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江誌致仕,馬球會!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作者:花雪飄飄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
江府,書房。
“祖父,您喚我?”江昭入內,恭敬的行了一禮。
這些日子,因政鬥和公務的忙碌,他都沒什麽閑暇時間。
這一次,幾個好友相聚,期間又引來了顧廷燁,六人一起飲酒暢談近三個時辰。
江昭這會兒才剛迴來。
尚未入門,就得到了小廝的通報,說是祖父要見他。
書案,江誌正執筆手書奏疏。
見孫兒迴來,江誌撫須頷首,開口道:“過幾日,老夫有意乞骸骨,昭兒覺得怎麽樣?”
江昭一驚,找了一把椅子落坐,旋即點頭。
“自是好事。祖父六十有五,操勞日久,早就應該頤養天年。”
廟堂上的爭鬥,時刻耗費心力。
這個時代,普遍短壽,六十五歲已然是非常高壽,早就該致仕修養。
“哈哈!”江誌一笑。
致仕的事情,他早就有過的規劃。
自二月以來,他就不斷的帶著孫兒見人,傳承人脈。
時至今日,該傳承的人脈早就已經傳承。
本來,他還打算再待上一兩年,為孫兒扛起一片天。
不曾想,以孫兒的本事,竟是可於廟堂之上進退自如。
此外,其師韓章也已經入閣,治政天下。
如此,江誌心中再無擔憂,自是有了提前致仕的心思。
就如江昭所想一樣,六十有五,在這個三十歲就可自稱“老夫”的時代,可是妥妥的老齡高壽。
老齡之人,上午還精神抖擻,下午就舊疾發作也並非不可能。
江誌臨老,自然有意重歸故鄉生活。
自二十餘歲考上進士功名,外放一縣主管,他就幾乎一直都是在外地為官。
如今,臨了六十五歲,怎麽著也得迴去看一看。
落葉歸根!
反正,孫兒撐得住場麵,他心中也沒什麽顧慮。
“老夫走了,這汴京的政局,你可就得自行注意。”
江誌叮囑道:“一些該有的人脈,記得維護。不過,也不必本末倒置,隻要你仕途通達,那些人也會主動維護與你的關係。”
“孫兒省得,這些老師都訓誡過不止一次!”江昭應聲道。
作為三十七歲就成為內閣大學士的存在,韓章無論是學問、亦或是政鬥,為人處世,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說他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老師之一,也並不為過。
“嗯!”
.......
蘭若庭。
這是江昭住的院子。
時值子時初(二十一點),仍是燈火通明。
一進庭院,江昭就望見了妻子。
盛華蘭一襲淺藍蓮紋織錦裙,頭上僅是簡單的挽了一個發髻,插上一枝木簪。
一眼望上去,清素典雅,有一種別樣的風情。
“官人!”
一見江昭,盛華蘭連忙迎了上去。
江昭摟著佳人,大步入內。
盛華蘭的兩個陪嫁丫鬟,一名采蘭,一名彩簪,兩人相繼呈上蜜水和飯菜。
一盆溫水泡腳,享受著妻子的按摩,江昭舒暢一哼。
他緩緩說道:“方才,我與祖父洽談。祖父已年逾六十有五,有意乞骸骨,下淮左頤養天年。”
“呀!”盛華蘭一驚。
“祖公一生宦海沉浮,年歲六十有五,為的就是撐起淮左江氏。
如今,官人已然成器,可撐起江氏,祖公年邁而乞骸骨,也是應當的事情。”盛華蘭輕聲應道。
江昭頷首。
是啊!
如今,輪到他撐起一片天了!
江昭一歎,餘光驚鴻一瞥,不免目光微動。
此刻,盛華蘭半跪著為他揉捏按腳,因衣裙鬆散的緣故,以他的視野,卻是可隱晦的望見那一抹溝壑。
隱隱約約,甚是惹人好奇。
佳人身子微動,更是有一團挺拔圓潤晃動。
兼而盛華蘭這一身相對素淨的打扮,卻是不免讓人塵心思動。
“抹布!”江昭說道。
盛華蘭聞聲取過抹布,為丈夫擦幹腳。
江昭輕笑一聲,雙手抱起妻子,大步往拔步床走去。
盛華蘭一驚,“呀”了一聲,意識到什麽,貝齒輕啟,一雙眸子立刻就清潤起來,輕輕將頭埋進丈夫胸懷。
“華兒,為我褪衣!”
“嘶~!”
“哼哼.....”
......
半個時辰過後,巫山雲雨消弭。
盛華蘭依偎著郎君,輕聲道:“午時,吳大娘子特意來拜訪,並送來了一份帖子,說是要舉辦馬球會,官人可要去?”
