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畫一千兩黃金?
孫慎一怔。
雖說在石業的宴席之上,他的確說下過千兩求一畫的言辭,但那和此刻能一樣嗎?
那時是初見此種畫法,心中欣喜難自禁,而且那畫於石業很是重要,奪人所好,自當要許以重金以示尊重。
可是此時呢?
對於荊長寧而言,一幅畫不過是舉手之勞,而且這是文人之間相互的饋贈,她怎能說出這樣的言辭?
這不是自降身份嗎?
可是偏偏孫慎不知如何作答,他真的能夠開口拒絕嗎?
他若是拒絕,便是再沒有登門的理由。而且他是真的想得到那樣一幅墨畫,為此他不惜自降身份向荊長寧拜師,更是拉下顏麵,重新折迴。
“大人你到底要不要?”荊長寧張開的五指在孫慎眼前晃了晃,一臉揶揄之色。
孫慎不由又是從心中泛出一種怒意,對上荊長寧含笑的眼眸,他忽然對麵前的少年郎有一種失望。
本以為是一個脫俗高雅的畫者,卻未曾想是一個恃才傲物的潑賴人。
荊長寧帶著淺淡笑顏靜靜望著孫慎。
她就是恃才傲物,她有才,何必低聲下氣,可以傲物,為何不傲?
她若是選擇委曲求全,此刻也不會踏入這亂世之中!
孫慎臉上一陣紅白交替,目光望向荊長寧確是流露出極致的失望。
“我答應你,千兩黃金我隨後便派人送到,希望郎君不要失言!”他失望說道。
荊長寧收迴伸開的五指,頭輕輕一揚。
“黎夏,備紙墨!”
雖然心中對荊長寧大感失望,但聽得這樣的話語,孫慎還是心中一喜,總歸可以得到一幅墨寶了。
然後他下意識向後退去。
對於技藝精湛的畫師而言,都會有自成一家的作畫技藝,而他僅僅是以金求畫,依照禮儀,他不能親眼見荊長寧作畫。否則荊長寧可以自此為由,責問他偷師,甚至是趕他出去也無可厚非。
這是世人對繪畫與書法的一種尊崇。這也是為什麽孫慎之前死皮賴臉也要拜師的緣由,有些技藝不能親眼見證,很難明白其中精髓。
而因為荊長寧的拒絕,他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從已經畫好的畫作之中尋求臨摹。
想到這裏,他出言道:“那老夫就先下去了。”
卻見那少年郎輕輕撥弄著手指,抬眉溫溫望向他,語氣依舊有那麽一種無賴:“大人不要留下來親眼看看在下怎麽畫嗎?”
孫慎一怔。
旋而雙手便輕輕顫動起來,他這是什麽意思?他不是不答應收他為徒的嗎?
神思波動之間,孫慎後退的步子止住,向前行去。
黎夏備上紙墨,安靜立在一側,卻見孫慎神思震動,心中甚是疑惑,他不生氣了嗎?
荊長寧伸手,將青衫的寬袖微微向後卷了卷,露出一小節白皙的手腕,然後她伸手將雪白的宣紙鋪展開。
手腕帶動墨色,平穩地在宣紙之上揮灑。
孫慎隻見荊長寧手腕輕抬,不時在墨硯之中如拈花般點動。除了黑墨之外,還有一汪澄澈的清水。
是那水的緣故?
正是神思震動之際,孫慎忽聽眼前的少年郎啟唇輕語。
“這種畫法是我兒時無意間研得,我且將它稱作水墨,它是由墨汁和清水微調所畫,細觀花鳥山水之態,除了線條之外,畫者多忽略光影之色,有時候用墨色淺淡去表示那光影的折射,會別有一番韻味與意境……”
荊長寧一邊揮毫在宣紙之上輕染,一邊低緩而談,那聲音不大,卻格外清晰明朗。
筆墨勾勒婉轉,當最後一筆停頓,荊長寧輕輕地朝著宣紙吹送了口氣。
其上躍然一幅山水之色。
那是一道峽灣,兩側裸露些岩石,其間細碎零落些細草,峽灣之中是一汪水。水麵倒影著兩岸山崖的輪廓,而細碎落下的光影經過水麵的折射,有一種忽明忽暗的朦朧之感。水色盡頭,一隻小舟飄搖,船頭有一並不明朗的垂釣老翁。
竟是一幅聚娟秀與磅礴於一體的山水畫。
孫慎不由有些癡癡然。
“給你了!”荊長寧抬手將畫紙遞到孫慎麵前。
孫慎接過畫紙,目光才重新落到荊長寧身上,少年郎的眼眸晶亮,有細碎清亮的汗珠從白皙臉容之上浮現,一時竟也有些出塵之意。
想及剛才少年不經意間吐露的帶著指點之意的言辭,孫慎不由覺得心頭泛出一種觸動。他捧著畫,便是對荊長寧一揖到底,說道:“學生受教了!”
