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紅薔城。
“到了。”蕭嶸推了推懷裏的荊長寧。
荊長寧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抬眸便見著繁華如初的紅薔城。
城門之外,丹國的大軍布列齊整。
蔣建走到近前,目光依舊有些複雜。
“請郎君下車吧。”他說道。
荊長寧理了理衣衫,望著蕭嶸微微一笑,伸出手去。
蕭嶸露齒一笑,握住了荊長寧有些微涼的手心。
“走啦走啦!”他笑著說道。
蔣建目光複雜地望著兩人相攜朝著紅薔城中而去。
他沒有攔他們,一個是雲國聞名的蕭嶸公,一個是聖穀入世弟子,此時,他們平淡地走在一起,卻無人知曉,日後他們會掀起怎樣的風雲。
丹王縛荊長寧來丹國,可不僅僅是為了讓他為囚的。
說來,他倒是未曾想過兩人能真的在囚車中安穩地過了三日。
思及此處,蔣建目光陡然一凝,望著兩人的背影,神情更加複雜起來。
兵者,亦是人心。
在兵士心中,荊長寧是易國人,他們一定會有所憤恨,但真正而言,這場戰役由丹王一手發起,說來荊長寧並未有真正的錯處。
三日,受盡刁難,甘願為囚,反倒是讓軍中人心不知不覺地向他傾斜了過去。
一個柔弱少年郎,他有才,難道便是他的錯嗎?更何況,如今他來了丹國,他的才完全可以為丹國所用。
這樣一來,他又有何錯呢?
人心一旦傾斜,便如長河入海,再難逆轉。
她看似什麽都沒有做,卻在不經意間埋下了這般的引導。
好深的思量!
不愧是聖穀弟子!
荊長寧不知曉蔣建心間的震動,她隻是和蕭嶸並肩向前走著。
的確,她自請為囚是有些這方麵的思量,人心罷了,她既然決定了來丹國,她就會將丹國的人心一點一點地握於掌心。她能做到的。
蕭嶸隻覺荊長寧的掌心驟然收緊,他安慰似地迴手握了握。
“有我呢,不怕。”他說道。
荊長寧翻了翻眼睛。
“誰怕啦?”她撇嘴說道。
蕭嶸訕笑著不說話。
……
在宮城的大道上,禁衛夾道,一路延伸至朝殿的中央。
漢白玉的石階一層一層延伸到最高之處。
“我便陪你到這裏吧。”蕭嶸止步,望著荊長寧說道。
荊長寧點了點頭,知曉他在雲國的身份有些敏感。
“沒關係,我會一直看著你。”蕭嶸說道。
聞言,荊長寧目光微瀾,她輕聲一笑:“好啊。”
轉過頭,她的麵容恢複平靜,步伐向上邁去,臉容輕揚,風聲獵獵。
丹王坐在最高處的龍椅上,一路望著荊長寧走到近前。
那少年郎一如初次相見,目光沉靜悠遠,舉止雍容爾雅。
要知道,他一路奔波,坐於木檻囚車之中,剛至丹國便一路行來,其間並未有任何休息。
丹王眉微斂,有沉沉思慮在腦海中散開。
荊長寧邁步行至大殿中央,步伐站定。
前襟掀起,她跪下行禮。
“草民荊長寧叩見丹王。”她不卑不亢道。
丹王猶豫片刻,小德子忽得附耳上前,在丹王耳邊說了句什麽。
丹王握椅的右手驟然收緊。
“先生!先生!是聖穀弟子?!”他驚而起身,出聲唿道。
荊長寧平靜地抬起臉容。
“是,”她不卑不亢答道,“草民師承聖穀。”
一時間,整個朝堂嘩然一片。
聖穀?
那是聖穀啊!
