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瑀安排人手,把嚴家突然出現的地位圍了個水泄不通,然後搬出各種機器設備開始研究蟲洞的問題。
本來按照墨瑀的想法,直接派一艘戰艦進入蟲洞,利用戰艦定位蟲洞的位置就行了。
可奇怪的是,這個蟲洞好像並不是雙向的,或者說因為其他不明原因,導致從墨家這邊無法進入蟲洞。
反正墨家用上千艘戰艦在嚴家出現的位置來來迴迴的繞了幾百圈了,也沒有一艘戰艦進入蟲洞,所以墨瑀隻能安排人守在這裏進行研究。
對於前往大漢朝,墨瑀並不急,最起碼要先打探清楚大漢朝現在是個什麽情況再說。
所以墨瑀沒事的時候,就會找嚴坤來聊天,通過嚴坤來了解大漢朝的情況,在結合他腦海中的記憶,研究一下什麽時候登陸大漢朝這個舞台。
雖然墨瑀曆史學的不好,但關於三國的小說他卻看了不少。
最起碼他知道,大漢朝是被漢靈帝給玩廢的……額,也不能說完全是漢靈帝的問題,隻不過老劉家的人當皇帝都比較任性,漢靈帝尤為任性。
皇帝賣官這種事,就是漢靈帝起的頭。
但你說就是因為漢靈帝賣官導致大漢朝滅亡,那是胡扯。
人家當皇帝的憑權利賣官,怎麽就不行了。
反正大漢朝的滅亡是多方因素導致的,但最起碼在漢靈帝沒有掛之前,誰也不敢明說造反。
不對,張角造反了,但很快就打出gg。
沒辦法,別看漢朝內部都亂成一鍋粥了,但漢朝當時的實力絕對無敵。
不說漢朝的整體實力,就算是漢靈帝掛了之後,隨便拉出一方諸侯,還不是最強的那些諸侯,都能夠橫掃西域諸國,當時漢朝亂成那樣,周邊的國家也沒敢動。
至於五胡亂華,那都是後來華夏經過三國時期的戰亂,世家大族兼並土地嚴重導致國庫空虛,然後又趕上西晉的八王之亂,國力已經弱到不行了才發生的。
要是換成漢朝時期,隨便拉出一方諸侯,都能夠吊打這些國家。
扯遠了,那都是地球上的曆史。
在這個世界,大漢朝更是比墨瑀記憶中的漢朝強大無數倍,最起碼皇帝的權利也是大到沒邊了。
漢靈帝對於漢朝的掌控,就跟墨瑀對於墨家的掌控一樣,有著傳承核心的存在,他能夠掌控所有官員的生死。
所以那些世家宗族的族長隻要不想死,就沒人敢跟漢靈帝對著幹。
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漢靈帝整天什麽都不幹,不理政務,也不管國事,成天就想著吃喝玩樂。
皇帝不管事,下麵的人就為了權力開始爭鬥,宦官與大臣之間更的鬥的邪乎,人腦袋都快打成狗腦袋了。
在加上漢靈帝賣官,隻要有錢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夠當官,然後世家大族結黨營私、兼並生命星球,而被壓迫的老百姓落草為寇、占山為王,這就導致現在的大漢朝都亂的跟那什麽一樣了。
對於現在大漢朝內部錯綜複雜的勢力情況,墨瑀聽的腦殼疼。
最讓墨瑀崩潰的是,這個世界的時間線跟地球不一樣。
那些三國小說,都是按照公元多少多少年來寫的,比如說黃巾起義是公元184年。
但你要問黃巾起義是始皇曆多少年?漢朝建國後多少年?有幾個知道的。
這個世界沒有上帝,自然也就沒有上帝誕辰而出現的公元,也就沒有公元多少多少年。
現在是始皇曆4033,漢朝建朝後的3843年,年號是光和五十三年。
墨瑀唯一知道的是,曆史上黃巾起義是在光和七年,可是現在都已經是光和五十三年了,黃巾起義還沒有影子,這就讓人很崩潰了。
他想通過黃巾起義這個節點,來無縫銜接的打入大漢朝內部,可是他現在連黃巾起義什麽時候開始都不知道,那還搞個毛線啊。
