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的茅屋裏,一桌一椅,林正陽就著新鮮的野菜,捧著陶碗,勉強著自己咽下蒸熟的麥子。
這個投影世界,與正史有明顯區別,很多地方似是而非。
林正陽隻要調用“趙七”的記憶,勉強給自己弄了點熱食和熱水。
明明田裏都是水稻,自己卻得吃麥子。
剝削得太嚴重了,那麽多水稻啊········都交稅了,一點也沒有留下。
實際上,就算是留下了,自己也沒有那麽多時間,去舂米,自然也吃不上香噴噴的白米飯這種美食。
在此時,隻有士大夫才能經常吃上白米飯。
在這個生產力嚴重低下的年代,沒有炒菜,沒有後世的那許多調料,白米飯已經是不錯的美食了。
放到隔壁的島國,十幾斤白米飯就足夠雇傭落魄的武士去殺人了。
更何況,稻穀要經過舂米去殼才能做成米飯。
舂米可是個重體力活,在古代宮廷裏經常打發犯錯的宮女去舂米,一年下來要累死不少人。
蒸熟的麥子,粗糙的口感,還沒有脫殼,實在是難吃。
“趙七,趙七,你吃完了嗎?”
“今天我去河邊打魚,聽說河那邊有熱鬧,你去不去看?”
來人是個半大小子,穿著破布、踩著麻鞋,看著有十四五歲,跟林正陽附身的這位“趙七”差不多大。
根據趙七的記憶,這位是跟他一起玩到大的同鄉,叫宋平。
兩人都是這村子土生土長的村民,屬於國野體係的野人。
野人沒有參政議政的權利,更沒有私人土地,隻能保留一部分私人財產。
就連他們本身,也不是完全的自由身。
一旦出了這浩陽山一帶,他們就會被視為逃奴,被打死都是活該,更多的都是被抓住貶為奴隸。
這個世界,人口稀少,所有各處領主都會限製人民活動。
加上交通不便,文化口音等巨大差異,是以大部分底層人民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十裏地。
林正陽放下了手上的陶碗,小心地放好。
這是趙七為數不多的家當之一。
他沒有理會因為跑步而氣喘籲籲的宋平,而是慢條斯理地用一塊舊麻布抹著嘴角。
要不是看見他碗中還有大半的蒸麥子,說他方才在享用國宴都有人心。
宋平呆呆地望著這個死黨,覺得他好像有哪裏不一樣了。
就像··········就像是那些晉升國人的武士、謀士一樣!
不,就算是今天看到的那些國人,也沒有趙七這種儀態。
他心裏有些疑惑,就問了出來:
“趙七,你········你怎麽好像有些不一樣了?”
林正陽心下一緊,然後迅速迴想著趙七本身的習慣,轉頭笑著問道:
“宋平你小子是不是欠揍,我有什麽不一樣的?我們昨兒早上還一起去掏了鳥窩的,我怎麽就不一樣了?”
表麵上完全沒什麽異常,實際上林正陽已經暗自繃緊了心弦·········
他連陰神都沒有修成,要是死上一次,多半會失去相當多的記憶,要是到時候沒有收集到足夠的原力,他縱然有如意相助,也可能墮落在此間。
輸不起,賭不起···········
要是這宋平當真察覺到了什麽,對外一說,以這個時代的風俗,多半自己會被當成邪魔,活活打死。
絕不可以被發現!
就算殺了人會惹下天大麻煩,他也不得不出手了。
林正陽已經暗自繃緊了肌肉,雙腳踩著步伐,隨時準備劃步貼近,用拳勁打爛他的髒腑··········
他冷靜到近乎絕對理智的地步,越是緊急關頭,越是反應迅速,摒棄無用的懊悔、憤怒、恐懼等等情緒,隻管等待結果········
就好似一堆火藥桶一樣,差著一點火星,就會徹底引爆,將所有人都送上天!
呆頭呆腦的宋平,摸著後腦勺,搖搖頭,困惑地搖搖頭,道:
“沒事,以前趙七你吃東西,可是從不擦嘴的,你還說,咱們野人不像那些國人,不需要那麽········那麽··········”
“雅!”
林正陽接上了一個字。
“對,就是雅!雅是隻有懂禮的人才能有的,你說過,咱們野人不可以有。”
“野人隻需要聽話就行,懂禮的隻能是國人,禮是國人才有,野人不可以有!”
接著,他呆呆地問:
“我倒是覺得,趙七你比那些國人還要雅,你也是懂禮的嗎?”
