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組建內閣
開局紙人術,橫推超凡世界 作者:歐皇NO打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軍隊也有著完善的退休製度。
退休後的將領中,優秀的也可以前往軍事學院進行教學。
就算是那些一般的,要麽前往後勤部門。
要麽轉業歸家。
總之,有的是崗位需求。
而且關鍵是是有扶持的。
招募一個退伍老兵進行工作,不但擁有武力震懾,還有補貼,關鍵是還可以和軍方搭上一點關係。
隨便從軍方采購部門露出一點點東西,那都不是普通商人能夠接手的!
沒有將軍世家的支持,你想都別想!
都說太平道治下沒有門閥世家。
但其實也有。
這東西是根除不掉的。
因為這是整個華夏文明的根。
隻不過在太平道治下,門閥世家要夾著尾巴做人而已。
看似沒有自由。
但其實隻要不違法亂紀,不玩什麽為非作歹,想要當天龍人並不是一件難事。
方默都知道,一旦自己百年之後,要麽迎來清算,要麽就會被各種蛀蟲啃食殆盡。
但這是朝代周期律,他已經盡最大努力了。
甚至方默還不怕被清算。
甚至方默還打算努力一把。
哪怕最後仍舊失敗了。
也不是什麽大事。
因為他來過。
這就夠了。
太平道終於發揮出它的曆史作用。
也終於可以讓這片大地上的人們,知道什麽叫做盛世,什麽叫做尊嚴!
有尊嚴的活著,吃飽飯。
這就足夠了。
至於其他,方默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
畢竟連老人家都沒有做到。
他方默算個什麽東西?可就算是如此,當曹操從劉備口中得知關於太平道治下的一切時,哪怕生性狐疑的曹操,也忍不住眼眶紅潤起來。
“大同盛世!”
看著情緒不能自已的曹操,劉備笑而不語。
他當初之所以選擇加入黃巾軍。
的確是形勢所迫。
但當他加入之後,他就知道,自己的選擇對了!
公孫瓚雖然沒有曹操那麽激動,但也忍不住心馳神往。
太平道的誌向可比大漢朝廷強多了。
而且背後依靠太平道恐怖的後勤能力。
公孫瓚可以想打到哪裏,就打到哪裏。
哪怕將來真的打下來全世界,受限於全世界的廣闊,太平道也不會如同劉邦一樣誅殺功臣。
反而還會進行分封。
就算不是分封,也會進行殖民。
那就需要軍隊!
就算到時候手底下的人馬少了。
但那也是軍隊!
掌控一地的軍隊。
雖然有著輪番的機製,無法做大做強。
但那就意味著有用!
有用的武將,從來都不會遭到清算!
恩,嶽飛除外。
畢竟完顏構那種腦迴路的皇帝也很少見。
再說了,到時候如果黃巾軍這邊的繼任者讓自己不舒服了。
完全可以直接造反。
而且孤懸海外,根本不用擔心被立刻察覺。
怎麽說都要比現在在大漢朝廷強太多了。
各種掣肘不說,就連糧草都不能齊全。
這樣的朝廷,狗都不待!
公孫瓚的同意並沒有出乎劉備的預料。
而是將目光落在曹操身上。
曹操有些遲疑。
這份遲疑,不是因為太平道對他命運的安排。
同時也是一種不甘。
其實哪怕此時此刻的曹操,仍舊有些不甘心。
他隻是一時大意,所以難免還想東山再起。
不過……
曹操:“玄德兄,如果操不願歸降……”
劉備:“殺。”
如此簡單直接,反倒是讓曹操徹底安下心來。
一旁的公孫瓚摸了摸脖子,有些心有餘悸。
方默這是根本沒有給他們反悔的餘地。
要麽投降,要麽死。
曹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笑著表示同意歸降。
劉備點了點頭,笑著聊了一會兒,就借故離開了。
等到劉備見到方默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劉備:“主公,幸不辱命!”
方默:“哈哈,玄德辛苦了,先行休息一下,接下來就要勞煩玄德了。”
劉備:“主公折煞我了……”劉備再拜。
寒暄之後,劉備離開。
賈詡慢悠悠地走了過來。
賈詡:“主公。”
方默笑著說道:“文和來了?”
