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陽乘著陳氏的海船,經過了幾個月的艱難航行,來到了新大陸。
在來到這裏之前,林正陽一直在思考——
到底,他要用什麽姿態,來到這片土地,有到底,要做什麽?
他的目標是什麽?
要做什麽?
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的。
“這次位麵旅行,出了點意料之外的差錯,就結果而言,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預計的目標。”
預計的目標,就是尋找突破五階的契機,五階之後的道路。
五階之後,每一階都是天壤之別,若無機緣,被卡死在這一步也是有可能的。
林正陽最初設定的目標,其實也不過是尋覓六階的線索……最常見的無疑就是神格。
神格,神位,隕落真神的傳承,在虛空之中算得上相對普遍的。
難度相對低一點,屠神幾次或許就湊夠了封神的最低限度。
這個目標,目前已經完成。
手握一個真君神位,百萬信仰,國家正敕,神道的道路已經寬敞明亮,唯一可慮的就是王朝龍氣體製對於這個神位具備相當大的控製。
好在之後他又得了《神鬼靈隻九品經》,日後總有正本溯源,複返先天的時候。
這部經文看似簡單,但卻是一門心陰傳承。
目前他隻能看到總綱大略以及當下部分的修持法門,後續的越往後就越是模糊,隱隱有感覺,功行不到時不可強行去觀,不然反而可能會造成妨礙。
這類傳承手段,是飛升祖師對後學子弟傳承是的常用手段之一,為了避免後人提早看了之後有了成見,於修行不易。
新大陸修建的一座木製結構的簡易廟宇裏,林正陽在真君像下端坐著。
他沒有以陳宏的身份前來。
因為“陳宏”坐鎮於渤海,打理侯府產業,完成權利的轉移。
陳宏本是世子,繼承這些雖然早了點,但也理所應當,尤其是幾位族老親自見過渤海侯“病而憔悴”“憂慮成疾”後,就更沒有什麽疑問了。
老侯爺自覺身體不行,想為兒子保一路,扶一程,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不趁著自己還能活幾年的時候交接權利,難道非得要死死攥著不放,等到氣若遊絲的時候在病榻前倉促傳位,然後給有心人可乘之機?
半月前,林正陽的本尊,就頂著陳宏的麵貌,舉辦了繼位之儀,侯府文武,陳氏族人,以及神廟,都有觀禮,就連朝廷也派出了使者,前來賀喜。
眾人拜了主君,定了君臣名分之後,林正陽就正式接過了渤海侯位置。
本來這時候按製是要減等襲爵的,國侯要降為郡侯,可惜這製度到現在幾乎沒人管了,也不可能再落實下去。
畢竟渤海侯府幾乎就是一地強蕃,自成軍政,主弱臣強,安撫還不及,哪敢削爵?
至於權利交接時可能出現的動蕩?
有老侯爺在,自然無人敢跳。
雖然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可畢竟餘威還在呢!
新舊交替,無非就是個三年。
林正陽直接宣布“三年不改製度”,一切照舊,再加上陳氏族老以及真君廟的支持,於是過渡得相當平穩。
這就是掌握了大義的好處。
要是林正陽沒有這個世子身份,沒有真君廟的支持,想要掌權未必能這麽順利。
然而事實沒有如果,這一次,他運氣不錯。
“位麵開拓,能為我帶來什麽?”
林正陽這麽問自己。
“知識,最寶貴的就是各種新奇的知識,其次是主位麵沒有的寶物,機緣等等。”
“除此之外,還可以趁著天命轉換的時機,謀取些功德氣數轉化為原力,位麵旅行的好處到這裏就差不多了。”
“再往上,無非是獲利多寡。”
“六階神仙之道,已經對我敞開,我的最初目標已經完成。”
“那麽接下來,新的目標,盡可能為六階道路積攢資糧!”
資糧,顧名思義,資源與糧草,成長所需的養料。
其實就是成長所需的資源。
對於修功德道的,一份功德就是一份資糧,諸如陰德福德就不是資糧。
修行願法門的,每次行願與還願後一縷純淨願力就是一份資糧,不純淨的就不是資糧。
資糧無非是有需求的資源。
於林正陽而言,踏入六階所需都不是香火,不是原力,而是萬事萬炁其運轉背後的理的認識與掌握。
理,氣,象,數。
是一套完整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告訴林正陽如何去認知去探索去總結,並且推開修行之門。
不僅授人以魚,更是授人以漁。
告訴你怎麽做,也就是具體上手功夫,更是教你為什麽要怎麽做,也就是背後的原理。
完全吃透了這部經的總綱,林正陽已經不需要別的了,哪怕去了異域,也能從無到有推演出從一階到八階的一個粗糙的體係出來。
那麽這套功夫需要的資糧是什麽?
自然是大量的素材,最好是富含數與理的,能快速增進對真理的認知,自然能快速增進道行……
“任何富含大道之理的,都可以是我的資糧,諸神的神格,仙人的道果,道寶靈寶的靈韻,揭示了隱藏的道理,這就是我要收集的資糧。”
其實,若說富含道韻的寶物,就林正陽所知,沒有超過主神童子的。
可惜……買不起。
在來到這裏之前,林正陽一直在思考——
到底,他要用什麽姿態,來到這片土地,有到底,要做什麽?
