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師爺所說,剛剛以高額月俸,吊起百姓胃口。
轉過頭來又大規模征調民夫,又怎會不引發民怨?
打屬國,需渡過遼澤,對己方作戰不利。
一旦僵持下去,會給己方的糧草補給,帶來極大的困難。
而遼西郡那點糧,總計才6萬來人口,打出來的糧食,養活本郡都勉強,根本無法供應兩郡兵力所需。
張飛:“那又如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
關羽:“三弟不可莽撞,且聽師爺如何出謀;敢問師爺,我等該如何行事,方為上上之策?”
“擒賊擒王,直接以雷霆萬鈞之勢,將昌黎王一舉斬首,隻有如此,才能以最小的代價,達成目地,並且,哪怕失敗了,也不會起任何波瀾。”
關張二人,頓時想起刺殺張舉一事。
荀彧:“昌黎王身邊必然時刻有侍衛保護,想一舉刺殺,又談何容易?”
組建雇傭兵團,就是為了這種時候使用。
此時不推銷,更待何時?
“不容易?不容易的事情,可以找鐵麵雇傭兵團啊,鐵麵雇傭兵團的主旨就是,隻要錢到位,一切皆擺平! ”
荀彧:這殿下,也太不靠譜了吧?
你剛使關羽對你感激涕零,恨不能對你以身相投,突然一竿子給人趕跑,成為你坑錢的目標?
明明可以收做小弟,讓他甘心情願的為你兩肋插刀,你卻偏要把人推開,讓做外人。
你這樣見錢眼開,賺自己小的弟錢,真的好嗎?
劉昊表示,你們懂個毛線,這叫合作共贏,隻有合作共贏才會天長地久,才能更好的各取所需。
關張二人頓時想起,在第一次見麵時,這安樂王上來就說,幫我們三兄弟捐官,隻是被大哥給迴絕了。
這安樂王,當真是別具一格,與眾不同啊。
什麽事情不藏著掖著,全都擺到台麵上來。
不會因為有恩於己,便無休無止的求取迴報。
果然是條胸懷坦蕩的漢子,令人欽佩。
關羽:“關某有一事不明。”
“何事?”
“安樂王為何不直接派師爺,攻下兩地?”
“莫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安樂王本就是帝室之胄,已經有了自己的封地,他要那麽多地盤何用?”
關羽:
“無論如何,安樂王有恩於關某,關某早已立下誓言,”
“此生隻奉安樂王為主公,無論攻下哪座城池,皆是主公之城池,”
“而屬國與玄菟二地,又事關吾主之安危,”
“便無論付出何等代價,也要將其拿下,”
“是以,師爺盡管開價便是,隻要關某拿的出來,多少都可。”
張飛:“俺也一樣。”
“這可是你們說的。”
“師爺但說無妨,隻要關某拿的出手,無有不從。”
“俺也一樣。”
投資化肥廠跟煉鋼廠,隨便一個小規模的,就要上億元,需要大量的資金。
投資完手頭的存款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所以……
“那麽翼德,我幫你奪下屬國,我不要旁的,隻要令支城背後的山,以及那座山北麵,河對麵的山穀,如何?”
那條山穀,是開采了一千多年的金礦,現代仍在開采中。
而令支城所依的那座山,正是三大鐵礦之一。
張飛:“師爺為何,那許多上好的肥田不要,偏要些許無用之地?”
“因為那裏有礦,老規矩,一但開采煉製出來,遼西郡可得五成礦稅。”
“俺哪裏敢收師爺的礦稅,師爺幫俺奪下屬國,俺便無以報答。”
荀彧:“敢問師爺,這邊也要煉鐵,那邊也要煉鐵,如何煉製的過來呀?”
“可以把礦運到一起精煉嘛,如此,翼德也能把防禦重點,放到肥如城一線,對遼西加以更好的保護。”
張飛:“那俺再把令支城也給師爺,如何?”
“可以,就這麽定了。”
關羽:“那關某當以何地相請?”
劉昊當即取出一張省地形圖,攤開來,指向一點。
“這裏是安平縣,我要這一線跟這一線的兩片地。”
不用問也知道,一大片山區荒野,必須埋藏著某種礦。
沒錯,那裏儲量非常巨大的金銀等貴金屬成礦帶。
這殿下是什麽人啊,那種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人,就已經稱之為大能了。
而他,不出門連哪裏有礦都一清二楚。
真乃神人也。
“可也,關某願將安平縣奉上;如何行事,師爺僅管吩咐,關某必當遵照無誤,絕無半分遲疑。”
“俺也一樣。”
“這一趟,必須以閃電戰擊之,所以,典韋將軍!”