林正陽在記憶裏翻找了下,發現確有其事。
這附身土著有個不好之處,就在這裏了。
人的記憶何其駁雜,就算是成就陰神的修士,也難以在短短時間就掌握。
所以這種靈魂之旅時,很多時候都會將一些瑣碎的事情忽略。
除非等要用時,不然林正陽絕不會沒事去翻閱這些記憶。
要知道,從出生開始全部的記憶,其實都隱藏在識海深處,隻不過有些漸漸被遺忘了而已。
“這也是一個有些故事的········”
林正陽深入翻找了下此身的記憶,心中輕歎。
難怪這趙七能說出這麽一番話來。
原來他祖上也曾經闊綽過,最高時,家裏一度當到過卿。
盡管隻是下卿,比不得上卿,但也是了不起的高位了。
趙國土地千裏,人口二百萬,也隻不過有十幾個卿。
趙氏一族當時可謂是真正的統治階級。
國人之上,就是士,再往上就是大夫,之後就是卿。
在主世界的曆史之中,就有過這種製度。
西周以後,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
大夫世襲,有封地,是各地的領主。
士,是先秦時最低級的貴族階層,大多數卿大夫的家臣,靠著俸祿生活。
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
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懂陰陽數算的方士,為人出謀劃策的謀士,出賣武力的武士········
到了後來,士已經不是貴族,而是一個階層,一個群體·········掌握了知識的人。
在這些年代,知識壟斷非常嚴苛,大多把持在血脈貴族之中,士的出現逐漸衝擊了他們的地位。
再往下,就是國人,相當於公民。
野人,就是徹底的被剝削階級,不是公民,相當於農奴,隻比奴隸好一點,至少能有自己的財產。
再往下就是奴隸了,大部分都是戰俘。
趙七從高高在上的卿族子弟,淪落到如今跟奴隸僅僅相差一線的野人,其中經曆了相當多的曲折。
要是真的細細梳理起來,怕是能寫成一部政治鬥爭小說。
可惜,林正陽已經打定主意,最多隻在這裏待上兩個月,現在一心隻想著搞事情。
“趙七的家族,原本也是趙國宗室的旁支,淪落到如今的地步,跟當今那個國君脫不了關係········”
“要是能找到機會,刺死國君,想來一定能名震諸國,趙國史官,必然將此大事列入傳記,傳之後世,也算得上刺客列傳了!”
想到這裏,林正陽兩眼都在發光。
一旁的宋平突然覺得渾身發冷,不禁打了個寒顫。
這個投影世界,與正史有明顯區別,很多地方似是而非。
林正陽隻要調用“趙七”的記憶,勉強給自己弄了點熱食和熱水。
明明田裏都是水稻,自己卻得吃麥子。
剝削得太嚴重了,那麽多水稻啊········都交稅了,一點也沒有留下。
實際上,就算是留下了,自己也沒有那麽多時間,去舂米,自然也吃不上香噴噴的白米飯這種美食。
在此時,隻有士大夫才能經常吃上白米飯。
在這個生產力嚴重低下的年代,沒有炒菜,沒有後世的那許多調料,白米飯已經是不錯的美食了。
放到隔壁的島國,十幾斤白米飯就足夠雇傭落魄的武士去殺人了。
更何況,稻穀要經過舂米去殼才能做成米飯。
舂米可是個重體力活,在古代宮廷裏經常打發犯錯的宮女去舂米,一年下來要累死不少人。
蒸熟的麥子,粗糙的口感,還沒有脫殼,實在是難吃。
“趙七,趙七,你吃完了嗎?”
“今天我去河邊打魚,聽說河那邊有熱鬧,你去不去看?”
來人是個半大小子,穿著破布、踩著麻鞋,看著有十四五歲,跟林正陽附身的這位“趙七”差不多大。
根據趙七的記憶,這位是跟他一起玩到大的同鄉,叫宋平。
兩人都是這村子土生土長的村民,屬於國野體係的野人。
野人沒有參政議政的權利,更沒有私人土地,隻能保留一部分私人財產。
就連他們本身,也不是完全的自由身。
一旦出了這浩陽山一帶,他們就會被視為逃奴,被打死都是活該,更多的都是被抓住貶為奴隸。
這個世界,人口稀少,所有各處領主都會限製人民活動。
加上交通不便,文化口音等巨大差異,是以大部分底層人民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十裏地。
林正陽放下了手上的陶碗,小心地放好。
這是趙七為數不多的家當之一。
他沒有理會因為跑步而氣喘籲籲的宋平,而是慢條斯理地用一塊舊麻布抹著嘴角。
要不是看見他碗中還有大半的蒸麥子,說他方才在享用國宴都有人心。
宋平呆呆地望著這個死黨,覺得他好像有哪裏不一樣了。
就像··········就像是那些晉升國人的武士、謀士一樣!
