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況,怕是挺不到先滋養好身體再下藥。
為了爭取時間,直接讓把藥兌到糖液裏,進行注射。
心跳監視器暫時沒有,隻能讓兩個郎中,輪流把脈。
再換夥計,用聽診器監測一下。
輪到張仲景,屏氣凝神的仔細號號脈,感覺好像沒有脈搏了。
拿過夥計的聽診器,放到心髒位置聽著。
驚道:“大事不妙,沒有脈搏,心跳也停了。”
這種時候慌也沒什麽卵用,劉昊淡定的從箱子裏翻啊翻,翻出一針腎上腺素。
“把這個,紮在手背靜脈血管上,再把藥推進去試試看,注意,還是不能有空氣。”
“諾。”
急忙接過來,稍微研究了一下,明白怎麽用了。
一針藥緩緩推入,再拿起聽診器仔細聽聽。
過不多時。
“神藥,真乃起死迴生之神藥也,有心跳,有脈搏了。”
“繼續監測吧。”
就這樣,折騰了整整一晚。
黃忠一家人,也在走廊裏焦急的等待一晚。
終於,急診室門打開,張仲景出來。
黃忠急忙上前詢問:“張神醫,吾兒如何了?”
“令郎脈象趨於平穩,總算救過來了,此時正在熟睡。”
“多謝張神醫,多謝張神醫,就知道張神醫一出馬,吾兒就有救了。”
“千萬不要這樣講,此番多虧殿下,若非殿下醫術高超,使用靈丹妙藥把令郎從鬼門關裏拉迴來,即便十個老夫在場又有何用?也是無能為力呀,你真正該感謝的是殿下。”
“總之,多謝張神醫。”
“說來慚愧,老夫也在跟隨殿下學醫。”
啥玩意?殿下還懂醫術?就連張神醫還要向他學習?
這也太扯了吧,一個王爺,能在文章一道上,打敗天下文人,就已經驚為天人了。
竟連醫術也是天下第一?
那在武學一道上呢?好像聽聞,安樂王曾經率領百人,深入虎穴,誅殺張舉張純。
想來,在武學上,也有一定造詣吧?
不知他跟關雲長比起來,孰高孰低。
夫婦倆進到病房探望愛子時,黃敘正在熟睡,體溫也已趨於正常。
而此時,劉昊早就在休息室睡的正香。
一覺睡到自然醒,伸個懶腰,出來就是辦公室。
張、嚴二人正在辦公室裏閑聊。
“參見殿下。”
“你們起的好早,要多注意身體,無事的時候多多休息。”
“是,多謝殿下關懷。”
“病人如何了?”
“已經無礙,正在恢複中,想來將養個十天八天,便可恢複如初,敢問殿下,那藥,究竟是何道理?”
劉昊簡單講了一下什麽是腎上腺素。
見兩人求學心切,領二人來到實驗室。
裏麵有兩台光學顯微鏡,以及各種實驗用的器皿。
“總之,傷寒是一種病菌侵入體內所至,而這種藥,也是使用萬物相生相克的原理,找到一種專門克製病菌的菌種,再加以培養,製作出的藥,隻要你們能夠掌握此等要領,多多製作出這種藥,則傷寒不再成為疑難雜症。”
“原來如此,多謝殿下不吝賜教。”
“那麽,能否製作出這種藥,就看你們的本事了,一旦製作出來,你們將功德無量。”
嚴郎中:“我等一定盡力而為。”
張仲景:“可我還需迴去務農。”
“打今兒個起,你就留在這裏專攻藥學吧,等你製出傷寒藥,那邊的製藥作坊也該建的差不多了,有你在此,還在多多協助嚴院正,醫院也要盡快開起來,不然,冬天已到,傷風感冒的人也會變多。”
送走了劉昊,嚴郎中去給病人複診。
張仲景則迴到實驗室,這裏筆墨紙硯都是現成的。
坐在那裏思考半晌,拿來紙筆,提筆寫下《傷寒雜病論》幾個大字。
……………………
王府裏,荀彧等人正向劉昊匯報近些天來的情況。
由於大量“義工”的加入,並且全力以赴的工作著。
使得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已經提前把今年的稅糧收繳完畢,接下來隻需連同官田收的糧食,一並統計出來即可。
至於商稅,每月都有大量的出入,關口商稅,遠比那點稅糧高的多。
今年才到十月末,就已收入80億錢,再加上往年剩餘的,國庫現有錢財120億8千3百5十萬錢。
“否則,錢庫又要增建,這些錢總堆在這裏,總不是辦法。”
同樣在這裏參與政事的,還有徐庶、石韜、崔鈞、徐幹、陳琳等才子。
本身就能力出眾,再加上一個多月的軍訓,磨去了過去的浮躁,多了幾分沉穩。
更加致力於好好當差,一經錄用,立刻脫穎而出,被二荀、蔡邕等人加以提拔。
幾人不禁唏噓不已。
別人那裏,都是愁著怎麽增加財政收入,安樂國已經富到,愁著如何把這些錢花出去了?