賈詡:“主公打算什麽時候出兵?”
方默:“如今曹操被趕跑,呂布和董卓的矛盾必然會出現,一旦董卓亡故,就開始進攻。”
賈詡:“可如果呂布不殺董卓呢?”
方默笑著反問:“董卓的脾性,能容下呂布?”
賈詡笑了。
雙方都知道,呂布和董卓都是武夫。
而且一個當世第一。
一個從小精通騎射。
之前因為有曹操的緣故,所以董卓為了拉攏呂布,特意許諾了很多好處。
其中就有納他為義子的條件。
在東漢末年這樣一個時代裏。
義子和義父之間的關係,也是十分牢固的。
就如同後世的娛樂圈。
你不拜碼頭,憑什麽讓人家花錢捧你?
什麽?
你有實力?
說得好像別人沒有一樣。
更何況是古代這個君臣父子的封建時代。
義父和義子的關係很牢固。
不過呂布殺了董卓,也不算是胡來。
他是大義滅親。
隻是……
當時的朝堂已經被曹操掌控。
劉備寄人籬下,自然不希望呂布這等猛將為曹操所用。
所以才勸說曹操殺掉呂布。
實際上,後來漢獻帝在退位之前,還特意將呂布封侯,並且還讓他葬入皇陵。
可見對於漢獻帝來說,呂布是有功的。
其實看一看當初呂布的所作所為就知道,在他真正角逐天下之前,他一直都是大漢的溫侯。
隻是可惜,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招太狠了。
別說呂布。
就連劉備都無法在法理上反對。
更何況呂布還隻是一介武夫。
如今,沒了曹操掣肘。
呂布和董卓之間的矛盾是必然被激化的。
什麽?沒有激化?嗬嗬噠,你以為方默第一個招降的賈詡是為了什麽?
總有些人,最適合的白手套人選。
也正是因為方默這種雖然心係百姓,卻也不擇手段之人,才能被賈詡看重,並且心甘情願的拜為主公。
荀彧、荀攸叔侄兩人雖然早早就被賈詡弄到了太平道境內。
但荀家卻並沒有入仕。
荀家選擇的是去研學。
方默隻是讓人監視之後就沒有強求。
荀家不幫忙,又不是隻有荀家。
等到荀彧、荀攸亡故之後,荀家也就落寞了。
到時候就算荀家再有骨氣,也有人考慮入仕了。
其實對於治下的世家門閥。
方默的條件並不複雜。
沒收土地,隻給保留基礎田地,但不會去動他們的財產。
除非是那種罪大惡極的家族。
否則不會抄家滅族。
當然,以這個時代的劣根性。
大部分家族裏都有一些白手套。
方默針對的就是這些白手套。
但隻要沒有沾上人血,隻是享受家族庇佑的,也沒有趕盡殺絕。
當然,除去沒收田地之外,也沒有抄家滅族。
已經是方默最大的仁慈了。
也有人不甘,密謀造反。
結果人員聚齊之後,直接被一鍋端走。
太平道的神像,可不僅僅隻是一尊香火收集器。
還是張角、方默監控治下的攝像頭。
一旦念頭分身示警。
就會立刻對其進行針對。
除非他們跑到深山老林之中。
可就算是真的跑進去了。
也大概率無法召集太多人馬。
雖然太平道沒有宵禁。
但是一旦大規模聚集,就會立刻迎來調查。
想要掀翻太平道的統治……
太難了。
最直接的一點就是……
誰不知道在太平道治下生活待遇好?跟你造反?有什麽好處?
又能拿出什麽好處?
畫餅?嗬嗬噠,太平道在海外擁有大量大量的耕地等人去種的消息,都早就傳遍整個中原大地了。
你又能給出什麽承諾?
