯淡,星際戰爭中,如果非特殊情況下,別說5公裏了,就是一萬公裏都進不去。
這根本沒有意義。
那麽,讓機甲攜帶並近距離投送?
可以是可以,但要使用機甲來戰鬥的話,這需要靠多近才行?
林韻並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畢竟這年頭的機甲部隊,要麽是用來軌道空降作戰,要麽就是用來攔截對方艦載機群,或是打造戰場什麽的。
正麵戰場上,艦隊之間的距離動輒以百萬公裏來計算。
根本沒有艦載機與機甲的出動空間。
磁軌炮?
好吧,這算是林韻目前所能想到的,唯一可行方法了。
但必須定製一款特殊的磁軌炮出來,並且對於量子炸彈的彈體,也同樣需要做出一些改動才行。
並不是立刻就能使用的。
不過,相比於量子炸彈的研發,這些都是小事。
最多幾天時間就能搞定,之後便是反複測試,最多一年時間。
這一大殺器,便能開始獵裝前線部隊。
當然了,在林韻的計劃中,這個殺傷半徑4.5公裏的量子炸彈,隻是一個試驗品,並且還是一個小型的。
按照她的想法,之後還會有中型以及大型的。
其中大型量子炸彈的殺傷範圍,理論上可以達到半徑上百公裏。
雖然放在星際時代的戰場上,即便是大型量子炸彈的殺傷範圍也很小,但問題是...
這玩意可以大批量製造,並且即便是四級文明,即便撐起能量護盾,也同樣扛不住。
這才是關鍵。
當然了,缺點也是有的。
就像林韻在思考的那樣,投放方式就是一個很大的缺點。
動輒上百萬,甚至是幾百萬的距離,依靠磁軌炮的方式來發射...
效率實在是有些低了。
但如果僅僅是用於洋流口的防禦,那麽隻要不是四級文明,哪怕是三級文明,就算來得再多也打不進聯邦疆域內。
這才是現階段,量子炸彈的最大作用。
------
紫陽帝國的星將迪卡,指揮著由兩萬戰艦組成的遠征艦隊,浩浩蕩蕩地殺入斯塔特。
從星圖上來看。
藍眼部落是有著絕對優勢的。
因為,他們與紫陽帝國的接壤地帶,僅僅隻有三個節點,而這三個節點分別是連著對麵7個節點。
也就是說,藍眼部落可以將兵力集中在三個節點上,而紫陽帝國卻不得不分兵在七個節點上。
這也是藍眼聯盟劫掠帝國邊境,屢屢得手的主要原因。
畢竟帝國的兵力太過分散,在雙方總兵力相同的情況下,藍眼部落甚至可以留下足夠防守洋流的兵力之後,還能對帝國邊境某個節點,形成絕對兵力優勢。
結果便是,一舉突破帝國邊境。
在周圍其他帝國艦隊趕來增援之前,便將整個恆星係統劫掠一空。
不單單是物資,包括紫陽人也是一樣。
畢竟,奴隸可是一種重要資源。
自己用也好,賣給那些行走於各文明之間的奴隸商人也罷,總是...
這是很值錢的商品。
但反過來說,一旦帝國有了絕對的總兵力優勢,並且隻要突破藍眼部落邊境上的任意節點,立刻就能解放出自己這邊多個節點的防守壓力。
誠然匯聚更多兵力開始入侵。
這就像是在滾雪球一樣,三個節點,你每丟掉一個,帝國的入侵兵力就能又多出一部分。
而當你三個節點全部丟失,那麽帝國將可以毫無顧忌地傾巢而出。
迪卡...
