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溫潤,恍惚間跌落到泥壤的枯草間,便浮動起金燦的顏色。
荊長寧恍惚間睜開眼眸,忽覺心中空落。
他已經走了嗎?
她抬眸間,隻見床頭觸手可及之處有一塊紅白二色相互交繞的玉佩。
她微微皺眉。
這不是他所說的祖傳的玉佩嗎?
是匆忙間忘記帶走,還是留下給她的?
她伸出手,將那玉佩拉到手心細細地望了望。
這玉是南紅瑪瑙玉中的紅白料,紅色與白色相伴生,紅色的部分極是靚麗,而白玉則是存粹的瓷白,兩者相互交繞,倒是在和諧中有一絲美感。
南紅瑪瑙玉本就珍貴,紅白料中紅白分明者更是罕見。
這塊玉倒確是珍貴。
荊長寧神思怔怔,直到聽見推門而入的“吱呀”聲響。
荊長寧轉過臉容,對著來人微微一笑:“你來啦。”
對上荊長寧那熟悉的笑意,易禾隻覺心頭一顫,似有什麽暖洋洋的感覺在心頭最柔軟的地方輕觸。
“我來了。”他說道,低身行禮,“讓先生久等了。”
……
……
又是幾日荏苒。
荊長寧把玩著手中一支狼毫,斜斜靠在躺椅之上。
她的傷好了不少,但還是無法起身,隻是呆在床上總歸有些憋悶,便置了躺椅,微微斜靠也不至於太過煩悶。
“易修入獄,再過些日子差不多便是發配的時候。”荊長寧眼神狡黠,唇角漾著笑意望著易禾。“我答應你的,差不多快做到了。”
易禾笑著答道:“那先生這些日子便不要太過操勞,剩下的事交給我來便好。”
荊長寧微微皺眉,道:“可是我總覺得此事還會有差錯,心中有些發慌。”
易禾取了桌上茶壺倒了碗茶水,又熟練地用湯匙一勺一勺地往荊長寧口中送著:“那便喝些茶,莫要想太多。”
荊長寧點了點頭,一口一口喝著易禾送來的茶水。
易禾溫溫笑著,隻覺這件事做來極其有意思。
女孩子小心翼翼地吞著他用湯匙送的茶水,有一種很是溫馨的感覺。
待荊長寧喝完水,她慵懶地軟了眼瞼,糯聲道:“我困了,你還有很多事要處理,也不用在我這邊浪費時間。”
易禾點了點頭,許是受傷的緣故,最近荊長寧總是會常常犯困。
於是他將荊長寧身上的錦被往上拉了拉,掖好被子邊角:“那先生好生休息,易禾便先下去了。”
待易禾離開之後,那慵懶的少年卻睜開眼眸,眸色亮亮,像是其間藏了顆最亮的星星。
她傾身上前,有些艱難地夠到桌案上的筆墨紙硯。
手腕微揚。
雪色宣紙便寥寥鋪開,她咬著唇,胸腔之間似有溝壑千萬,落下的筆墨卻極其娟秀。
隻是這一次傾瀉在墨意之下的並不是什麽畫作,荊長寧的眉微沉,腦海中浮現的卻是一幅極是宏大的藍圖。
懸肘,沉腕,墨意揮散。
隱約是是一篇文章。
“國以民為本,民貧生怨,怨重則國亂。欲治國安邦,富民是根本大計,根本若固,枝葉自茂矣。而富民之本,在於農耕,今易國之北有涼江,西有淮河,然距國都甚遠,澤不及民,當興修水利,行治水之功。
……
修國政,必明國本所在。禮、義、廉、恥,國之本也,國本不張,勢必滅亡。禮者,知尊卑,明貴賤;義者,盡忠公室,友愛鄉黨,不棄朋友,戰則勇,爭則讓……
……
民已富,國政清明,當修整兵甲,以固國勢。至於養兵之法……”
落墨至此,荊長寧咳嗽了些許,隻覺胸中泛悶,垂眸看去,已經愈合的傷口掙開了些許。
畢竟無論多小心,總歸手腕的動作終究會拉扯到胸口。
“罷了。”她自語道,目光落在養兵之法四個字上,神思有些飄渺。“就先寫這麽多吧。”
她伸手將宣紙卷了卷,壓在一側的書卷之下,複將全身的重心落迴躺椅之上,闔起眼瞼,似是困極嗜睡。
隻是心間卻難以遏製地蕩漾。
她寫不下去,一則是有些累了,二則是想到了一些過往。
