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大喜,當即派人前去傳文武群臣,明日到太師府上宴飲。
次日,劉昊帶著趙雲先一步抵達,周泰領眾人,把10馬車的酒,送到太師府上。
劉昊入太師府時,各路群臣已相繼抵達,正三三兩兩的在那閑聊。
這群鐵憨憨,八成還不知道,董卓要廢掉少帝,另立新君。
這次進京,發現許多上兩次進京時沒見過的新麵孔。
比如說,一個人高馬大的大帥哥,身邊跟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小黑子,就沒見過。
兩人全都腰懸寶劍,正是袁紹袁本初跟曹操曹孟德。
上次進京時,西園八校尉還沒組建,彼時的曹操因痛恨宦官專權,朝野黑暗,辭官歸鄉去了。
袁紹當時也不在京城。
是去年八月,劉宏組建西園軍時,把他們征召進京的。
此時劉昊,剛剛走進太師府大院,沒人留意他。
扭頭去找趙雲,他身為侍衛,自然而然站到侍衛一列。
就見他旁邊,站著一名身披鐵甲,手持方天畫戟之人,如活金剛一般,威風凜凜的站在那裏。
於是湊過去:“可是呂奉先?”
“正是,你是何人?”
趙雲:“乃我家主公,安樂王殿下是也。”
呂布抱拳施了一禮,心知地位懸殊,沒什麽好談的。
這一幕,剛好被丁原瞥見,急忙湊過來。
“奉先,何事?你是何人?”
今天屬於日常宴飲,所有人都未著官服,隻穿便裝,讓人看不出各自的身份。
“吾乃劉昊劉太白是也。”
丁原尋思半晌,聽著很耳熟,就是沒想起這個名字是誰。
“原來是太白,久聞大名,老夫並州刺史丁原丁建陽。”
“幸會幸會。”
“不知太白在哪裏高就?現居何職?”
“在安樂國做一小小王爺。”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安樂王殿下,失敬失敬。”
這時,有幾名丁原的老相識在喚他。
他道了聲:“請。”
“請。”
王允也是太原人,喚他的正是王允。
正想詢問丁原,這少年是誰。
劉昊自顧自的向丁原道:“鄙人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殿下但說無妨。”
“無論你信與不信,寡人都送你十六個字。”
“哦?哪十六字?願聞其詳。”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專捅義父。”
自從劉宏駕崩以來,早就人腦袋打成狗腦袋,在許多人的心裏,對皇權已經不那麽敬畏了。
平常隻流於表麵,動到利益了,立刻就跳起來。
“殿下這是何意?是見吾兒奉先勇武過人,欲離間我父子否?”
“古人雲,好言難勸該死的鬼,言盡於此,信與不信,全在於你。”
“哼,我當一舉蕩平反賊之安樂王,是何等的英雄人物,今日一見,不過如此。”
果然世道變了,一個刺史都對劉姓王這麽無禮了。
“英雄與否,隻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王允幾人已經聽到他們的談話,但為了勸架,仍假裝沒聽見,上前詢問:
“建陽,何事?”
“哼,無事。”
“老夫王允,字子師,不知這位小友尊姓大名。”
臥槽,原來就是這貨,趁皇宮大亂,把貂蟬給帶出皇宮去的?
“原來是王司徒,久仰大名,鄙人劉昊字破天。”
“哎呀呀,原來是安樂王殿下,失敬失敬。”
“哪裏哪裏。”
臭屁一通,被請入內。
李儒:“安樂王殿下何在?”
劉昊:“何事?”
“殿下大駕光歸,還請上座。”
劉昊坦然坐到賓首位上。
不多時,一個胖子出現,正是董卓。
隨著他出來,中堂外人影攢動,一群帶刀侍衛,把中堂內外團團圍住。
董卓一臉肅殺之氣的,大手一揮。
一群下人,各自端著酒盤上來,一半端著文酒,送到文臣案前,一半端著武酒,送到曹操、袁紹等武將跟前。
曹操自言自語:“嗯?破陣子?好詞,好詞,當真好文采,此詞,何人所作?”
