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陽關之危
從西漢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作者:魚白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天邊夕陽映紅如血。
劉九思坐在城樓上,嚼著手上的炊餅,又端起一壺黃酒飲了一口。
身披甲胄的劉秀緩緩走來,坐在了他的旁邊,苦笑著說道:“義軍的糧草告竭,條件拘謹,委屈先生了。”
“我沒有那麽金貴,有口吃的我就知足了,更何況現在還有酒喝,這已經很好了。”
劉九思笑吟吟的說道,“更何況,過段時日恐怕我們連炊餅都吃不上了。”
“先生,這是何意?”劉秀不解的問道,“自從您這位靖祖後人加入我們義軍之後,軍中士氣大作,百姓們也紛紛向我們靠攏,我們的義軍正在快速壯大啊!”
劉九思淡然笑道:“將軍,你隻看到了眼下的繁榮,卻沒想到未來的危機啊。借著靖祖的名頭,我能幫你們壯大勢力,但同樣會引來其他人的忌憚。
他們又豈會坐視我們逐漸成長,對他們產生威脅?”
“先生,您的意思是...”
沒等劉九思再說些什麽,便見斥候倉促趕來。
“將軍,出事了!”
“朝廷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共率四十萬大軍,從兗州集結,最遲十日便會合圍陽關!”
聞言,劉秀大驚失色,差點就從城頭滾了下去。
區區一座陽關,兵馬不過萬,何德何能讓王莽派了四十萬大軍來圍剿他們?!
劉九思趕忙安慰道:“將軍莫慌,或許這並不隻是一件壞事。”
“先生,這還不是壞事呢?!”
劉秀人都傻了,“我們在陽關城中兵不過萬,如何能對抗新莽朝廷的四十萬大軍啊?”
“將軍,這或許也是你一飛衝天的機會。”
劉九思將酒壺輕輕放在城垛上,手指蘸著酒液在青磚上劃出幾道水痕,“天下之勢,莽漢相爭。劉玄在綠林軍的擁戴下,自稱為大漢更始帝,如今已經成為各路義軍的領袖。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即使最後新莽滅亡,也是更始帝劉玄成為天下之主。”
劉秀點了點頭:“確實是這麽一迴事。”
“將軍,現在就是你逆風翻盤的機會啊。”劉九思緩緩說道,“打贏這一仗,你的威望將遠超劉玄,以此來取得逐鹿天下的資格!”
逐鹿天下,聽上去好聽,但此刻劉秀卻高興不起來。
“但這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便是我們能在陽關戰勝新莽朝廷的軍隊。”他惆悵的說道:“先生,四十萬大軍即將殺至,我們拿什麽去戰勝他們啊!”
“幾千人打四十萬,聽上去確實很難。”劉九思思忖道,“定陵與郾城有漢軍兩萬精騎,若是能得其相助,或許我們還能找到破局之法。”
聽到這裏,劉秀支支吾吾的說道:“先生或許不知,定陵的軍隊恐怕是不會來支援我們的...”
雖然他們名義上都是“大漢”軍隊,效忠於更始漢帝劉玄,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義軍內部並不團結。
玄漢由各路義軍的軍閥組成,包括劉秀和他的兄長劉縯在內,本質上都屬於是軍閥之一。
直到更始帝劉玄稱帝之後,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這才算是將各路軍閥們收攏了起來。
盡管這些軍閥們在名義上都是同一支部隊,可他們每個人的心裏都在打著小算盤,想著去怎麽吞並友軍擴大自己的勢力。
友軍遇難,他們便冷眼旁觀,拍手叫好還來不及,怎麽可能會出兵馳援呢?
“將軍若信得過在下,便大可放心,尋找援軍的事交給在下。”
劉九思信誓旦旦的說道,“我去尋找援軍,將軍守住陽關,屆時我們可形成犄角之勢,對攻打陽關的莽軍形成夾擊!”
“……”
劉秀還是覺得有點不靠譜。
他倒不是覺得劉九思是找借口跑路,他隻是覺得,即便劉九思尋來援軍,恐怕也解不了陽關的危機。
這得是多少援軍,才能擋住四十萬莽軍的攻勢啊!
