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謝佩芸被斷供了!
重生76:決不當女知青的接盤俠 作者:菜會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有林興武的警告,外加狼的恐嚇。
但上山一趟就能有這麽大收獲,還是頗為動人心的。
所以大家心頭還是很火熱。
林嘉樹這邊,從縣城迴來後,又開始了按部就班的去衛生站上班了。
林父和林母對此樂見其成,在他們看來打獵雖然暴利,但不是長久之計,而且風險太大了。
特別是林母,聽到他們被狼群圍攻的時候,更是嚇得半天都迴神不了。
所以衛生員這份工作一定要保住。
一大早,吳醫生提著他那破保溫瓶出來,見到林嘉樹,張嘴想說考核在即,讓他多放點心思在正事上。
不過一想,以林嘉樹目前的水平,考核應該沒問題的,所以又閉上了嘴巴。
於是,他轉頭就抓著蘇桃,蘇桃因此遭了殃。
午休時,蘇桃趴在桌子上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
“為什麽吳醫生隻盯著我啊。”
今早一早上,她不僅要應付病患,還要時不時麵臨吳醫生突然拋過來的問題,美名曰突擊考核。
弄得她精神一直非常緊繃,明明隻上半天的班,累得她就像上了一星期的班一樣。
“吳醫生這是在督促你呢。”林嘉樹從兜裏掏出一個小油紙包,“來,吃點甜嘴的,放鬆一下吧。”
蘇桃一下從桌子上彈了起來,“不要了不要了。”
“你前兩天給我的,我都還沒吃完呢。”
林嘉樹看了一眼外邊,見吳醫生沒注意到這邊,才小聲道,“這是我昨天去縣城新買的綠豆糕和豌豆黃,跟前幾天的不太一樣,不過也很香,你嚐嚐。”
蘇桃見狀也小聲道,“我聽我爸說了,這糕點可精貴了,你不用給我送了。”
“再金貴,它也是糧食,吃進肚子裏去就不會浪費。”
林嘉樹把油紙包放在她桌麵。
“你放心,我現在不用上供了,手頭寬裕得很。”
蘇桃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口中的“上供”是什麽意思,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整時整點的把錢和糧食送給人,不就是上供嗎?
林嘉樹會這麽說,應該是真的不在意謝知青了吧。
這麽一想,蘇桃臉上的笑意又盛了三分。
這時正好捏著個信封出來的吳國立,看到兩人笑得這麽歡,一臉納罕。
“這是撿錢了?”
聽到這道摧殘了她一早上的聲音,蘇桃下意識就收起了笑容。
而吳醫生看到她桌上那有點眼熟的小油紙包,也純當沒看見。
心想還是小年輕好啊,整天這麽有活力。
還是林嘉樹問道,“吳醫生,是有什麽事嗎?”
吳國立這才說起正事,“這不是昨天發工資嗎?你沒在,所以沒領到。”
他還以為林嘉樹今早會自己過來拿的,結果沒想到一早上都沒動靜,正好他也有點事要問林嘉樹,所以就順手拿出來了。
“謝謝吳醫生。”
林嘉樹雙手接過信封。
也不怪他會忘記。
主要他最近心思都不在這上邊,所以都沒注意到發工資的日子了。
不過也證明了他現在不缺這點小錢了,不然早就盯著發糧日,看錢什麽時候發出來了。
這兩次打獵的錢,林母都留了一半給他,現在林嘉樹身上還是有點家底的。
不過錢嘛,誰會嫌多呢。
林嘉樹捏著這個有點發硬的油皮紙信封,看了一眼就放進包裏了。
以往這個錢,他都還沒摸熱,就進了謝佩芸的兜裏,就連村裏按例發給他的每月基礎糧,也是巴巴的送到她手裏。
林嘉樹心想,這月少了他的進貢,不知道謝佩芸日子還能不能過得這麽舒爽?
不過就算謝佩芸餓死了,又關他什麽事呢?
他隻會拍手叫好。
林嘉樹哂笑了一聲,就把這人這事,拋諸了腦後。
那邊謝佩芸的生活,確實如他所想,過得不太如意。
知青辦宿舍裏,無事可幹,貓在屋裏的青年們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樂趣。
大家聚在爐子前來煨番薯。
隨著那火紅的碳星侵入到紅薯肉裏邊,空氣中立馬散發出一陣香甜。
大家一邊“嘶,好燙好燙!”,卻沒有一個人舍得把嘴裏那份香軟給吐出來。
在困難的環境下,就這點小事也夠他們樂好久了。
而裏邊,獨有一人遠遠地躲著沒有參與進來,那就是謝佩芸。
“謝知青,你肚子不餓嗎?”
