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沉沉,每一句都如利刃,無情至極。
易禾不言,將手中墨畫一點一點卷起。
他沉默著搖了搖頭,終於望向了荊長寧。
旋即,他勾唇一笑。
“所以,蔣建就受不了這般玩弄而退兵了。”他麵色如春日暖風,“先生果然好謀慮,易禾佩服。”
他的容色誠懇,眼眸間是與往日無絲毫分別的敬意。
荊長寧皺眉。
“所以,你也不過是一顆棋子,我用你證明了我的能力,讓丹王看到了我的價值,如今,我有機會離開這破落而不堪一擊的易國,我沒有絲毫猶豫便選擇了離開,而如今的你,對我而言不過是一顆棄卒。”她冷冷說道。
目光冰冷而嘲弄地望向易禾。
易禾怔了怔,忽的開口大笑。
“你能騙得了蔣建,難道還能騙的過朝夕相處的我嗎?”他溫潤地望著荊長寧,“先生,你偏執的有些可愛。”
荊長寧怔了怔。
易禾輕笑地打量著荊長寧。
“易國和丹國這場戰爭,根源是由易修而起,而易修是因我的疏忽,難道這點也在你的算計當中?”他微笑說道,“更遑論再有三年時間,易國國力便能不輸丹國,而我一心相信先生,先生何必舍近求遠,而去丹國呢?”
他好笑地揉了揉眉心。
就像在林國的那夜,明明是為了救人選擇了勝算隻有五成的應對之法,她卻要用利用去解釋。
與如今,又有何區別?
偏執如她,依舊用算計去解釋這樣一切。
她是無情,還是不敢動情呢?
荊長寧麵色僵住,一時啞口無言。
漸漸的,她攥起手心。
“那又如何?”她揚頭說道,“我就是在騙你,我就是不想你對我付出太多,多到我沒有能力去償還,沒有心力去承受!易國,那是一個國家!你憑什麽,憑什麽用一個國家來陪我去瘋?你如今是一個國家的王!你不是那個一無所有的質子,你背負的,是一國百姓的希望!你用一個國家的重量對我付出,我用什麽還你?!”
笑意在易禾臉容上僵住。
就像南宮落月的沉沉話語。
她不會希望看到你這樣做的,她不會希望的!
所以,她不希望嗎?
他對她所謂的情,甚至是愛,太過沉重,沉重到她不願去麵對,甚至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去推開嗎?
易禾垂眸歎了聲。
“我又沒讓先生還。”他有些委屈說道。
荊長寧冷聲一笑。
“如果今日我沒有趕到?你是不是就打算陪著青璧城去死?陪著易國去亡?”她說道,“然後呢?我隨丹軍去丹國,受丹王重用,得以一展報複一展才華,我告訴你易禾!如果你真的那麽做了,我這一輩子都會背負著對你的虧欠!我這一輩子良心都不會安!你要我如何自處?你要我如何麵對用你的國家換來的前程?!”
荊長寧沉聲喝道,直將易禾愣怔在原地。
如果你真的那麽做了,我這一輩子都會背負著對你的虧欠!我這一輩子良心都不會安!
難道,他想錯了嗎?
她不是一直都是寡情冷漠的,她又不愛他,他若死了,她難道不該將他徹底拋卻在身後,永遠都不再憶起嗎?
一道光火驟然在腦海中乍現。
難道,他真的錯了嗎?
他用整個易國成全她?真的,做錯了嗎?
荊長寧咬牙。
“我沒有立場去怪你。”她說道,“隻是這樣的情誼太過沉重,已經超過了我能承受的範疇。”
她輕輕抬眸,明亮的眸子神色定定。
“答應我,下一次不要再這麽做了。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選擇,我需要你的幫助,但絕不是你的全部。你若是死了,我真的會內疚一輩子,我,”她頓了頓,“我可能比你想象的,要脆弱得多。”
說罷,她推門而出。
門扉揚起的風將剛卷好的墨畫吹開,一陣墨香拂麵。
易禾僵立原地。
……
迎風。
整個夜色安靜如水,荊長寧慢步在青璧城間毫無目的地走著。
耳邊傳來一個孩童的哭聲。
“娘親,你不要三郎了嗎?是不是三郎和姐姐打架惹娘親生氣了,三郎以後改好不好,娘親,你在哪?”