120億錢?這是多麽巨大的一筆財富啊?
安樂國是如何利用短短三年多時間,攢下這麽天量的一筆巨款的?
紙坊不是殿下的嗎?那些作坊不都是殿下的嗎?
徐幹:“卑職有一言,不知當問不當問?”
劉昊:“何事?”
“卑職疑惑,安樂國哪裏來的那許多錢?”
田豐:“爾等不見,碼頭之上,每天往來運送貨物的車隊,絡繹不絕?”
“可那些不都是出自作坊嗎?作坊不都是殿下的嗎?”
“殿下大仁大德,主動納稅,安樂國的每間作坊,每間商鋪,全部照章納稅。”
“不是士大夫無需納稅嗎?就連親眷也無需納糧,殿下貴為安樂王,又何需納稅?”
“所以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體,不得不揭竿而起。”
難怪安樂國如此富庶,原來自上而下全部納稅啊。
“殿下之仁德,亙古未有,卑職五體投地。”
劉昊:“馬屁留著迴頭再拍,先研究一下,如何拿出一半錢出來投資,增建錢庫是不可能增建的,錢堆在庫房裏就是一堆廢銅爛錢,隻有花出去的錢,才是錢。”
蔡邕:“臣以為,在談花錢之前,可談稅收之事,臣以為,如今安樂國那點丁口稅,不及商稅之萬一,對國庫沒有任何幫助,反倒成為壓在貪苦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是以,臣提議,可適當減少丁口稅。”
蔡邕被漢靈帝流放多年,是吃過苦的,對百姓身上的大山,更加感同身受。
劉昊:“既然如此,幹脆直接免除,從哪裏都能賺迴那點小錢。”
為了爭取時間,直接讓把藥兌到糖液裏,進行注射。
心跳監視器暫時沒有,隻能讓兩個郎中,輪流把脈。
再換夥計,用聽診器監測一下。
輪到張仲景,屏氣凝神的仔細號號脈,感覺好像沒有脈搏了。
拿過夥計的聽診器,放到心髒位置聽著。
驚道:“大事不妙,沒有脈搏,心跳也停了。”
這種時候慌也沒什麽卵用,劉昊淡定的從箱子裏翻啊翻,翻出一針腎上腺素。
“把這個,紮在手背靜脈血管上,再把藥推進去試試看,注意,還是不能有空氣。”
“諾。”
急忙接過來,稍微研究了一下,明白怎麽用了。
一針藥緩緩推入,再拿起聽診器仔細聽聽。
過不多時。
“神藥,真乃起死迴生之神藥也,有心跳,有脈搏了。”
“繼續監測吧。”
就這樣,折騰了整整一晚。
黃忠一家人,也在走廊裏焦急的等待一晚。
終於,急診室門打開,張仲景出來。
黃忠急忙上前詢問:“張神醫,吾兒如何了?”
“令郎脈象趨於平穩,總算救過來了,此時正在熟睡。”
“多謝張神醫,多謝張神醫,就知道張神醫一出馬,吾兒就有救了。”
“千萬不要這樣講,此番多虧殿下,若非殿下醫術高超,使用靈丹妙藥把令郎從鬼門關裏拉迴來,即便十個老夫在場又有何用?也是無能為力呀,你真正該感謝的是殿下。”
“總之,多謝張神醫。”
“說來慚愧,老夫也在跟隨殿下學醫。”
啥玩意?殿下還懂醫術?就連張神醫還要向他學習?
這也太扯了吧,一個王爺,能在文章一道上,打敗天下文人,就已經驚為天人了。
竟連醫術也是天下第一?
那在武學一道上呢?好像聽聞,安樂王曾經率領百人,深入虎穴,誅殺張舉張純。
想來,在武學上,也有一定造詣吧?