李二妮小口小口咬著手裏的紅薯,問了她一句。
謝佩芸忍住咽口水的衝動,裝作一臉不在意地擰過頭去。
“哼,弄得一臉一手髒兮兮的,跟叫花子一樣,我才不樂意幹這事呢。”
一開口就得罪了在場所有人。
這是在罵他們叫花子?
當下就有看不慣的一個女知青陶欣然就先站了出來。
“我們這些叫花子確實比不過謝知青,整天不用自己幹活就有人送錢送糧食過來,就跟那地主老財一樣,過得可滋潤了。”
這話說得就有點重了,謝佩芸臉色一變,“你說什麽呢?”
這些話可不能亂說,不然傳出去被戴上帽子的話,那可就慘了。
陶欣然也是話趕話說到了這裏,雖然她平日裏對謝佩芸的做派看不大上,但也不至於拿這個事來整治她。
所以話一出口,陶欣然也知道自己說茬了,但讓她跟謝佩芸低頭是不可能的。
她硬邦邦轉移話題道,“哼,有心在這鬧,謝知青還不如趕緊把自己的口糧和柴火交上來呢。”
知青辦為了方便管理,都是共同開夥的,當然也是因為沒有那麽多爐子和鍋的原因。
大家領到了口糧之後,每隔十天,就會集中上交一次自己要吃的那部分,進行統一管理,然後輪流做飯。
柴火也一樣,每月每個人都要上交一部分。
到了冬天,為了燒炕燒爐子,柴火需要的分量大增。
但好在村裏分了不少的苞米瓤子,再加上大家在入冬前,也找了不少的幹柴,所以省省還是能熬到明年開春。
但這裏邊,唯獨謝佩芸特殊。
她是一個拈輕怕重的人,地裏的活從來就幹得不盡心,所以拿到的工分隻有別人的一半,分到的糧食也少,柴火更是沒去撿過。
但誰叫她命好呢,把林嘉樹迷得不行,自動給她送糧送錢,連柴火都送。
所以她反倒比苦哈哈的其他知青要過得滋潤不少。
其他知青雖然心裏不屑,但隻要不占他們便宜,也沒什麽好說的。
可現在不行了啊。
但上山一趟就能有這麽大收獲,還是頗為動人心的。
所以大家心頭還是很火熱。
林嘉樹這邊,從縣城迴來後,又開始了按部就班的去衛生站上班了。
林父和林母對此樂見其成,在他們看來打獵雖然暴利,但不是長久之計,而且風險太大了。
特別是林母,聽到他們被狼群圍攻的時候,更是嚇得半天都迴神不了。
所以衛生員這份工作一定要保住。
一大早,吳醫生提著他那破保溫瓶出來,見到林嘉樹,張嘴想說考核在即,讓他多放點心思在正事上。
不過一想,以林嘉樹目前的水平,考核應該沒問題的,所以又閉上了嘴巴。
於是,他轉頭就抓著蘇桃,蘇桃因此遭了殃。
午休時,蘇桃趴在桌子上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
“為什麽吳醫生隻盯著我啊。”
今早一早上,她不僅要應付病患,還要時不時麵臨吳醫生突然拋過來的問題,美名曰突擊考核。
弄得她精神一直非常緊繃,明明隻上半天的班,累得她就像上了一星期的班一樣。
“吳醫生這是在督促你呢。”林嘉樹從兜裏掏出一個小油紙包,“來,吃點甜嘴的,放鬆一下吧。”
蘇桃一下從桌子上彈了起來,“不要了不要了。”
“你前兩天給我的,我都還沒吃完呢。”
林嘉樹看了一眼外邊,見吳醫生沒注意到這邊,才小聲道,“這是我昨天去縣城新買的綠豆糕和豌豆黃,跟前幾天的不太一樣,不過也很香,你嚐嚐。”
蘇桃見狀也小聲道,“我聽我爸說了,這糕點可精貴了,你不用給我送了。”
“再金貴,它也是糧食,吃進肚子裏去就不會浪費。”
林嘉樹把油紙包放在她桌麵。
“你放心,我現在不用上供了,手頭寬裕得很。”
蘇桃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口中的“上供”是什麽意思,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整時整點的把錢和糧食送給人,不就是上供嗎?
