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溺水
重生76:決不當女知青的接盤俠 作者:菜會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到冬天,整條鬆花江都會被冰凍住,形成一個天然的冰場。
林海屯所在的位置,正好位於鬆花江支流的附近。
每年到了年跟前,附近幾個村都會組織起來一起進行冬捕。
除了給家裏過年添道菜之外,也是給村裏增加點收入。
今年入冬早,所以江麵也早早結冰了。
但因為溫度還不夠低,所以冰層還比較薄。
對此,幾個村的村委早已在廣播站下達通知,讓大人和小孩都不要去江麵玩耍先。
但通知歸通知,卻總有那麽幾個不聽話的人。
這不,今天就遇上了那麽一群不聽話的小年輕。
其中裏邊就有上迴孩子被噎到的那位年輕父親曾阿牛的大侄子曾少兵。
因為不用上學,也不用種地,一群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在屋裏呆不住,於是就約著出來找點事打發一下時間。
但冰天雪地的也沒啥好玩的,在外邊轉了一圈,幾個膽子大的就提議去江麵打刺溜滑,順便看能不能撈點魚烤來吃一下。
大家一想往年冬日都這麽玩,於是就答應了下來,然後悲劇就來了。
其中膽子最大的那個小夥林秋平,跟人打賭,跑到了冰層最薄弱的地方玩單腳跳遠。
結果才跳到第三步,冰層就破了個洞,他“噗通”一聲掉下去了。
好死不死,那還是個深水區,加上他掙紮的時候,把附近的冰層也給弄破了,增加了救援難度。
在這麽冷的天氣下,人又穿著吸水的大棉襖,所以沒能堅持多久,他就失了力氣往下沉去了。
等到曾少兵等人著急忙慌去拿了繩子把人撈起來後,林秋平已經是進氣多出氣少,臉色都青白了,看著就不大好。
他們第一反應先是給他控水,結果又是按腹部,又是倒掛,發現水控不出來多少,人卻已經昏過去了。
“這咋辦呀!”
一群毛頭小子,玩的時候藝高人膽大,真出了事一個個就抓瞎了。
關鍵時候還是曾少兵靠譜,“把人帶到衛生站去。”
出事的地方,離衛生站得有兩三百米,他們抬著人跑得連鞋子飛了都顧不上,進門就喊救命。
“大夫!快點來救命啊!”
吳國立一聽有人喊救命,趕緊扔下手裏的書,就要過去查看情況。
結果沒想到他們抬著人進來後,曾少兵就大喊道,“林醫生,你快來救命啊!”
這話一出,不僅吳國立和蘇桃愣住了,就連那幾個小夥也都愣住了。
這衛生站裏,不是隻有吳國立一個醫生嗎?
為什麽曾少兵喊的是林醫生?
而被人喊慣了林醫生的林嘉樹第一時間倒是沒發現這個異常。
作為醫生,他第一關注點都是在病人身上。
濕透的衣服,經過外邊風雪的洗禮,已經開始有些硬挺了。
林嘉樹立馬意識到是怎麽一迴事。
“快,把人放到地上!”
林嘉樹擼起袖子過去,第一時間把林秋平身上的衣服全部剝掉,並迴頭喊蘇桃,“快,把我的軍大衣拿過來。”
必須要盡快讓林秋平脫離失溫的狀態。
蘇桃愣了一下,“噢,好!”
她趕緊跑去辦公室,把軍大衣拿了過來。
結果剛遞過去,就看見林嘉樹已經把人剝了個精光。
她小臉一紅,隨即又意識到這是在救人,所以趕緊唾棄了一下自己,強裝鎮定的問道,“還需要什麽?”
林嘉樹不知道她的別扭,“來幫忙穿衣服。”
失去意識的一個成年人,身體是很沉重的,單靠他一個人還是有點費勁。
蘇桃正要應好,一旁吳國立趕緊道,“我來。”
說著他就跪了下來,把林秋平給扶了起來,林嘉樹趕緊把人裹到了軍大衣裏。
一旁的曾少兵見狀,也趕緊把自己的大棉褲也脫了下來,然後跪下來給林秋平套上去。
相比起其他人的慌亂,他的反應算是比較機靈和淡定的了。
所以林嘉樹一邊查看林秋平的情況,一邊問他,“掉下去多長時間,撈起來多久了,有控過水嗎?”
