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太妃樂嗬嗬的,得意地看著自己的兒子,話卻是說給探春的:“迴去給你祖母說,讓她放心。幾輩子的交情了,這點子小事兒我還是能幫忙的。讓你堂兄準備準備,等調令罷。”
南安公看著探春若有所思。
得了南安太妃這話,探春放了一半的心,嘴角彎彎,雖是迴答太妃,言辭之中卻再遞了一架梯子給南安公:“我們家這些年也安逸得夠了,子孫們不肖,惹得家祖母操心就不提了,隻怕是給各位世交故舊也添了不少亂。現在迴想起來,無地自容。唯盼著能從家兄開始,孝敬長輩,友愛朋友,替君父分憂,替朝廷盡力,也為天下萬民,做些個小小的事情。”
南安公微微笑了起來。
這些場麵上的話,其實是用不著告訴自己和母親的。世交麽,誰不知道誰家的德行?
所以,這些話,是讓自己轉達給皇帝的。
賈家這一代,看來是真有那擦亮眼睛看準風向的人了。
隻是,這出來說話的,竟然是一個小小的庶女,到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難怪母親會生出那樣的念頭……
隻是鴻兒臉上機靈,其實卻是個老實孩子……
南安公心裏轉著念頭,麵上卻點了點頭,一本正經:“賢侄女所言甚是。男兒立世,本當如此。”
說著站起來,再沒有其他的話,衝著南安太妃拱了拱手,竟然揚長而去。
南安太妃的臉色便不好看,哼了一聲,瞪了他背影一眼。再轉過臉去看探春時,卻又是一臉的慈愛歡喜:“過來過來!別理他。官兒當久了,一身皮撕不下來了。臭德行的。”
從來沒見人這樣說過自己兒子,探春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道:“難怪太妃娘娘跟我們家老祖宗好,這年輕時候的性子必定是投契到了萬分。”
南安太妃拉她坐在自己身側,便去捏她的臉:“臭丫頭,你這是說我到現在還是一副古怪脾氣,是也不是?!”
笑著摟了她,細細地跟她說起了南安公:“他才七八歲就承了爵,家裏頭的事情都是我說了算。那時候京城亂,我不混賴潑辣些,南府就要倒了。後來他進宮去給當今當伴讀,天天兩個人在外頭亂跑。惹了禍迴家,當今挨太上的板子,他就挨我的棍子。第二天難兄難弟一見麵,都是鼻青臉腫一瘸一拐的,老大別說老二。
“後來我給他娶媳婦,當今登了基第一件事就是要封他郡王,我又當著他新媳婦打了他一頓,當今才熄了那念頭。他倒也明白,自那以後就窩在家裏專心陪媳婦。不過他媳婦第一胎時出了意外,滑胎後狠狠地養了幾年,才有了如今的鴻兒。
“他那時候自責得很,說自己天天在家,竟還能讓人尋機害了他媳婦,從此以後就不大會笑了。便是跟皇上奏對時,也板著一張死人臉。好在大家都知道他心裏還是良善柔軟的,也就都寬容他,不太計較了。
“鴻兒後來又有了弟弟妹妹。隻是這一個孩子委實來得艱難,所以他們夫妻兩個愛若珍寶。我這個孫兒也爭氣,在京裏人緣兒好,讀書、習武、上進,便是皇上,也看著眼饞,說他們家皇長子雖然比鴻兒大了五六歲,卻未必有鴻兒懂事。
“皇上說了這話,我們家反而惶恐。所以鴻兒這些年不怎麽在外頭走動,玩得好的也就是馮紫英他們幾個人。你們家那個寶玉,來往過幾迴,奈何兩個人實在是說不到一起去,所以想必你們家裏也不太知道我這孫兒……”
探春先還打算仔細聽聽,可南安太妃說著說著就說到了南安世子身上,而且一張嘴就誇上了天,這是幾個意思?
聯想到慈寧裏頭她老人家一進門就緊緊地拉著自己說不準別人跟她搶,再加上剛才南安公看著自己那一臉的審視,委實不像是一個打量世交家晚輩的眼神兒,探春忽然明白了過來!