董卓:“諸位臣公,這天下第一釀,乃是安樂王不遠千裏,特地從遼東親自護送過來的,非止文采好,裏麵的酒,更是不愧天下第一之美名,諸位臣公快先品嚐。”
此舉是在強行把劉昊拉攏過來,好讓大家以為,漢室的劉姓王,也是支持老夫的。
董卓、李儒,時不時的觀察劉昊的表情。
劉昊才不管什麽反賊不反賊的,無論如何,大漢走到今天,都很難再正常的運轉下去了。
已經到了必須重新洗牌的地步。
老子進京就是來賣酒的,董卓幫忙打廣告,所以此時此刻,他就是生意場上的合作夥伴。
因此,劉昊臉上始終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董卓感覺火候差不多了,臉色陡然一變,騰地起身。
用威脅的口吻:“吾有一言,眾官靜聽。”
眾人早就發現,殿外站滿帶刀侍衛,這是一言不合,就要動刀啊。
“自古以來,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奉宗廟承社稷,而當今聖上,懦弱少威,君儀失度,不如陳留王聰明好學,精明強幹,我欲廢少帝而立陳留王,承繼大位,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聞言,不約而同望向劉昊。
劉昊:看我幹毛?我雖然現在就能嘎了他,但是嘎了他,我最多隻能賺得一聲,算你能耐,其他毛都撈不著。
反而被你們這群手握大權的朝臣,以祖宗家法,郡王不得幹政為由,把好處全給撈走。
所以,董卓不能死在現在,更不能死在寡人手裏。
整個司隸校尉部,都是董卓的人馬,那樣隻會招致百姓再遭屠戮。
董卓見劉昊無動於衷,得意道:“如若諸位無異議……”
丁原憤然起身,將桌子掀翻。
而後,董卓拔劍,呂布持戟入內。
李儒急忙上前勸開。
丁原帶著呂布憤然而去。
丁原走後,盧植又站出來怒懟董卓,再次被李儒勸開。
隨後眾人紛紛告退。
劉昊也跟隨大家一起,出了太師府。
不知從哪裏冒出個老雜毛。
“安樂王身為漢室宗親,明知董卓老賊懷有篡逆之心,欲行廢立之事,卻向其獻媚,你對的起這安樂王之位嗎?”
“你的意思是,今天所有到場的,都是來獻媚的?”
次日,劉昊帶著趙雲先一步抵達,周泰領眾人,把10馬車的酒,送到太師府上。
劉昊入太師府時,各路群臣已相繼抵達,正三三兩兩的在那閑聊。
這群鐵憨憨,八成還不知道,董卓要廢掉少帝,另立新君。
這次進京,發現許多上兩次進京時沒見過的新麵孔。
比如說,一個人高馬大的大帥哥,身邊跟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小黑子,就沒見過。
兩人全都腰懸寶劍,正是袁紹袁本初跟曹操曹孟德。
上次進京時,西園八校尉還沒組建,彼時的曹操因痛恨宦官專權,朝野黑暗,辭官歸鄉去了。
袁紹當時也不在京城。
是去年八月,劉宏組建西園軍時,把他們征召進京的。
此時劉昊,剛剛走進太師府大院,沒人留意他。
扭頭去找趙雲,他身為侍衛,自然而然站到侍衛一列。
就見他旁邊,站著一名身披鐵甲,手持方天畫戟之人,如活金剛一般,威風凜凜的站在那裏。
於是湊過去:“可是呂奉先?”
“正是,你是何人?”
趙雲:“乃我家主公,安樂王殿下是也。”
呂布抱拳施了一禮,心知地位懸殊,沒什麽好談的。
這一幕,剛好被丁原瞥見,急忙湊過來。
“奉先,何事?你是何人?”
今天屬於日常宴飲,所有人都未著官服,隻穿便裝,讓人看不出各自的身份。
“吾乃劉昊劉太白是也。”
丁原尋思半晌,聽著很耳熟,就是沒想起這個名字是誰。
“原來是太白,久聞大名,老夫並州刺史丁原丁建陽。”
“幸會幸會。”
“不知太白在哪裏高就?現居何職?”
