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知識稅》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作者:七年之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比神聖同盟一方,英土聯軍的情況則是要慘得多。
尤其是奧斯曼帝國的損失已經到了一種十分誇張的地步,重金組建的二十萬新軍損失了四分之一。
地方上的雜牌武裝和臨時招募的動員兵損失更是巨大,根據奧斯曼帝國各地方各部隊的不完全統計傷亡加上失蹤人數可能已經超過了三十萬人。
人數都統計不出來,統計物資損失就更是天方夜譚。
二三十萬的傷亡哪怕是俄國都有些受不了,但落後麻木也有落後麻木的好處,雖然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人心惶惶,但亞洲部分卻依然是平靜如常。
這場慘敗大大加強了奧斯曼帝國高層想要遷都的意願,謝夫凱芙紮太後甚至打算先把穆拉德五世送出伊斯坦布爾。
不過英國人肯定是不可能答應的,奧斯曼人必須頂住,否則之前他們的努力就全白忙活了。
這一場慘敗英國方麵也不好受,雖然戰場上拉格倫男爵的戰馬由於受驚將其從馬上摔下導致其脊背受傷被認為是此次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
但不管怎麽說此時紅杉軍損失了一萬多人,一百多門大炮卻是真的。
其實還有不少是英國最新研製剛剛投入戰場的型號,這些火炮太笨重英軍逃跑的時候又太匆忙來不及銷毀,再加上降兵和帶路黨導致這些火炮最後全都落入了奧地利帝國手中。
此時英土聯軍已經被趕進了保加利亞南部的群山之中,本來以為神聖同盟軍會乘勝追擊,但根據英軍參謀們多日來的觀察。
現在輪到神聖同盟軍被動了,俄奧兩國的軍隊隻能守住一些主要城市,甚至不得不組織民兵在邊境地區巡邏。
毫無疑問神聖同盟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他們缺乏在軍事上繼續擴大戰果的能力。
基於這個判斷約翰·羅素決定重啟談判,一麵讓喬治·維利爾斯帶人再次前往聖彼得堡,另一麵讓斯特拉特福子爵穩住奧斯曼帝國。
斯特拉特福子爵算是奧斯曼人的老朋友了,謝夫凱芙紮太後對這個英國人也很熟悉,雙方在一番虛與委蛇之後算是達成了一致意見——和談。
其實謝夫凱芙紮太後此時對英國人已經沒有那麽迷信,如果英國人真能說服神聖同盟坐到談判桌前,那她自然願意。
這樣擔驚受怕的日子謝夫凱芙紮太後可不想過了,不過她也清楚奧斯曼朝堂那些鼠目寸光的大臣們說的並不能全信。
說什麽俄國人隻要奪取了伊斯坦布爾之後就不會再侵略奧斯曼帝國,謝夫凱芙紮太後可不會相信這種鬼話。
俄國人的貪婪有目共睹,隻要奧斯曼帝國沒被吃幹抹淨俄國人就不可能放棄,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但放棄歐洲的領土確實能減少奧斯曼帝國的國土防禦壓力,而且黑海海峽也可以作為天然屏障用來防禦俄國人。
謝夫凱芙紮太後自己還有點小心思,她希望可以通過英國人來製衡俄國人,畢竟那所謂的黑海海峽對英國來說是如此的重要。
當然謝夫凱芙紮太後也聽到了一些風聲,這一次奧斯曼軍之所以損失慘重完全是拜英軍所賜。
英國人用奧斯曼人當炮灰,在撤退的時候讓奧斯曼人斷後
其實這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英國人確實沒把奧斯曼人當人。至於逃跑的時候,跑的慢的自然就成了前排,訓練有素的紅衫軍把一盤散沙的奧斯曼人丟給奧地利人似乎也無可厚非.
一場空前的大敗對於英國來說卻並非沒有好處,英國國會終於正式通過了《1850年陸軍擴軍法案》。
“至少未來的英國將會更加偉大。”
約翰·羅素從未想過當一個首相居然會這麽累,他奮鬥了這麽多年並不是為了在白廳中整天愁眉苦臉的。
然而現在的局勢讓約翰·羅素根本沒有機會享受權力帶來的樂趣,隻有沉重的負擔。
尤其是那些報紙和評論家整天都在散布反戰言論,他們的屁股完全坐歪了,怎麽能坐到神聖同盟一方?