但此時此刻他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隻能選擇去相信劉九思。
“先生,那就全都拜托您了。”
劉秀長歎了口氣,隨後便毅然決然的說道,“我願死守陽關,直至先生帶軍馳援!”
他此舉無異於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押在了劉九思的身上。
其實他們二人認識一共還沒多久,根本就談不上什麽信任可言。
但隻憑九世遼東王積攢下來的口碑,就值得劉秀去豪賭這麽一次。
反正他本來就算不上是什麽大人物,隻不過是亂世中平平無奇的一個軍閥,兵馬不到萬人,根本掀不起什麽浪花來。
但如果劉九思真的能幫他打贏這一仗,那便是脫胎換骨龍蛇之變了。
賭輸了不虧,賭贏了血賺!
……
陽關之外,新莽大司徒王邑率領數十萬大軍厲兵秣馬,隨時打算發動進攻。
“大司徒,我軍斥候已探明,陽關叛軍不過千餘殘兵,且糧草短缺。”
副將進言道,“我們隻需圍住此城,不出兩個月的時間,陽關這座孤城便可不攻自破!”
“笑話!”
作為莽軍統帥的王邑卻笑了,“我當年平定翟義叛亂時,因為沒有將其生俘至今引以為恥。
如今本帥統領數十萬大軍,麵對陽關區區一座孤城還要畏手畏腳,如果不能將其猛攻擊破,又怎麽能彰顯我軍之威風!
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豈不快哉!”
無論副將如何勸阻,王邑都沒有把陽關當迴事,執意要強行攻城,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將其拿下。
雖然陛下隻讓他攻下陽關,擒拿靖祖後人,但王邑卻覺得隻攻打陽關一城有點太小題大做了。
幾十萬大軍隻攻打一座孤城,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嗎!
他並未將陽關放在心上,至於劉九思、劉秀等人就更不足掛齒了。
什麽狗屁靖祖後人,靖祖都死了一百多年了,能掀起來什麽風浪?
王邑的打算是,一舉攻下陽關,而後直取宛城的義軍主力,他真正的目標是自稱漢帝的更始帝劉玄!
而陽關,隻不過是他率軍征伐的一顆攔路石子,隨意一腳便可將其踢開。
劉九思坐在城樓上,嚼著手上的炊餅,又端起一壺黃酒飲了一口。
身披甲胄的劉秀緩緩走來,坐在了他的旁邊,苦笑著說道:“義軍的糧草告竭,條件拘謹,委屈先生了。”
“我沒有那麽金貴,有口吃的我就知足了,更何況現在還有酒喝,這已經很好了。”
劉九思笑吟吟的說道,“更何況,過段時日恐怕我們連炊餅都吃不上了。”
“先生,這是何意?”劉秀不解的問道,“自從您這位靖祖後人加入我們義軍之後,軍中士氣大作,百姓們也紛紛向我們靠攏,我們的義軍正在快速壯大啊!”
劉九思淡然笑道:“將軍,你隻看到了眼下的繁榮,卻沒想到未來的危機啊。借著靖祖的名頭,我能幫你們壯大勢力,但同樣會引來其他人的忌憚。
他們又豈會坐視我們逐漸成長,對他們產生威脅?”
“先生,您的意思是...”
沒等劉九思再說些什麽,便見斥候倉促趕來。
“將軍,出事了!”
“朝廷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共率四十萬大軍,從兗州集結,最遲十日便會合圍陽關!”
聞言,劉秀大驚失色,差點就從城頭滾了下去。
區區一座陽關,兵馬不過萬,何德何能讓王莽派了四十萬大軍來圍剿他們?!
劉九思趕忙安慰道:“將軍莫慌,或許這並不隻是一件壞事。”
“先生,這還不是壞事呢?!”
劉秀人都傻了,“我們在陽關城中兵不過萬,如何能對抗新莽朝廷的四十萬大軍啊?”
“將軍,這或許也是你一飛衝天的機會。”
劉九思將酒壺輕輕放在城垛上,手指蘸著酒液在青磚上劃出幾道水痕,“天下之勢,莽漢相爭。劉玄在綠林軍的擁戴下,自稱為大漢更始帝,如今已經成為各路義軍的領袖。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即使最後新莽滅亡,也是更始帝劉玄成為天下之主。”
劉秀點了點頭:“確實是這麽一迴事。”
“將軍,現在就是你逆風翻盤的機會啊。”劉九思緩緩說道,“打贏這一仗,你的威望將遠超劉玄,以此來取得逐鹿天下的資格!”
