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沙皇的倔強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作者:七年之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甘的是敵人、榮譽、夢想就在眼前,但一切都被一條小河溝給攔住了。
不安的是如果奧地利和希臘一路高歌猛進,而俄國卻在原地踏步,萬一自己的盟友和敵人先一步媾和了怎麽辦?
於是乎尼古拉一世召集了自己手下所有的將軍。
“複興第三羅馬帝國的機會就在眼前!俄羅斯帝國不該假他人之手,我們必須行動起來,將勝利牢牢握在手心!.”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之後尼古拉一世步入了正題。
“諸位對河對岸的奧斯曼人怎麽看?”
這對於俄軍的將領們來說是一道送命題,因為如果說對岸的奧斯曼人不堪一擊,那麽大概會被派上戰場。
但如果敢說對岸的奧斯曼人占據了優勢,或者說現在進攻奧斯曼人得不償失,那大概會被流放西伯利亞,畢竟敢在這個時候敗沙皇陛下的興致純粹是不想活了。
於是乎俄軍指揮部中陷入了詭異的沉默,毫無疑問沒人想做這個出頭鳥。
這讓尼古拉一世非常不爽,他也知道奧斯曼人據河而守占據著優勢,但現在他真的很急,他需要有人站出來,來承擔這個艱巨的任務。
然而俄國的精英們卻沒人理解沙皇的苦心,但尼古拉一世可不會這樣就輕易放棄。
“懦夫!愚蠢!你們這群沒有軍人榮譽感的家夥!明天太陽下山之前給我一套能拿下多布羅加的方案!”
說完尼古拉一世便氣哼哼地離開了,這下輪到那些俄國的將軍們苦惱了。
他們是真不願意這個時候去打奧斯曼人,先不說奧斯曼人占據了優勢地形,光是奧斯曼人修築的胸牆就讓他們頭疼。
在這個時代有胸牆和沒胸牆完全是兩個概念,而且奧斯曼人的兵力也不比俄軍少。
“該死的英國佬!一定是他們在奧斯曼人背後出謀劃策!”
“你能怎麽辦呢?別抱怨了,快想辦法吧。要不然我們也要去西伯利亞挖土豆了。”
“還能怎麽辦?多點進攻唄,還能這麽傻傻地衝過去?”
“多點進攻?說的輕鬆!誰願意去送死?”
俄軍的將領們都沉默了,他們雖然不用衝在第一線,但如果真領了一個送死的任務,那迴去大概會被人打黑槍。
打黑槍的並不是哪些底層士兵,而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軍官們,尤其是十二月革命之後,俄軍的高級將領對低級軍官都逐漸變得和藹可親起來了。
俄國的軍紀一直很差,尤其是一些低級軍官和士兵。
第二天,尼古拉一世收到了數份完整的進攻計劃。隻不過計劃都沒什麽新意,總結起來不過八個字“多段進攻,分散防禦”。
區別不過是選擇的地點不同而已,尼古拉一世最終挑了一份最順眼的進攻計劃。
“讓奧斯曼人知道我們的厲害!我等你們的好消息!”
“遵命,陛下。”
第三天,奧斯曼的哨兵像往日一樣巡邏發現了俄軍的異常立刻通報了奧爾馬帕夏。
奧爾馬帕夏很快就帶著軍官們抵達了前線,經過仔細的觀察,他們並沒有發現俄軍和平時有什麽不同。
俄國人隔一段時間就更換駐防的部隊,這一點奧斯曼人早就習慣了。
而且在奧地利人到來之後,奧爾馬帕夏就已經沿河布置了很多崗哨,一旦發現俄軍渡河就會立刻有消息傳來。
最主要的是多瑙河足夠寬闊,想要渡河隻能靠船或者浮橋,俄軍並沒有大規模造船的跡象。
而他們搜集到的船根本就不夠突破防線,再加上此時英國人取得了黑海的製海權,所以奧爾馬帕夏反而變得有恃無恐了。
第七日,一連多日無事發生,奧斯曼人也都習慣了俄國人的存在。
夜晚,幾個哨兵無聊地坐在篝火旁抽著水煙吃著烤饢。
“我們這樣不好吧?”
一個新來的年輕人說道。
“有什麽不好?有火烤,有煙抽還不好?”
一個老兵油子沒好氣地說道。
“可萬一”
“沒什麽可萬一的。這河麵上連一艘船都沒有,他們怎麽過來?遊過來嗎?這麽冷的天不凍死才怪!”
