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昊昨晚,其實已經穿越迴現代,去賣人參去了。
抽空還在網上跟人吹牛逼,呂布不過如此,老子一迴合就打的他抱頭鼠竄,還是手下留情的才放跑他的。
結果被一群人給噴的自閉了,後悔沒帶個運動相機,把當時的場景記錄下來。
想想還是算球,真拍下來放到網上,立刻就暴露了自己。
給妹子們買點護理用品,化妝品之類,迴到王府,倒頭就睡。
睡的正香,就被昭姬叫醒。
等了十多分鍾,劉昊總算出現在前殿。
“諸位愛卿,何事急著見寡人?”
蔡邕:“殿下當真好享受,眼看日頭便要下山,仍在午睡。”
“春困秋乏夏打盹,這不開春了嘛,也不知怎地,總是犯困。”
荀攸:“殿下還需保重貴體,留待有用之身,多多為國操勞才是。”
“安樂國怎麽了嗎?發生什麽大事了嗎?”
“臣是說,普天之下,大漢江山;如今天下諸侯並起,殿下不能整天醉心於溫柔之鄉,偏安一隅呀,當早做圖謀才是。”
“你們想讓寡人造反嗎?你們這群亂臣賊子!想讓寡人擔上不忠不義的罵名嗎?”
天下有什麽好操勞的?無論怎麽操勞,都得人腦袋打成狗腦袋,等全都打累了,重新洗牌過後,才能消停。
眾人這個無奈,上來就被扣上亂臣賊子,不忠不義的罵名。
這還怎麽繼續勸諫?
荀彧:“如今天子年幼,又有董卓相要挾,大漢江山危若累卵,隨時有大廈將傾之險,殿下身為陛下之皇叔,怎可不聞不問?”
“寡人是皇叔不假,可寡人也是郡王啊,這種事情,你們該去勸諫劉伯安才是,他可以勤王,寡人卻不行啊,祖製不能違啊。”
田豐:“誠此危急存亡之秋,殿下若不出手,劉伯安雖文武全才,但過於書生氣,難成大器,殿下為江山計,為萬民計,也該先將祖製擱置一旁,等到中興大漢後,再向宗廟請罪不遲。”
“田先生可認識諸葛孔明?”
“諸葛孔明是何人?”
可能危急存亡之秋這種詞,這個時代的飽學之士,都能說個一二吧。
這群老登,想當個閑散王爺,還要天天被他們煩。
為了耳根清靜,隻能給他們留幾個字,換自己繼續悠閑自在。
“寡人,就送給爾等九個字吧。”
“哦?哪九字?”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就按照這九個字,荀相,你看著操持吧。”
原來殿下並不是什麽都沒想,原來他早已洞悉天下局勢。
是啊,唯今之計,隻有高築牆,廣積糧,讓天下諸侯們相互征伐,殿下再伺機而出,才是上上之策。
否則現在就有所動作,很可能會被群起而攻之。
“殿下聖明,臣等拍馬難及也。”
“哎喲,往後別一口一個聖明,那是天子才能用的稱謂,寡人就是個小小的安樂王,已經知足了,別無他求。”
“諾,臣等必當謹記。”
殿下這是裝的,此時隻有裝成昏君,才能麻痹外人。
果然心中藏有大智慧,腦中必潛藏有大謀略。
當下,多多招募流民,多多囤積糧草,才是當務之急,想其他的沒用。
蔡邕:“殿下,如今書院急缺紙用,何時才有紙用?”
“隻要錢到位,等到廠房建成後,就能造紙了。”
田豐:“需錢幾何?”
“造紙設備極其昂貴,比大海輪還要貴一倍,所以,寡人出一半,府庫至少要拿三億錢出來。”
眾人也覺,紙的利潤肯定比大海輪多的多,貴一倍實屬正常。
一致點頭。
田豐:“三億錢還出得起,明日便可將錢送來,便可選址開建。”
“造紙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材,所以田先生,選址方麵,首先考慮木材的運輸,還有紙張的運出,更重要的是安全,紙嘛,生意太大,最好建座塢堡保護起來,以後重要的作坊,都建在塢堡裏,諸位以為如何?”