事實上,除了江昭,這些日子盛華蘭也忙了起來。
此次韓章入閣,不乏一些名門官眷有意交際,可韓章之妻早已喪去,管家的是小妾崔氏。
這位小妾崔氏,倒也受寵,且是識大體的人物,算得上是韓氏內宅的實際管理者。
不是正妻,勝似正妻!
可小妾終歸是小妾,名不正言不順。
小妾交際拜訪一些官眷,未免會惹得一些爭議。
於是,崔氏就喊上了盛華蘭,兩人一起出去。
如此,以江昭之妻盛氏的名義去拜訪,崔氏相隨,也就不失名正言順。
也因此,盛華蘭的官眷交際圈子都廣泛了不少。
永昌伯爵府的吳大娘子,也是交際圈之一。
“娘子想去嗎?”江昭反問道。
“想。”盛華蘭玉手輕點,輕聲答道。
江昭頷首道:“行,那就去!”
“屆時,喊上子瞻、子由、子平、子宣,一起遊玩也不錯。”
恰好,他這段時間也有空閑,可以適當放鬆一二。
“謝謝官人!”
.......
文德殿。
文武百官,滿朝朱紫,有序分列左右。
“諸位愛卿,可有事上奏?”官家趙禎照常問道。
江誌一步走出,恭謹道:“臣江誌,本微末之人,承蒙陛下洪恩,得以位列禦史,執掌監察之責。
然,今臣已年逾六十有五,精力漸衰,時常力不從心,恐再難勝任禦史之職,有負陛下厚望。
懇請陛下恩準臣乞骸骨歸鄉,以度殘年。”
趙禎點頭。
這個事情,江誌已經呈奏了奏疏上去,他已經知曉。
臣子乞骸骨,怎麽處置,都有慣例。
趙禎袖袍合攏,說道:“卿自任禦史以來,恪盡職守,剛正不阿,肅正朝風,朕心甚慰,實為社稷之棟梁,朕心實在不舍。然卿鬢發盡白,朕亦不忍強留。”
“如此,準奏!”
“特賜絹三百匹,良田十頃,供卿頤養天年!”
“老臣拜謝陛下!”
江誌含淚一拜。
自此,江誌乞骸骨,下淮左!
.......
江府,書房。
“祖父,您喚我?”江昭入內,恭敬的行了一禮。
這些日子,因政鬥和公務的忙碌,他都沒什麽閑暇時間。
這一次,幾個好友相聚,期間又引來了顧廷燁,六人一起飲酒暢談近三個時辰。
江昭這會兒才剛迴來。
尚未入門,就得到了小廝的通報,說是祖父要見他。
書案,江誌正執筆手書奏疏。
見孫兒迴來,江誌撫須頷首,開口道:“過幾日,老夫有意乞骸骨,昭兒覺得怎麽樣?”
江昭一驚,找了一把椅子落坐,旋即點頭。
“自是好事。祖父六十有五,操勞日久,早就應該頤養天年。”
廟堂上的爭鬥,時刻耗費心力。
這個時代,普遍短壽,六十五歲已然是非常高壽,早就該致仕修養。
“哈哈!”江誌一笑。
致仕的事情,他早就有過的規劃。
自二月以來,他就不斷的帶著孫兒見人,傳承人脈。
時至今日,該傳承的人脈早就已經傳承。
本來,他還打算再待上一兩年,為孫兒扛起一片天。
不曾想,以孫兒的本事,竟是可於廟堂之上進退自如。
此外,其師韓章也已經入閣,治政天下。
如此,江誌心中再無擔憂,自是有了提前致仕的心思。
就如江昭所想一樣,六十有五,在這個三十歲就可自稱“老夫”的時代,可是妥妥的老齡高壽。
老齡之人,上午還精神抖擻,下午就舊疾發作也並非不可能。
江誌臨老,自然有意重歸故鄉生活。
自二十餘歲考上進士功名,外放一縣主管,他就幾乎一直都是在外地為官。
如今,臨了六十五歲,怎麽著也得迴去看一看。
落葉歸根!
反正,孫兒撐得住場麵,他心中也沒什麽顧慮。
“老夫走了,這汴京的政局,你可就得自行注意。”
江誌叮囑道:“一些該有的人脈,記得維護。不過,也不必本末倒置,隻要你仕途通達,那些人也會主動維護與你的關係。”
“孫兒省得,這些老師都訓誡過不止一次!”江昭應聲道。
作為三十七歲就成為內閣大學士的存在,韓章無論是學問、亦或是政鬥,為人處世,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說他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老師之一,也並不為過。
“嗯!”