孩子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著。
荊長寧的步伐頓了頓,最終走了過去。
“乖,不哭,男子漢大丈夫,要堅強的。”她揉了揉那個孩子的腦袋。“你的娘親那麽愛你,不會不要你的。”
她溫柔地說道,眼眸間卻有些酸澀。
孩童淚眼朦朧地望著荊長寧,點了點頭。
“我是家裏男子漢,我不哭的。”他擦幹眼淚。
荊長寧將那個孩子領到一個易國將領那裏,交代了幾句,又一個人漫無目的地走著。
什麽時候開始,有種一直掩埋在內心深處的情緒苒苒而起。
暗色的巷口。
周海望著蕭嶸從未離開過荊長寧的目光。低聲歎了歎。
蕭嶸在荊長寧走了之後,還是跟了過來。
蕭嶸目光複雜,望著荊長寧踽踽獨行的身影。
“她的確冷情,那不是她的錯,她是在害怕,害怕太多的情義會影響她的判斷和算計。可是,她並不是一個冷漠之人,她不敢動情,便執拗地將每一份情義記在心底,每索取一分,便固執地先行付出,每欠一分,便用更多的去償還。黎夏也好,易禾也罷。她從來都將一切分得清晰,記得明確。可是,經曆了那麽多,她真的能做到一點都不動搖嗎?”蕭嶸神情複雜,“可若是真的動搖了,她又該用怎樣一顆心去麵對飄搖的世事……”
荊長寧這般安靜地走著,沒有前方,不問路途,隻這樣不曾止息地前行。
她不是個猶豫的人,相反,她心地果敢,就像在九雨峰中,她對愚生說道,如果動搖了,再穩下來便好。
可是如今,她好似摸不到自己的心,她不知道究竟是哪裏動搖了,她找不到,又不知所措,偏執地去遮掩。
一夜。
易禾靜立桌案前,望著漫卷書畫。
荊長寧踽踽獨行於月色下,不問前方。
蕭嶸沉默地跟在荊長寧身後,隻束著一縷目光,再無其他。
易禾不言,將手中墨畫一點一點卷起。
他沉默著搖了搖頭,終於望向了荊長寧。
旋即,他勾唇一笑。
“所以,蔣建就受不了這般玩弄而退兵了。”他麵色如春日暖風,“先生果然好謀慮,易禾佩服。”
他的容色誠懇,眼眸間是與往日無絲毫分別的敬意。
荊長寧皺眉。
“所以,你也不過是一顆棋子,我用你證明了我的能力,讓丹王看到了我的價值,如今,我有機會離開這破落而不堪一擊的易國,我沒有絲毫猶豫便選擇了離開,而如今的你,對我而言不過是一顆棄卒。”她冷冷說道。
目光冰冷而嘲弄地望向易禾。
易禾怔了怔,忽的開口大笑。
“你能騙得了蔣建,難道還能騙的過朝夕相處的我嗎?”他溫潤地望著荊長寧,“先生,你偏執的有些可愛。”
荊長寧怔了怔。
易禾輕笑地打量著荊長寧。
“易國和丹國這場戰爭,根源是由易修而起,而易修是因我的疏忽,難道這點也在你的算計當中?”他微笑說道,“更遑論再有三年時間,易國國力便能不輸丹國,而我一心相信先生,先生何必舍近求遠,而去丹國呢?”
他好笑地揉了揉眉心。
就像在林國的那夜,明明是為了救人選擇了勝算隻有五成的應對之法,她卻要用利用去解釋。
與如今,又有何區別?
偏執如她,依舊用算計去解釋這樣一切。
她是無情,還是不敢動情呢?
荊長寧麵色僵住,一時啞口無言。
漸漸的,她攥起手心。
“那又如何?”她揚頭說道,“我就是在騙你,我就是不想你對我付出太多,多到我沒有能力去償還,沒有心力去承受!易國,那是一個國家!你憑什麽,憑什麽用一個國家來陪我去瘋?你如今是一個國家的王!你不是那個一無所有的質子,你背負的,是一國百姓的希望!你用一個國家的重量對我付出,我用什麽還你?!”
