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既然是比鬥,有她一人足矣,至於另外三縣,在場諸位才俊,都是天下青年一輩中的佼佼者,怎麽樣,有沒有哪個敢來一戰?”
徐幹:“君子不與女子一般見識,勝她很難嗎?與一女子比鬥,傳將出去,豈不被天下人恥笑勝之不武?”
“你哪來的勇氣,還未戰,先言勝?”
“我堂堂徐幹,會輸給一介女流?”
石韜:“若殿下不以安樂國之力背後相幫,勝她何難?”
劉昊:
“你要明白,本王開此鬥盤,不是為了比鬥而比鬥,”
“而是為了尋找出更好的治理方法,順帶擇選出一批,”
“有著安邦定國之才的官員出來,無論本王之力還是安樂國之力,”
“隻要對治理有利的,非止她一人可用,人人皆可借用,”
“且無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借故阻攔,否則,國法從事!”
荀彧:果然,殿下這是想借此,給安樂國的官場,來一次徹底的洗心革麵呀。
雖然隻四個縣參與比鬥,實則整個安樂國的勢力範圍,都變向參與了。
把女縣令立在這裏做為標杆,哪個縣不如她治理的好,還好意思再賴在位置上嗎?
“善,此舉大善,安樂國當舉全國之力,興辦好此次鬥會,且以廣播廣而播之。”
廣播劉昊上次走的匆忙,倉促間臨時架設起來,隻讓妹子們臨時播一些琴棋歌賦之類,順帶幫忙發布一些政令。
這一次,當然要借助這個契機,把正經的廣播電台給搞起來。
“確實,廣播必須參與其中,全程跟蹤報道,如此才能更加公平公正公開,所以這一次,昭姬的擔子很重。”
昭姬雖然心下十分擔心,根本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但大庭廣眾之下,殿下如此信任自己,氣勢不能輸。
“妾身定當竭盡所能,全力辦好此事,絕不讓殿下失望。”
“你放心,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令尊,本王,還有安樂國全體上下,都會全力支持你,有什麽不懂的,盡管來找本王。”
這下昭姬就沒什麽好怕的了,說明殿下對如何運營廣播,了然於胸。
“是!”
蔡邕雖然不好有所表示,但愛女現在就要被重用了,心下還是十分欣慰。
自家女兒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老夫定然全力支持。
這令在場文人士子們,思緒萬千。
雖然大家是被強留在這裏勞改的,本不願給安樂國全力施為。
可是廣播的威力有多大,大家都知道。
一但上了廣播,就變成了家喻戶曉,人盡皆知。
隻要安樂王當真能夠一碗水端平,誰去找他,他都肯毫無保留的施以援手。
勝女縣令不難,難就難在戰勝其他士子。
隻要能夠脫穎而出,自己就成了婦孺皆知的天下翹楚了,將來的仕途將一片光明。
哪怕輸給其他士子,隻要戰勝女縣令,治理好治下,也將對將來大有裨益。
崔鈞:“不知這勝負該如何界定?”
劉昊:“首先,為期三年,在這三年中,每年歲尾,都會從民生,財政,貿易總額,當地物價等方麵,分別加以統計,公示數額,最終取三年的平均值,數額高者勝,低者負。”
臥槽,三年均值,就是說,從第一年起,就要大力提振民生經濟,提高財政收入,壓低物價才行,否則,前兩年不行,到第三年集中衝刺,也不可能獲勝。
這還真是一場殘酷的比鬥啊。
眾人在等他的後話。
劉昊:“再者,身為百姓之衣食父母,定然要愛民如子,”
“非止參與比鬥之人,往後安樂國全域,”
“隻要不因戰事,不論天災人禍,”
“縣域內一次性因非自然亡故,超過35人者,”
“縣令革職,太守往上,爵降一等,無爵者官降一級;”
“參與比鬥者,直接宣布告負,並公之天下。”
別人可能不清楚高唐縣周邊的情況,徐幹卻是青州人,知道那裏的地形。
忙道:“那四縣,全都位於黃河兩岸,洪災頻發,如何能保證百姓不會因災而亡?哪怕神仙來了也沒辦法啊。”
劉昊: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不能成為懶政怠政的理由,”
“怕洪水泛濫,就高築堤壩,”
“怕堤壩抵擋不住洪水,就多挖瀉洪渠,”
“怕過多百姓因災而亡,遇到連雨天,就多多派人巡視堤壩,多設警戒標,”
“可以提前組建搶險小組,一但洪水失守,提前做好預案,盡快轉移災民,”
“來不及轉移的,也要盡快組織搶險人員,前去施救,”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轉移出來的人員,也要做好全麵消毒工作,做好全麵管控。”
一眾士子,啞口無言。
萬年難治的黃河災害,被他三言兩語間,就給出了如此詳盡的解決方案?