他現在正在做的,便是這件事了。
此刻,斯塔特通向卡農的洋流口附近,到處都是戰艦殘骸。
有紫陽帝國的,也有藍眼部落的。
當然了,藍眼部落的占據大多數,足足5000艘。
至於紫陽帝國的,大約有上千艘,並且還全都是海狼級戰艦。
畢竟,用1萬艘帝國戰艦去打頭陣,麵對5000艘有著絕對防禦優勢的藍眼艦隊,顯然是很吃虧的。
甚至1萬艘戰艦打光了,也不見得能衝進去。
所以,迪卡隻能用海狼級戰艦打頭陣。
而那1000多艘的損失中,大約有八成是在開戰初期造成的。
沒辦法,洋流口的絕對防禦優勢,可從來不是開玩笑的。
即便是強大很多的海狼級戰艦,在進攻初期自身數量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損失也就是很大的。
但不管怎麽說,打出一個1000:5000,而且還是在洋流攻防戰中打出的戰績。
這已經足以證明海狼級的強大了。
科研艦上,一名白大褂來到林宇身邊,略帶激動地說道。
十二年了!
這個項目已經開展十二年了,但之前八年卻始沒有進展。
畢竟,就算技術與材料的需求,都大大降低,但需要攻克的技術,卻一就如同一座大山,阻攔在所有人麵前。
直至三年半前。
是的,就是自己眼前這位,當她來到這個項目後,所有困擾大家需求的難題,都被她一一解決。
可以說,整個項目能成功,九成以上的功勞,都要歸屬於她。
而今天,第一個量子炸彈實驗彈被製造出來,此刻正在科研艦前方大約3000公裏處待命。
隻等林韻的命令下達,便會立刻被引爆。
“靶艦就位了嗎?”
“已經就位了,目前實驗彈距離靶艦3公裏。”
“開始引爆倒計時,同時所有人做好數據記錄準備!”
“明白!”
白大褂點了點頭,立刻開始安排。
數秒後。
一個60秒倒計時,被投影了出來。
同一時間,科研艦的三千公裏外,是一艘克萊因族的中型艦。
不,準確地說,是一艘船體還算完好的中型艦的殘骸。
而在其左舷三公裏處,則是一個籃球大小的金屬裝置,上麵的指示燈正以每秒一次的速度,不斷閃動著。
片刻之後。
綠色指示燈停止跳動,切換成了紅色指示燈,並且常亮。
旋即...
整個空間瞬間被一抹湛藍色吞噬,就如同溫壓彈在星球內部爆炸的視覺效果般,向外擴散了大約4公裏多的半徑,整體呈現球狀。
其過程,甚至都還不足一秒鍾的時間。
當一切結束後,隻見那艘克萊因族的中型艦...
就隻剩下了頭部和尾部的一小部分,中間全都消失了。
沒有任何碎片殘留,徹徹底底地消失了。
如果靠近看,幸存下來的艦首以及艦尾處,且切口光滑無比,與其艦身外殼形成了鮮明對比。
“量子窗口形成0.7秒後崩潰,最大擴散半徑為4.5公裏。”
“目標靶艦的接觸區域,已全部被摧毀,啊不,是全部消失,什麽都沒有留下!”
“林總工,我們...成功了!”
匯報完數據之後,白大褂興奮地大喊了起來。
旋即,整個艦橋上百名白大褂,也是紛紛加入這一行列。
而林韻,則是在思考。
量子炸彈這東西是搞出來了,但要怎麽用,依舊是個不小的問題。
裝在彈頭內,然後通過導彈射出?
扯淡,星際戰爭中,如果非特殊情況下,別說5公裏了,就是一萬公裏都進不去。
這根本沒有意義。
那麽,讓機甲攜帶並近距離投送?
可以是可以,但要使用機甲來戰鬥的話,這需要靠多近才行?
林韻並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畢竟這年頭的機甲部隊,要麽是用來軌道空降作戰,要麽就是用來攔截對方艦載機群,或是打造戰場什麽的。
正麵戰場上,艦隊之間的距離動輒以百萬公裏來計算。
根本沒有艦載機與機甲的出動空間。
磁軌炮?
