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對照一下兩份聖旨上的璽印,就知道他董卓拿不出傳國玉璽來。
不知道找誰雕刻的,比真正的璽印小了一圈。
而且,由於傳國玉璽缺了一角,雖然用金補上,但印出來的大印上,在那個角上有兩條缺口。
劉昊旋即把他的那份聖旨,往他麵前一丟。
公孫度:“大膽!”
“你大膽!就說當今天子雖然年少,但絕不會輕易違背祖製,你好大的膽子!膽敢偽造聖旨,假傳聖命!”
“你有何憑證說我的聖旨是假的?”
“想畢在場諸位都聽說過,昔日佞臣王莽,意圖謀篡漢家天子之位,在搶奪傳國玉璽時,被孝元皇後一怒之下,將玉璽摔掉一角,後被反賊王莽,命人用黃金補上殘缺,至使後來所有聖印,皆留有殘缺,誰若不信,盡可拿此比對!”
說著把手中聖旨往前一伸。
趙雲先看一眼:“果然如此。”
關羽:“當真如此。”
公孫度那邊的人,抓住這難得的投城機會,再不抓住,就跟他一起,被打成誅九族的大罪了。
紛紛過來比對。
“果然,想不到你這廝,竟偽造聖旨誆騙我等,我等被你這反賊騙的好慘!當真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受其影響之下,公孫度的侍衛們,紛紛指責起公孫度,搞的他百口莫辯。
有想前來一看,被他的親衛拿刀架住。
劉昊為讓他死個明白,特地命趙雲,把聖旨拿給他看。
此時的公孫度,完全沒心情看聖旨的內容,隻看兩個大印,頓時心裏拔涼拔涼的。
“這怎麽可能?這怎麽可能?老夫明明是受徐榮舉薦,明明是董太師親自派出的公公,這怎麽可能?這怎麽可能?”
劉昊一甩折扇,露出“囂張”二字,扇著扇子往後一退,把接下來的場地交給關羽。
罪名已定,命人拿下公孫度,按罪論處,並派人先圍住公孫家,再拷問餘黨。
二荀、郭嘉:果然殿下還是那個殿下,處理起大事,滴水不漏,有理有據,讓人無可挑剔。
還道是他會直接派人拿人,再拿聖旨出來比對。
若是那樣,必然免不了刀兵。
還落人以無視朝廷法度,無視天子威儀的欺君之嫌。
像現在這樣操作,哪怕傳到董卓耳中,也得乖乖受著,說不出半個不字。
他壓根就拿不出蓋有傳國玉璽大印的聖旨,就隻能默認此事。
真的是,既根除了遼東禍患,又扶穩了關羽的遼東太守之位,還狠狠的扇了董卓一記響亮的耳光。
當真是好手段。
果然跟隨殿下,所學頗多,日長一智啊。
…………
關羽緊張的處理案件。
張遼已經率兵退迴安樂國。
劉昊等人,則住進襄城驛館裏。
仍然每天以麵具罩臉,隻是幾名文臣,把厚重的棉鐵複合甲,換成了素袍,否則以他們的體力,有些難承其重。
麵對著黑咕隆咚的驛館房間,一個個唉聲歎氣。
還是住在金雀城舒坦,有寬敞明亮的房間,通透無比的大玻璃窗。
夯土房雖然冬暖夏涼,可現在是春季。
一到白天,外麵陽光明媚,房間裏冷的跟地窖一樣。
一群人聚在一起,教他們鬥地主,擼串。
遼東郡地廣人稀,每天都有侍衛打來獵物,要麽傻麅子,要麽梅花鹿。
大梁水對麵一望無際的大沼澤地,一到春秋,就在無數遷徒性候鳥飛過來,成了各種水鳥的天堂。
駕船過去,箭法好的,隨便射上幾箭就能蒙中一兩隻。
總算是等到關羽把此次事件處理完畢。
二荀、郭嘉,無不好奇,殿下接下來,會如何教他當這個太守。
至於遼東郡的歸屬問題,隻要關羽當一天太守,這裏就永遠都屬於安樂國的勢力範圍。
隻是,在三人看來,關羽一員虎將,帶兵打仗他是專業的,讓他就任太守,好像連他自己都十分沒有自信。
如果把關羽收編過來,再另行從安樂國委派一人過來,接管遼東,那樣就更好了。
關羽總算忙完,立刻來到驛館。
劉昊等人正在院子裏喝著茶水,擼著烤串,一邊曬著太陽。
荀彧第一個看到他進來,無論如何,不摘麵具就不能表露身份。
帶頭參拜:“參見關將軍。”
眾人聞聲紛紛拜道:“吾等參見關將軍。”
隻有劉昊站起來點頭致意一下。
心中吐槽:你們這群亂臣賊子,人家身為太守,竟然管人家叫將軍?你們這是要搞哪樣?