此時雖然已經進入春季,但是夜間河水依然冰冷刺骨,喝兩口都會打顫,別說在裏麵遊泳了。
新兵也安心地坐了下來烤火、抽煙.
水煙雖然沒有致幻效果,但是其中的毒素也能麻痹神經,讓人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午夜兩點,一把尖刀直刺入奧斯曼新兵的咽喉,汩汩的鮮血不斷流出,他的雙眼很快就失去了光澤。
剛剛上岸的俄軍先頭部隊隨意將屍體丟在火堆旁,徑直烤起火來。
“白癡,先換衣服再烤火。”
“還剩下多少人?”
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問道。
“8個。”
“快點換衣服,發信號讓後麵的兄弟渡河。”
“是”
一夜之間奧爾馬帕夏在前線布置的多個哨卡被攻破,數千俄軍已經在不同的位置登陸正在搭建浮橋。
從睡夢中被叫醒的奧爾馬帕夏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直接推翻眼前的沙盤。
“這根本不可能!俄國是飛過來的嗎?”
“也許俄國是使用了熱氣球”
一名參謀小聲說道。
“那他們怎麽不飛到這裏來給你一槍!”
奧爾馬帕夏一腳將那名小聲說話的參謀踹翻在地,但他心中也越發沒底,畢竟如果俄國人可以坐熱氣球偷襲哨卡,又何嚐不能偷襲他的總部呢?
“從今天晚上開始守衛加倍!不!加三倍!”
奧爾馬帕夏對著警衛吼道。
“遵命!”
“艾哈邁德·伊爾馬茲!你現在立刻帶人奪迴灘頭陣地給我把所有的俄國人都趕迴去!”
“遵命!”
艾哈邁德·伊爾馬茲早就想會會這些俄國人了,他和很多年輕的奧斯曼新軍軍官一樣並不覺得俄國人有什麽了不起。
之前的那些失敗完全是舊官僚們無能,這一次他就要為奧斯曼新軍正名。
然而艾哈邁德·伊爾馬茲很快就發現了眼前的俄國人和那些造反的保加利亞人完全不同,頑強的超乎想象。
不過真正讓他最頭疼的卻是漏洞太多,手中的兵力完全不夠用。
艾哈邁德·伊爾馬茲隻能不斷地迴去搬救兵,直到第十天俄軍主力從瓦拉幾亞方向開始了正麵進攻。
不安的是如果奧地利和希臘一路高歌猛進,而俄國卻在原地踏步,萬一自己的盟友和敵人先一步媾和了怎麽辦?
於是乎尼古拉一世召集了自己手下所有的將軍。
“複興第三羅馬帝國的機會就在眼前!俄羅斯帝國不該假他人之手,我們必須行動起來,將勝利牢牢握在手心!.”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之後尼古拉一世步入了正題。
“諸位對河對岸的奧斯曼人怎麽看?”
這對於俄軍的將領們來說是一道送命題,因為如果說對岸的奧斯曼人不堪一擊,那麽大概會被派上戰場。
但如果敢說對岸的奧斯曼人占據了優勢,或者說現在進攻奧斯曼人得不償失,那大概會被流放西伯利亞,畢竟敢在這個時候敗沙皇陛下的興致純粹是不想活了。
於是乎俄軍指揮部中陷入了詭異的沉默,毫無疑問沒人想做這個出頭鳥。
這讓尼古拉一世非常不爽,他也知道奧斯曼人據河而守占據著優勢,但現在他真的很急,他需要有人站出來,來承擔這個艱巨的任務。
然而俄國的精英們卻沒人理解沙皇的苦心,但尼古拉一世可不會這樣就輕易放棄。
“懦夫!愚蠢!你們這群沒有軍人榮譽感的家夥!明天太陽下山之前給我一套能拿下多布羅加的方案!”
說完尼古拉一世便氣哼哼地離開了,這下輪到那些俄國的將軍們苦惱了。
他們是真不願意這個時候去打奧斯曼人,先不說奧斯曼人占據了優勢地形,光是奧斯曼人修築的胸牆就讓他們頭疼。
在這個時代有胸牆和沒胸牆完全是兩個概念,而且奧斯曼人的兵力也不比俄軍少。
“該死的英國佬!一定是他們在奧斯曼人背後出謀劃策!”
“你能怎麽辦呢?別抱怨了,快想辦法吧。要不然我們也要去西伯利亞挖土豆了。”
“還能怎麽辦?多點進攻唄,還能這麽傻傻地衝過去?”
“多點進攻?說的輕鬆!誰願意去送死?”