不,就算是今天看到的那些國人,也沒有趙七這種儀態。
他心裏有些疑惑,就問了出來:
“趙七,你········你怎麽好像有些不一樣了?”
林正陽心下一緊,然後迅速迴想著趙七本身的習慣,轉頭笑著問道:
“宋平你小子是不是欠揍,我有什麽不一樣的?我們昨兒早上還一起去掏了鳥窩的,我怎麽就不一樣了?”
表麵上完全沒什麽異常,實際上林正陽已經暗自繃緊了心弦·········
他連陰神都沒有修成,要是死上一次,多半會失去相當多的記憶,要是到時候沒有收集到足夠的原力,他縱然有如意相助,也可能墮落在此間。
輸不起,賭不起···········
要是這宋平當真察覺到了什麽,對外一說,以這個時代的風俗,多半自己會被當成邪魔,活活打死。
絕不可以被發現!
就算殺了人會惹下天大麻煩,他也不得不出手了。
林正陽已經暗自繃緊了肌肉,雙腳踩著步伐,隨時準備劃步貼近,用拳勁打爛他的髒腑··········
他冷靜到近乎絕對理智的地步,越是緊急關頭,越是反應迅速,摒棄無用的懊悔、憤怒、恐懼等等情緒,隻管等待結果········
就好似一堆火藥桶一樣,差著一點火星,就會徹底引爆,將所有人都送上天!
呆頭呆腦的宋平,摸著後腦勺,搖搖頭,困惑地搖搖頭,道:
“沒事,以前趙七你吃東西,可是從不擦嘴的,你還說,咱們野人不像那些國人,不需要那麽········那麽··········”
“雅!”
林正陽接上了一個字。
“對,就是雅!雅是隻有懂禮的人才能有的,你說過,咱們野人不可以有。”
“野人隻需要聽話就行,懂禮的隻能是國人,禮是國人才有,野人不可以有!”
接著,他呆呆地問:
“我倒是覺得,趙七你比那些國人還要雅,你也是懂禮的嗎?”
林正陽在記憶裏翻找了下,發現確有其事。
這附身土著有個不好之處,就在這裏了。
人的記憶何其駁雜,就算是成就陰神的修士,也難以在短短時間就掌握。
所以這種靈魂之旅時,很多時候都會將一些瑣碎的事情忽略。
除非等要用時,不然林正陽絕不會沒事去翻閱這些記憶。
要知道,從出生開始全部的記憶,其實都隱藏在識海深處,隻不過有些漸漸被遺忘了而已。
“這也是一個有些故事的········”
林正陽深入翻找了下此身的記憶,心中輕歎。
難怪這趙七能說出這麽一番話來。
原來他祖上也曾經闊綽過,最高時,家裏一度當到過卿。
盡管隻是下卿,比不得上卿,但也是了不起的高位了。
趙國土地千裏,人口二百萬,也隻不過有十幾個卿。
趙氏一族當時可謂是真正的統治階級。
國人之上,就是士,再往上就是大夫,之後就是卿。
在主世界的曆史之中,就有過這種製度。
西周以後,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
大夫世襲,有封地,是各地的領主。
士,是先秦時最低級的貴族階層,大多數卿大夫的家臣,靠著俸祿生活。
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
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懂陰陽數算的方士,為人出謀劃策的謀士,出賣武力的武士········
到了後來,士已經不是貴族,而是一個階層,一個群體·········掌握了知識的人。
在這些年代,知識壟斷非常嚴苛,大多把持在血脈貴族之中,士的出現逐漸衝擊了他們的地位。
再往下,就是國人,相當於公民。
野人,就是徹底的被剝削階級,不是公民,相當於農奴,隻比奴隸好一點,至少能有自己的財產。
再往下就是奴隸了,大部分都是戰俘。
趙七從高高在上的卿族子弟,淪落到如今跟奴隸僅僅相差一線的野人,其中經曆了相當多的曲折。
要是真的細細梳理起來,怕是能寫成一部政治鬥爭小說。
可惜,林正陽已經打定主意,最多隻在這裏待上兩個月,現在一心隻想著搞事情。
“趙七的家族,原本也是趙國宗室的旁支,淪落到如今的地步,跟當今那個國君脫不了關係········”
“要是能找到機會,刺死國君,想來一定能名震諸國,趙國史官,必然將此大事列入傳記,傳之後世,也算得上刺客列傳了!”
想到這裏,林正陽兩眼都在發光。
一旁的宋平突然覺得渾身發冷,不禁打了個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