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沙皇的條件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作者:七年之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沙皇的迴答,斯特拉特福子爵其實並不感到意外,很符合他對俄國人的刻板印象,無知,貪婪,野蠻。
“您再考慮考慮?瓦拉幾亞的土地可是相當富庶,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片土地不會屬於奧地利帝國。”
斯特拉特福子爵說完還瞟了阿爾布雷希特大公一眼,前者的意思就是明示得到瓦拉幾亞會比得到摩爾達維亞更有利。
對地緣政治有著深刻理解的俄國高層,此時已經將矛頭對準了奧地利帝國,畢竟隻要奧地利帝國退出了對巴爾幹的爭奪,那麽俄國便能一家獨大。
按照這個邏輯,那麽哪怕俄國吃些虧,隻要奧地利帝國無法獲利,或者獲利較少就是俄國的優勢。
以鄰為壑雖被認為是一種短視行為,但事實上卻是千百年來絕大多數國家的選擇。
畢竟在很多時候造謠、打壓、抹黑競爭對手,要遠比提升自己來的更有效、更迅速。
此刻俄國的高層們也在盯著阿爾布雷希特,希望在他身上看出奧地利帝國對俄國的態度。
阿爾布雷希特隻是輕蔑一笑,他對於這種低端的離間計不感興趣,不過要不是在戰爭部曆練過一段時間他恐怕會壓不住火進而被人抓到把柄進而刻意解讀。
但此時的阿爾布雷希特隻是若無其事地看著這一切,弗蘭茨早就交代過如果俄國出爾反爾的話,退守瓦拉幾亞一切以防禦為主,善後的事情交給弗蘭茨。
近東保持現狀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並沒有什麽不好,但弗蘭茨也不會讓英國輕易獲得外交勝利,他們必須要出點血才行。
英國人這種用第三國的土地來挑起同盟間矛盾的把戲玩得非常熟練,隻不過尼古拉一世已經被弗蘭茨打了預防針,他此時腦子裏隻有君士坦丁堡。
“您聽不懂我的話嗎?戰爭是奧斯曼人挑起來的,我們要捍衛神聖同盟的尊嚴。
讓奧斯曼人退出歐洲,這就是我們的條件。”
(這裏的您其實一種貴族的說話習慣,與地位無關。)
此話一出氣得斯特拉特福子爵直翻白眼,他看向尼古拉一世,又看向一旁的阿爾布雷希特大公。
“奧地利帝國也默認了嗎?”
阿爾布雷希特依然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並沒有直接迴答,是或者不是。
這就讓斯特拉特福子爵感覺很難受,因為無論阿爾布雷希特說什麽,隻要開口,他就可以進行無數種解讀,甚至試探出奧地利帝國的意圖。
然而對方卻不接他這一招,斯特拉特福子爵也隻能感慨流年不利了。
這一次奧地利人在場,想要進一步勸說尼古拉一世已經是不可能了,此時隻能先退一步,還是怪自己太自信,以為可以一網全收。
“那麽再會,沙皇陛下。”
斯特拉特福子爵走後,尼古拉一世十分得意。
“阿爾布雷希特看到沒有,神聖同盟是牢不可破的!我一定會保障奧地利帝國的利益,我也相信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陛下想幫我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是的,沙皇陛下。我國是真心想與東羅馬帝國結為永世之盟,相互扶持,共同進退。”
這番話說的尼古拉一世心中暖暖的,他對於之前弗蘭茨在信中提到的永世之盟很感興趣,對於自己即將成為東羅馬皇帝這件事深信不疑。
“好!拿酒來!為神聖同盟偉大的未來幹杯!”
很快就有侍者端來斟滿葡萄酒的酒杯,分發給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幹杯!”