與荊長寧有過交集的石業和曾裏均是目光一震,驚得幾乎不能自已。
倒是孫慎目光怔了怔,旋而恢複寧靜,隻低聲一歎。
荊長寧目光寧和。
“聖穀無非虛名。”她望向丹王,“草民曾對王上說過,隻是想做一個謀士罷了。”
丹王一怔。
在木清宮中,那少年曾眸色定定,他說,他不是什麽畫師,他想做一個謀士。
如今,天下兩國為他交戰,當攜聖穀弟子的讚譽與積勢而來。
他依舊是這樣寧和而平靜地說上一句。
他想做一個謀士。
“謀士者,以謀取士,不知你有何謀?又想得何士?”丹王笑了笑,說出了和當初一樣的問句。
荊長寧立身而起,目光悠遠地望向殿外。
當初,她是為了勸說丹王放易禾歸國,才來見丹王的。
如今,她又是為了什麽?又將作出怎樣的迴答?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目光皆落在其間袖手靜立的少年身上。
微微有些重。
荊長寧輕聲一笑。
“王上可曾聽過謀士的五個境界?”她問道。
丹王麵色一凝,有些不解。
荊長寧在殿中踱步,垂眸撥弄著伸展開的右手五指。
“謀已、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丹王唿吸窘促。
“何為謀已?何為謀人?何為謀兵謀國,又何為謀天下?”他激動問道。
話音至最後三個字,已是微顫。
荊長寧笑了笑。
“謀己,謀士的第一個境界,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
蕭嶸安靜地望著在大殿之中慢步而行的荊長寧,謀己,從烽火間一步一步地走出,活下來,不僅僅是苟活。她要讓單薄的生命活出真正的價值。
“謀人,謀士的第二個境界,除卻為自己謀,還有為他人謀,謀士的存在,便在於為他人出謀劃策。”荊長寧似想到了什麽,神情溫溫,唇角不自覺地輕勾了下。
謀人,如易禾,從最初接近他,她就是有目的的,青衫許前程。她為他謀前程算一切,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謀兵,謀士的第三個境界,謀己、謀人都隻能保全少數的幾個人,而一個謀士,他必須具有謀成千上萬人生命的能力。兵者,國之大事,關係千萬人的前程與性命,兵爭攻伐,是為謀兵。”言及此處,荊長寧目光幽幽。
兵者,詭道也,正如三百年前的東泓之戰,亦似青璧城下丹易兩國的烽火相交。
而她,一步步走過。
“謀國!”荊長寧目光灼灼地逼視丹王,“以遠大的眼光和洞察能力,建立在對於國家資源、國與國關係和戰術優劣對比基礎上,把握一個國家的命運。”
丹王周身一凜,心間有灼灼熱切噴薄而出。
“謀天下!以國為棋,以天下為己任,俯瞰曆史的奔騰不息的潮流,操弄每個國家的運勢,將命運的齒輪延伸到未來,百年,千年,乃至千秋萬世!”
荊長寧話語定定,擲地有聲。
最後,她望向丹王。
“不知王上需要哪一境界的謀士?又願以何士,許何謀?”
孫慎心間一震。
目光落在大殿之中身形削瘦的少年。
丹王問他以何謀,取何士?問他有何種能力,要何種職位?
而他迴答以何士,許何謀?直問丹王,你想要哪種?又能為了我的謀略,給得起我何種官職?
霸氣!
蕭嶸遠遠望著朝殿之中侃侃而談的荊長寧,拳心一攥,眉眼一抬,他的小寧兒太霸氣了!
紅薔城。
“到了。”蕭嶸推了推懷裏的荊長寧。
荊長寧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抬眸便見著繁華如初的紅薔城。
城門之外,丹國的大軍布列齊整。
蔣建走到近前,目光依舊有些複雜。
“請郎君下車吧。”他說道。
荊長寧理了理衣衫,望著蕭嶸微微一笑,伸出手去。
蕭嶸露齒一笑,握住了荊長寧有些微涼的手心。
“走啦走啦!”他笑著說道。
蔣建目光複雜地望著兩人相攜朝著紅薔城中而去。
他沒有攔他們,一個是雲國聞名的蕭嶸公,一個是聖穀入世弟子,此時,他們平淡地走在一起,卻無人知曉,日後他們會掀起怎樣的風雲。
丹王縛荊長寧來丹國,可不僅僅是為了讓他為囚的。
說來,他倒是未曾想過兩人能真的在囚車中安穩地過了三日。
思及此處,蔣建目光陡然一凝,望著兩人的背影,神情更加複雜起來。
兵者,亦是人心。
在兵士心中,荊長寧是易國人,他們一定會有所憤恨,但真正而言,這場戰役由丹王一手發起,說來荊長寧並未有真正的錯處。
三日,受盡刁難,甘願為囚,反倒是讓軍中人心不知不覺地向他傾斜了過去。
一個柔弱少年郎,他有才,難道便是他的錯嗎?更何況,如今他來了丹國,他的才完全可以為丹國所用。
這樣一來,他又有何錯呢?
人心一旦傾斜,便如長河入海,再難逆轉。
她看似什麽都沒有做,卻在不經意間埋下了這般的引導。
好深的思量!
不愧是聖穀弟子!
