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呆呆看著劉昊,嘴張的能塞進鬥大的拳頭。
天下間竟有如此文武奇才?武能一合斬顏良,文能一針見血的針砭時弊?
他這番話,不說不知道,一說出來,還真是那麽迴事。
袁紹都能對一個淪為寒門的漢室宗親,行禮賜坐,處處打著忠於漢室的旗號。
原來這是兩麵下注,所圖匪淺啊。
程昱:此子之才,當真經天緯地,我不及也。
曹操:看來,是我小瞧袁本初了,袁紹的智謀,遠非我所想的那麽不堪,果然能夠稱雄河北,不全都靠祖上的萌蔭,肚子裏還是有點東西的。
鐵麵司令,當真曠世奇才也,若能一直為我所用,該有多好?
然而,這裏麵就有一個很大問題。
他已經被安樂王表舉為徐州牧,又為何讓給劉備?又為何放任徐州被呂布奪取,而無動於衷?
直到呂布被曹某生擒,他才在最緊要的關頭,出來搭救呂布,他究竟有什麽陰謀?又或是安樂王使然?
“操有一事不明,孔明,緣何放任徐州被呂布攻取?”
“我被我師弟打暈了。”
“嗯?你師弟?”
“對啊,鐵麵軍師,將我打暈後,盜走傳國玉璽,轉投袁術去了,現在江東的孫策,就是受他輔佐的。”
隻知道江東出現一個小霸王,把揚州給統一了,還真沒聽說這檔子事。
“你是說,袁術之所以稱帝,皆因令師弟將傳國玉璽帶到淮南所至?”
“是啊,那傳國玉璽,乃是鄙人當年在討伐董卓時,見雒陽城中起火,進城救火,於未央宮的水井裏打撈上來的。”
一提到傳國玉璽,曹操就覺頭大。
原來那徐璆所獻玉璽,是假的,還被人留下好幾枚一模一樣的。
當日他不是算到玉璽會被人送到許都嗎?不如再讓他算一下。
“孔明可能算到,傳國玉璽現在何處?”
劉昊心中暗美,轉移大法有效了,他提徐州,我提傳國玉璽,果然轉而問玉璽,不再追問徐州一事,給自己留下思考時間。
劉昊掐指一算:“在一個質地十分堅固,作工十分精巧的鐵盒子裏。”
“嗯?鐵盒子?那鐵盒子位於何處?”
“若我算算。”
又仰頭掐了一會兒指。
“在一棟大房間裏。”
曹操又問:“那房間位於何處?”
再算,再拖時間。
“位於一進異常富麗堂煌的大院裏。”
“可知是何大院?”
“容我再算算……一座異常繁華的城池中,城外還立有九座金雀塔?”
曹操“唿”地一起直起身子:“金雀城?”
“對,那九座金雀塔,與金雀城外的一模一樣,就是金雀城!”
“玉璽怎會跑到安樂王手中?如此說來,令師弟送給袁術的,乃是假的?真正的玉璽,被他送給安樂王了?”
“也可能是被天子帶過去的。”
此言一出,三人大為震驚。
如此說來,天子是被安樂王給劫去的?
劉昊這樣說,就是希望三人全都知道,天子跟玉璽,都在安樂國了,現在,無論你找幾個替身,說破大天都沒用。
既有天子,又有玉璽,你那假天子,趕緊打發走吧,別硬撐了,沒用的,隻能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孔明還未說,為何放任呂布攻取徐州呢。”
“為了倭奴國啊。”
“難道孔明就不能帶兵前去攻取倭奴國了嗎?非要使用一個三姓家奴?”
“殺雞焉用牛刀?”
曹操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坦白說,以他對倭奴國的了解,別說他親自討伐,派呂布跟夏侯淵,兩個可以獨當一麵的大將去攻打,都實屬浪費。
你踏馬就為了滅掉倭奴國,就下這麽一盤大棋?把曹某也當成棋子給算進來了?
劉昊:老子其實就是單純的,想給劉關張一次再聚首的機會,順便再讓呂布欠自己一個人情而已,還有讓徐州豪強多遭些罪,別整天把自己的利益看的那麽重。
“若曹某與安樂國征戰,你當如何?”
“你們打不起來的。”
“為何?”
“實力不對等。”
“你是說,安樂國的軍力,遠超曹某?”