大家不願意離開,那是故土難舍。
可真的要是願意去種地,太平道有的是土地、糧食和牲畜去種、去養。
哪裏是這群連賞錢給得都摳摳搜搜的世家門閥能夠比擬的?但世家門閥們也難啊。
被方默沒收走了田地。
隻留下了基礎田地。
養活一大家人根本不可能。
先天上,世家門閥就被肢解了。
在家族沒有被強行拆分之前,大家還可以享受世家門閥的統一調度。
隻要不創業、當官。
一輩子衣食無憂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如今,所有人都被分出去。
就算是沒結婚的,也僅僅隻是有普通家庭的一半田地。
養活自己尚且不夠。
更何況是養一大家人?更何況被強行分家的家族成員,一旦離開家族,往往在短時間之內就會和原本的家族劃分清楚。
不是那些世家門閥不想反抗。
而是根本反抗不了。
因為方默目前還沒有結婚。
他也沒有家族。
放在皇帝的身上。
這就是立國不穩。
但方默卻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模式。
設立內閣。
以方默為首,加入張角、張梁和張寶三人。
這也是目前整個太平道、黃巾軍最高的組織。
這個組織的成員是可以擴展的。
日後隨著分工的細化,會進行進一步擴編。
賈詡、劉備、馬騰等人,都表示這個餅他們吃了。
哪怕是曹操。
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眼睛都紅了。
雖然失去了獨一無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巔峰。
但這個內閣卻有一點好處。那就是沒有了皇權!國家的首領是成熟大人,是從底層摸爬滾打幾十年爬上來的成年人!
如此一來,就不會出現西漢、東漢朝廷那種一兩歲小孩子當皇帝的奇葩情況。
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權臣當政。
而且還可以最大化的遏製相權。
雖然失去了問鼎天下的能力。
但是……
一方麵方默是開國之人。
實力、名望都是最高的。
另一方麵,方默願意放棄皇位,未來方家也僅僅隻是一個不普通的普通家族。
既不會遭到清算。
也不會出現大問題。
這才是讓一個家族傳承下去的關鍵!
而且最大的好處就是……
不用擔心自己的身後名。
因為哪怕他們之中有人妄圖成為權臣,其他人的存在也可以讓這種事情都聚焦在頂層。
雖然東漢末年,還沒有玄武門繼承法。
但顯然大家都明白,這種舉動對於底下人是沒有什麽動蕩的。
也可以讓一切問題都平安度過。
至於說未來會不會有人推翻太平道……
那就不關他們的事情了。
既然方默想要換個活法。
他們自然也十分樂意。
因為隨著職務細分,他們的權利也不會小。
所以自然十分支持。
對於張角三兄弟來說,這個製度還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不用擔心被清算。
隻有這種內閣製度,才會讓太平道平安傳承下去。
不會因為人走茶涼而轉變。
因為道學院,本來就是太平道發展的基石。
超凡是超凡。
科技是科技。
而想要超凡+科技。
除去職業者的偉力之外,就需要道學院的研究。
所以道學院必然存在。
而作為兩大原始道教之一,太平道雖然和五鬥米教不對付。
但也僅僅隻是理念不同而已。
雙方都是道士。
不論是出世、還是入世。
都隻是修行理念的不同。
但修道飛升之心都是一樣的。
所以隻要道學院還是內閣名額中的席位之一,太平道就不會被清算。
這對於太平道,對於黃巾軍來說,都是好事。
其實此時此刻,建國的想法已經唿之欲出了。
不過方默的打算卻很簡單。
需要名頭。
為什麽真實的曆史裏,十八路諸侯早就有反心,卻一直等到董卓出現之後,才選擇會盟誓師呢?說白了,就是一個合法性。
一個名正言順。
別小看這個詞。
在後世,歐美那邊動不動就不戰而兵。
這樣做的好處是迅速。
壞處卻是,士兵大多數都有戰後應激反應。
而且一旦患病,就意味著士兵廢了。
每年上千萬乃至上億美刀培養出來的士兵就這樣廢了。
就算歐美每年湧入大量移民,就算歐美沒有計劃生育。
但那才能維持多久?人,畢竟不是動物。
無法做到一年n產。
而一旦軍隊擁有了合法性,擁有了名正言順。
那麽它的凝聚力就是必然的。
這也是為什麽大多數情況下,所有的名將都在先搞軍紀的緣故。
並且還要師出有名。
哪怕後世鷹醬的九萬元一袋的螺絲,化學武器洗衣粉。
那都是借口。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有借口,總比沒借口要強。
這還是鷹醬真的吃虧了之後才懂得事情。
該說不說,華夏古代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退休後的將領中,優秀的也可以前往軍事學院進行教學。
就算是那些一般的,要麽前往後勤部門。
要麽轉業歸家。
總之,有的是崗位需求。
而且關鍵是是有扶持的。
招募一個退伍老兵進行工作,不但擁有武力震懾,還有補貼,關鍵是還可以和軍方搭上一點關係。
隨便從軍方采購部門露出一點點東西,那都不是普通商人能夠接手的!