人處於慌亂中的時候,是不知道時間流逝的,所以曾少兵隻能估摸到,“可能一兩分鍾吧。”
“水我們有控過,但是控不出來。”
林嘉樹點點頭。
手從胸腹的位置感知了一下,裏邊應該是有積水的,控不出來那就隻有一個可能性,喉嚨有東西堵塞住了。
所以林嘉樹立馬去檢查了一下喉嚨,果然在裏邊檢查出了一團細長條的水草。
這應該是溺水的時候,伴隨著冰水一塊咽進去的。
把水草拉出來,確定了唿吸通道是打通的。
吳國立立即道,“得按他腹部,讓他把水吐出來先。”
結果他剛要伸手,就被林嘉樹製止了。
“人已經沒有自主唿吸了,先做心肺複蘇。”
舊時觀念,人溺水之後,就要第一時間把肺裏的水給排出來,人才會醒過來。
但現代醫學經過研究,已經否定了這個觀點。
比起控水,溺水者在失去意識之後,第一時間應該要做心肺複蘇,存活率會高很多。
但這個做法,和吳國立受到的教育是相反的。
要是林嘉樹是個普通的衛生員,這會他肯定會罵林嘉樹不懂裝懂。
但想到林嘉樹這幾天的表現,還有他拿出來的那本筆記本,吳國立就有些不確定到底哪個做法是對的了。
“你確定嗎?”他問林嘉樹。
畢竟溺水的人,黃金急救時間就隻有幾分鍾,一點小失誤都耽擱不起。
林嘉樹點頭,“對。”
他應完之後,才反應過來吳國立為什麽這麽問。
怕吳國立不相信,他又加了一句,“筆記本第47頁裏有寫到這個事。”
一聽是筆記本裏有的,吳國立立馬鬆了口氣。
既然是醫書上有的,那應該不會有錯。
隻能說這個時代的人,還是相對比較單純的。
要是換做幾十年後,這麽蹩腳的理由,肯定沒幾個人信。
不過吳國立信了林嘉樹的話,別的人不知道林嘉樹的本事,可不會就這麽信他。
像這會,林嘉樹說不控水,立馬就有個小年輕不答應了。
他們也算在江邊長大的,哪個溺水的人,不是第一時間控水的?
老祖宗傳下來的方法,總不會有錯吧。
而且就連作為醫生的吳國立都是這樣認為的,那就更不會有錯了。
“林嘉樹,你一個衛生員,又不是醫生,你到底會不會的啊,就在這指手畫腳。”
小年輕大叫。
林海屯所在的位置,正好位於鬆花江支流的附近。
每年到了年跟前,附近幾個村都會組織起來一起進行冬捕。
除了給家裏過年添道菜之外,也是給村裏增加點收入。
今年入冬早,所以江麵也早早結冰了。
但因為溫度還不夠低,所以冰層還比較薄。
對此,幾個村的村委早已在廣播站下達通知,讓大人和小孩都不要去江麵玩耍先。
但通知歸通知,卻總有那麽幾個不聽話的人。
這不,今天就遇上了那麽一群不聽話的小年輕。
其中裏邊就有上迴孩子被噎到的那位年輕父親曾阿牛的大侄子曾少兵。
因為不用上學,也不用種地,一群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在屋裏呆不住,於是就約著出來找點事打發一下時間。
但冰天雪地的也沒啥好玩的,在外邊轉了一圈,幾個膽子大的就提議去江麵打刺溜滑,順便看能不能撈點魚烤來吃一下。
大家一想往年冬日都這麽玩,於是就答應了下來,然後悲劇就來了。
其中膽子最大的那個小夥林秋平,跟人打賭,跑到了冰層最薄弱的地方玩單腳跳遠。
結果才跳到第三步,冰層就破了個洞,他“噗通”一聲掉下去了。
好死不死,那還是個深水區,加上他掙紮的時候,把附近的冰層也給弄破了,增加了救援難度。
在這麽冷的天氣下,人又穿著吸水的大棉襖,所以沒能堅持多久,他就失了力氣往下沉去了。
等到曾少兵等人著急忙慌去拿了繩子把人撈起來後,林秋平已經是進氣多出氣少,臉色都青白了,看著就不大好。
他們第一反應先是給他控水,結果又是按腹部,又是倒掛,發現水控不出來多少,人卻已經昏過去了。
“這咋辦呀!”
一群毛頭小子,玩的時候藝高人膽大,真出了事一個個就抓瞎了。
關鍵時候還是曾少兵靠譜,“把人帶到衛生站去。”
出事的地方,離衛生站得有兩三百米,他們抬著人跑得連鞋子飛了都顧不上,進門就喊救命。
“大夫!快點來救命啊!”