笑意在易禾臉容上僵住。
就像南宮落月的沉沉話語。
她不會希望看到你這樣做的,她不會希望的!
所以,她不希望嗎?
他對她所謂的情,甚至是愛,太過沉重,沉重到她不願去麵對,甚至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去推開嗎?
易禾垂眸歎了聲。
“我又沒讓先生還。”他有些委屈說道。
荊長寧冷聲一笑。
“如果今日我沒有趕到?你是不是就打算陪著青璧城去死?陪著易國去亡?”她說道,“然後呢?我隨丹軍去丹國,受丹王重用,得以一展報複一展才華,我告訴你易禾!如果你真的那麽做了,我這一輩子都會背負著對你的虧欠!我這一輩子良心都不會安!你要我如何自處?你要我如何麵對用你的國家換來的前程?!”
荊長寧沉聲喝道,直將易禾愣怔在原地。
如果你真的那麽做了,我這一輩子都會背負著對你的虧欠!我這一輩子良心都不會安!
難道,他想錯了嗎?
她不是一直都是寡情冷漠的,她又不愛他,他若死了,她難道不該將他徹底拋卻在身後,永遠都不再憶起嗎?
一道光火驟然在腦海中乍現。
難道,他真的錯了嗎?
他用整個易國成全她?真的,做錯了嗎?
荊長寧咬牙。
“我沒有立場去怪你。”她說道,“隻是這樣的情誼太過沉重,已經超過了我能承受的範疇。”
她輕輕抬眸,明亮的眸子神色定定。
“答應我,下一次不要再這麽做了。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選擇,我需要你的幫助,但絕不是你的全部。你若是死了,我真的會內疚一輩子,我,”她頓了頓,“我可能比你想象的,要脆弱得多。”
說罷,她推門而出。
門扉揚起的風將剛卷好的墨畫吹開,一陣墨香拂麵。
易禾僵立原地。
……
迎風。
整個夜色安靜如水,荊長寧慢步在青璧城間毫無目的地走著。
耳邊傳來一個孩童的哭聲。
“娘親,你不要三郎了嗎?是不是三郎和姐姐打架惹娘親生氣了,三郎以後改好不好,娘親,你在哪?”
孩子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著。
荊長寧的步伐頓了頓,最終走了過去。
“乖,不哭,男子漢大丈夫,要堅強的。”她揉了揉那個孩子的腦袋。“你的娘親那麽愛你,不會不要你的。”
她溫柔地說道,眼眸間卻有些酸澀。
孩童淚眼朦朧地望著荊長寧,點了點頭。
“我是家裏男子漢,我不哭的。”他擦幹眼淚。
荊長寧將那個孩子領到一個易國將領那裏,交代了幾句,又一個人漫無目的地走著。
什麽時候開始,有種一直掩埋在內心深處的情緒苒苒而起。
暗色的巷口。
周海望著蕭嶸從未離開過荊長寧的目光。低聲歎了歎。
蕭嶸在荊長寧走了之後,還是跟了過來。
蕭嶸目光複雜,望著荊長寧踽踽獨行的身影。
“她的確冷情,那不是她的錯,她是在害怕,害怕太多的情義會影響她的判斷和算計。可是,她並不是一個冷漠之人,她不敢動情,便執拗地將每一份情義記在心底,每索取一分,便固執地先行付出,每欠一分,便用更多的去償還。黎夏也好,易禾也罷。她從來都將一切分得清晰,記得明確。可是,經曆了那麽多,她真的能做到一點都不動搖嗎?”蕭嶸神情複雜,“可若是真的動搖了,她又該用怎樣一顆心去麵對飄搖的世事……”
荊長寧這般安靜地走著,沒有前方,不問路途,隻這樣不曾止息地前行。
她不是個猶豫的人,相反,她心地果敢,就像在九雨峰中,她對愚生說道,如果動搖了,再穩下來便好。
可是如今,她好似摸不到自己的心,她不知道究竟是哪裏動搖了,她找不到,又不知所措,偏執地去遮掩。
一夜。
易禾靜立桌案前,望著漫卷書畫。
荊長寧踽踽獨行於月色下,不問前方。
蕭嶸沉默地跟在荊長寧身後,隻束著一縷目光,再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