她的過往,皆是塵封在心間,一個不經意間,便隨著唿吸疼痛起來。
養兵之法,在於隱……
……
神思飄渺。
在她的記憶深處,除了父王母後哥哥以及落月樂月之外,還有一個男孩子。
她隻知道他叫樂樂。
他是從牆上的狗洞裏偷偷溜進她的芊景苑的。
他說他的爹爹是一個將軍,他長大了也要做一個將軍,守衛楚國。
她從來沒出過宮,她什麽都不知道,隻覺得眼前的男孩子很有趣。
那天。
兩個孩子躺在綠絨絨的細草間。
男孩子指著天空說道:“我想訓練一支最強的兵。”
她問道:“什麽是最強的兵。”
男孩子說道:“就像躲貓貓一樣,我覺得養兵之法,在於隱。隱藏起來,其他國家就不知道,一旦真的發生了什麽事,一道命令發出,兵士立刻從鄉野間聚集,出其不意,可天下無敵。”
當時的她搖著頭說道:“我不懂,但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男孩子笑眯眯地望著女孩子,拍著胸口信誓旦旦說道:“你不用懂,帶兵打仗是男子漢的事。”
後來……後來時光荏苒,林國脅迫楚國借兵伐雲,樂樂向她告別隨著他的父親離開……
再後來……便沒有後來了。
……
幾番春秋過。
“現在我懂了。”荊長寧閉著眼睛喃喃道
她的腦海中有謀略縈縈繞繞,隱約成句。
……設五家為一軌,每家出丁壯一人,以軌長統之。十軌為裏,四裏為連,十連為鄉,兵士於民戶中精選之,除殘弱而留強悍死士。
……春耕秋收之餘,廣行圍獵,勤習武事並列陣破敵之法。白日列陣,同伍相識。隱三軍而列國不知。
……有事之時,朝令發出,三軍夕至,神鬼難測,足可無敵於天下矣。
……
忽斷忽續。
不知思止何處,女孩子沉沉睡了過去。
一卷宣紙被壓在書卷之下。
一個女孩子安靜闔眸沉睡。
安靜的,仿佛時光悄悄碎了一地。
胸間溝壑,天下家國。
眉眼憂思,斂於筆墨。
……
……
荊長寧恍惚間睜開眼眸,忽覺心中空落。
他已經走了嗎?
她抬眸間,隻見床頭觸手可及之處有一塊紅白二色相互交繞的玉佩。
她微微皺眉。
這不是他所說的祖傳的玉佩嗎?
是匆忙間忘記帶走,還是留下給她的?
她伸出手,將那玉佩拉到手心細細地望了望。
這玉是南紅瑪瑙玉中的紅白料,紅色與白色相伴生,紅色的部分極是靚麗,而白玉則是存粹的瓷白,兩者相互交繞,倒是在和諧中有一絲美感。
南紅瑪瑙玉本就珍貴,紅白料中紅白分明者更是罕見。
這塊玉倒確是珍貴。
荊長寧神思怔怔,直到聽見推門而入的“吱呀”聲響。
荊長寧轉過臉容,對著來人微微一笑:“你來啦。”
對上荊長寧那熟悉的笑意,易禾隻覺心頭一顫,似有什麽暖洋洋的感覺在心頭最柔軟的地方輕觸。
“我來了。”他說道,低身行禮,“讓先生久等了。”
……
……
又是幾日荏苒。
荊長寧把玩著手中一支狼毫,斜斜靠在躺椅之上。
她的傷好了不少,但還是無法起身,隻是呆在床上總歸有些憋悶,便置了躺椅,微微斜靠也不至於太過煩悶。
“易修入獄,再過些日子差不多便是發配的時候。”荊長寧眼神狡黠,唇角漾著笑意望著易禾。“我答應你的,差不多快做到了。”
易禾笑著答道:“那先生這些日子便不要太過操勞,剩下的事交給我來便好。”
荊長寧微微皺眉,道:“可是我總覺得此事還會有差錯,心中有些發慌。”
易禾取了桌上茶壺倒了碗茶水,又熟練地用湯匙一勺一勺地往荊長寧口中送著:“那便喝些茶,莫要想太多。”
荊長寧點了點頭,一口一口喝著易禾送來的茶水。
易禾溫溫笑著,隻覺這件事做來極其有意思。
女孩子小心翼翼地吞著他用湯匙送的茶水,有一種很是溫馨的感覺。
待荊長寧喝完水,她慵懶地軟了眼瞼,糯聲道:“我困了,你還有很多事要處理,也不用在我這邊浪費時間。”