俄軍的將領們都沉默了,他們雖然不用衝在第一線,但如果真領了一個送死的任務,那迴去大概會被人打黑槍。
打黑槍的並不是哪些底層士兵,而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軍官們,尤其是十二月革命之後,俄軍的高級將領對低級軍官都逐漸變得和藹可親起來了。
俄國的軍紀一直很差,尤其是一些低級軍官和士兵。
第二天,尼古拉一世收到了數份完整的進攻計劃。隻不過計劃都沒什麽新意,總結起來不過八個字“多段進攻,分散防禦”。
區別不過是選擇的地點不同而已,尼古拉一世最終挑了一份最順眼的進攻計劃。
“讓奧斯曼人知道我們的厲害!我等你們的好消息!”
“遵命,陛下。”
第三天,奧斯曼的哨兵像往日一樣巡邏發現了俄軍的異常立刻通報了奧爾馬帕夏。
奧爾馬帕夏很快就帶著軍官們抵達了前線,經過仔細的觀察,他們並沒有發現俄軍和平時有什麽不同。
俄國人隔一段時間就更換駐防的部隊,這一點奧斯曼人早就習慣了。
而且在奧地利人到來之後,奧爾馬帕夏就已經沿河布置了很多崗哨,一旦發現俄軍渡河就會立刻有消息傳來。
最主要的是多瑙河足夠寬闊,想要渡河隻能靠船或者浮橋,俄軍並沒有大規模造船的跡象。
而他們搜集到的船根本就不夠突破防線,再加上此時英國人取得了黑海的製海權,所以奧爾馬帕夏反而變得有恃無恐了。
第七日,一連多日無事發生,奧斯曼人也都習慣了俄國人的存在。
夜晚,幾個哨兵無聊地坐在篝火旁抽著水煙吃著烤饢。
“我們這樣不好吧?”
一個新來的年輕人說道。
“有什麽不好?有火烤,有煙抽還不好?”
一個老兵油子沒好氣地說道。
“可萬一”
“沒什麽可萬一的。這河麵上連一艘船都沒有,他們怎麽過來?遊過來嗎?這麽冷的天不凍死才怪!”
此時雖然已經進入春季,但是夜間河水依然冰冷刺骨,喝兩口都會打顫,別說在裏麵遊泳了。
新兵也安心地坐了下來烤火、抽煙.
水煙雖然沒有致幻效果,但是其中的毒素也能麻痹神經,讓人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午夜兩點,一把尖刀直刺入奧斯曼新兵的咽喉,汩汩的鮮血不斷流出,他的雙眼很快就失去了光澤。
剛剛上岸的俄軍先頭部隊隨意將屍體丟在火堆旁,徑直烤起火來。
“白癡,先換衣服再烤火。”
“還剩下多少人?”
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問道。
“8個。”
“快點換衣服,發信號讓後麵的兄弟渡河。”
“是”
一夜之間奧爾馬帕夏在前線布置的多個哨卡被攻破,數千俄軍已經在不同的位置登陸正在搭建浮橋。
從睡夢中被叫醒的奧爾馬帕夏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直接推翻眼前的沙盤。
“這根本不可能!俄國是飛過來的嗎?”
“也許俄國是使用了熱氣球”
一名參謀小聲說道。
“那他們怎麽不飛到這裏來給你一槍!”
奧爾馬帕夏一腳將那名小聲說話的參謀踹翻在地,但他心中也越發沒底,畢竟如果俄國人可以坐熱氣球偷襲哨卡,又何嚐不能偷襲他的總部呢?
“從今天晚上開始守衛加倍!不!加三倍!”
奧爾馬帕夏對著警衛吼道。
“遵命!”
“艾哈邁德·伊爾馬茲!你現在立刻帶人奪迴灘頭陣地給我把所有的俄國人都趕迴去!”
“遵命!”
艾哈邁德·伊爾馬茲早就想會會這些俄國人了,他和很多年輕的奧斯曼新軍軍官一樣並不覺得俄國人有什麽了不起。
之前的那些失敗完全是舊官僚們無能,這一次他就要為奧斯曼新軍正名。
然而艾哈邁德·伊爾馬茲很快就發現了眼前的俄國人和那些造反的保加利亞人完全不同,頑強的超乎想象。
不過真正讓他最頭疼的卻是漏洞太多,手中的兵力完全不夠用。
艾哈邁德·伊爾馬茲隻能不斷地迴去搬救兵,直到第十天俄軍主力從瓦拉幾亞方向開始了正麵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