雖然不能根治黃河洪災,但卻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對百姓造成的傷害。
當真不愧天下第一文之美名。
此番留在安樂國勞動改造,當真是太值了。
不但長了大見識,還學到無數本領,受用無窮啊。
荀彧等人也咂吧咂吧嘴,安樂王當真奇才,乃吾之良師益友,當真活到老學到老啊。
一群妹子更是滿心崇拜,難怪安樂國能如此富庶,百姓能如此安康,有如此王爺治理著,如何能不好?
最厲害的還是,這麽厲害的大人物,卻從不以勢壓人,從不命令我等做違心之事,除了關懷,沒有別的。
我為能夠侍俸這樣的王,而感到自豪,倍感驕傲。
甄姬:人生得此夫家,女複何求?既是一個上保國家下安黎民的大英雄,還能如哥哥一般關心體貼妹子。
我要成為她們,叫怕順道搶來的,也得想辦法成為她們。
石韜:“那幾縣剛剛經曆大戰,怕是無有錢糧可征,安樂國不許征發無償徭役,修築河堤,需要大量錢糧,錢從何來?”
“新高唐令,你的錢是從何得來的?”
甄姬:“借貸!”
“借了多少?”
“十億錢!”
“還剩多少?”
“三億五千萬錢。”
“那些錢都哪裏去了?”
“打仗花沒了。”
徐幹:“敢問新高唐令,你的錢是從哪裏借貸的?”
甄姬看向劉昊。
徐幹:“君子不與女子一般見識,勝她很難嗎?與一女子比鬥,傳將出去,豈不被天下人恥笑勝之不武?”
“你哪來的勇氣,還未戰,先言勝?”
“我堂堂徐幹,會輸給一介女流?”
石韜:“若殿下不以安樂國之力背後相幫,勝她何難?”
劉昊:
“你要明白,本王開此鬥盤,不是為了比鬥而比鬥,”
“而是為了尋找出更好的治理方法,順帶擇選出一批,”
“有著安邦定國之才的官員出來,無論本王之力還是安樂國之力,”
“隻要對治理有利的,非止她一人可用,人人皆可借用,”
“且無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借故阻攔,否則,國法從事!”
荀彧:果然,殿下這是想借此,給安樂國的官場,來一次徹底的洗心革麵呀。
雖然隻四個縣參與比鬥,實則整個安樂國的勢力範圍,都變向參與了。
把女縣令立在這裏做為標杆,哪個縣不如她治理的好,還好意思再賴在位置上嗎?
“善,此舉大善,安樂國當舉全國之力,興辦好此次鬥會,且以廣播廣而播之。”
廣播劉昊上次走的匆忙,倉促間臨時架設起來,隻讓妹子們臨時播一些琴棋歌賦之類,順帶幫忙發布一些政令。
這一次,當然要借助這個契機,把正經的廣播電台給搞起來。
“確實,廣播必須參與其中,全程跟蹤報道,如此才能更加公平公正公開,所以這一次,昭姬的擔子很重。”
昭姬雖然心下十分擔心,根本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但大庭廣眾之下,殿下如此信任自己,氣勢不能輸。
“妾身定當竭盡所能,全力辦好此事,絕不讓殿下失望。”
“你放心,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令尊,本王,還有安樂國全體上下,都會全力支持你,有什麽不懂的,盡管來找本王。”
這下昭姬就沒什麽好怕的了,說明殿下對如何運營廣播,了然於胸。
“是!”