雖然嚴坤說了,大漢朝各個地方都有太平道的信徒,是民間第一教派。
可是嚴坤卻從來沒聽說過太平道要造反,連一點風聲都沒有。
對此,墨瑀隻能眼界限製了嚴坤的想象力。
太平道這麽強大的民眾基礎,隻要是長眼睛的人都看的到,卻沒人把這事往造反方麵想,簡直是愚蠢啊。
不過這也不怪嚴坤,誰讓他沒學過屠龍術,不知道群眾基礎的重要性呢。
換成任何一個21世紀的華夏穿越者過來,哪怕是個初中生,都學過屠龍術。
為什麽造反,造反的基礎是什麽,怎麽造反才能成功,在造反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問題,這些屬於屠龍術最精華的知識,任何一個初中生要學習,都要強製性劃重點學習。
當然,這不是為了讓大家穿越後能夠更好的造反,而是為了應付考試。
但實際上,墨瑀認為這才是他上學時期,學到的最寶貴的知識。
要不是他穿越到墨家,可以種田攀科技,憋戰列艦,他絕對去投奔張角,把xx主義、xxx思想和xxx理論灌輸給張角,然後帶領廣大農民群掀翻這腐朽的封建社會。
不過現在嘛,有機會當皇帝,誰還會……嗯,是吧。
反正他看了那麽多三國小說,也沒有哪個主角跑去告訴張角,什麽是造反的正確姿勢。
又扯遠了,反正墨瑀在胡思亂想了半天之後,絕對先把蟲洞找出來,然後親自去大漢朝看看情況,再做決定。
三天過去了,這一天墨瑀終於接到了一個好消息。
有一艘墨家的戰艦,在正常巡邏的時候,突然消失了。
當接到這個消息之後,墨瑀已經肯定,在墨家祖地存在了一個蟲洞,隻不過這個蟲洞不是始終開啟的,反而是隔一段時間才開啟一次。
接下來就是等消息,等那艘戰艦迴來之後,就能夠確認蟲洞的位置了。
這一等又是一個星期,當一個星期之後,那艘突然消失的戰艦,再次出現在墨家祖地。
墨瑀接到消息之後,馬上讓那艘戰艦的艦長過來,跟他匯報這一個星期他們遇到的情況。
本來按照墨瑀的想法,直接派一艘戰艦進入蟲洞,利用戰艦定位蟲洞的位置就行了。
可奇怪的是,這個蟲洞好像並不是雙向的,或者說因為其他不明原因,導致從墨家這邊無法進入蟲洞。
反正墨家用上千艘戰艦在嚴家出現的位置來來迴迴的繞了幾百圈了,也沒有一艘戰艦進入蟲洞,所以墨瑀隻能安排人守在這裏進行研究。
對於前往大漢朝,墨瑀並不急,最起碼要先打探清楚大漢朝現在是個什麽情況再說。
所以墨瑀沒事的時候,就會找嚴坤來聊天,通過嚴坤來了解大漢朝的情況,在結合他腦海中的記憶,研究一下什麽時候登陸大漢朝這個舞台。
雖然墨瑀曆史學的不好,但關於三國的小說他卻看了不少。
最起碼他知道,大漢朝是被漢靈帝給玩廢的……額,也不能說完全是漢靈帝的問題,隻不過老劉家的人當皇帝都比較任性,漢靈帝尤為任性。
皇帝賣官這種事,就是漢靈帝起的頭。
但你說就是因為漢靈帝賣官導致大漢朝滅亡,那是胡扯。
人家當皇帝的憑權利賣官,怎麽就不行了。
反正大漢朝的滅亡是多方因素導致的,但最起碼在漢靈帝沒有掛之前,誰也不敢明說造反。
不對,張角造反了,但很快就打出gg。
沒辦法,別看漢朝內部都亂成一鍋粥了,但漢朝當時的實力絕對無敵。
不說漢朝的整體實力,就算是漢靈帝掛了之後,隨便拉出一方諸侯,還不是最強的那些諸侯,都能夠橫掃西域諸國,當時漢朝亂成那樣,周邊的國家也沒敢動。
至於五胡亂華,那都是後來華夏經過三國時期的戰亂,世家大族兼並土地嚴重導致國庫空虛,然後又趕上西晉的八王之亂,國力已經弱到不行了才發生的。
要是換成漢朝時期,隨便拉出一方諸侯,都能夠吊打這些國家。
扯遠了,那都是地球上的曆史。
在這個世界,大漢朝更是比墨瑀記憶中的漢朝強大無數倍,最起碼皇帝的權利也是大到沒邊了。