卻不想那少年郎又是一個跳腳,連連擺手:“真的不行啊!”她苦澀說道。
孫慎心頭正是喜悅,不由朗聲一笑,說道:“我知道不行,郎君嫌棄我老了嘛!”
荊長寧依舊擺手,一個不經意間手輕觸到桌案之上墨意未幹的毛筆,那毛筆一個輕彈,便有幾滴墨意朝著荊長寧迎麵而去。
荊長寧腳步迅速一移,讓開了那幾顆黑色的墨珠,卻不曾料想讓她身後的黎夏落了一臉。
荊長寧有些歉意地望了過去。
黎夏麵容錯愕,下意識抬手抹去,這一抹更是將那墨色摸開,整個人便成了大花臉。
荊長寧心中微有些愧疚,見此情形卻仍是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孫慎見那少年郎麵色之上一瞬漾開的笑意,正如春風拂柳,清澈動人。
他也是禁不住喜笑顏開,隨後認真行禮說道:“即便郎君不收老夫為徒,老夫自此之後亦當以師禮待之!”
荊長寧上揚的唇角一瞬間又是垮了下來,她苦澀搖頭說道:“罷了罷了,反正我不會收你為徒,隻要你記得把買畫的錢給我,其他的我也懶得管了!”
孫慎沒有多聽荊長寧言辭,得到畫之後,當下便捧著墨畫急急離開,觀此作畫過程,再得荊長寧指點之語,他現在隻想趕緊迴家細細想想這神奇的水墨畫。
黎夏倒是麵色發紅,卻仍是有些疑惑問道:“郎君既然不收他為徒,何以拐著彎教他?”
荊長寧一臉理所當然說道:“我一直都在說不收他為徒,但沒有說不教他呀,他那麽老,我隻是怕他喊我師父罷了!”
黎夏望著一臉認真之色的荊長寧,心中一瞬間明白了一個道理——郎君總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即便那理由極其不靠譜。
孫慎一怔。
雖說在石業的宴席之上,他的確說下過千兩求一畫的言辭,但那和此刻能一樣嗎?
那時是初見此種畫法,心中欣喜難自禁,而且那畫於石業很是重要,奪人所好,自當要許以重金以示尊重。
可是此時呢?
對於荊長寧而言,一幅畫不過是舉手之勞,而且這是文人之間相互的饋贈,她怎能說出這樣的言辭?
這不是自降身份嗎?
可是偏偏孫慎不知如何作答,他真的能夠開口拒絕嗎?
他若是拒絕,便是再沒有登門的理由。而且他是真的想得到那樣一幅墨畫,為此他不惜自降身份向荊長寧拜師,更是拉下顏麵,重新折迴。
“大人你到底要不要?”荊長寧張開的五指在孫慎眼前晃了晃,一臉揶揄之色。
孫慎不由又是從心中泛出一種怒意,對上荊長寧含笑的眼眸,他忽然對麵前的少年郎有一種失望。
本以為是一個脫俗高雅的畫者,卻未曾想是一個恃才傲物的潑賴人。
荊長寧帶著淺淡笑顏靜靜望著孫慎。
她就是恃才傲物,她有才,何必低聲下氣,可以傲物,為何不傲?
她若是選擇委曲求全,此刻也不會踏入這亂世之中!
孫慎臉上一陣紅白交替,目光望向荊長寧確是流露出極致的失望。
“我答應你,千兩黃金我隨後便派人送到,希望郎君不要失言!”他失望說道。
荊長寧收迴伸開的五指,頭輕輕一揚。
“黎夏,備紙墨!”
雖然心中對荊長寧大感失望,但聽得這樣的話語,孫慎還是心中一喜,總歸可以得到一幅墨寶了。
然後他下意識向後退去。
對於技藝精湛的畫師而言,都會有自成一家的作畫技藝,而他僅僅是以金求畫,依照禮儀,他不能親眼見荊長寧作畫。否則荊長寧可以自此為由,責問他偷師,甚至是趕他出去也無可厚非。
這是世人對繪畫與書法的一種尊崇。這也是為什麽孫慎之前死皮賴臉也要拜師的緣由,有些技藝不能親眼見證,很難明白其中精髓。
而因為荊長寧的拒絕,他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從已經畫好的畫作之中尋求臨摹。
想到這裏,他出言道:“那老夫就先下去了。”
卻見那少年郎輕輕撥弄著手指,抬眉溫溫望向他,語氣依舊有那麽一種無賴:“大人不要留下來親眼看看在下怎麽畫嗎?”