阿爾布雷希特立刻讓人把消息傳到瓦拉幾亞,再從瓦拉幾亞發電報給維也納。
“英國人開始行動了。”
維也納,霍夫堡宮。
不得不說英國人的行動真的迅速,明知打不過連試探都沒有直接選擇投降。
夠果斷,真是一點虧都不願意吃。
弗蘭茨仔細閱讀了從前線傳迴的最新消息,他可不相信英國人會放棄,不過是想換個更好的時機而已。
但弗蘭茨覺得英國人的機會隻會越來越少,奧地利帝國進攻南塞爾維亞的計劃幾乎不可能失敗。
奧斯曼人在處死了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之後塞爾維亞人早就成為了一盤散沙。
但也多虧了奧斯曼人處死了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否則弗蘭茨真怕這位梟雄借勢搞事。
無論是塞爾維亞倒向俄土任何一方,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都很麻煩。
南塞爾維亞地區地形複雜,交通不便,隻要塞爾維亞人鐵了心的搞事情,奧地利帝國的裝備和兵力優勢再大也無法短期內解決問題。
倒向俄國的話則會影響奧地利帝國之後的戰略部署,大大降低奧地利的迴旋餘地。
陸地上的戰爭弗蘭茨很放心,地中海內一片風平浪靜,根據最新情報,英國人的艦隊並沒有在馬耳他島等地多做停留,而是直接停靠在了伊斯坦布爾。
看起來英國似乎是打算信守承諾和奧地利海軍和平相處,不過弗蘭茨可不會掉以輕心。
一方麵是外交手段受挫之後英國人可能會改變策略,另一方麵則是出於對對手的尊重。
曆史上由於疏忽大意葬送好局的人可不少,更何況英國皇家海軍作為此時的海上霸主絕對值得奧地利海軍打起十二分精神。
此外弗蘭茨對於英國人並不信任,因為在他眼中一群海盜根本就不值得信任。
海盜講信用、愛自由、不畏強權、具有俠義精神,是民主製度的堅定擁護者.這些基本都是後世的美化。
全世界最推崇海盜文化的就是英國佬、維京人、倭寇,因為他們真的當過海盜,而且從中獲利頗豐。
美國人曾經也做過海盜,甚至還在一段時間內將海盜行為與愛國聯係在了一起。不過由於經濟的發展,他們很快就成了最反對海盜行為的國家之一。
海盜的目的無非是兩個,onepiece和allblue錯了,是生存和搞錢。在明白海盜的目的之後,對海盜們所謂的信用理解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海盜的信用大多數時候隻是一種保障自身利益的手段而已,並非原則或規則。
也就是說,隻要有機會,英國皇家海軍隨時會向奧地利帝國海軍發起進攻。
——
“您再考慮考慮?瓦拉幾亞的土地可是相當富庶,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片土地不會屬於奧地利帝國。”
斯特拉特福子爵說完還瞟了阿爾布雷希特大公一眼,前者的意思就是明示得到瓦拉幾亞會比得到摩爾達維亞更有利。
對地緣政治有著深刻理解的俄國高層,此時已經將矛頭對準了奧地利帝國,畢竟隻要奧地利帝國退出了對巴爾幹的爭奪,那麽俄國便能一家獨大。
按照這個邏輯,那麽哪怕俄國吃些虧,隻要奧地利帝國無法獲利,或者獲利較少就是俄國的優勢。
以鄰為壑雖被認為是一種短視行為,但事實上卻是千百年來絕大多數國家的選擇。
畢竟在很多時候造謠、打壓、抹黑競爭對手,要遠比提升自己來的更有效、更迅速。
此刻俄國的高層們也在盯著阿爾布雷希特,希望在他身上看出奧地利帝國對俄國的態度。
阿爾布雷希特隻是輕蔑一笑,他對於這種低端的離間計不感興趣,不過要不是在戰爭部曆練過一段時間他恐怕會壓不住火進而被人抓到把柄進而刻意解讀。
但此時的阿爾布雷希特隻是若無其事地看著這一切,弗蘭茨早就交代過如果俄國出爾反爾的話,退守瓦拉幾亞一切以防禦為主,善後的事情交給弗蘭茨。
近東保持現狀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並沒有什麽不好,但弗蘭茨也不會讓英國輕易獲得外交勝利,他們必須要出點血才行。
英國人這種用第三國的土地來挑起同盟間矛盾的把戲玩得非常熟練,隻不過尼古拉一世已經被弗蘭茨打了預防針,他此時腦子裏隻有君士坦丁堡。
“您聽不懂我的話嗎?戰爭是奧斯曼人挑起來的,我們要捍衛神聖同盟的尊嚴。
讓奧斯曼人退出歐洲,這就是我們的條件。”
(這裏的您其實一種貴族的說話習慣,與地位無關。)
此話一出氣得斯特拉特福子爵直翻白眼,他看向尼古拉一世,又看向一旁的阿爾布雷希特大公。
“奧地利帝國也默認了嗎?”
