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感覺,他必然是在擔心自己賴賬不還,才把家眷送走,用來以防萬一的。
此外想不出別的解釋。
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就隻能孤注一擲,奮力一搏了。
搏贏了,自己就是一方藩王。
反正搏輸了,孫家也就隻能那樣了。
此時母親被接走,反倒沒了後顧之憂,使他心情輕鬆許多。
“將軍還想收迴那六千兵,1200匹馬否?”
“我聽說你已全軍覆沒,你現在有能力償還嗎?”
“沒有能力,是以,不得已前來找尋將軍,若想收迴兵馬,唯有再借兵與我,等我掃平江東,再加倍俸還,此外別無他法。”
“我感覺,我還是拿你的命抵償,更加穩妥一些。”
“將軍想殺我?”
“恕我直言,你在與不在,對本將軍都沒有半點影響,我是怕你這個無底洞,無論往裏填多少兵馬,永遠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將軍是在懷疑在下的本領?”
“你的確是有點本領,但也僅僅隻是有點本領,僅此而已,你,不是天道軍的對手,這次運氣好,下迴就未必再有那麽好的運氣了。”
孫策傲然道:“若我不在前麵替將軍衝鋒陷陣,單憑將軍,如何抵禦天道軍?我這是在幫將軍掃除後顧之憂。”
“年輕人有自信是好事,但過度自信就是自負了,隻會害了自己。”
“恕在下直言,你看上去並不比在下年長。”
確實,從第一次穿越至今,在漢末三國時代,已經混跡了八九個年頭,就連當初年少的趙雲、張遼,如今都盡顯成熟,自己卻仍是這副模樣。
“你覺得,我把兵借給你,你能在江東立穩腳跟嗎?”
“前番隻是一時大意,被細作滲透進城,才使得功敗垂成,此番如有一萬精兵,我必過江生擒天道軍賊首,隻要天道軍一滅,如何不能站穩?屆時,我將兩郡之地拱手獻與將軍,如何?”
“如果再次全軍覆沒了呢?”
“屆時,是殺是剮,全憑將軍處置,絕無反悔。”
劉昊沒再說什麽。
“來人。”
“在。”
“調一萬精兵,與一萬斛糧食給這位小將。”
“諾。”
孫策萬沒料到,此人竟如此慷慨。
拜道:“將軍之恩,策銘記於心,等我掃平江東,定當湧泉相報!”
“但願如你所願。”
孫策也就趕上一個好時機,江南由無能之輩劉繇做盟主,把江南搞的烏煙瘴氣,唯一一員猛將太史慈,還不被重用。
袁術又顧不上江南,他才有機會掃平江南。
到頭來,卻被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給射殺。
今時不同往日了,太史慈手下有一萬精兵,你用一萬降兵,如何跟他打。
孫策領到兵馬糧草後,立刻整軍備戰,到處征發船隻。
很快,一切準備妥當,三更半夜,召集眾將準備渡江。
已經派人過江打探過了,石城沒有人把守,是一座空城。
城裏的富戶,整天擔驚受怕的,心髒受不了,全都遷往江北。
天道軍主力,全部屯紮在丹陽城裏。
孫策拔劍,斬羊首祭旗,下令全軍渡江。
一過江,就把石城占據,先屯在石城固防。
天道軍來攻最好,若不相攻,以此城為前進基地,留作退路。
下午兩三點左右,孫策於城頭上,繞城巡視城防。
當繞到麵向長江的北城時,就見兩艘巨大的渡輪,滿載兵馬,停到曆陽江畔。
船一靠岸,放下跳板,人馬烏泱烏泱的湧向對岸。
全騎兵,全棉甲,兩船加一起,人數粗略一數,不下六七千,人人臉罩鐵麵。。
程普:“鐵麵軍?攻打曆陽?怎麽辦?馳援還是不馳援?”
“曆陽兵已盡數在此,怕是難以抵禦,將軍有恩於我,不能見死不救,來人,留三千人守城,其餘人,隨我渡江!”
於是,剛渡江半天,就又率軍渡迴江北。
然而,登岸之時,對方已經開進城,並沒有發生戰事。
城門樓上,同樣帶著鐵麵的“鐵麵師爺”,與兩名鐵麵將軍望著城下。
對啊,這群人全都戴著鐵麵,跟鐵麵師爺一樣,早該想到,他們是一夥的。
劉昊:“伯符怎地又迴來了?”