孫慎一怔。
旋而雙手便輕輕顫動起來,他這是什麽意思?他不是不答應收他為徒的嗎?
神思波動之間,孫慎後退的步子止住,向前行去。
黎夏備上紙墨,安靜立在一側,卻見孫慎神思震動,心中甚是疑惑,他不生氣了嗎?
荊長寧伸手,將青衫的寬袖微微向後卷了卷,露出一小節白皙的手腕,然後她伸手將雪白的宣紙鋪展開。
手腕帶動墨色,平穩地在宣紙之上揮灑。
孫慎隻見荊長寧手腕輕抬,不時在墨硯之中如拈花般點動。除了黑墨之外,還有一汪澄澈的清水。
是那水的緣故?
正是神思震動之際,孫慎忽聽眼前的少年郎啟唇輕語。
“這種畫法是我兒時無意間研得,我且將它稱作水墨,它是由墨汁和清水微調所畫,細觀花鳥山水之態,除了線條之外,畫者多忽略光影之色,有時候用墨色淺淡去表示那光影的折射,會別有一番韻味與意境……”
荊長寧一邊揮毫在宣紙之上輕染,一邊低緩而談,那聲音不大,卻格外清晰明朗。
筆墨勾勒婉轉,當最後一筆停頓,荊長寧輕輕地朝著宣紙吹送了口氣。
其上躍然一幅山水之色。
那是一道峽灣,兩側裸露些岩石,其間細碎零落些細草,峽灣之中是一汪水。水麵倒影著兩岸山崖的輪廓,而細碎落下的光影經過水麵的折射,有一種忽明忽暗的朦朧之感。水色盡頭,一隻小舟飄搖,船頭有一並不明朗的垂釣老翁。
竟是一幅聚娟秀與磅礴於一體的山水畫。
孫慎不由有些癡癡然。
“給你了!”荊長寧抬手將畫紙遞到孫慎麵前。
孫慎接過畫紙,目光才重新落到荊長寧身上,少年郎的眼眸晶亮,有細碎清亮的汗珠從白皙臉容之上浮現,一時竟也有些出塵之意。
想及剛才少年不經意間吐露的帶著指點之意的言辭,孫慎不由覺得心頭泛出一種觸動。他捧著畫,便是對荊長寧一揖到底,說道:“學生受教了!”
卻不想那少年郎又是一個跳腳,連連擺手:“真的不行啊!”她苦澀說道。
孫慎心頭正是喜悅,不由朗聲一笑,說道:“我知道不行,郎君嫌棄我老了嘛!”
荊長寧依舊擺手,一個不經意間手輕觸到桌案之上墨意未幹的毛筆,那毛筆一個輕彈,便有幾滴墨意朝著荊長寧迎麵而去。
荊長寧腳步迅速一移,讓開了那幾顆黑色的墨珠,卻不曾料想讓她身後的黎夏落了一臉。
荊長寧有些歉意地望了過去。
黎夏麵容錯愕,下意識抬手抹去,這一抹更是將那墨色摸開,整個人便成了大花臉。
荊長寧心中微有些愧疚,見此情形卻仍是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孫慎見那少年郎麵色之上一瞬漾開的笑意,正如春風拂柳,清澈動人。
他也是禁不住喜笑顏開,隨後認真行禮說道:“即便郎君不收老夫為徒,老夫自此之後亦當以師禮待之!”
荊長寧上揚的唇角一瞬間又是垮了下來,她苦澀搖頭說道:“罷了罷了,反正我不會收你為徒,隻要你記得把買畫的錢給我,其他的我也懶得管了!”
孫慎沒有多聽荊長寧言辭,得到畫之後,當下便捧著墨畫急急離開,觀此作畫過程,再得荊長寧指點之語,他現在隻想趕緊迴家細細想想這神奇的水墨畫。
黎夏倒是麵色發紅,卻仍是有些疑惑問道:“郎君既然不收他為徒,何以拐著彎教他?”
荊長寧一臉理所當然說道:“我一直都在說不收他為徒,但沒有說不教他呀,他那麽老,我隻是怕他喊我師父罷了!”
黎夏望著一臉認真之色的荊長寧,心中一瞬間明白了一個道理——郎君總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即便那理由極其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