沒有將軍世家的支持,你想都別想!
都說太平道治下沒有門閥世家。
但其實也有。
這東西是根除不掉的。
因為這是整個華夏文明的根。
隻不過在太平道治下,門閥世家要夾著尾巴做人而已。
看似沒有自由。
但其實隻要不違法亂紀,不玩什麽為非作歹,想要當天龍人並不是一件難事。
方默都知道,一旦自己百年之後,要麽迎來清算,要麽就會被各種蛀蟲啃食殆盡。
但這是朝代周期律,他已經盡最大努力了。
甚至方默還不怕被清算。
甚至方默還打算努力一把。
哪怕最後仍舊失敗了。
也不是什麽大事。
因為他來過。
這就夠了。
太平道終於發揮出它的曆史作用。
也終於可以讓這片大地上的人們,知道什麽叫做盛世,什麽叫做尊嚴!
有尊嚴的活著,吃飽飯。
這就足夠了。
至於其他,方默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
畢竟連老人家都沒有做到。
他方默算個什麽東西?可就算是如此,當曹操從劉備口中得知關於太平道治下的一切時,哪怕生性狐疑的曹操,也忍不住眼眶紅潤起來。
“大同盛世!”
看著情緒不能自已的曹操,劉備笑而不語。
他當初之所以選擇加入黃巾軍。
的確是形勢所迫。
但當他加入之後,他就知道,自己的選擇對了!
公孫瓚雖然沒有曹操那麽激動,但也忍不住心馳神往。
太平道的誌向可比大漢朝廷強多了。
而且背後依靠太平道恐怖的後勤能力。
公孫瓚可以想打到哪裏,就打到哪裏。
哪怕將來真的打下來全世界,受限於全世界的廣闊,太平道也不會如同劉邦一樣誅殺功臣。
反而還會進行分封。
就算不是分封,也會進行殖民。
那就需要軍隊!
就算到時候手底下的人馬少了。
但那也是軍隊!
掌控一地的軍隊。
雖然有著輪番的機製,無法做大做強。
但那就意味著有用!
有用的武將,從來都不會遭到清算!
恩,嶽飛除外。
畢竟完顏構那種腦迴路的皇帝也很少見。
再說了,到時候如果黃巾軍這邊的繼任者讓自己不舒服了。
完全可以直接造反。
而且孤懸海外,根本不用擔心被立刻察覺。
怎麽說都要比現在在大漢朝廷強太多了。
各種掣肘不說,就連糧草都不能齊全。
這樣的朝廷,狗都不待!
公孫瓚的同意並沒有出乎劉備的預料。
而是將目光落在曹操身上。
曹操有些遲疑。
這份遲疑,不是因為太平道對他命運的安排。
同時也是一種不甘。
其實哪怕此時此刻的曹操,仍舊有些不甘心。
他隻是一時大意,所以難免還想東山再起。
不過……
曹操:“玄德兄,如果操不願歸降……”
劉備:“殺。”
如此簡單直接,反倒是讓曹操徹底安下心來。
一旁的公孫瓚摸了摸脖子,有些心有餘悸。
方默這是根本沒有給他們反悔的餘地。
要麽投降,要麽死。
曹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笑著表示同意歸降。
劉備點了點頭,笑著聊了一會兒,就借故離開了。
等到劉備見到方默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劉備:“主公,幸不辱命!”
方默:“哈哈,玄德辛苦了,先行休息一下,接下來就要勞煩玄德了。”
劉備:“主公折煞我了……”劉備再拜。
寒暄之後,劉備離開。
賈詡慢悠悠地走了過來。
賈詡:“主公。”
方默笑著說道:“文和來了?”
賈詡:“主公打算什麽時候出兵?”