約翰·羅素對此的做法非常有英國特色,在他眼中打壓、禁止那是專製帝國才會使用的手段,英國紳士的做法要文明的多。
那就是加稅通過提升印花稅使報紙漲價,隻要人們買不起報紙,那報紙必然就不再具有影響力了。
其實曆史上英國人就這麽幹過,他們在麵對民情洶洶的輿論攻勢時直接出台了《知識稅》。
沒錯,獲取知識是要上稅的。當時的大英稅務局又被曆史愛好者們戲稱為大不列顛智商總局,無分中外後世之人都為當年英國人的驚世智慧所深深折服。
看來稅收這塊還是英國佬玩的明白,畢竟近些年智商稅、知識付費才逐漸在東方流行起來,而英國佬從三四百年前就已經開始征收了。
英國國會立刻通過了《知識稅修正案》,一方麵增加財政收入,另一方麵又達到了控製輿論的目的,真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舉措後來會被人反複利用,並無限放大。無數的報社、出版商因此破產,新聞業的發展甚至都受到阻礙。
然而此時那些報紙卻變得愈加瘋狂,一方麵是出於對英國政府的不滿和行業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麵則是背後有弗蘭茨這個大金主在。
資本發達的國家就是有一個好處,隻要錢到位,什麽事情都有人肯幹。而且那些報社的老板也不是傻子,他們才不會老老實實把錢送給英國政府交罰金呢。
想要逃過《知識稅》有的是辦法,他們隻將報紙印上百十份便直接下班來應付英國政府的檢查。
然後偷偷將報紙交到小印刷廠的黑作坊裏,這些黑作坊可不管那麽多,來什麽印什麽。
之後在倫敦大街上找些乞兒當賣報童就更容易了.
“號外!號外!號外!拉格倫男爵上了奧斯曼寡婦的床,意外失足導致半身不遂!
英國陸軍用納稅人的錢欺辱自由、善良的奧斯曼人,神聖同盟出於公義被迫應戰!”
“先生,您要來一份嗎?”
“這麽炸裂,再貴也得來一份。多少錢。”
“半個便士。”
尤其是奧斯曼帝國的損失已經到了一種十分誇張的地步,重金組建的二十萬新軍損失了四分之一。
地方上的雜牌武裝和臨時招募的動員兵損失更是巨大,根據奧斯曼帝國各地方各部隊的不完全統計傷亡加上失蹤人數可能已經超過了三十萬人。
人數都統計不出來,統計物資損失就更是天方夜譚。
二三十萬的傷亡哪怕是俄國都有些受不了,但落後麻木也有落後麻木的好處,雖然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人心惶惶,但亞洲部分卻依然是平靜如常。
這場慘敗大大加強了奧斯曼帝國高層想要遷都的意願,謝夫凱芙紮太後甚至打算先把穆拉德五世送出伊斯坦布爾。
不過英國人肯定是不可能答應的,奧斯曼人必須頂住,否則之前他們的努力就全白忙活了。
這一場慘敗英國方麵也不好受,雖然戰場上拉格倫男爵的戰馬由於受驚將其從馬上摔下導致其脊背受傷被認為是此次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
但不管怎麽說此時紅杉軍損失了一萬多人,一百多門大炮卻是真的。
其實還有不少是英國最新研製剛剛投入戰場的型號,這些火炮太笨重英軍逃跑的時候又太匆忙來不及銷毀,再加上降兵和帶路黨導致這些火炮最後全都落入了奧地利帝國手中。
此時英土聯軍已經被趕進了保加利亞南部的群山之中,本來以為神聖同盟軍會乘勝追擊,但根據英軍參謀們多日來的觀察。
現在輪到神聖同盟軍被動了,俄奧兩國的軍隊隻能守住一些主要城市,甚至不得不組織民兵在邊境地區巡邏。
毫無疑問神聖同盟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他們缺乏在軍事上繼續擴大戰果的能力。
基於這個判斷約翰·羅素決定重啟談判,一麵讓喬治·維利爾斯帶人再次前往聖彼得堡,另一麵讓斯特拉特福子爵穩住奧斯曼帝國。