“聽聞安樂國將在明年中秋,舉辦盛大的校閱盛典,丞相若能抵禦住袁紹,屆時可以前去一觀,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你,為何不在安樂王帳下效力?若說為了換呂布一命,曹操萬不會相信。”
“很簡單,安樂國無仗可打,我這人,平生最喜熱鬧,待在安樂國太過無聊。”
曹操真想說,你跟安樂王有些地方,十分相似,同樣都是那麽的放浪形骸,不守尊卑禮法。
但萬一不是呢?萬一是,他把自己給刺殺了呢?
“你是說,無論如何,哪怕我與袁紹合兵一處,一起出兵攻打,也奈何不得安樂王分毫?”
“你們過不了灤水。”
曹操知道安樂國有許多大海船,袁紹就是過不去黃河,才拿不下青州,打水戰肯定打不過他們。
“從草原繞行呢?”
“草原人現如今,視安樂王為救世主,一唿百應,全民皆兵,瞬間便可征召百萬大軍,且是百萬騎兵,人人披甲,人人擅長騎射。”
“安樂王如此武裝草原,就不怕有朝一日無可抵禦,使中原浩劫嗎?”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草原人隻會變的能歌善舞,況且,如今草原人,家家牛羊成群,日子過的比中原百姓,不知富裕多少,有吃有喝,誰會放著好日子不過,南下做強盜,搶劫窮人呢?”
“你是說,縱始草原有百萬之眾,安樂王亦能輕易掃平?”
“首先,安樂王已將草原改土歸流。”
“何為改土歸流?”
“就是將原有的由土王爺管治草原,改為由安樂國任命的流官進行治理,草原已不再有王,隻有安樂國委任的命官。”
“草原人肯答應嗎?”
“敢不答應,那些不答應的,要麽墳頭草比人都高了,要麽逃往西域,再不敢迴來了。”
看來,其次跟最後不用說了,安樂國軍力強大,已經把草原徹底打服,並入安樂國了。
“扶餘跟高句麗也是如此?”
“沒錯,現在乃是扶餘郡跟高句麗郡,少部分由當地人自治,大部分由安樂國派流官,遷漢民,進行大力改造,扶餘郡當真是沃野千裏呀,加以開墾,打出的糧食,能養活整個大漢都綽綽有餘。”
聽他這番吹噓,曹操的心裏很不好受。
早就對這些地方有過耳聞,如今塞外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如之前那般,是化外之地。
反而在安樂國的治理下,反超中原。
曹某還是太年輕了,當日就不該意氣用事,搞什麽許田圍獵,行僭越天子之事。
天下間竟有如此文武奇才?武能一合斬顏良,文能一針見血的針砭時弊?
他這番話,不說不知道,一說出來,還真是那麽迴事。
袁紹都能對一個淪為寒門的漢室宗親,行禮賜坐,處處打著忠於漢室的旗號。
原來這是兩麵下注,所圖匪淺啊。
程昱:此子之才,當真經天緯地,我不及也。
曹操:看來,是我小瞧袁本初了,袁紹的智謀,遠非我所想的那麽不堪,果然能夠稱雄河北,不全都靠祖上的萌蔭,肚子裏還是有點東西的。
鐵麵司令,當真曠世奇才也,若能一直為我所用,該有多好?
然而,這裏麵就有一個很大問題。
他已經被安樂王表舉為徐州牧,又為何讓給劉備?又為何放任徐州被呂布奪取,而無動於衷?
直到呂布被曹某生擒,他才在最緊要的關頭,出來搭救呂布,他究竟有什麽陰謀?又或是安樂王使然?
“操有一事不明,孔明,緣何放任徐州被呂布攻取?”
“我被我師弟打暈了。”
“嗯?你師弟?”
“對啊,鐵麵軍師,將我打暈後,盜走傳國玉璽,轉投袁術去了,現在江東的孫策,就是受他輔佐的。”
隻知道江東出現一個小霸王,把揚州給統一了,還真沒聽說這檔子事。
“你是說,袁術之所以稱帝,皆因令師弟將傳國玉璽帶到淮南所至?”
“是啊,那傳國玉璽,乃是鄙人當年在討伐董卓時,見雒陽城中起火,進城救火,於未央宮的水井裏打撈上來的。”
一提到傳國玉璽,曹操就覺頭大。
原來那徐璆所獻玉璽,是假的,還被人留下好幾枚一模一樣的。
當日他不是算到玉璽會被人送到許都嗎?不如再讓他算一下。
“孔明可能算到,傳國玉璽現在何處?”
劉昊心中暗美,轉移大法有效了,他提徐州,我提傳國玉璽,果然轉而問玉璽,不再追問徐州一事,給自己留下思考時間。
劉昊掐指一算:“在一個質地十分堅固,作工十分精巧的鐵盒子裏。”
“嗯?鐵盒子?那鐵盒子位於何處?”