“末將在。”
“速迴安樂國,把所有鐵麵軍的騎兵調來。”
“末將遵命!”
“雲長跟翼德,也需多多調集精銳騎兵。”
“諾!”
荀彧:“全以騎兵出擊,萬一敵軍堅守不出,如之奈何?”
“山人自有妙計。”
……………………
很快,騎兵集結到位。
關張二人共計6000騎兵,外加鐵麵軍的4000騎兵,齊聚遼水入海口處。
從這裏借登陸艇,走海路到屬國的徒河縣境內的海岸登陸。
襄平驛館跟工業園的兩個工程,暫時交給二荀監管即可。
把郭嘉帶在身邊。
等到大軍全部登陸集結完畢,浩浩蕩蕩繞過徒河縣。
問就說遼西郡迴師的大軍。
此時有張飛的8000步卒,被騎兵隊伍趕上。
讓步卒繞道往陽樂縣方向走。
騎兵則借著夜色的掩護,一路急行軍。
拂曉時分,兵臨昌黎城外。
屬國王城,居住著近十萬人口。
西麵靠山,北邊與東邊,大淩水從西山流出,繞城而過。
好在當下的城池,挖護城河的並不多,昌黎縣城就沒有護城河。
但也隻有南麵一個方向可以進攻。
如果從其它方向進攻的話,一旦兵敗,將無路可退。
本就沒有打開的城門,城頭上的守軍,借著朝陽光線,發現城外旌旗招展。
大軍剛剛抵達城外五裏,還沒等擺開陣勢,就被發現。
隨著城門上響起梆子聲,很快,滿城響起大軍集結的號角。
不多時,城頭上旗幟漸漸多起來。
眾人不免心頭一緊。
完蛋了,被敵兵發現了。
偌大一座昌黎城,守軍至少不會比己方人數少。
區區萬餘騎兵,又沒有攻城器械,如何破城?
眾人同時看向劉昊。
郭嘉:“將軍,被城內守軍發現了,如之奈何?”
轉過頭來又大規模征調民夫,又怎會不引發民怨?
打屬國,需渡過遼澤,對己方作戰不利。
一旦僵持下去,會給己方的糧草補給,帶來極大的困難。
而遼西郡那點糧,總計才6萬來人口,打出來的糧食,養活本郡都勉強,根本無法供應兩郡兵力所需。
張飛:“那又如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
關羽:“三弟不可莽撞,且聽師爺如何出謀;敢問師爺,我等該如何行事,方為上上之策?”
“擒賊擒王,直接以雷霆萬鈞之勢,將昌黎王一舉斬首,隻有如此,才能以最小的代價,達成目地,並且,哪怕失敗了,也不會起任何波瀾。”
關張二人,頓時想起刺殺張舉一事。
荀彧:“昌黎王身邊必然時刻有侍衛保護,想一舉刺殺,又談何容易?”
組建雇傭兵團,就是為了這種時候使用。
此時不推銷,更待何時?
“不容易?不容易的事情,可以找鐵麵雇傭兵團啊,鐵麵雇傭兵團的主旨就是,隻要錢到位,一切皆擺平! ”
荀彧:這殿下,也太不靠譜了吧?
你剛使關羽對你感激涕零,恨不能對你以身相投,突然一竿子給人趕跑,成為你坑錢的目標?
明明可以收做小弟,讓他甘心情願的為你兩肋插刀,你卻偏要把人推開,讓做外人。
你這樣見錢眼開,賺自己小的弟錢,真的好嗎?
劉昊表示,你們懂個毛線,這叫合作共贏,隻有合作共贏才會天長地久,才能更好的各取所需。
關張二人頓時想起,在第一次見麵時,這安樂王上來就說,幫我們三兄弟捐官,隻是被大哥給迴絕了。
這安樂王,當真是別具一格,與眾不同啊。
什麽事情不藏著掖著,全都擺到台麵上來。
不會因為有恩於己,便無休無止的求取迴報。
果然是條胸懷坦蕩的漢子,令人欽佩。
關羽:“關某有一事不明。”
“何事?”
“安樂王為何不直接派師爺,攻下兩地?”