程普:“我家主公以為將軍遇襲,特地迴來馳援,不想原是將軍的兵馬,害的我等空費力氣。”
“這怎麽叫空費力氣呢,至少表明伯符還是個知恩圖報之人,你若再敗,我就不取你們幾人的頭顱了,可以留在軍中一用。”
孫策:“天道軍是你們的人?”
乘坐天道軍的大船登岸,傻子都能想到,他們是一夥的。
“忘了告訴你,那個文武雙全,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人,乃是鐵麵司令。”
孫策頓時有種強烈的,上當受騙的感覺。
“所以,打從開始起,你就在戲耍孫某?”
劉昊:
“你這話說的,是你主動來找我借兵的,也是你主動求我借糧給你的,”
“我好心借給你,讓你知道知道自己的斤兩,這怎麽成了戲耍呢?”
“你在袁術帳下沒有出路,而整條長江以南,安樂王又誌在必得,”
“你現在已經敗了,留給你的路,隻有兩條,要麽以命抵債,”
“留下遠在遼東的孤兒寡母,沒人照料;要麽以人抵債,”
“如令堂大人那般深明大義,做一名忠於大漢的臣子,”
“而非一心想著做個亂臣賊子,你若竊取江東,”
“往後整個江東的後世子孫,都將因你,而背負上江東鼠輩之罵名。”
孫策無比惱怒,但母親弟弟妹妹都在他手中,又不敢過於口嗨。
挺槍指道:“你用如此卑鄙的手段,還想讓我為你效命?”
“老子借兵借糧給你,讓你從一隻小卡拉米變成將軍,你還罵我卑鄙?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這一點上,孫策確實理虧。
“總之,你若敢與我一戰,你若能勝我,我便服你!”
“你以為你很能打嗎?無論兵對兵還是將對將,老子隨便拎一個出來,就不是你能戰勝的!爾等先迴頭看看吧。”
孫策等人聞言,迴身一看,就見江對岸,聚攏了無數兵馬。
而孫策留守石城的韓當、蔣欽二將,已被五花大綁的押在最前方。
很明顯,剛剛借得的這一萬兵,都是踏馬的細作,被他們一吆喝,立刻就倒戈向相。
人多勢眾下,兵不血刃的就把自己人全部給綁了。
孫策急令全軍後退,然而已經指揮不動。
轉頭怒指向城上:“奸賊,可敢與我決一死戰?!!!”
此外想不出別的解釋。
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就隻能孤注一擲,奮力一搏了。
搏贏了,自己就是一方藩王。
反正搏輸了,孫家也就隻能那樣了。
此時母親被接走,反倒沒了後顧之憂,使他心情輕鬆許多。
“將軍還想收迴那六千兵,1200匹馬否?”
“我聽說你已全軍覆沒,你現在有能力償還嗎?”
“沒有能力,是以,不得已前來找尋將軍,若想收迴兵馬,唯有再借兵與我,等我掃平江東,再加倍俸還,此外別無他法。”
“我感覺,我還是拿你的命抵償,更加穩妥一些。”
“將軍想殺我?”
“恕我直言,你在與不在,對本將軍都沒有半點影響,我是怕你這個無底洞,無論往裏填多少兵馬,永遠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將軍是在懷疑在下的本領?”
“你的確是有點本領,但也僅僅隻是有點本領,僅此而已,你,不是天道軍的對手,這次運氣好,下迴就未必再有那麽好的運氣了。”
孫策傲然道:“若我不在前麵替將軍衝鋒陷陣,單憑將軍,如何抵禦天道軍?我這是在幫將軍掃除後顧之憂。”
“年輕人有自信是好事,但過度自信就是自負了,隻會害了自己。”
“恕在下直言,你看上去並不比在下年長。”
確實,從第一次穿越至今,在漢末三國時代,已經混跡了八九個年頭,就連當初年少的趙雲、張遼,如今都盡顯成熟,自己卻仍是這副模樣。
“你覺得,我把兵借給你,你能在江東立穩腳跟嗎?”
“前番隻是一時大意,被細作滲透進城,才使得功敗垂成,此番如有一萬精兵,我必過江生擒天道軍賊首,隻要天道軍一滅,如何不能站穩?屆時,我將兩郡之地拱手獻與將軍,如何?”
“如果再次全軍覆沒了呢?”
“屆時,是殺是剮,全憑將軍處置,絕無反悔。”
劉昊沒再說什麽。
“來人。”
“在。”
“調一萬精兵,與一萬斛糧食給這位小將。”
“諾。”
孫策萬沒料到,此人竟如此慷慨。
拜道:“將軍之恩,策銘記於心,等我掃平江東,定當湧泉相報!”