方默:“如今曹操被趕跑,呂布和董卓的矛盾必然會出現,一旦董卓亡故,就開始進攻。”
賈詡:“可如果呂布不殺董卓呢?”
方默笑著反問:“董卓的脾性,能容下呂布?”
賈詡笑了。
雙方都知道,呂布和董卓都是武夫。
而且一個當世第一。
一個從小精通騎射。
之前因為有曹操的緣故,所以董卓為了拉攏呂布,特意許諾了很多好處。
其中就有納他為義子的條件。
在東漢末年這樣一個時代裏。
義子和義父之間的關係,也是十分牢固的。
就如同後世的娛樂圈。
你不拜碼頭,憑什麽讓人家花錢捧你?
什麽?
你有實力?
說得好像別人沒有一樣。
更何況是古代這個君臣父子的封建時代。
義父和義子的關係很牢固。
不過呂布殺了董卓,也不算是胡來。
他是大義滅親。
隻是……
當時的朝堂已經被曹操掌控。
劉備寄人籬下,自然不希望呂布這等猛將為曹操所用。
所以才勸說曹操殺掉呂布。
實際上,後來漢獻帝在退位之前,還特意將呂布封侯,並且還讓他葬入皇陵。
可見對於漢獻帝來說,呂布是有功的。
其實看一看當初呂布的所作所為就知道,在他真正角逐天下之前,他一直都是大漢的溫侯。
隻是可惜,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招太狠了。
別說呂布。
就連劉備都無法在法理上反對。
更何況呂布還隻是一介武夫。
如今,沒了曹操掣肘。
呂布和董卓之間的矛盾是必然被激化的。
什麽?沒有激化?嗬嗬噠,你以為方默第一個招降的賈詡是為了什麽?
總有些人,最適合的白手套人選。
也正是因為方默這種雖然心係百姓,卻也不擇手段之人,才能被賈詡看重,並且心甘情願的拜為主公。
荀彧、荀攸叔侄兩人雖然早早就被賈詡弄到了太平道境內。
但荀家卻並沒有入仕。
荀家選擇的是去研學。
方默隻是讓人監視之後就沒有強求。
荀家不幫忙,又不是隻有荀家。
等到荀彧、荀攸亡故之後,荀家也就落寞了。
到時候就算荀家再有骨氣,也有人考慮入仕了。
其實對於治下的世家門閥。
方默的條件並不複雜。
沒收土地,隻給保留基礎田地,但不會去動他們的財產。
除非是那種罪大惡極的家族。
否則不會抄家滅族。
當然,以這個時代的劣根性。
大部分家族裏都有一些白手套。
方默針對的就是這些白手套。
但隻要沒有沾上人血,隻是享受家族庇佑的,也沒有趕盡殺絕。
當然,除去沒收田地之外,也沒有抄家滅族。
已經是方默最大的仁慈了。
也有人不甘,密謀造反。
結果人員聚齊之後,直接被一鍋端走。
太平道的神像,可不僅僅隻是一尊香火收集器。
還是張角、方默監控治下的攝像頭。
一旦念頭分身示警。
就會立刻對其進行針對。
除非他們跑到深山老林之中。
可就算是真的跑進去了。
也大概率無法召集太多人馬。
雖然太平道沒有宵禁。
但是一旦大規模聚集,就會立刻迎來調查。
想要掀翻太平道的統治……
太難了。
最直接的一點就是……
誰不知道在太平道治下生活待遇好?跟你造反?有什麽好處?
又能拿出什麽好處?
畫餅?嗬嗬噠,太平道在海外擁有大量大量的耕地等人去種的消息,都早就傳遍整個中原大地了。
你又能給出什麽承諾?