漢靈帝對於漢朝的掌控,就跟墨瑀對於墨家的掌控一樣,有著傳承核心的存在,他能夠掌控所有官員的生死。
所以那些世家宗族的族長隻要不想死,就沒人敢跟漢靈帝對著幹。
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漢靈帝整天什麽都不幹,不理政務,也不管國事,成天就想著吃喝玩樂。
皇帝不管事,下麵的人就為了權力開始爭鬥,宦官與大臣之間更的鬥的邪乎,人腦袋都快打成狗腦袋了。
在加上漢靈帝賣官,隻要有錢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夠當官,然後世家大族結黨營私、兼並生命星球,而被壓迫的老百姓落草為寇、占山為王,這就導致現在的大漢朝都亂的跟那什麽一樣了。
對於現在大漢朝內部錯綜複雜的勢力情況,墨瑀聽的腦殼疼。
最讓墨瑀崩潰的是,這個世界的時間線跟地球不一樣。
那些三國小說,都是按照公元多少多少年來寫的,比如說黃巾起義是公元184年。
但你要問黃巾起義是始皇曆多少年?漢朝建國後多少年?有幾個知道的。
這個世界沒有上帝,自然也就沒有上帝誕辰而出現的公元,也就沒有公元多少多少年。
現在是始皇曆4033,漢朝建朝後的3843年,年號是光和五十三年。
墨瑀唯一知道的是,曆史上黃巾起義是在光和七年,可是現在都已經是光和五十三年了,黃巾起義還沒有影子,這就讓人很崩潰了。
他想通過黃巾起義這個節點,來無縫銜接的打入大漢朝內部,可是他現在連黃巾起義什麽時候開始都不知道,那還搞個毛線啊。
雖然嚴坤說了,大漢朝各個地方都有太平道的信徒,是民間第一教派。
可是嚴坤卻從來沒聽說過太平道要造反,連一點風聲都沒有。
對此,墨瑀隻能眼界限製了嚴坤的想象力。
太平道這麽強大的民眾基礎,隻要是長眼睛的人都看的到,卻沒人把這事往造反方麵想,簡直是愚蠢啊。
不過這也不怪嚴坤,誰讓他沒學過屠龍術,不知道群眾基礎的重要性呢。
換成任何一個21世紀的華夏穿越者過來,哪怕是個初中生,都學過屠龍術。
為什麽造反,造反的基礎是什麽,怎麽造反才能成功,在造反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問題,這些屬於屠龍術最精華的知識,任何一個初中生要學習,都要強製性劃重點學習。
當然,這不是為了讓大家穿越後能夠更好的造反,而是為了應付考試。
但實際上,墨瑀認為這才是他上學時期,學到的最寶貴的知識。
要不是他穿越到墨家,可以種田攀科技,憋戰列艦,他絕對去投奔張角,把xx主義、xxx思想和xxx理論灌輸給張角,然後帶領廣大農民群掀翻這腐朽的封建社會。
不過現在嘛,有機會當皇帝,誰還會……嗯,是吧。
反正他看了那麽多三國小說,也沒有哪個主角跑去告訴張角,什麽是造反的正確姿勢。
又扯遠了,反正墨瑀在胡思亂想了半天之後,絕對先把蟲洞找出來,然後親自去大漢朝看看情況,再做決定。
三天過去了,這一天墨瑀終於接到了一個好消息。
有一艘墨家的戰艦,在正常巡邏的時候,突然消失了。
當接到這個消息之後,墨瑀已經肯定,在墨家祖地存在了一個蟲洞,隻不過這個蟲洞不是始終開啟的,反而是隔一段時間才開啟一次。
接下來就是等消息,等那艘戰艦迴來之後,就能夠確認蟲洞的位置了。
這一等又是一個星期,當一個星期之後,那艘突然消失的戰艦,再次出現在墨家祖地。
墨瑀接到消息之後,馬上讓那艘戰艦的艦長過來,跟他匯報這一個星期他們遇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