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徽:“久聞明公大名,為何時至今日,仍無落腳之處?”
劉備聞言,心中直罵娘:有你這樣說話的嗎?上來就揭人家的痛處!
想了想:“哎,隻因命運多舛,以至於此。”
“不對。”
臥槽,此人好生無禮,我自己什麽情況我自己不知道,你一個初次見麵之人,還能比我自己更知道我自己?
劉備此時臉上已無笑容。
司馬徽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將軍之所以未成大事,是因為無賢人扶佐呀。”
劉備勝就勝在,無論心裏有多麽不滿,始終把姿態放的很低。
謙卑而又自信的笑道:
“備雖不才,但文有孫乾、簡雍,陳群、鍾繇、華歆,以及諸多河北名士,武有張合、徐晃,樂進、於禁,麹義、牽招待諸多名將,竭忠相佐,不能說不得其人吧?”
司馬徽大笑道:
“張合、徐晃、樂進、於禁等人,雖為當世之虎將,可惜,無人善用之。”
劉備心中大為不滿:你這是懟臉怒罵啊,罵我不會用人是吧?罵我手下全都是群飲桶是吧?我是大飯桶是吧?
司馬徽仍舊沒完沒了的懟臉輸出:
“孫乾、簡雍、陳郡、鍾繇之流,乃白麵書生,非經淪濟世之才也。”
劉備盛怒過後,聽出他話裏的意思,這是想舉薦人才啊。
“備亦曾訪遍隱士賢才,無奈,未遇奇人呐。”
“玄德公豈不聞,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曰無人?”
果然是向他舉薦人才的,這是好事兒啊,在劉表的地界裏,不向劉表舉薦,卻向我劉備舉薦。
心中頓時充滿無限期待。
忙問:“賢才何在,備願往求之。”
司馬徽在桌子上寫上“龍鳳”二字。
如老神棍一般的搖頭晃腦,神秘兮兮道:
“伏龍鳳雛,得一則可,安!天!下!”
劉備當聽到這句話後,那求賢若渴的笑臉,頓時凝固住,變的皮笑肉不笑起來。
我當是何人,原來是向我舉薦孔明那豎子,還有他那盜玉璽的師弟?
司馬徽卻在此賣了關子,故作神秘的大笑道:
“今日天色已晚,將軍可在茅舍暫住一晚,明日再敘也還不遲。”
我敘你昧呀,你舉薦任何人我都能接受,唯獨那兩個豎子,我劉備就是混成要飯的,也絕不會招攬那兩個無信無義之人。
也就是今天太晚,在此暫住一宿,次日天還沒亮,劉備就辭別而去。
司馬徽搖頭自歎:“哎,空耗一場,劉玄德,不過如此,可惜我那兩個徒兒,皆有王佐之才,卻懷才不遇,怕是往後都難以入士了。”
…………
劉昊沿著漢水一路往上遊而行。
眼見兩騎馬向這邊狂追而來,然而河邊的小路轉了方向。
那兩個妹子,也能眼睜睜看著小船漸行漸遠,很快視線就被樹林所遮擋。
劉昊一路往上遊,邊走邊打聽,隆中位於何地。
很快打聽到具體所在,沿河而行,路過襄、樊兩城時,再往西走二三十裏,就到了隆中。
從隆中登岸,再打聽一下臥龍崗所在,很容易找到。
可惜路途遙遠,也沒有個馬匹,走到地方不得天黑。
果斷穿越迴現代,吃頓大餐,洗個熱水澡,休息一下。
一覺醒來,從現代騎著那匹之前替換四輪車的寶馬,穿越迴漢末。
尋著村民所指的方向,在臥龍崗上的那片竹林裏,尋到草廬。
此時是這裏的清晨,院子裏煙霧繚繞,飄出陣陣米飯的香氣。
劉昊站在院門外,看不到裏麵的情況。
環顧周圍的景致,古人真會吹牛批,這不就是在農村大野地裏,蓋起一間茅草屋嗎?被吹的滿是詩情畫意的。
早上來的急,還沒吃早飯呢。
下馬,把馬拴在草多的地方,再把帶來的戶外帳篷,在就院門口當門紮下來。
取出戶外套鍋,卡式爐等亂七八糟,坐在帳篷前涮起小火鍋。
新鮮的現切羊肉,味道非常不錯。
連日趕路,吃不好睡不香的,酒足飯飽,困意上頭,鑽進帳篷裏,睡個迴籠覺先。
大院裏,早飯吃完,小書童牽上老水牛,準備出門放牛。
門剛一推開,就見一個小小的彩色小圓包帳篷,正對著門口而紮,把路都給擋住了。
“先生,先生,門外不知何人,把門都給擋死了。”
不多時,一個青年大帥哥手持羽扇,來到門口一望。
但看林邊拴著的馬,就是絕佳的上等戰馬,此人必然來曆不凡。
這小小的帳篷,好生精致,麵料是從未見過的,看著就很輕便防水的樣子。
“莫去管他,你從旁邊繞過去吧,莫要攪擾到裏麵的人。”
“是,先生。”
書童小心翼翼牽著水牛從旁繞過,人沒有不滿,反倒是牛發出不滿之聲。
長長的“哞——”了一聲。
就聽帳篷裏,傳來打嗬欠,伸懶腰的聲音,旋即吟詩一首: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廬春足睡,窗外日遲遲。”
諸葛亮暗讚:好詩,好生酒脫的樣子,一看就是人才啊。
“兄台既已到草廬,何不入寒舍喝杯清茶。”
“帳外可是孔明先生?”