林嘉樹會這麽說,應該是真的不在意謝知青了吧。
這麽一想,蘇桃臉上的笑意又盛了三分。
這時正好捏著個信封出來的吳國立,看到兩人笑得這麽歡,一臉納罕。
“這是撿錢了?”
聽到這道摧殘了她一早上的聲音,蘇桃下意識就收起了笑容。
而吳醫生看到她桌上那有點眼熟的小油紙包,也純當沒看見。
心想還是小年輕好啊,整天這麽有活力。
還是林嘉樹問道,“吳醫生,是有什麽事嗎?”
吳國立這才說起正事,“這不是昨天發工資嗎?你沒在,所以沒領到。”
他還以為林嘉樹今早會自己過來拿的,結果沒想到一早上都沒動靜,正好他也有點事要問林嘉樹,所以就順手拿出來了。
“謝謝吳醫生。”
林嘉樹雙手接過信封。
也不怪他會忘記。
主要他最近心思都不在這上邊,所以都沒注意到發工資的日子了。
不過也證明了他現在不缺這點小錢了,不然早就盯著發糧日,看錢什麽時候發出來了。
這兩次打獵的錢,林母都留了一半給他,現在林嘉樹身上還是有點家底的。
不過錢嘛,誰會嫌多呢。
林嘉樹捏著這個有點發硬的油皮紙信封,看了一眼就放進包裏了。
以往這個錢,他都還沒摸熱,就進了謝佩芸的兜裏,就連村裏按例發給他的每月基礎糧,也是巴巴的送到她手裏。
林嘉樹心想,這月少了他的進貢,不知道謝佩芸日子還能不能過得這麽舒爽?
不過就算謝佩芸餓死了,又關他什麽事呢?
他隻會拍手叫好。
林嘉樹哂笑了一聲,就把這人這事,拋諸了腦後。
那邊謝佩芸的生活,確實如他所想,過得不太如意。
知青辦宿舍裏,無事可幹,貓在屋裏的青年們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樂趣。
大家聚在爐子前來煨番薯。
隨著那火紅的碳星侵入到紅薯肉裏邊,空氣中立馬散發出一陣香甜。
大家一邊“嘶,好燙好燙!”,卻沒有一個人舍得把嘴裏那份香軟給吐出來。
在困難的環境下,就這點小事也夠他們樂好久了。
而裏邊,獨有一人遠遠地躲著沒有參與進來,那就是謝佩芸。
“謝知青,你肚子不餓嗎?”
李二妮小口小口咬著手裏的紅薯,問了她一句。
謝佩芸忍住咽口水的衝動,裝作一臉不在意地擰過頭去。
“哼,弄得一臉一手髒兮兮的,跟叫花子一樣,我才不樂意幹這事呢。”
一開口就得罪了在場所有人。
這是在罵他們叫花子?
當下就有看不慣的一個女知青陶欣然就先站了出來。
“我們這些叫花子確實比不過謝知青,整天不用自己幹活就有人送錢送糧食過來,就跟那地主老財一樣,過得可滋潤了。”
這話說得就有點重了,謝佩芸臉色一變,“你說什麽呢?”
這些話可不能亂說,不然傳出去被戴上帽子的話,那可就慘了。
陶欣然也是話趕話說到了這裏,雖然她平日裏對謝佩芸的做派看不大上,但也不至於拿這個事來整治她。
所以話一出口,陶欣然也知道自己說茬了,但讓她跟謝佩芸低頭是不可能的。
她硬邦邦轉移話題道,“哼,有心在這鬧,謝知青還不如趕緊把自己的口糧和柴火交上來呢。”
知青辦為了方便管理,都是共同開夥的,當然也是因為沒有那麽多爐子和鍋的原因。
大家領到了口糧之後,每隔十天,就會集中上交一次自己要吃的那部分,進行統一管理,然後輪流做飯。
柴火也一樣,每月每個人都要上交一部分。
到了冬天,為了燒炕燒爐子,柴火需要的分量大增。
但好在村裏分了不少的苞米瓤子,再加上大家在入冬前,也找了不少的幹柴,所以省省還是能熬到明年開春。
但這裏邊,唯獨謝佩芸特殊。
她是一個拈輕怕重的人,地裏的活從來就幹得不盡心,所以拿到的工分隻有別人的一半,分到的糧食也少,柴火更是沒去撿過。
但誰叫她命好呢,把林嘉樹迷得不行,自動給她送糧送錢,連柴火都送。
所以她反倒比苦哈哈的其他知青要過得滋潤不少。
其他知青雖然心裏不屑,但隻要不占他們便宜,也沒什麽好說的。
可現在不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