不知他跟關雲長比起來,孰高孰低。
夫婦倆進到病房探望愛子時,黃敘正在熟睡,體溫也已趨於正常。
而此時,劉昊早就在休息室睡的正香。
一覺睡到自然醒,伸個懶腰,出來就是辦公室。
張、嚴二人正在辦公室裏閑聊。
“參見殿下。”
“你們起的好早,要多注意身體,無事的時候多多休息。”
“是,多謝殿下關懷。”
“病人如何了?”
“已經無礙,正在恢複中,想來將養個十天八天,便可恢複如初,敢問殿下,那藥,究竟是何道理?”
劉昊簡單講了一下什麽是腎上腺素。
見兩人求學心切,領二人來到實驗室。
裏麵有兩台光學顯微鏡,以及各種實驗用的器皿。
“總之,傷寒是一種病菌侵入體內所至,而這種藥,也是使用萬物相生相克的原理,找到一種專門克製病菌的菌種,再加以培養,製作出的藥,隻要你們能夠掌握此等要領,多多製作出這種藥,則傷寒不再成為疑難雜症。”
“原來如此,多謝殿下不吝賜教。”
“那麽,能否製作出這種藥,就看你們的本事了,一旦製作出來,你們將功德無量。”
嚴郎中:“我等一定盡力而為。”
張仲景:“可我還需迴去務農。”
“打今兒個起,你就留在這裏專攻藥學吧,等你製出傷寒藥,那邊的製藥作坊也該建的差不多了,有你在此,還在多多協助嚴院正,醫院也要盡快開起來,不然,冬天已到,傷風感冒的人也會變多。”
送走了劉昊,嚴郎中去給病人複診。
張仲景則迴到實驗室,這裏筆墨紙硯都是現成的。
坐在那裏思考半晌,拿來紙筆,提筆寫下《傷寒雜病論》幾個大字。
……………………
王府裏,荀彧等人正向劉昊匯報近些天來的情況。
由於大量“義工”的加入,並且全力以赴的工作著。
使得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已經提前把今年的稅糧收繳完畢,接下來隻需連同官田收的糧食,一並統計出來即可。
至於商稅,每月都有大量的出入,關口商稅,遠比那點稅糧高的多。
今年才到十月末,就已收入80億錢,再加上往年剩餘的,國庫現有錢財120億8千3百5十萬錢。
“否則,錢庫又要增建,這些錢總堆在這裏,總不是辦法。”
同樣在這裏參與政事的,還有徐庶、石韜、崔鈞、徐幹、陳琳等才子。
本身就能力出眾,再加上一個多月的軍訓,磨去了過去的浮躁,多了幾分沉穩。
更加致力於好好當差,一經錄用,立刻脫穎而出,被二荀、蔡邕等人加以提拔。
幾人不禁唏噓不已。
別人那裏,都是愁著怎麽增加財政收入,安樂國已經富到,愁著如何把這些錢花出去了?
120億錢?這是多麽巨大的一筆財富啊?
安樂國是如何利用短短三年多時間,攢下這麽天量的一筆巨款的?
紙坊不是殿下的嗎?那些作坊不都是殿下的嗎?
徐幹:“卑職有一言,不知當問不當問?”
劉昊:“何事?”
“卑職疑惑,安樂國哪裏來的那許多錢?”
田豐:“爾等不見,碼頭之上,每天往來運送貨物的車隊,絡繹不絕?”
“可那些不都是出自作坊嗎?作坊不都是殿下的嗎?”
“殿下大仁大德,主動納稅,安樂國的每間作坊,每間商鋪,全部照章納稅。”
“不是士大夫無需納稅嗎?就連親眷也無需納糧,殿下貴為安樂王,又何需納稅?”
“所以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體,不得不揭竿而起。”
難怪安樂國如此富庶,原來自上而下全部納稅啊。
“殿下之仁德,亙古未有,卑職五體投地。”
劉昊:“馬屁留著迴頭再拍,先研究一下,如何拿出一半錢出來投資,增建錢庫是不可能增建的,錢堆在庫房裏就是一堆廢銅爛錢,隻有花出去的錢,才是錢。”
蔡邕:“臣以為,在談花錢之前,可談稅收之事,臣以為,如今安樂國那點丁口稅,不及商稅之萬一,對國庫沒有任何幫助,反倒成為壓在貪苦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是以,臣提議,可適當減少丁口稅。”
蔡邕被漢靈帝流放多年,是吃過苦的,對百姓身上的大山,更加感同身受。
劉昊:“既然如此,幹脆直接免除,從哪裏都能賺迴那點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