易禾點了點頭,許是受傷的緣故,最近荊長寧總是會常常犯困。
於是他將荊長寧身上的錦被往上拉了拉,掖好被子邊角:“那先生好生休息,易禾便先下去了。”
待易禾離開之後,那慵懶的少年卻睜開眼眸,眸色亮亮,像是其間藏了顆最亮的星星。
她傾身上前,有些艱難地夠到桌案上的筆墨紙硯。
手腕微揚。
雪色宣紙便寥寥鋪開,她咬著唇,胸腔之間似有溝壑千萬,落下的筆墨卻極其娟秀。
隻是這一次傾瀉在墨意之下的並不是什麽畫作,荊長寧的眉微沉,腦海中浮現的卻是一幅極是宏大的藍圖。
懸肘,沉腕,墨意揮散。
隱約是是一篇文章。
“國以民為本,民貧生怨,怨重則國亂。欲治國安邦,富民是根本大計,根本若固,枝葉自茂矣。而富民之本,在於農耕,今易國之北有涼江,西有淮河,然距國都甚遠,澤不及民,當興修水利,行治水之功。
……
修國政,必明國本所在。禮、義、廉、恥,國之本也,國本不張,勢必滅亡。禮者,知尊卑,明貴賤;義者,盡忠公室,友愛鄉黨,不棄朋友,戰則勇,爭則讓……
……
民已富,國政清明,當修整兵甲,以固國勢。至於養兵之法……”
落墨至此,荊長寧咳嗽了些許,隻覺胸中泛悶,垂眸看去,已經愈合的傷口掙開了些許。
畢竟無論多小心,總歸手腕的動作終究會拉扯到胸口。
“罷了。”她自語道,目光落在養兵之法四個字上,神思有些飄渺。“就先寫這麽多吧。”
她伸手將宣紙卷了卷,壓在一側的書卷之下,複將全身的重心落迴躺椅之上,闔起眼瞼,似是困極嗜睡。
隻是心間卻難以遏製地蕩漾。
她寫不下去,一則是有些累了,二則是想到了一些過往。
她的過往,皆是塵封在心間,一個不經意間,便隨著唿吸疼痛起來。
養兵之法,在於隱……
……
神思飄渺。
在她的記憶深處,除了父王母後哥哥以及落月樂月之外,還有一個男孩子。
她隻知道他叫樂樂。
他是從牆上的狗洞裏偷偷溜進她的芊景苑的。
他說他的爹爹是一個將軍,他長大了也要做一個將軍,守衛楚國。
她從來沒出過宮,她什麽都不知道,隻覺得眼前的男孩子很有趣。
那天。
兩個孩子躺在綠絨絨的細草間。
男孩子指著天空說道:“我想訓練一支最強的兵。”
她問道:“什麽是最強的兵。”
男孩子說道:“就像躲貓貓一樣,我覺得養兵之法,在於隱。隱藏起來,其他國家就不知道,一旦真的發生了什麽事,一道命令發出,兵士立刻從鄉野間聚集,出其不意,可天下無敵。”
當時的她搖著頭說道:“我不懂,但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男孩子笑眯眯地望著女孩子,拍著胸口信誓旦旦說道:“你不用懂,帶兵打仗是男子漢的事。”
後來……後來時光荏苒,林國脅迫楚國借兵伐雲,樂樂向她告別隨著他的父親離開……
再後來……便沒有後來了。
……
幾番春秋過。
“現在我懂了。”荊長寧閉著眼睛喃喃道
她的腦海中有謀略縈縈繞繞,隱約成句。
……設五家為一軌,每家出丁壯一人,以軌長統之。十軌為裏,四裏為連,十連為鄉,兵士於民戶中精選之,除殘弱而留強悍死士。
……春耕秋收之餘,廣行圍獵,勤習武事並列陣破敵之法。白日列陣,同伍相識。隱三軍而列國不知。
……有事之時,朝令發出,三軍夕至,神鬼難測,足可無敵於天下矣。
……
忽斷忽續。
不知思止何處,女孩子沉沉睡了過去。
一卷宣紙被壓在書卷之下。
一個女孩子安靜闔眸沉睡。
安靜的,仿佛時光悄悄碎了一地。
胸間溝壑,天下家國。
眉眼憂思,斂於筆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