“殿下聖明。”
“額……”好吧,愛咋叫咋叫吧,“諸位愛卿,還有別的事嗎?如果沒有的話,寡人乏了。”
荀彧:你可以假裝昏君,整天吃喝玩樂,但他那腦子,不知道如何長的,不知道裏麵存著多少東西。
你裝你的,咱得幫你挖一挖,這樣也能更好的高築牆廣積糧。
順便看看你的極限究竟在哪裏。
之前不是吹牛逼,說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再來找你嗎?
你想清閑?門都沒有!
荀某就非要讓你清閑不得,非要讓你忙碌起來不可。
“殿下,臣有一事。”
臥槽,你們是真不客氣啊,我都說我乏了,你們還想繼續叨叨?
一縣之國,哪有那麽多屁事?
“何事?快快講來。”
“殿下,眼看備耕在即,由於去年開墾出不少糧田,現如今又增添無數丁口,眼下耕牛嚴重不足,而各地戰亂四起,無數牛馬皆被天下諸侯所牢牢控製,不許售賣,臣到處買牛不著,實在無計可施,臣無能,隻得向殿下求計。”
“缺多少?”
“大約半數。”
“那還不簡單,你讓木匠把耕犁改一下,把大犁改成小犁,把直轅改成曲轅,把兩頭牛改成一頭牛耕地,不就解決了?”
田豐:“殿下有所不知,土地經一年沉積,土質堅硬,需重犁方能將田犁開,一但改小,重量太輕,耕了也等於沒耕,將嚴重影響糧食收成。”
“我跟你說不明白,這樣,等明天,寡人親手製作一套耕犁,再拿給你們看,到時你們就明白了。”
你一個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想教我們這群農桑事務樣樣精通的人,如何耕田?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讓你解決耕牛的問題,你跑來說犁太大?
誰不知道犁大?犁小了能耕田嗎?
哎,昏君,昏君呐。
這次,不但文臣搖頭,武將也全都是寒門出身,熟知耕田,也覺殿下這次太不靠譜了。
要能把犁改小,早就改小了,何至於等到讓你來改。
那是經過多少年驗證過的,犁隻有那麽大才好用。
殿下這麽急著趕人,眾人也隻得搖著頭,相繼告退。
…………
抽空還在網上跟人吹牛逼,呂布不過如此,老子一迴合就打的他抱頭鼠竄,還是手下留情的才放跑他的。
結果被一群人給噴的自閉了,後悔沒帶個運動相機,把當時的場景記錄下來。
想想還是算球,真拍下來放到網上,立刻就暴露了自己。
給妹子們買點護理用品,化妝品之類,迴到王府,倒頭就睡。
睡的正香,就被昭姬叫醒。
等了十多分鍾,劉昊總算出現在前殿。
“諸位愛卿,何事急著見寡人?”
蔡邕:“殿下當真好享受,眼看日頭便要下山,仍在午睡。”
“春困秋乏夏打盹,這不開春了嘛,也不知怎地,總是犯困。”
荀攸:“殿下還需保重貴體,留待有用之身,多多為國操勞才是。”
“安樂國怎麽了嗎?發生什麽大事了嗎?”
“臣是說,普天之下,大漢江山;如今天下諸侯並起,殿下不能整天醉心於溫柔之鄉,偏安一隅呀,當早做圖謀才是。”
“你們想讓寡人造反嗎?你們這群亂臣賊子!想讓寡人擔上不忠不義的罵名嗎?”
天下有什麽好操勞的?無論怎麽操勞,都得人腦袋打成狗腦袋,等全都打累了,重新洗牌過後,才能消停。
眾人這個無奈,上來就被扣上亂臣賊子,不忠不義的罵名。
這還怎麽繼續勸諫?
荀彧:“如今天子年幼,又有董卓相要挾,大漢江山危若累卵,隨時有大廈將傾之險,殿下身為陛下之皇叔,怎可不聞不問?”
“寡人是皇叔不假,可寡人也是郡王啊,這種事情,你們該去勸諫劉伯安才是,他可以勤王,寡人卻不行啊,祖製不能違啊。”
田豐:“誠此危急存亡之秋,殿下若不出手,劉伯安雖文武全才,但過於書生氣,難成大器,殿下為江山計,為萬民計,也該先將祖製擱置一旁,等到中興大漢後,再向宗廟請罪不遲。”
“田先生可認識諸葛孔明?”