我勒個……去……
南安太妃這是看上了自己,想讓自己嫁給她們家孫子:南安王府世子安世鴻!
探春的臉上驀然就熱了起來。
南安太妃說著說著便看她的腮上一片暈紅,心裏便是一喜。
自己看著這孩子靈醒,果然不錯,是個最冰雪聰明的!她竟是已經猜到了自己的用心!
誰知探春立即就站了起來,笑道:“說起來,剛才國公夫人說,她的兩位幼妹即將出嫁。我雖沒見過,卻也該恭賀一聲。太妃您看,是您請個嬤嬤給我指路走一趟,還是請了她們過來,我們姐妹們一起見見?”
南安太妃一怔。
怎麽,她不想聽?不想提?
“好孩子,你坐著,我讓人去叫她們過來。咱們娘兒幾個今天就在這裏用飯。”
說著,南安太妃眼看著探春離開了自己的坐榻,坐在了下人搬來的繡墩上。
她這是,跟自己拉開了距離?
探春臉上的熱浪已經漸漸褪盡,笑吟吟地答道:“若說起來,我們家最先得太妃娘娘寵的,乃是林姐姐。我呢,不過是沾了祖母借我的手,送來給您的那隻螽斯的光罷了。偏太妃娘娘要在眾人跟前做了一副偏愛我的樣子出來,照我瞧啊,根本就是讓我替林姐姐擋著外頭槍呢。隻是我這個人,最擅長的就是裝傻賣乖。所以我就老實不客氣地厚著臉皮問了:太妃口口聲聲地說,要認下我這個牙尖嘴利的粗野丫頭當幹孫女兒,這是真的呢,還是托詞呢?”
南安太妃眸中精光一閃,笑容裏多了幾分咂摸不明的意味:“多心的小鬼頭兒!就是你早先說的那話,我們這一輩都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什麽人什麽心,一眼就能看透。你這樣的聰明孩子,我可巴不得生在我家呢。從小兒也能開開我這孤老太太的心。”
探春站了起來,恭敬地舉手加額:“若是太妃果然就是這個意思,那我就厚顏高攀了。祖母在上,孫女兒探春,給您叩頭了!”
言訖,不由分說地拜了下去。
南安公看著探春若有所思。
得了南安太妃這話,探春放了一半的心,嘴角彎彎,雖是迴答太妃,言辭之中卻再遞了一架梯子給南安公:“我們家這些年也安逸得夠了,子孫們不肖,惹得家祖母操心就不提了,隻怕是給各位世交故舊也添了不少亂。現在迴想起來,無地自容。唯盼著能從家兄開始,孝敬長輩,友愛朋友,替君父分憂,替朝廷盡力,也為天下萬民,做些個小小的事情。”
南安公微微笑了起來。
這些場麵上的話,其實是用不著告訴自己和母親的。世交麽,誰不知道誰家的德行?
所以,這些話,是讓自己轉達給皇帝的。
賈家這一代,看來是真有那擦亮眼睛看準風向的人了。
隻是,這出來說話的,竟然是一個小小的庶女,到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難怪母親會生出那樣的念頭……
隻是鴻兒臉上機靈,其實卻是個老實孩子……
南安公心裏轉著念頭,麵上卻點了點頭,一本正經:“賢侄女所言甚是。男兒立世,本當如此。”
說著站起來,再沒有其他的話,衝著南安太妃拱了拱手,竟然揚長而去。
南安太妃的臉色便不好看,哼了一聲,瞪了他背影一眼。再轉過臉去看探春時,卻又是一臉的慈愛歡喜:“過來過來!別理他。官兒當久了,一身皮撕不下來了。臭德行的。”
從來沒見人這樣說過自己兒子,探春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道:“難怪太妃娘娘跟我們家老祖宗好,這年輕時候的性子必定是投契到了萬分。”
南安太妃拉她坐在自己身側,便去捏她的臉:“臭丫頭,你這是說我到現在還是一副古怪脾氣,是也不是?!”