關羽急忙還了一禮:“連日事務繁多,照顧不周,多有怠慢,還請見諒。”
荀彧:“哪裏哪裏,關將軍言重了,將軍百忙之人,哪像我等,一群閑人。”
關羽想了想,向荀彧道:“這位先生,一看便是飽讀詩書之人,可否請先生幫關某代筆,書信一封?”
“區區小事,理當效勞。”
旋即,荀彧讓書童幫忙把筆墨紙硯取來。
“將軍要寫什麽?在這裏可方便?”
“想來都不是外人,沒什麽不方便的。”
“將軍請講。”
關羽鄭重道:
“實不相瞞,關某一介武夫,若論行軍打仗,尚有幾分餘力,”
“論治理州郡,實再有些力不從心,就連公孫度那等伎倆都看不出破綻,”
“足以證明,關某遠非太守之才,此番全仰賴安樂王殿下之鼎力相助,”
“才使關某未能鑄成大錯,未被天下人恥笑;”
“是以,關某自願讓出這太守之位,請殿下另派有賢能的大才,前來治理;”
“如蒙殿下不棄,關某甘願做殿下一馬前小卒,為殿下牽馬執鐙,平生足矣。”
如果不是受殿下鼎力相幫,這太守之位早就已經沒了,還要被別人笑他愚笨。
此時重新奪迴太守位,顏麵算是挽迴,正是讓出的好時機。
否則之前在王府說的那些話,就成了客套話,顯得自己見利忘義,這與關羽的人格追求相悖。
聽到這番話,荀彧暗暗大喜。
但在安樂王麵前,肯定不能輕易動筆,迴頭看他的意思,他點頭了才能下筆。
荀攸、郭嘉、趙雲、典韋紛紛看向劉昊。
這可是增加實力的絕佳機會啊,過了這個村,可就很難再遇到這樣的機會了。
這樣現成的好處,殿下絕對會欣然接受。
殿下,你快點一下頭啊,隻要你點一下頭,荀某的筆一下,遼東郡就是殿下你的了。
不知道找誰雕刻的,比真正的璽印小了一圈。
而且,由於傳國玉璽缺了一角,雖然用金補上,但印出來的大印上,在那個角上有兩條缺口。
劉昊旋即把他的那份聖旨,往他麵前一丟。
公孫度:“大膽!”
“你大膽!就說當今天子雖然年少,但絕不會輕易違背祖製,你好大的膽子!膽敢偽造聖旨,假傳聖命!”
“你有何憑證說我的聖旨是假的?”
“想畢在場諸位都聽說過,昔日佞臣王莽,意圖謀篡漢家天子之位,在搶奪傳國玉璽時,被孝元皇後一怒之下,將玉璽摔掉一角,後被反賊王莽,命人用黃金補上殘缺,至使後來所有聖印,皆留有殘缺,誰若不信,盡可拿此比對!”
說著把手中聖旨往前一伸。
趙雲先看一眼:“果然如此。”
關羽:“當真如此。”
公孫度那邊的人,抓住這難得的投城機會,再不抓住,就跟他一起,被打成誅九族的大罪了。
紛紛過來比對。
“果然,想不到你這廝,竟偽造聖旨誆騙我等,我等被你這反賊騙的好慘!當真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受其影響之下,公孫度的侍衛們,紛紛指責起公孫度,搞的他百口莫辯。
有想前來一看,被他的親衛拿刀架住。
劉昊為讓他死個明白,特地命趙雲,把聖旨拿給他看。
此時的公孫度,完全沒心情看聖旨的內容,隻看兩個大印,頓時心裏拔涼拔涼的。
“這怎麽可能?這怎麽可能?老夫明明是受徐榮舉薦,明明是董太師親自派出的公公,這怎麽可能?這怎麽可能?”