“諸葛孔明是何人?”
可能危急存亡之秋這種詞,這個時代的飽學之士,都能說個一二吧。
這群老登,想當個閑散王爺,還要天天被他們煩。
為了耳根清靜,隻能給他們留幾個字,換自己繼續悠閑自在。
“寡人,就送給爾等九個字吧。”
“哦?哪九字?”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就按照這九個字,荀相,你看著操持吧。”
原來殿下並不是什麽都沒想,原來他早已洞悉天下局勢。
是啊,唯今之計,隻有高築牆,廣積糧,讓天下諸侯們相互征伐,殿下再伺機而出,才是上上之策。
否則現在就有所動作,很可能會被群起而攻之。
“殿下聖明,臣等拍馬難及也。”
“哎喲,往後別一口一個聖明,那是天子才能用的稱謂,寡人就是個小小的安樂王,已經知足了,別無他求。”
“諾,臣等必當謹記。”
殿下這是裝的,此時隻有裝成昏君,才能麻痹外人。
果然心中藏有大智慧,腦中必潛藏有大謀略。
當下,多多招募流民,多多囤積糧草,才是當務之急,想其他的沒用。
蔡邕:“殿下,如今書院急缺紙用,何時才有紙用?”
“隻要錢到位,等到廠房建成後,就能造紙了。”
田豐:“需錢幾何?”
“造紙設備極其昂貴,比大海輪還要貴一倍,所以,寡人出一半,府庫至少要拿三億錢出來。”
眾人也覺,紙的利潤肯定比大海輪多的多,貴一倍實屬正常。
一致點頭。
田豐:“三億錢還出得起,明日便可將錢送來,便可選址開建。”
“造紙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材,所以田先生,選址方麵,首先考慮木材的運輸,還有紙張的運出,更重要的是安全,紙嘛,生意太大,最好建座塢堡保護起來,以後重要的作坊,都建在塢堡裏,諸位以為如何?”
“殿下聖明。”
“額……”好吧,愛咋叫咋叫吧,“諸位愛卿,還有別的事嗎?如果沒有的話,寡人乏了。”
荀彧:你可以假裝昏君,整天吃喝玩樂,但他那腦子,不知道如何長的,不知道裏麵存著多少東西。
你裝你的,咱得幫你挖一挖,這樣也能更好的高築牆廣積糧。
順便看看你的極限究竟在哪裏。
之前不是吹牛逼,說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再來找你嗎?
你想清閑?門都沒有!
荀某就非要讓你清閑不得,非要讓你忙碌起來不可。
“殿下,臣有一事。”
臥槽,你們是真不客氣啊,我都說我乏了,你們還想繼續叨叨?
一縣之國,哪有那麽多屁事?
“何事?快快講來。”
“殿下,眼看備耕在即,由於去年開墾出不少糧田,現如今又增添無數丁口,眼下耕牛嚴重不足,而各地戰亂四起,無數牛馬皆被天下諸侯所牢牢控製,不許售賣,臣到處買牛不著,實在無計可施,臣無能,隻得向殿下求計。”
“缺多少?”
“大約半數。”
“那還不簡單,你讓木匠把耕犁改一下,把大犁改成小犁,把直轅改成曲轅,把兩頭牛改成一頭牛耕地,不就解決了?”
田豐:“殿下有所不知,土地經一年沉積,土質堅硬,需重犁方能將田犁開,一但改小,重量太輕,耕了也等於沒耕,將嚴重影響糧食收成。”
“我跟你說不明白,這樣,等明天,寡人親手製作一套耕犁,再拿給你們看,到時你們就明白了。”
你一個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想教我們這群農桑事務樣樣精通的人,如何耕田?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讓你解決耕牛的問題,你跑來說犁太大?
誰不知道犁大?犁小了能耕田嗎?
哎,昏君,昏君呐。
這次,不但文臣搖頭,武將也全都是寒門出身,熟知耕田,也覺殿下這次太不靠譜了。
要能把犁改小,早就改小了,何至於等到讓你來改。
那是經過多少年驗證過的,犁隻有那麽大才好用。
殿下這麽急著趕人,眾人也隻得搖著頭,相繼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