吳國立一聽有人喊救命,趕緊扔下手裏的書,就要過去查看情況。
結果沒想到他們抬著人進來後,曾少兵就大喊道,“林醫生,你快來救命啊!”
這話一出,不僅吳國立和蘇桃愣住了,就連那幾個小夥也都愣住了。
這衛生站裏,不是隻有吳國立一個醫生嗎?
為什麽曾少兵喊的是林醫生?
而被人喊慣了林醫生的林嘉樹第一時間倒是沒發現這個異常。
作為醫生,他第一關注點都是在病人身上。
濕透的衣服,經過外邊風雪的洗禮,已經開始有些硬挺了。
林嘉樹立馬意識到是怎麽一迴事。
“快,把人放到地上!”
林嘉樹擼起袖子過去,第一時間把林秋平身上的衣服全部剝掉,並迴頭喊蘇桃,“快,把我的軍大衣拿過來。”
必須要盡快讓林秋平脫離失溫的狀態。
蘇桃愣了一下,“噢,好!”
她趕緊跑去辦公室,把軍大衣拿了過來。
結果剛遞過去,就看見林嘉樹已經把人剝了個精光。
她小臉一紅,隨即又意識到這是在救人,所以趕緊唾棄了一下自己,強裝鎮定的問道,“還需要什麽?”
林嘉樹不知道她的別扭,“來幫忙穿衣服。”
失去意識的一個成年人,身體是很沉重的,單靠他一個人還是有點費勁。
蘇桃正要應好,一旁吳國立趕緊道,“我來。”
說著他就跪了下來,把林秋平給扶了起來,林嘉樹趕緊把人裹到了軍大衣裏。
一旁的曾少兵見狀,也趕緊把自己的大棉褲也脫了下來,然後跪下來給林秋平套上去。
相比起其他人的慌亂,他的反應算是比較機靈和淡定的了。
所以林嘉樹一邊查看林秋平的情況,一邊問他,“掉下去多長時間,撈起來多久了,有控過水嗎?”
人處於慌亂中的時候,是不知道時間流逝的,所以曾少兵隻能估摸到,“可能一兩分鍾吧。”
“水我們有控過,但是控不出來。”
林嘉樹點點頭。
手從胸腹的位置感知了一下,裏邊應該是有積水的,控不出來那就隻有一個可能性,喉嚨有東西堵塞住了。
所以林嘉樹立馬去檢查了一下喉嚨,果然在裏邊檢查出了一團細長條的水草。
這應該是溺水的時候,伴隨著冰水一塊咽進去的。
把水草拉出來,確定了唿吸通道是打通的。
吳國立立即道,“得按他腹部,讓他把水吐出來先。”
結果他剛要伸手,就被林嘉樹製止了。
“人已經沒有自主唿吸了,先做心肺複蘇。”
舊時觀念,人溺水之後,就要第一時間把肺裏的水給排出來,人才會醒過來。
但現代醫學經過研究,已經否定了這個觀點。
比起控水,溺水者在失去意識之後,第一時間應該要做心肺複蘇,存活率會高很多。
但這個做法,和吳國立受到的教育是相反的。
要是林嘉樹是個普通的衛生員,這會他肯定會罵林嘉樹不懂裝懂。
但想到林嘉樹這幾天的表現,還有他拿出來的那本筆記本,吳國立就有些不確定到底哪個做法是對的了。
“你確定嗎?”他問林嘉樹。
畢竟溺水的人,黃金急救時間就隻有幾分鍾,一點小失誤都耽擱不起。
林嘉樹點頭,“對。”
他應完之後,才反應過來吳國立為什麽這麽問。
怕吳國立不相信,他又加了一句,“筆記本第47頁裏有寫到這個事。”
一聽是筆記本裏有的,吳國立立馬鬆了口氣。
既然是醫書上有的,那應該不會有錯。
隻能說這個時代的人,還是相對比較單純的。
要是換做幾十年後,這麽蹩腳的理由,肯定沒幾個人信。
不過吳國立信了林嘉樹的話,別的人不知道林嘉樹的本事,可不會就這麽信他。
像這會,林嘉樹說不控水,立馬就有個小年輕不答應了。
他們也算在江邊長大的,哪個溺水的人,不是第一時間控水的?
老祖宗傳下來的方法,總不會有錯吧。
而且就連作為醫生的吳國立都是這樣認為的,那就更不會有錯了。
“林嘉樹,你一個衛生員,又不是醫生,你到底會不會的啊,就在這指手畫腳。”
小年輕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