“若我算算。”
又仰頭掐了一會兒指。
“在一棟大房間裏。”
曹操又問:“那房間位於何處?”
再算,再拖時間。
“位於一進異常富麗堂煌的大院裏。”
“可知是何大院?”
“容我再算算……一座異常繁華的城池中,城外還立有九座金雀塔?”
曹操“唿”地一起直起身子:“金雀城?”
“對,那九座金雀塔,與金雀城外的一模一樣,就是金雀城!”
“玉璽怎會跑到安樂王手中?如此說來,令師弟送給袁術的,乃是假的?真正的玉璽,被他送給安樂王了?”
“也可能是被天子帶過去的。”
此言一出,三人大為震驚。
如此說來,天子是被安樂王給劫去的?
劉昊這樣說,就是希望三人全都知道,天子跟玉璽,都在安樂國了,現在,無論你找幾個替身,說破大天都沒用。
既有天子,又有玉璽,你那假天子,趕緊打發走吧,別硬撐了,沒用的,隻能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孔明還未說,為何放任呂布攻取徐州呢。”
“為了倭奴國啊。”
“難道孔明就不能帶兵前去攻取倭奴國了嗎?非要使用一個三姓家奴?”
“殺雞焉用牛刀?”
曹操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坦白說,以他對倭奴國的了解,別說他親自討伐,派呂布跟夏侯淵,兩個可以獨當一麵的大將去攻打,都實屬浪費。
你踏馬就為了滅掉倭奴國,就下這麽一盤大棋?把曹某也當成棋子給算進來了?
劉昊:老子其實就是單純的,想給劉關張一次再聚首的機會,順便再讓呂布欠自己一個人情而已,還有讓徐州豪強多遭些罪,別整天把自己的利益看的那麽重。
“若曹某與安樂國征戰,你當如何?”
“你們打不起來的。”
“為何?”
“實力不對等。”
“你是說,安樂國的軍力,遠超曹某?”
“聽聞安樂國將在明年中秋,舉辦盛大的校閱盛典,丞相若能抵禦住袁紹,屆時可以前去一觀,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你,為何不在安樂王帳下效力?若說為了換呂布一命,曹操萬不會相信。”
“很簡單,安樂國無仗可打,我這人,平生最喜熱鬧,待在安樂國太過無聊。”
曹操真想說,你跟安樂王有些地方,十分相似,同樣都是那麽的放浪形骸,不守尊卑禮法。
但萬一不是呢?萬一是,他把自己給刺殺了呢?
“你是說,無論如何,哪怕我與袁紹合兵一處,一起出兵攻打,也奈何不得安樂王分毫?”
“你們過不了灤水。”
曹操知道安樂國有許多大海船,袁紹就是過不去黃河,才拿不下青州,打水戰肯定打不過他們。
“從草原繞行呢?”
“草原人現如今,視安樂王為救世主,一唿百應,全民皆兵,瞬間便可征召百萬大軍,且是百萬騎兵,人人披甲,人人擅長騎射。”
“安樂王如此武裝草原,就不怕有朝一日無可抵禦,使中原浩劫嗎?”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草原人隻會變的能歌善舞,況且,如今草原人,家家牛羊成群,日子過的比中原百姓,不知富裕多少,有吃有喝,誰會放著好日子不過,南下做強盜,搶劫窮人呢?”
“你是說,縱始草原有百萬之眾,安樂王亦能輕易掃平?”
“首先,安樂王已將草原改土歸流。”
“何為改土歸流?”
“就是將原有的由土王爺管治草原,改為由安樂國任命的流官進行治理,草原已不再有王,隻有安樂國委任的命官。”
“草原人肯答應嗎?”
“敢不答應,那些不答應的,要麽墳頭草比人都高了,要麽逃往西域,再不敢迴來了。”
看來,其次跟最後不用說了,安樂國軍力強大,已經把草原徹底打服,並入安樂國了。
“扶餘跟高句麗也是如此?”
“沒錯,現在乃是扶餘郡跟高句麗郡,少部分由當地人自治,大部分由安樂國派流官,遷漢民,進行大力改造,扶餘郡當真是沃野千裏呀,加以開墾,打出的糧食,能養活整個大漢都綽綽有餘。”
聽他這番吹噓,曹操的心裏很不好受。
早就對這些地方有過耳聞,如今塞外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如之前那般,是化外之地。
反而在安樂國的治理下,反超中原。
曹某還是太年輕了,當日就不該意氣用事,搞什麽許田圍獵,行僭越天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