阿爾布雷希特依然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並沒有直接迴答,是或者不是。
這就讓斯特拉特福子爵感覺很難受,因為無論阿爾布雷希特說什麽,隻要開口,他就可以進行無數種解讀,甚至試探出奧地利帝國的意圖。
然而對方卻不接他這一招,斯特拉特福子爵也隻能感慨流年不利了。
這一次奧地利人在場,想要進一步勸說尼古拉一世已經是不可能了,此時隻能先退一步,還是怪自己太自信,以為可以一網全收。
“那麽再會,沙皇陛下。”
斯特拉特福子爵走後,尼古拉一世十分得意。
“阿爾布雷希特看到沒有,神聖同盟是牢不可破的!我一定會保障奧地利帝國的利益,我也相信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陛下想幫我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是的,沙皇陛下。我國是真心想與東羅馬帝國結為永世之盟,相互扶持,共同進退。”
這番話說的尼古拉一世心中暖暖的,他對於之前弗蘭茨在信中提到的永世之盟很感興趣,對於自己即將成為東羅馬皇帝這件事深信不疑。
“好!拿酒來!為神聖同盟偉大的未來幹杯!”
很快就有侍者端來斟滿葡萄酒的酒杯,分發給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幹杯!”
阿爾布雷希特立刻讓人把消息傳到瓦拉幾亞,再從瓦拉幾亞發電報給維也納。
“英國人開始行動了。”
維也納,霍夫堡宮。
不得不說英國人的行動真的迅速,明知打不過連試探都沒有直接選擇投降。
夠果斷,真是一點虧都不願意吃。
弗蘭茨仔細閱讀了從前線傳迴的最新消息,他可不相信英國人會放棄,不過是想換個更好的時機而已。
但弗蘭茨覺得英國人的機會隻會越來越少,奧地利帝國進攻南塞爾維亞的計劃幾乎不可能失敗。
奧斯曼人在處死了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之後塞爾維亞人早就成為了一盤散沙。
但也多虧了奧斯曼人處死了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否則弗蘭茨真怕這位梟雄借勢搞事。
無論是塞爾維亞倒向俄土任何一方,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都很麻煩。
南塞爾維亞地區地形複雜,交通不便,隻要塞爾維亞人鐵了心的搞事情,奧地利帝國的裝備和兵力優勢再大也無法短期內解決問題。
倒向俄國的話則會影響奧地利帝國之後的戰略部署,大大降低奧地利的迴旋餘地。
陸地上的戰爭弗蘭茨很放心,地中海內一片風平浪靜,根據最新情報,英國人的艦隊並沒有在馬耳他島等地多做停留,而是直接停靠在了伊斯坦布爾。
看起來英國似乎是打算信守承諾和奧地利海軍和平相處,不過弗蘭茨可不會掉以輕心。
一方麵是外交手段受挫之後英國人可能會改變策略,另一方麵則是出於對對手的尊重。
曆史上由於疏忽大意葬送好局的人可不少,更何況英國皇家海軍作為此時的海上霸主絕對值得奧地利海軍打起十二分精神。
此外弗蘭茨對於英國人並不信任,因為在他眼中一群海盜根本就不值得信任。
海盜講信用、愛自由、不畏強權、具有俠義精神,是民主製度的堅定擁護者.這些基本都是後世的美化。
全世界最推崇海盜文化的就是英國佬、維京人、倭寇,因為他們真的當過海盜,而且從中獲利頗豐。
美國人曾經也做過海盜,甚至還在一段時間內將海盜行為與愛國聯係在了一起。不過由於經濟的發展,他們很快就成了最反對海盜行為的國家之一。
海盜的目的無非是兩個,onepiece和allblue錯了,是生存和搞錢。在明白海盜的目的之後,對海盜們所謂的信用理解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海盜的信用大多數時候隻是一種保障自身利益的手段而已,並非原則或規則。
也就是說,隻要有機會,英國皇家海軍隨時會向奧地利帝國海軍發起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