笑著摟了她,細細地跟她說起了南安公:“他才七八歲就承了爵,家裏頭的事情都是我說了算。那時候京城亂,我不混賴潑辣些,南府就要倒了。後來他進宮去給當今當伴讀,天天兩個人在外頭亂跑。惹了禍迴家,當今挨太上的板子,他就挨我的棍子。第二天難兄難弟一見麵,都是鼻青臉腫一瘸一拐的,老大別說老二。
“後來我給他娶媳婦,當今登了基第一件事就是要封他郡王,我又當著他新媳婦打了他一頓,當今才熄了那念頭。他倒也明白,自那以後就窩在家裏專心陪媳婦。不過他媳婦第一胎時出了意外,滑胎後狠狠地養了幾年,才有了如今的鴻兒。
“他那時候自責得很,說自己天天在家,竟還能讓人尋機害了他媳婦,從此以後就不大會笑了。便是跟皇上奏對時,也板著一張死人臉。好在大家都知道他心裏還是良善柔軟的,也就都寬容他,不太計較了。
“鴻兒後來又有了弟弟妹妹。隻是這一個孩子委實來得艱難,所以他們夫妻兩個愛若珍寶。我這個孫兒也爭氣,在京裏人緣兒好,讀書、習武、上進,便是皇上,也看著眼饞,說他們家皇長子雖然比鴻兒大了五六歲,卻未必有鴻兒懂事。
“皇上說了這話,我們家反而惶恐。所以鴻兒這些年不怎麽在外頭走動,玩得好的也就是馮紫英他們幾個人。你們家那個寶玉,來往過幾迴,奈何兩個人實在是說不到一起去,所以想必你們家裏也不太知道我這孫兒……”
探春先還打算仔細聽聽,可南安太妃說著說著就說到了南安世子身上,而且一張嘴就誇上了天,這是幾個意思?
聯想到慈寧裏頭她老人家一進門就緊緊地拉著自己說不準別人跟她搶,再加上剛才南安公看著自己那一臉的審視,委實不像是一個打量世交家晚輩的眼神兒,探春忽然明白了過來!
我勒個……去……
南安太妃這是看上了自己,想讓自己嫁給她們家孫子:南安王府世子安世鴻!
探春的臉上驀然就熱了起來。
南安太妃說著說著便看她的腮上一片暈紅,心裏便是一喜。
自己看著這孩子靈醒,果然不錯,是個最冰雪聰明的!她竟是已經猜到了自己的用心!
誰知探春立即就站了起來,笑道:“說起來,剛才國公夫人說,她的兩位幼妹即將出嫁。我雖沒見過,卻也該恭賀一聲。太妃您看,是您請個嬤嬤給我指路走一趟,還是請了她們過來,我們姐妹們一起見見?”
南安太妃一怔。
怎麽,她不想聽?不想提?
“好孩子,你坐著,我讓人去叫她們過來。咱們娘兒幾個今天就在這裏用飯。”
說著,南安太妃眼看著探春離開了自己的坐榻,坐在了下人搬來的繡墩上。
她這是,跟自己拉開了距離?
探春臉上的熱浪已經漸漸褪盡,笑吟吟地答道:“若說起來,我們家最先得太妃娘娘寵的,乃是林姐姐。我呢,不過是沾了祖母借我的手,送來給您的那隻螽斯的光罷了。偏太妃娘娘要在眾人跟前做了一副偏愛我的樣子出來,照我瞧啊,根本就是讓我替林姐姐擋著外頭槍呢。隻是我這個人,最擅長的就是裝傻賣乖。所以我就老實不客氣地厚著臉皮問了:太妃口口聲聲地說,要認下我這個牙尖嘴利的粗野丫頭當幹孫女兒,這是真的呢,還是托詞呢?”
南安太妃眸中精光一閃,笑容裏多了幾分咂摸不明的意味:“多心的小鬼頭兒!就是你早先說的那話,我們這一輩都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什麽人什麽心,一眼就能看透。你這樣的聰明孩子,我可巴不得生在我家呢。從小兒也能開開我這孤老太太的心。”
探春站了起來,恭敬地舉手加額:“若是太妃果然就是這個意思,那我就厚顏高攀了。祖母在上,孫女兒探春,給您叩頭了!”
言訖,不由分說地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