好吧,這算是林韻目前所能想到的,唯一可行方法了。
但必須定製一款特殊的磁軌炮出來,並且對於量子炸彈的彈體,也同樣需要做出一些改動才行。
並不是立刻就能使用的。
不過,相比於量子炸彈的研發,這些都是小事。
最多幾天時間就能搞定,之後便是反複測試,最多一年時間。
這一大殺器,便能開始獵裝前線部隊。
當然了,在林韻的計劃中,這個殺傷半徑4.5公裏的量子炸彈,隻是一個試驗品,並且還是一個小型的。
按照她的想法,之後還會有中型以及大型的。
其中大型量子炸彈的殺傷範圍,理論上可以達到半徑上百公裏。
雖然放在星際時代的戰場上,即便是大型量子炸彈的殺傷範圍也很小,但問題是...
這玩意可以大批量製造,並且即便是四級文明,即便撐起能量護盾,也同樣扛不住。
這才是關鍵。
當然了,缺點也是有的。
就像林韻在思考的那樣,投放方式就是一個很大的缺點。
動輒上百萬,甚至是幾百萬的距離,依靠磁軌炮的方式來發射...
效率實在是有些低了。
但如果僅僅是用於洋流口的防禦,那麽隻要不是四級文明,哪怕是三級文明,就算來得再多也打不進聯邦疆域內。
這才是現階段,量子炸彈的最大作用。
------
紫陽帝國的星將迪卡,指揮著由兩萬戰艦組成的遠征艦隊,浩浩蕩蕩地殺入斯塔特。
從星圖上來看。
藍眼部落是有著絕對優勢的。
因為,他們與紫陽帝國的接壤地帶,僅僅隻有三個節點,而這三個節點分別是連著對麵7個節點。
也就是說,藍眼部落可以將兵力集中在三個節點上,而紫陽帝國卻不得不分兵在七個節點上。
這也是藍眼聯盟劫掠帝國邊境,屢屢得手的主要原因。
畢竟帝國的兵力太過分散,在雙方總兵力相同的情況下,藍眼部落甚至可以留下足夠防守洋流的兵力之後,還能對帝國邊境某個節點,形成絕對兵力優勢。
結果便是,一舉突破帝國邊境。
在周圍其他帝國艦隊趕來增援之前,便將整個恆星係統劫掠一空。
不單單是物資,包括紫陽人也是一樣。
畢竟,奴隸可是一種重要資源。
自己用也好,賣給那些行走於各文明之間的奴隸商人也罷,總是...
這是很值錢的商品。
但反過來說,一旦帝國有了絕對的總兵力優勢,並且隻要突破藍眼部落邊境上的任意節點,立刻就能解放出自己這邊多個節點的防守壓力。
誠然匯聚更多兵力開始入侵。
這就像是在滾雪球一樣,三個節點,你每丟掉一個,帝國的入侵兵力就能又多出一部分。
而當你三個節點全部丟失,那麽帝國將可以毫無顧忌地傾巢而出。
迪卡...
他現在正在做的,便是這件事了。
此刻,斯塔特通向卡農的洋流口附近,到處都是戰艦殘骸。
有紫陽帝國的,也有藍眼部落的。
當然了,藍眼部落的占據大多數,足足5000艘。
至於紫陽帝國的,大約有上千艘,並且還全都是海狼級戰艦。
畢竟,用1萬艘帝國戰艦去打頭陣,麵對5000艘有著絕對防禦優勢的藍眼艦隊,顯然是很吃虧的。
甚至1萬艘戰艦打光了,也不見得能衝進去。
所以,迪卡隻能用海狼級戰艦打頭陣。
而那1000多艘的損失中,大約有八成是在開戰初期造成的。
沒辦法,洋流口的絕對防禦優勢,可從來不是開玩笑的。
即便是強大很多的海狼級戰艦,在進攻初期自身數量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損失也就是很大的。
但不管怎麽說,打出一個1000:5000,而且還是在洋流攻防戰中打出的戰績。
這已經足以證明海狼級的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