蔡邕雖然不好有所表示,但愛女現在就要被重用了,心下還是十分欣慰。
自家女兒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老夫定然全力支持。
這令在場文人士子們,思緒萬千。
雖然大家是被強留在這裏勞改的,本不願給安樂國全力施為。
可是廣播的威力有多大,大家都知道。
一但上了廣播,就變成了家喻戶曉,人盡皆知。
隻要安樂王當真能夠一碗水端平,誰去找他,他都肯毫無保留的施以援手。
勝女縣令不難,難就難在戰勝其他士子。
隻要能夠脫穎而出,自己就成了婦孺皆知的天下翹楚了,將來的仕途將一片光明。
哪怕輸給其他士子,隻要戰勝女縣令,治理好治下,也將對將來大有裨益。
崔鈞:“不知這勝負該如何界定?”
劉昊:“首先,為期三年,在這三年中,每年歲尾,都會從民生,財政,貿易總額,當地物價等方麵,分別加以統計,公示數額,最終取三年的平均值,數額高者勝,低者負。”
臥槽,三年均值,就是說,從第一年起,就要大力提振民生經濟,提高財政收入,壓低物價才行,否則,前兩年不行,到第三年集中衝刺,也不可能獲勝。
這還真是一場殘酷的比鬥啊。
眾人在等他的後話。
劉昊:“再者,身為百姓之衣食父母,定然要愛民如子,”
“非止參與比鬥之人,往後安樂國全域,”
“隻要不因戰事,不論天災人禍,”
“縣域內一次性因非自然亡故,超過35人者,”
“縣令革職,太守往上,爵降一等,無爵者官降一級;”
“參與比鬥者,直接宣布告負,並公之天下。”
別人可能不清楚高唐縣周邊的情況,徐幹卻是青州人,知道那裏的地形。
忙道:“那四縣,全都位於黃河兩岸,洪災頻發,如何能保證百姓不會因災而亡?哪怕神仙來了也沒辦法啊。”
劉昊: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不能成為懶政怠政的理由,”
“怕洪水泛濫,就高築堤壩,”
“怕堤壩抵擋不住洪水,就多挖瀉洪渠,”
“怕過多百姓因災而亡,遇到連雨天,就多多派人巡視堤壩,多設警戒標,”
“可以提前組建搶險小組,一但洪水失守,提前做好預案,盡快轉移災民,”
“來不及轉移的,也要盡快組織搶險人員,前去施救,”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轉移出來的人員,也要做好全麵消毒工作,做好全麵管控。”
一眾士子,啞口無言。
萬年難治的黃河災害,被他三言兩語間,就給出了如此詳盡的解決方案?
雖然不能根治黃河洪災,但卻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對百姓造成的傷害。
當真不愧天下第一文之美名。
此番留在安樂國勞動改造,當真是太值了。
不但長了大見識,還學到無數本領,受用無窮啊。
荀彧等人也咂吧咂吧嘴,安樂王當真奇才,乃吾之良師益友,當真活到老學到老啊。
一群妹子更是滿心崇拜,難怪安樂國能如此富庶,百姓能如此安康,有如此王爺治理著,如何能不好?
最厲害的還是,這麽厲害的大人物,卻從不以勢壓人,從不命令我等做違心之事,除了關懷,沒有別的。
我為能夠侍俸這樣的王,而感到自豪,倍感驕傲。
甄姬:人生得此夫家,女複何求?既是一個上保國家下安黎民的大英雄,還能如哥哥一般關心體貼妹子。
我要成為她們,叫怕順道搶來的,也得想辦法成為她們。
石韜:“那幾縣剛剛經曆大戰,怕是無有錢糧可征,安樂國不許征發無償徭役,修築河堤,需要大量錢糧,錢從何來?”
“新高唐令,你的錢是從何得來的?”
甄姬:“借貸!”
“借了多少?”
“十億錢!”
“還剩多少?”
“三億五千萬錢。”
“那些錢都哪裏去了?”
“打仗花沒了。”
徐幹:“敢問新高唐令,你的錢是從哪裏借貸的?”
甄姬看向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