斯特拉特福子爵算是奧斯曼人的老朋友了,謝夫凱芙紮太後對這個英國人也很熟悉,雙方在一番虛與委蛇之後算是達成了一致意見——和談。
其實謝夫凱芙紮太後此時對英國人已經沒有那麽迷信,如果英國人真能說服神聖同盟坐到談判桌前,那她自然願意。
這樣擔驚受怕的日子謝夫凱芙紮太後可不想過了,不過她也清楚奧斯曼朝堂那些鼠目寸光的大臣們說的並不能全信。
說什麽俄國人隻要奪取了伊斯坦布爾之後就不會再侵略奧斯曼帝國,謝夫凱芙紮太後可不會相信這種鬼話。
俄國人的貪婪有目共睹,隻要奧斯曼帝國沒被吃幹抹淨俄國人就不可能放棄,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但放棄歐洲的領土確實能減少奧斯曼帝國的國土防禦壓力,而且黑海海峽也可以作為天然屏障用來防禦俄國人。
謝夫凱芙紮太後自己還有點小心思,她希望可以通過英國人來製衡俄國人,畢竟那所謂的黑海海峽對英國來說是如此的重要。
當然謝夫凱芙紮太後也聽到了一些風聲,這一次奧斯曼軍之所以損失慘重完全是拜英軍所賜。
英國人用奧斯曼人當炮灰,在撤退的時候讓奧斯曼人斷後
其實這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英國人確實沒把奧斯曼人當人。至於逃跑的時候,跑的慢的自然就成了前排,訓練有素的紅衫軍把一盤散沙的奧斯曼人丟給奧地利人似乎也無可厚非.
一場空前的大敗對於英國來說卻並非沒有好處,英國國會終於正式通過了《1850年陸軍擴軍法案》。
“至少未來的英國將會更加偉大。”
約翰·羅素從未想過當一個首相居然會這麽累,他奮鬥了這麽多年並不是為了在白廳中整天愁眉苦臉的。
然而現在的局勢讓約翰·羅素根本沒有機會享受權力帶來的樂趣,隻有沉重的負擔。
尤其是那些報紙和評論家整天都在散布反戰言論,他們的屁股完全坐歪了,怎麽能坐到神聖同盟一方?
約翰·羅素對此的做法非常有英國特色,在他眼中打壓、禁止那是專製帝國才會使用的手段,英國紳士的做法要文明的多。
那就是加稅通過提升印花稅使報紙漲價,隻要人們買不起報紙,那報紙必然就不再具有影響力了。
其實曆史上英國人就這麽幹過,他們在麵對民情洶洶的輿論攻勢時直接出台了《知識稅》。
沒錯,獲取知識是要上稅的。當時的大英稅務局又被曆史愛好者們戲稱為大不列顛智商總局,無分中外後世之人都為當年英國人的驚世智慧所深深折服。
看來稅收這塊還是英國佬玩的明白,畢竟近些年智商稅、知識付費才逐漸在東方流行起來,而英國佬從三四百年前就已經開始征收了。
英國國會立刻通過了《知識稅修正案》,一方麵增加財政收入,另一方麵又達到了控製輿論的目的,真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舉措後來會被人反複利用,並無限放大。無數的報社、出版商因此破產,新聞業的發展甚至都受到阻礙。
然而此時那些報紙卻變得愈加瘋狂,一方麵是出於對英國政府的不滿和行業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麵則是背後有弗蘭茨這個大金主在。
資本發達的國家就是有一個好處,隻要錢到位,什麽事情都有人肯幹。而且那些報社的老板也不是傻子,他們才不會老老實實把錢送給英國政府交罰金呢。
想要逃過《知識稅》有的是辦法,他們隻將報紙印上百十份便直接下班來應付英國政府的檢查。
然後偷偷將報紙交到小印刷廠的黑作坊裏,這些黑作坊可不管那麽多,來什麽印什麽。
之後在倫敦大街上找些乞兒當賣報童就更容易了.
“號外!號外!號外!拉格倫男爵上了奧斯曼寡婦的床,意外失足導致半身不遂!
英國陸軍用納稅人的錢欺辱自由、善良的奧斯曼人,神聖同盟出於公義被迫應戰!”
“先生,您要來一份嗎?”
“這麽炸裂,再貴也得來一份。多少錢。”
“半個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