“但願如你所願。”
孫策也就趕上一個好時機,江南由無能之輩劉繇做盟主,把江南搞的烏煙瘴氣,唯一一員猛將太史慈,還不被重用。
袁術又顧不上江南,他才有機會掃平江南。
到頭來,卻被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給射殺。
今時不同往日了,太史慈手下有一萬精兵,你用一萬降兵,如何跟他打。
孫策領到兵馬糧草後,立刻整軍備戰,到處征發船隻。
很快,一切準備妥當,三更半夜,召集眾將準備渡江。
已經派人過江打探過了,石城沒有人把守,是一座空城。
城裏的富戶,整天擔驚受怕的,心髒受不了,全都遷往江北。
天道軍主力,全部屯紮在丹陽城裏。
孫策拔劍,斬羊首祭旗,下令全軍渡江。
一過江,就把石城占據,先屯在石城固防。
天道軍來攻最好,若不相攻,以此城為前進基地,留作退路。
下午兩三點左右,孫策於城頭上,繞城巡視城防。
當繞到麵向長江的北城時,就見兩艘巨大的渡輪,滿載兵馬,停到曆陽江畔。
船一靠岸,放下跳板,人馬烏泱烏泱的湧向對岸。
全騎兵,全棉甲,兩船加一起,人數粗略一數,不下六七千,人人臉罩鐵麵。。
程普:“鐵麵軍?攻打曆陽?怎麽辦?馳援還是不馳援?”
“曆陽兵已盡數在此,怕是難以抵禦,將軍有恩於我,不能見死不救,來人,留三千人守城,其餘人,隨我渡江!”
於是,剛渡江半天,就又率軍渡迴江北。
然而,登岸之時,對方已經開進城,並沒有發生戰事。
城門樓上,同樣帶著鐵麵的“鐵麵師爺”,與兩名鐵麵將軍望著城下。
對啊,這群人全都戴著鐵麵,跟鐵麵師爺一樣,早該想到,他們是一夥的。
劉昊:“伯符怎地又迴來了?”
程普:“我家主公以為將軍遇襲,特地迴來馳援,不想原是將軍的兵馬,害的我等空費力氣。”
“這怎麽叫空費力氣呢,至少表明伯符還是個知恩圖報之人,你若再敗,我就不取你們幾人的頭顱了,可以留在軍中一用。”
孫策:“天道軍是你們的人?”
乘坐天道軍的大船登岸,傻子都能想到,他們是一夥的。
“忘了告訴你,那個文武雙全,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人,乃是鐵麵司令。”
孫策頓時有種強烈的,上當受騙的感覺。
“所以,打從開始起,你就在戲耍孫某?”
劉昊:
“你這話說的,是你主動來找我借兵的,也是你主動求我借糧給你的,”
“我好心借給你,讓你知道知道自己的斤兩,這怎麽成了戲耍呢?”
“你在袁術帳下沒有出路,而整條長江以南,安樂王又誌在必得,”
“你現在已經敗了,留給你的路,隻有兩條,要麽以命抵債,”
“留下遠在遼東的孤兒寡母,沒人照料;要麽以人抵債,”
“如令堂大人那般深明大義,做一名忠於大漢的臣子,”
“而非一心想著做個亂臣賊子,你若竊取江東,”
“往後整個江東的後世子孫,都將因你,而背負上江東鼠輩之罵名。”
孫策無比惱怒,但母親弟弟妹妹都在他手中,又不敢過於口嗨。
挺槍指道:“你用如此卑鄙的手段,還想讓我為你效命?”
“老子借兵借糧給你,讓你從一隻小卡拉米變成將軍,你還罵我卑鄙?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這一點上,孫策確實理虧。
“總之,你若敢與我一戰,你若能勝我,我便服你!”
“你以為你很能打嗎?無論兵對兵還是將對將,老子隨便拎一個出來,就不是你能戰勝的!爾等先迴頭看看吧。”
孫策等人聞言,迴身一看,就見江對岸,聚攏了無數兵馬。
而孫策留守石城的韓當、蔣欽二將,已被五花大綁的押在最前方。
很明顯,剛剛借得的這一萬兵,都是踏馬的細作,被他們一吆喝,立刻就倒戈向相。
人多勢眾下,兵不血刃的就把自己人全部給綁了。
孫策急令全軍後退,然而已經指揮不動。
轉頭怒指向城上:“奸賊,可敢與我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