“先生之名,萬不敢當,正是在下。”
劉昊從帳篷中鑽出來。
“早就聽聞孔明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氣宇不凡。”
說完一句客套話,就開始收拾帳篷。
諸葛亮:此人好生無禮,遠道而來,竟連家門都不報一報,還得本亮親口相問。
“不知兄台高姓大名,此來有何貴幹?”
劉昊頭也不迴的繼續收拾帳篷。
“正所謂,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鄙人雲遊四方到此,常聽聞有人吹牛,說什麽,臥龍鳳雛,得一則可安天下之類的狂言,我就覺得是在吹牛,至於我是誰?人送外號詩仙,姓朱名鴿字孔明。”
怎麽取了個相同的字?又或是故意為之?
此人必然是來踢館的啊,倒要看你有何本領,
“原來是太白兄,幸會幸會。”
“客氣客氣。”
“那些個虛名,不過是世人吹捧出來的而已,言過其實,不必當真。”
劉昊把收拾好的帳篷,綁到馬背上,這才迴首道了一句:
“有的人,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無需自己吹捧,人人頌揚,有的人,全靠自己吹噓自己,比如鄙人,就常常自吹,既有薑子牙興周八百載之才,又有張子房旺漢四百年之能,我覺,我與孔明乃是同道中人。”
諸葛亮頓時臉色鐵青。
從沒見過這樣的人,也太過另類了吧?哪有去別人家登門拜訪時,豪不客氣的,上來就揭人家的短?
他這番話,不就是在取笑我,自比管仲樂毅嗎?
劉備聞言,心中直罵娘:有你這樣說話的嗎?上來就揭人家的痛處!
想了想:“哎,隻因命運多舛,以至於此。”
“不對。”
臥槽,此人好生無禮,我自己什麽情況我自己不知道,你一個初次見麵之人,還能比我自己更知道我自己?
劉備此時臉上已無笑容。
司馬徽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將軍之所以未成大事,是因為無賢人扶佐呀。”
劉備勝就勝在,無論心裏有多麽不滿,始終把姿態放的很低。
謙卑而又自信的笑道:
“備雖不才,但文有孫乾、簡雍,陳群、鍾繇、華歆,以及諸多河北名士,武有張合、徐晃,樂進、於禁,麹義、牽招待諸多名將,竭忠相佐,不能說不得其人吧?”
司馬徽大笑道:
“張合、徐晃、樂進、於禁等人,雖為當世之虎將,可惜,無人善用之。”
劉備心中大為不滿:你這是懟臉怒罵啊,罵我不會用人是吧?罵我手下全都是群飲桶是吧?我是大飯桶是吧?
司馬徽仍舊沒完沒了的懟臉輸出:
“孫乾、簡雍、陳郡、鍾繇之流,乃白麵書生,非經淪濟世之才也。”
劉備盛怒過後,聽出他話裏的意思,這是想舉薦人才啊。
“備亦曾訪遍隱士賢才,無奈,未遇奇人呐。”
“玄德公豈不聞,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曰無人?”
果然是向他舉薦人才的,這是好事兒啊,在劉表的地界裏,不向劉表舉薦,卻向我劉備舉薦。
心中頓時充滿無限期待。
忙問:“賢才何在,備願往求之。”
司馬徽在桌子上寫上“龍鳳”二字。
如老神棍一般的搖頭晃腦,神秘兮兮道:
“伏龍鳳雛,得一則可,安!天!下!”
劉備當聽到這句話後,那求賢若渴的笑臉,頓時凝固住,變的皮笑肉不笑起來。
我當是何人,原來是向我舉薦孔明那豎子,還有他那盜玉璽的師弟?