逐鹿天下,聽上去好聽,但此刻劉秀卻高興不起來。
“但這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便是我們能在陽關戰勝新莽朝廷的軍隊。”他惆悵的說道:“先生,四十萬大軍即將殺至,我們拿什麽去戰勝他們啊!”
“幾千人打四十萬,聽上去確實很難。”劉九思思忖道,“定陵與郾城有漢軍兩萬精騎,若是能得其相助,或許我們還能找到破局之法。”
聽到這裏,劉秀支支吾吾的說道:“先生或許不知,定陵的軍隊恐怕是不會來支援我們的...”
雖然他們名義上都是“大漢”軍隊,效忠於更始漢帝劉玄,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義軍內部並不團結。
玄漢由各路義軍的軍閥組成,包括劉秀和他的兄長劉縯在內,本質上都屬於是軍閥之一。
直到更始帝劉玄稱帝之後,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這才算是將各路軍閥們收攏了起來。
盡管這些軍閥們在名義上都是同一支部隊,可他們每個人的心裏都在打著小算盤,想著去怎麽吞並友軍擴大自己的勢力。
友軍遇難,他們便冷眼旁觀,拍手叫好還來不及,怎麽可能會出兵馳援呢?
“將軍若信得過在下,便大可放心,尋找援軍的事交給在下。”
劉九思信誓旦旦的說道,“我去尋找援軍,將軍守住陽關,屆時我們可形成犄角之勢,對攻打陽關的莽軍形成夾擊!”
“……”
劉秀還是覺得有點不靠譜。
他倒不是覺得劉九思是找借口跑路,他隻是覺得,即便劉九思尋來援軍,恐怕也解不了陽關的危機。
這得是多少援軍,才能擋住四十萬莽軍的攻勢啊!
但此時此刻他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隻能選擇去相信劉九思。
“先生,那就全都拜托您了。”
劉秀長歎了口氣,隨後便毅然決然的說道,“我願死守陽關,直至先生帶軍馳援!”
他此舉無異於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押在了劉九思的身上。
其實他們二人認識一共還沒多久,根本就談不上什麽信任可言。
但隻憑九世遼東王積攢下來的口碑,就值得劉秀去豪賭這麽一次。
反正他本來就算不上是什麽大人物,隻不過是亂世中平平無奇的一個軍閥,兵馬不到萬人,根本掀不起什麽浪花來。
但如果劉九思真的能幫他打贏這一仗,那便是脫胎換骨龍蛇之變了。
賭輸了不虧,賭贏了血賺!
……
陽關之外,新莽大司徒王邑率領數十萬大軍厲兵秣馬,隨時打算發動進攻。
“大司徒,我軍斥候已探明,陽關叛軍不過千餘殘兵,且糧草短缺。”
副將進言道,“我們隻需圍住此城,不出兩個月的時間,陽關這座孤城便可不攻自破!”
“笑話!”
作為莽軍統帥的王邑卻笑了,“我當年平定翟義叛亂時,因為沒有將其生俘至今引以為恥。
如今本帥統領數十萬大軍,麵對陽關區區一座孤城還要畏手畏腳,如果不能將其猛攻擊破,又怎麽能彰顯我軍之威風!
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豈不快哉!”
無論副將如何勸阻,王邑都沒有把陽關當迴事,執意要強行攻城,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將其拿下。
雖然陛下隻讓他攻下陽關,擒拿靖祖後人,但王邑卻覺得隻攻打陽關一城有點太小題大做了。
幾十萬大軍隻攻打一座孤城,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嗎!
他並未將陽關放在心上,至於劉九思、劉秀等人就更不足掛齒了。
什麽狗屁靖祖後人,靖祖都死了一百多年了,能掀起來什麽風浪?
王邑的打算是,一舉攻下陽關,而後直取宛城的義軍主力,他真正的目標是自稱漢帝的更始帝劉玄!
而陽關,隻不過是他率軍征伐的一顆攔路石子,隨意一腳便可將其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