.......
蘭若庭。
這是江昭住的院子。
時值子時初(二十一點),仍是燈火通明。
一進庭院,江昭就望見了妻子。
盛華蘭一襲淺藍蓮紋織錦裙,頭上僅是簡單的挽了一個發髻,插上一枝木簪。
一眼望上去,清素典雅,有一種別樣的風情。
“官人!”
一見江昭,盛華蘭連忙迎了上去。
江昭摟著佳人,大步入內。
盛華蘭的兩個陪嫁丫鬟,一名采蘭,一名彩簪,兩人相繼呈上蜜水和飯菜。
一盆溫水泡腳,享受著妻子的按摩,江昭舒暢一哼。
他緩緩說道:“方才,我與祖父洽談。祖父已年逾六十有五,有意乞骸骨,下淮左頤養天年。”
“呀!”盛華蘭一驚。
“祖公一生宦海沉浮,年歲六十有五,為的就是撐起淮左江氏。
如今,官人已然成器,可撐起江氏,祖公年邁而乞骸骨,也是應當的事情。”盛華蘭輕聲應道。
江昭頷首。
是啊!
如今,輪到他撐起一片天了!
江昭一歎,餘光驚鴻一瞥,不免目光微動。
此刻,盛華蘭半跪著為他揉捏按腳,因衣裙鬆散的緣故,以他的視野,卻是可隱晦的望見那一抹溝壑。
隱隱約約,甚是惹人好奇。
佳人身子微動,更是有一團挺拔圓潤晃動。
兼而盛華蘭這一身相對素淨的打扮,卻是不免讓人塵心思動。
“抹布!”江昭說道。
盛華蘭聞聲取過抹布,為丈夫擦幹腳。
江昭輕笑一聲,雙手抱起妻子,大步往拔步床走去。
盛華蘭一驚,“呀”了一聲,意識到什麽,貝齒輕啟,一雙眸子立刻就清潤起來,輕輕將頭埋進丈夫胸懷。
“華兒,為我褪衣!”
“嘶~!”
“哼哼.....”
......
半個時辰過後,巫山雲雨消弭。
盛華蘭依偎著郎君,輕聲道:“午時,吳大娘子特意來拜訪,並送來了一份帖子,說是要舉辦馬球會,官人可要去?”
事實上,除了江昭,這些日子盛華蘭也忙了起來。
此次韓章入閣,不乏一些名門官眷有意交際,可韓章之妻早已喪去,管家的是小妾崔氏。
這位小妾崔氏,倒也受寵,且是識大體的人物,算得上是韓氏內宅的實際管理者。
不是正妻,勝似正妻!
可小妾終歸是小妾,名不正言不順。
小妾交際拜訪一些官眷,未免會惹得一些爭議。
於是,崔氏就喊上了盛華蘭,兩人一起出去。
如此,以江昭之妻盛氏的名義去拜訪,崔氏相隨,也就不失名正言順。
也因此,盛華蘭的官眷交際圈子都廣泛了不少。
永昌伯爵府的吳大娘子,也是交際圈之一。
“娘子想去嗎?”江昭反問道。
“想。”盛華蘭玉手輕點,輕聲答道。
江昭頷首道:“行,那就去!”
“屆時,喊上子瞻、子由、子平、子宣,一起遊玩也不錯。”
恰好,他這段時間也有空閑,可以適當放鬆一二。
“謝謝官人!”
.......
文德殿。
文武百官,滿朝朱紫,有序分列左右。
“諸位愛卿,可有事上奏?”官家趙禎照常問道。
江誌一步走出,恭謹道:“臣江誌,本微末之人,承蒙陛下洪恩,得以位列禦史,執掌監察之責。
然,今臣已年逾六十有五,精力漸衰,時常力不從心,恐再難勝任禦史之職,有負陛下厚望。
懇請陛下恩準臣乞骸骨歸鄉,以度殘年。”
趙禎點頭。
這個事情,江誌已經呈奏了奏疏上去,他已經知曉。
臣子乞骸骨,怎麽處置,都有慣例。
趙禎袖袍合攏,說道:“卿自任禦史以來,恪盡職守,剛正不阿,肅正朝風,朕心甚慰,實為社稷之棟梁,朕心實在不舍。然卿鬢發盡白,朕亦不忍強留。”
“如此,準奏!”
“特賜絹三百匹,良田十頃,供卿頤養天年!”
“老臣拜謝陛下!”
江誌含淚一拜。
自此,江誌乞骸骨,下淮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