荊長寧不知曉蔣建心間的震動,她隻是和蕭嶸並肩向前走著。
的確,她自請為囚是有些這方麵的思量,人心罷了,她既然決定了來丹國,她就會將丹國的人心一點一點地握於掌心。她能做到的。
蕭嶸隻覺荊長寧的掌心驟然收緊,他安慰似地迴手握了握。
“有我呢,不怕。”他說道。
荊長寧翻了翻眼睛。
“誰怕啦?”她撇嘴說道。
蕭嶸訕笑著不說話。
……
在宮城的大道上,禁衛夾道,一路延伸至朝殿的中央。
漢白玉的石階一層一層延伸到最高之處。
“我便陪你到這裏吧。”蕭嶸止步,望著荊長寧說道。
荊長寧點了點頭,知曉他在雲國的身份有些敏感。
“沒關係,我會一直看著你。”蕭嶸說道。
聞言,荊長寧目光微瀾,她輕聲一笑:“好啊。”
轉過頭,她的麵容恢複平靜,步伐向上邁去,臉容輕揚,風聲獵獵。
丹王坐在最高處的龍椅上,一路望著荊長寧走到近前。
那少年郎一如初次相見,目光沉靜悠遠,舉止雍容爾雅。
要知道,他一路奔波,坐於木檻囚車之中,剛至丹國便一路行來,其間並未有任何休息。
丹王眉微斂,有沉沉思慮在腦海中散開。
荊長寧邁步行至大殿中央,步伐站定。
前襟掀起,她跪下行禮。
“草民荊長寧叩見丹王。”她不卑不亢道。
丹王猶豫片刻,小德子忽得附耳上前,在丹王耳邊說了句什麽。
丹王握椅的右手驟然收緊。
“先生!先生!是聖穀弟子?!”他驚而起身,出聲唿道。
荊長寧平靜地抬起臉容。
“是,”她不卑不亢答道,“草民師承聖穀。”
一時間,整個朝堂嘩然一片。
聖穀?
那是聖穀啊!
與荊長寧有過交集的石業和曾裏均是目光一震,驚得幾乎不能自已。
倒是孫慎目光怔了怔,旋而恢複寧靜,隻低聲一歎。
荊長寧目光寧和。
“聖穀無非虛名。”她望向丹王,“草民曾對王上說過,隻是想做一個謀士罷了。”
丹王一怔。
在木清宮中,那少年曾眸色定定,他說,他不是什麽畫師,他想做一個謀士。
如今,天下兩國為他交戰,當攜聖穀弟子的讚譽與積勢而來。
他依舊是這樣寧和而平靜地說上一句。
他想做一個謀士。
“謀士者,以謀取士,不知你有何謀?又想得何士?”丹王笑了笑,說出了和當初一樣的問句。
荊長寧立身而起,目光悠遠地望向殿外。
當初,她是為了勸說丹王放易禾歸國,才來見丹王的。
如今,她又是為了什麽?又將作出怎樣的迴答?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目光皆落在其間袖手靜立的少年身上。
微微有些重。
荊長寧輕聲一笑。
“王上可曾聽過謀士的五個境界?”她問道。
丹王麵色一凝,有些不解。
荊長寧在殿中踱步,垂眸撥弄著伸展開的右手五指。
“謀已、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丹王唿吸窘促。
“何為謀已?何為謀人?何為謀兵謀國,又何為謀天下?”他激動問道。
話音至最後三個字,已是微顫。
荊長寧笑了笑。
“謀己,謀士的第一個境界,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
蕭嶸安靜地望著在大殿之中慢步而行的荊長寧,謀己,從烽火間一步一步地走出,活下來,不僅僅是苟活。她要讓單薄的生命活出真正的價值。
“謀人,謀士的第二個境界,除卻為自己謀,還有為他人謀,謀士的存在,便在於為他人出謀劃策。”荊長寧似想到了什麽,神情溫溫,唇角不自覺地輕勾了下。
謀人,如易禾,從最初接近他,她就是有目的的,青衫許前程。她為他謀前程算一切,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謀兵,謀士的第三個境界,謀己、謀人都隻能保全少數的幾個人,而一個謀士,他必須具有謀成千上萬人生命的能力。兵者,國之大事,關係千萬人的前程與性命,兵爭攻伐,是為謀兵。”言及此處,荊長寧目光幽幽。
兵者,詭道也,正如三百年前的東泓之戰,亦似青璧城下丹易兩國的烽火相交。
而她,一步步走過。
“謀國!”荊長寧目光灼灼地逼視丹王,“以遠大的眼光和洞察能力,建立在對於國家資源、國與國關係和戰術優劣對比基礎上,把握一個國家的命運。”
丹王周身一凜,心間有灼灼熱切噴薄而出。
“謀天下!以國為棋,以天下為己任,俯瞰曆史的奔騰不息的潮流,操弄每個國家的運勢,將命運的齒輪延伸到未來,百年,千年,乃至千秋萬世!”
荊長寧話語定定,擲地有聲。
最後,她望向丹王。
“不知王上需要哪一境界的謀士?又願以何士,許何謀?”
孫慎心間一震。
目光落在大殿之中身形削瘦的少年。
丹王問他以何謀,取何士?問他有何種能力,要何種職位?
而他迴答以何士,許何謀?直問丹王,你想要哪種?又能為了我的謀略,給得起我何種官職?
霸氣!
蕭嶸遠遠望著朝殿之中侃侃而談的荊長寧,拳心一攥,眉眼一抬,他的小寧兒太霸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