司馬徽卻在此賣了關子,故作神秘的大笑道:
“今日天色已晚,將軍可在茅舍暫住一晚,明日再敘也還不遲。”
我敘你昧呀,你舉薦任何人我都能接受,唯獨那兩個豎子,我劉備就是混成要飯的,也絕不會招攬那兩個無信無義之人。
也就是今天太晚,在此暫住一宿,次日天還沒亮,劉備就辭別而去。
司馬徽搖頭自歎:“哎,空耗一場,劉玄德,不過如此,可惜我那兩個徒兒,皆有王佐之才,卻懷才不遇,怕是往後都難以入士了。”
…………
劉昊沿著漢水一路往上遊而行。
眼見兩騎馬向這邊狂追而來,然而河邊的小路轉了方向。
那兩個妹子,也能眼睜睜看著小船漸行漸遠,很快視線就被樹林所遮擋。
劉昊一路往上遊,邊走邊打聽,隆中位於何地。
很快打聽到具體所在,沿河而行,路過襄、樊兩城時,再往西走二三十裏,就到了隆中。
從隆中登岸,再打聽一下臥龍崗所在,很容易找到。
可惜路途遙遠,也沒有個馬匹,走到地方不得天黑。
果斷穿越迴現代,吃頓大餐,洗個熱水澡,休息一下。
一覺醒來,從現代騎著那匹之前替換四輪車的寶馬,穿越迴漢末。
尋著村民所指的方向,在臥龍崗上的那片竹林裏,尋到草廬。
此時是這裏的清晨,院子裏煙霧繚繞,飄出陣陣米飯的香氣。
劉昊站在院門外,看不到裏麵的情況。
環顧周圍的景致,古人真會吹牛批,這不就是在農村大野地裏,蓋起一間茅草屋嗎?被吹的滿是詩情畫意的。
早上來的急,還沒吃早飯呢。
下馬,把馬拴在草多的地方,再把帶來的戶外帳篷,在就院門口當門紮下來。
取出戶外套鍋,卡式爐等亂七八糟,坐在帳篷前涮起小火鍋。
新鮮的現切羊肉,味道非常不錯。
連日趕路,吃不好睡不香的,酒足飯飽,困意上頭,鑽進帳篷裏,睡個迴籠覺先。
大院裏,早飯吃完,小書童牽上老水牛,準備出門放牛。
門剛一推開,就見一個小小的彩色小圓包帳篷,正對著門口而紮,把路都給擋住了。
“先生,先生,門外不知何人,把門都給擋死了。”
不多時,一個青年大帥哥手持羽扇,來到門口一望。
但看林邊拴著的馬,就是絕佳的上等戰馬,此人必然來曆不凡。
這小小的帳篷,好生精致,麵料是從未見過的,看著就很輕便防水的樣子。
“莫去管他,你從旁邊繞過去吧,莫要攪擾到裏麵的人。”
“是,先生。”
書童小心翼翼牽著水牛從旁繞過,人沒有不滿,反倒是牛發出不滿之聲。
長長的“哞——”了一聲。
就聽帳篷裏,傳來打嗬欠,伸懶腰的聲音,旋即吟詩一首: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廬春足睡,窗外日遲遲。”
諸葛亮暗讚:好詩,好生酒脫的樣子,一看就是人才啊。
“兄台既已到草廬,何不入寒舍喝杯清茶。”
“帳外可是孔明先生?”
“先生之名,萬不敢當,正是在下。”
劉昊從帳篷中鑽出來。
“早就聽聞孔明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氣宇不凡。”
說完一句客套話,就開始收拾帳篷。
諸葛亮:此人好生無禮,遠道而來,竟連家門都不報一報,還得本亮親口相問。
“不知兄台高姓大名,此來有何貴幹?”
劉昊頭也不迴的繼續收拾帳篷。
“正所謂,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鄙人雲遊四方到此,常聽聞有人吹牛,說什麽,臥龍鳳雛,得一則可安天下之類的狂言,我就覺得是在吹牛,至於我是誰?人送外號詩仙,姓朱名鴿字孔明。”
怎麽取了個相同的字?又或是故意為之?
此人必然是來踢館的啊,倒要看你有何本領,
“原來是太白兄,幸會幸會。”
“客氣客氣。”
“那些個虛名,不過是世人吹捧出來的而已,言過其實,不必當真。”
劉昊把收拾好的帳篷,綁到馬背上,這才迴首道了一句:
“有的人,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無需自己吹捧,人人頌揚,有的人,全靠自己吹噓自己,比如鄙人,就常常自吹,既有薑子牙興周八百載之才,又有張子房旺漢四百年之能,我覺,我與孔明乃是同道中人。”
諸葛亮頓時臉色鐵青。
從沒見過這樣的人,也太過另類了吧?哪有去別人家登門拜訪時,豪不客氣的,上來就揭人家的短?
他這番話,不就是在取笑我,自比管仲樂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