劉昊一甩折扇,露出“囂張”二字,扇著扇子往後一退,把接下來的場地交給關羽。
罪名已定,命人拿下公孫度,按罪論處,並派人先圍住公孫家,再拷問餘黨。
二荀、郭嘉:果然殿下還是那個殿下,處理起大事,滴水不漏,有理有據,讓人無可挑剔。
還道是他會直接派人拿人,再拿聖旨出來比對。
若是那樣,必然免不了刀兵。
還落人以無視朝廷法度,無視天子威儀的欺君之嫌。
像現在這樣操作,哪怕傳到董卓耳中,也得乖乖受著,說不出半個不字。
他壓根就拿不出蓋有傳國玉璽大印的聖旨,就隻能默認此事。
真的是,既根除了遼東禍患,又扶穩了關羽的遼東太守之位,還狠狠的扇了董卓一記響亮的耳光。
當真是好手段。
果然跟隨殿下,所學頗多,日長一智啊。
…………
關羽緊張的處理案件。
張遼已經率兵退迴安樂國。
劉昊等人,則住進襄城驛館裏。
仍然每天以麵具罩臉,隻是幾名文臣,把厚重的棉鐵複合甲,換成了素袍,否則以他們的體力,有些難承其重。
麵對著黑咕隆咚的驛館房間,一個個唉聲歎氣。
還是住在金雀城舒坦,有寬敞明亮的房間,通透無比的大玻璃窗。
夯土房雖然冬暖夏涼,可現在是春季。
一到白天,外麵陽光明媚,房間裏冷的跟地窖一樣。
一群人聚在一起,教他們鬥地主,擼串。
遼東郡地廣人稀,每天都有侍衛打來獵物,要麽傻麅子,要麽梅花鹿。
大梁水對麵一望無際的大沼澤地,一到春秋,就在無數遷徒性候鳥飛過來,成了各種水鳥的天堂。
駕船過去,箭法好的,隨便射上幾箭就能蒙中一兩隻。
總算是等到關羽把此次事件處理完畢。
二荀、郭嘉,無不好奇,殿下接下來,會如何教他當這個太守。
至於遼東郡的歸屬問題,隻要關羽當一天太守,這裏就永遠都屬於安樂國的勢力範圍。
隻是,在三人看來,關羽一員虎將,帶兵打仗他是專業的,讓他就任太守,好像連他自己都十分沒有自信。
如果把關羽收編過來,再另行從安樂國委派一人過來,接管遼東,那樣就更好了。
關羽總算忙完,立刻來到驛館。
劉昊等人正在院子裏喝著茶水,擼著烤串,一邊曬著太陽。
荀彧第一個看到他進來,無論如何,不摘麵具就不能表露身份。
帶頭參拜:“參見關將軍。”
眾人聞聲紛紛拜道:“吾等參見關將軍。”
隻有劉昊站起來點頭致意一下。
心中吐槽:你們這群亂臣賊子,人家身為太守,竟然管人家叫將軍?你們這是要搞哪樣?
關羽急忙還了一禮:“連日事務繁多,照顧不周,多有怠慢,還請見諒。”
荀彧:“哪裏哪裏,關將軍言重了,將軍百忙之人,哪像我等,一群閑人。”
關羽想了想,向荀彧道:“這位先生,一看便是飽讀詩書之人,可否請先生幫關某代筆,書信一封?”
“區區小事,理當效勞。”
旋即,荀彧讓書童幫忙把筆墨紙硯取來。
“將軍要寫什麽?在這裏可方便?”
“想來都不是外人,沒什麽不方便的。”
“將軍請講。”
關羽鄭重道:
“實不相瞞,關某一介武夫,若論行軍打仗,尚有幾分餘力,”
“論治理州郡,實再有些力不從心,就連公孫度那等伎倆都看不出破綻,”
“足以證明,關某遠非太守之才,此番全仰賴安樂王殿下之鼎力相助,”
“才使關某未能鑄成大錯,未被天下人恥笑;”
“是以,關某自願讓出這太守之位,請殿下另派有賢能的大才,前來治理;”
“如蒙殿下不棄,關某甘願做殿下一馬前小卒,為殿下牽馬執鐙,平生足矣。”
如果不是受殿下鼎力相幫,這太守之位早就已經沒了,還要被別人笑他愚笨。
此時重新奪迴太守位,顏麵算是挽迴,正是讓出的好時機。
否則之前在王府說的那些話,就成了客套話,顯得自己見利忘義,這與關羽的人格追求相悖。
聽到這番話,荀彧暗暗大喜。
但在安樂王麵前,肯定不能輕易動筆,迴頭看他的意思,他點頭了才能下筆。
荀攸、郭嘉、趙雲、典韋紛紛看向劉昊。
這可是增加實力的絕佳機會啊,過了這個村,可就很難再遇到這樣的機會了。
這樣現成的好處,殿下絕對會欣然接受。
殿下,你快點一下頭啊,隻要你點一下頭,荀某的筆一下,遼東郡就是殿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