“在安樂國做一小小王爺。”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安樂王殿下,失敬失敬。”
這時,有幾名丁原的老相識在喚他。
他道了聲:“請。”
“請。”
王允也是太原人,喚他的正是王允。
正想詢問丁原,這少年是誰。
劉昊自顧自的向丁原道:“鄙人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殿下但說無妨。”
“無論你信與不信,寡人都送你十六個字。”
“哦?哪十六字?願聞其詳。”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專捅義父。”
自從劉宏駕崩以來,早就人腦袋打成狗腦袋,在許多人的心裏,對皇權已經不那麽敬畏了。
平常隻流於表麵,動到利益了,立刻就跳起來。
“殿下這是何意?是見吾兒奉先勇武過人,欲離間我父子否?”
“古人雲,好言難勸該死的鬼,言盡於此,信與不信,全在於你。”
“哼,我當一舉蕩平反賊之安樂王,是何等的英雄人物,今日一見,不過如此。”
果然世道變了,一個刺史都對劉姓王這麽無禮了。
“英雄與否,隻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王允幾人已經聽到他們的談話,但為了勸架,仍假裝沒聽見,上前詢問:
“建陽,何事?”
“哼,無事。”
“老夫王允,字子師,不知這位小友尊姓大名。”
臥槽,原來就是這貨,趁皇宮大亂,把貂蟬給帶出皇宮去的?
“原來是王司徒,久仰大名,鄙人劉昊字破天。”
“哎呀呀,原來是安樂王殿下,失敬失敬。”
“哪裏哪裏。”
臭屁一通,被請入內。
李儒:“安樂王殿下何在?”
劉昊:“何事?”
“殿下大駕光歸,還請上座。”
劉昊坦然坐到賓首位上。
不多時,一個胖子出現,正是董卓。
隨著他出來,中堂外人影攢動,一群帶刀侍衛,把中堂內外團團圍住。
董卓一臉肅殺之氣的,大手一揮。
一群下人,各自端著酒盤上來,一半端著文酒,送到文臣案前,一半端著武酒,送到曹操、袁紹等武將跟前。
曹操自言自語:“嗯?破陣子?好詞,好詞,當真好文采,此詞,何人所作?”
董卓:“諸位臣公,這天下第一釀,乃是安樂王不遠千裏,特地從遼東親自護送過來的,非止文采好,裏麵的酒,更是不愧天下第一之美名,諸位臣公快先品嚐。”
此舉是在強行把劉昊拉攏過來,好讓大家以為,漢室的劉姓王,也是支持老夫的。
董卓、李儒,時不時的觀察劉昊的表情。
劉昊才不管什麽反賊不反賊的,無論如何,大漢走到今天,都很難再正常的運轉下去了。
已經到了必須重新洗牌的地步。
老子進京就是來賣酒的,董卓幫忙打廣告,所以此時此刻,他就是生意場上的合作夥伴。
因此,劉昊臉上始終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董卓感覺火候差不多了,臉色陡然一變,騰地起身。
用威脅的口吻:“吾有一言,眾官靜聽。”
眾人早就發現,殿外站滿帶刀侍衛,這是一言不合,就要動刀啊。
“自古以來,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奉宗廟承社稷,而當今聖上,懦弱少威,君儀失度,不如陳留王聰明好學,精明強幹,我欲廢少帝而立陳留王,承繼大位,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聞言,不約而同望向劉昊。
劉昊:看我幹毛?我雖然現在就能嘎了他,但是嘎了他,我最多隻能賺得一聲,算你能耐,其他毛都撈不著。
反而被你們這群手握大權的朝臣,以祖宗家法,郡王不得幹政為由,把好處全給撈走。
所以,董卓不能死在現在,更不能死在寡人手裏。
整個司隸校尉部,都是董卓的人馬,那樣隻會招致百姓再遭屠戮。
董卓見劉昊無動於衷,得意道:“如若諸位無異議……”
丁原憤然起身,將桌子掀翻。
而後,董卓拔劍,呂布持戟入內。
李儒急忙上前勸開。
丁原帶著呂布憤然而去。
丁原走後,盧植又站出來怒懟董卓,再次被李儒勸開。
隨後眾人紛紛告退。
劉昊也跟隨大家一起,出了太師府。
不知從哪裏冒出個老雜毛。
“安樂王身為漢室宗親,明知董卓老賊懷有篡逆之心,欲行廢立之事,卻向其獻媚,你對的起這安樂王之位嗎?”
“你的意思是,今天所有到場的,都是來獻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