“莫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安樂王本就是帝室之胄,已經有了自己的封地,他要那麽多地盤何用?”
關羽:
“無論如何,安樂王有恩於關某,關某早已立下誓言,”
“此生隻奉安樂王為主公,無論攻下哪座城池,皆是主公之城池,”
“而屬國與玄菟二地,又事關吾主之安危,”
“便無論付出何等代價,也要將其拿下,”
“是以,師爺盡管開價便是,隻要關某拿的出來,多少都可。”
張飛:“俺也一樣。”
“這可是你們說的。”
“師爺但說無妨,隻要關某拿的出手,無有不從。”
“俺也一樣。”
投資化肥廠跟煉鋼廠,隨便一個小規模的,就要上億元,需要大量的資金。
投資完手頭的存款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所以……
“那麽翼德,我幫你奪下屬國,我不要旁的,隻要令支城背後的山,以及那座山北麵,河對麵的山穀,如何?”
那條山穀,是開采了一千多年的金礦,現代仍在開采中。
而令支城所依的那座山,正是三大鐵礦之一。
張飛:“師爺為何,那許多上好的肥田不要,偏要些許無用之地?”
“因為那裏有礦,老規矩,一但開采煉製出來,遼西郡可得五成礦稅。”
“俺哪裏敢收師爺的礦稅,師爺幫俺奪下屬國,俺便無以報答。”
荀彧:“敢問師爺,這邊也要煉鐵,那邊也要煉鐵,如何煉製的過來呀?”
“可以把礦運到一起精煉嘛,如此,翼德也能把防禦重點,放到肥如城一線,對遼西加以更好的保護。”
張飛:“那俺再把令支城也給師爺,如何?”
“可以,就這麽定了。”
關羽:“那關某當以何地相請?”
劉昊當即取出一張省地形圖,攤開來,指向一點。
“這裏是安平縣,我要這一線跟這一線的兩片地。”
不用問也知道,一大片山區荒野,必須埋藏著某種礦。
沒錯,那裏儲量非常巨大的金銀等貴金屬成礦帶。
這殿下是什麽人啊,那種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人,就已經稱之為大能了。
而他,不出門連哪裏有礦都一清二楚。
真乃神人也。
“可也,關某願將安平縣奉上;如何行事,師爺僅管吩咐,關某必當遵照無誤,絕無半分遲疑。”
“俺也一樣。”
“這一趟,必須以閃電戰擊之,所以,典韋將軍!”
“末將在。”
“速迴安樂國,把所有鐵麵軍的騎兵調來。”
“末將遵命!”
“雲長跟翼德,也需多多調集精銳騎兵。”
“諾!”
荀彧:“全以騎兵出擊,萬一敵軍堅守不出,如之奈何?”
“山人自有妙計。”
……………………
很快,騎兵集結到位。
關張二人共計6000騎兵,外加鐵麵軍的4000騎兵,齊聚遼水入海口處。
從這裏借登陸艇,走海路到屬國的徒河縣境內的海岸登陸。
襄平驛館跟工業園的兩個工程,暫時交給二荀監管即可。
把郭嘉帶在身邊。
等到大軍全部登陸集結完畢,浩浩蕩蕩繞過徒河縣。
問就說遼西郡迴師的大軍。
此時有張飛的8000步卒,被騎兵隊伍趕上。
讓步卒繞道往陽樂縣方向走。
騎兵則借著夜色的掩護,一路急行軍。
拂曉時分,兵臨昌黎城外。
屬國王城,居住著近十萬人口。
西麵靠山,北邊與東邊,大淩水從西山流出,繞城而過。
好在當下的城池,挖護城河的並不多,昌黎縣城就沒有護城河。
但也隻有南麵一個方向可以進攻。
如果從其它方向進攻的話,一旦兵敗,將無路可退。
本就沒有打開的城門,城頭上的守軍,借著朝陽光線,發現城外旌旗招展。
大軍剛剛抵達城外五裏,還沒等擺開陣勢,就被發現。
隨著城門上響起梆子聲,很快,滿城響起大軍集結的號角。
不多時,城頭上旗幟漸漸多起來。
眾人不免心頭一緊。
完蛋了,被敵兵發現了。
偌大一座昌黎城,守軍至少不會比己方人數少。
區區萬餘騎兵,又沒有攻城器械,如何破城?
眾人同時看向劉昊。
郭嘉:“將軍,被城內守軍發現了,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