大家不願意離開,那是故土難舍。
可真的要是願意去種地,太平道有的是土地、糧食和牲畜去種、去養。
哪裏是這群連賞錢給得都摳摳搜搜的世家門閥能夠比擬的?但世家門閥們也難啊。
被方默沒收走了田地。
隻留下了基礎田地。
養活一大家人根本不可能。
先天上,世家門閥就被肢解了。
在家族沒有被強行拆分之前,大家還可以享受世家門閥的統一調度。
隻要不創業、當官。
一輩子衣食無憂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如今,所有人都被分出去。
就算是沒結婚的,也僅僅隻是有普通家庭的一半田地。
養活自己尚且不夠。
更何況是養一大家人?更何況被強行分家的家族成員,一旦離開家族,往往在短時間之內就會和原本的家族劃分清楚。
不是那些世家門閥不想反抗。
而是根本反抗不了。
因為方默目前還沒有結婚。
他也沒有家族。
放在皇帝的身上。
這就是立國不穩。
但方默卻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模式。
設立內閣。
以方默為首,加入張角、張梁和張寶三人。
這也是目前整個太平道、黃巾軍最高的組織。
這個組織的成員是可以擴展的。
日後隨著分工的細化,會進行進一步擴編。
賈詡、劉備、馬騰等人,都表示這個餅他們吃了。
哪怕是曹操。
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眼睛都紅了。
雖然失去了獨一無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巔峰。
但這個內閣卻有一點好處。那就是沒有了皇權!國家的首領是成熟大人,是從底層摸爬滾打幾十年爬上來的成年人!
如此一來,就不會出現西漢、東漢朝廷那種一兩歲小孩子當皇帝的奇葩情況。
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權臣當政。
而且還可以最大化的遏製相權。
雖然失去了問鼎天下的能力。
但是……
一方麵方默是開國之人。
實力、名望都是最高的。
另一方麵,方默願意放棄皇位,未來方家也僅僅隻是一個不普通的普通家族。
既不會遭到清算。
也不會出現大問題。
這才是讓一個家族傳承下去的關鍵!
而且最大的好處就是……
不用擔心自己的身後名。
因為哪怕他們之中有人妄圖成為權臣,其他人的存在也可以讓這種事情都聚焦在頂層。
雖然東漢末年,還沒有玄武門繼承法。
但顯然大家都明白,這種舉動對於底下人是沒有什麽動蕩的。
也可以讓一切問題都平安度過。
至於說未來會不會有人推翻太平道……
那就不關他們的事情了。
既然方默想要換個活法。
他們自然也十分樂意。
因為隨著職務細分,他們的權利也不會小。
所以自然十分支持。
對於張角三兄弟來說,這個製度還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不用擔心被清算。
隻有這種內閣製度,才會讓太平道平安傳承下去。
不會因為人走茶涼而轉變。
因為道學院,本來就是太平道發展的基石。
超凡是超凡。
科技是科技。
而想要超凡+科技。
除去職業者的偉力之外,就需要道學院的研究。
所以道學院必然存在。
而作為兩大原始道教之一,太平道雖然和五鬥米教不對付。
但也僅僅隻是理念不同而已。
雙方都是道士。
不論是出世、還是入世。
都隻是修行理念的不同。
但修道飛升之心都是一樣的。
所以隻要道學院還是內閣名額中的席位之一,太平道就不會被清算。
這對於太平道,對於黃巾軍來說,都是好事。
其實此時此刻,建國的想法已經唿之欲出了。
不過方默的打算卻很簡單。
需要名頭。
為什麽真實的曆史裏,十八路諸侯早就有反心,卻一直等到董卓出現之後,才選擇會盟誓師呢?說白了,就是一個合法性。
一個名正言順。
別小看這個詞。
在後世,歐美那邊動不動就不戰而兵。
這樣做的好處是迅速。
壞處卻是,士兵大多數都有戰後應激反應。
而且一旦患病,就意味著士兵廢了。
每年上千萬乃至上億美刀培養出來的士兵就這樣廢了。
就算歐美每年湧入大量移民,就算歐美沒有計劃生育。
但那才能維持多久?人,畢竟不是動物。
無法做到一年n產。
而一旦軍隊擁有了合法性,擁有了名正言順。
那麽它的凝聚力就是必然的。
這也是為什麽大多數情況下,所有的名將都在先搞軍紀的緣故。
並且還要師出有名。
哪怕後世鷹醬的九萬元一袋的螺絲,化學武器洗衣粉。
那都是借口。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有借口,總比沒借口要強。
這還是鷹醬真的吃虧了之後才懂得事情。
該說不說,華夏古代的含金量,還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