他的目標是什麽?
要做什麽?
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的。
“這次位麵旅行,出了點意料之外的差錯,就結果而言,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預計的目標。”
預計的目標,就是尋找突破五階的契機,五階之後的道路。
五階之後,每一階都是天壤之別,若無機緣,被卡死在這一步也是有可能的。
林正陽最初設定的目標,其實也不過是尋覓六階的線索……最常見的無疑就是神格。
神格,神位,隕落真神的傳承,在虛空之中算得上相對普遍的。
難度相對低一點,屠神幾次或許就湊夠了封神的最低限度。
這個目標,目前已經完成。
手握一個真君神位,百萬信仰,國家正敕,神道的道路已經寬敞明亮,唯一可慮的就是王朝龍氣體製對於這個神位具備相當大的控製。
好在之後他又得了《神鬼靈隻九品經》,日後總有正本溯源,複返先天的時候。
這部經文看似簡單,但卻是一門心陰傳承。
目前他隻能看到總綱大略以及當下部分的修持法門,後續的越往後就越是模糊,隱隱有感覺,功行不到時不可強行去觀,不然反而可能會造成妨礙。
這類傳承手段,是飛升祖師對後學子弟傳承是的常用手段之一,為了避免後人提早看了之後有了成見,於修行不易。
新大陸修建的一座木製結構的簡易廟宇裏,林正陽在真君像下端坐著。
他沒有以陳宏的身份前來。
因為“陳宏”坐鎮於渤海,打理侯府產業,完成權利的轉移。
陳宏本是世子,繼承這些雖然早了點,但也理所應當,尤其是幾位族老親自見過渤海侯“病而憔悴”“憂慮成疾”後,就更沒有什麽疑問了。
老侯爺自覺身體不行,想為兒子保一路,扶一程,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不趁著自己還能活幾年的時候交接權利,難道非得要死死攥著不放,等到氣若遊絲的時候在病榻前倉促傳位,然後給有心人可乘之機?
半月前,林正陽的本尊,就頂著陳宏的麵貌,舉辦了繼位之儀,侯府文武,陳氏族人,以及神廟,都有觀禮,就連朝廷也派出了使者,前來賀喜。
眾人拜了主君,定了君臣名分之後,林正陽就正式接過了渤海侯位置。
本來這時候按製是要減等襲爵的,國侯要降為郡侯,可惜這製度到現在幾乎沒人管了,也不可能再落實下去。
畢竟渤海侯府幾乎就是一地強蕃,自成軍政,主弱臣強,安撫還不及,哪敢削爵?
至於權利交接時可能出現的動蕩?
有老侯爺在,自然無人敢跳。
雖然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可畢竟餘威還在呢!
新舊交替,無非就是個三年。
林正陽直接宣布“三年不改製度”,一切照舊,再加上陳氏族老以及真君廟的支持,於是過渡得相當平穩。
這就是掌握了大義的好處。
要是林正陽沒有這個世子身份,沒有真君廟的支持,想要掌權未必能這麽順利。
然而事實沒有如果,這一次,他運氣不錯。
“位麵開拓,能為我帶來什麽?”
林正陽這麽問自己。
“知識,最寶貴的就是各種新奇的知識,其次是主位麵沒有的寶物,機緣等等。”
“除此之外,還可以趁著天命轉換的時機,謀取些功德氣數轉化為原力,位麵旅行的好處到這裏就差不多了。”
“再往上,無非是獲利多寡。”
“六階神仙之道,已經對我敞開,我的最初目標已經完成。”
“那麽接下來,新的目標,盡可能為六階道路積攢資糧!”
資糧,顧名思義,資源與糧草,成長所需的養料。
其實就是成長所需的資源。
對於修功德道的,一份功德就是一份資糧,諸如陰德福德就不是資糧。
修行願法門的,每次行願與還願後一縷純淨願力就是一份資糧,不純淨的就不是資糧。
資糧無非是有需求的資源。
於林正陽而言,踏入六階所需都不是香火,不是原力,而是萬事萬炁其運轉背後的理的認識與掌握。
理,氣,象,數。
是一套完整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告訴林正陽如何去認知去探索去總結,並且推開修行之門。
不僅授人以魚,更是授人以漁。
告訴你怎麽做,也就是具體上手功夫,更是教你為什麽要怎麽做,也就是背後的原理。
完全吃透了這部經的總綱,林正陽已經不需要別的了,哪怕去了異域,也能從無到有推演出從一階到八階的一個粗糙的體係出來。
那麽這套功夫需要的資糧是什麽?
自然是大量的素材,最好是富含數與理的,能快速增進對真理的認知,自然能快速增進道行……
“任何富含大道之理的,都可以是我的資糧,諸神的神格,仙人的道果,道寶靈寶的靈韻,揭示了隱藏的道理,這就是我要收集的資糧。”
其實,若說富含道韻的寶物,就林正陽所知,沒有超過主神童子的。
可惜……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