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康斯坦察條約》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作者:七年之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得不說,俄國人的談判水平是真的低。每次一上來就會先暴露自己的底線,這在奧地利帝國是完全無法想象的低級失誤。
如果弗蘭茨在,他一定會同意英國人的停戰協定,年頭越長越好,這樣弗蘭茨才有足夠的時間解決內部的問題。
隻不過英國人早就發現弗蘭茨不好對付,所以便繞過奧地利帝國直接和俄國對話。
除此之外一方麵俄國是戰爭的發起國,以及表麵上神聖同盟的老大,另一方麵也是為分化瓦解神聖同盟,讓俄、奧、希三國互相猜疑。
這一次尼古拉一世放棄了在聖彼得堡舉行和會,因為之前那場失敗的和會,以及英土同盟的反複讓他感覺自己被耍了。
這一次他決定就在多布羅加的康斯坦察舉行和會,而且英國人用過的手段俄國也一樣可以用。
尼古拉一世趁著雙方談判的機會緊急向保加利亞增兵,一方麵是怕英國人故技重施,另一方麵則是想碰碰運氣,萬一英土同盟大意了呢。
除此之外,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力量也確實太過薄弱,更有俄國高官向沙皇匯報了奧地利人的所作所為。
訓練民兵幫助巡邏和保衛地方,這似乎很合理。但是奧地利軍隊的一些行為難免會讓人覺得是在收買人心,或是在和俄國爭奪影響力。
沙皇選定的和會地點各方都不好拒絕,英土是戰敗國,奧地利帝國的影響力已經過大,而希臘則是完全沒有這個實力。
於是乎各方的外交官齊聚康斯坦察,這座黑海沿岸的小城瞬間成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關注的焦點。
然而一個一年前還隻有五千人口的小城,在經曆了將近一年的戰火之後又怎麽可能還能入得了各國外交官的法眼呢?
泥濘的道路,肮髒的旅店,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那個被英國轟擊過的殘破棧橋。
再加上這裏曾經作為俄軍傷兵的主要聚集地,那種揮之不去的破敗之氣讓人感到厭惡。
由於基礎設施的簡陋,各國使團成員隻能住進臨時騰出的簡陋酒店之中。地方雖然簡陋,但是東西可不廉價。
由於物產貧瘠,再加上戰亂的影響,所有物資隻能從海外運來成本相當高,更是有奸商作祟。
此時康斯坦察的物價甚至比聖彼得堡還要高,這讓各國使團普遍感到不滿,尤其是英國使團甚至覺得這就是在敲詐。
但最倒黴的還得屬奧地利帝國的外交大臣皮勒斯多福伯爵,老人家一把年紀又久居內陸,結果到了康斯坦察之後就水土不服,一直上吐下瀉又感染了傷寒,好不容易堅持到和會結束之後便一命嗚唿了。
皮勒斯多福伯爵在日記中寫道。
“我這輩子吃過最大的苦就是參加了聖彼得堡和康斯坦察的和會。”
雖說老人家隻是感慨了一下,但是影響卻不小。畢竟通常來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很多人對皮勒斯多福伯爵的自傳沒什麽印象,但卻是對這句話記憶猶新。
因為之後很多年裏皮勒斯多福伯爵的這句話被各方勢力拿來反複應用,用來攻擊俄國。
雖說其中頗多波折,但是和會本身還是非常成功的。畢竟各國都不想打下去了,而且神聖同盟軍已經占領了保加利亞。
這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卻不完全是件壞事,畢竟相比保加利亞的平原東魯米利亞的群山要更容易防守。
在此時奧斯曼的高層已經沒人在乎保加利亞那點稅收了,對於他們來說恨不得用群山把自己和俄國人隔開。
事實上在舍棄掉保加利亞和西色雷斯之後,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是兩麵靠山,剩下的兩麵臨海,在有製海權的情況下絕對算得上是固若金湯。
對英國人來說盡量保持奧斯曼帝國完整這個目標雖然無法實現,但保住了黑海海峽,最起碼保住了自己的底線。
而且對於喬治·維利爾斯,或者說對整個輝格黨來說,結束這場戰爭才是最重要的。
國內的政治、經濟局勢都已經不再允許他們將戰爭繼續下去了,王室、民眾,還有那些議員沒人支持再打下去。
在此時英國政客眼中政治不過是一門特殊的生意,他們要的是權勢,要的是支持度。
在沒有國內支持,又沒有眼前利益的情況下,他們是不可能堅持戰爭這個選項的。
至於神聖同盟一方,俄國人已經與英國人簽訂了秘密協議,再加上國內的一片混亂,尼古拉一世也想將戰利品早點落袋為安。
奧地利帝國方麵,從上到下就沒人想幫俄國人打工。如果不是弗蘭茨堅持參戰,恐怕奧地利帝國連一兵一卒都不會送到巴爾幹去。
不過此時弗蘭茨是堅定的和平主義者,奧地利帝國一方甚至還希望能將停戰時間延長。
希臘方麵,奧托一世本人可能是此時唯一還想繼續戰爭的君主,他很想等神聖同盟和英土聯盟打的兩敗俱傷之後,來一波偷襲君士坦丁堡。
隻不過奧托一世能撐得下去,希臘王國卻是撐不住了。希臘王國太窮,人們甚至連戰爭稅都交不起。
大希臘帝國的夢想再光榮再偉大,民眾還是要吃飯的,購買武器、物資都是要錢的。
戰爭剛剛打了幾個月,希臘王國的國庫就成了一個空殼子,甚至還欠下了上千萬弗羅林的債務。
最終1850年6月17日,《康斯坦察條約》簽訂。
1、奧斯曼帝國放棄對多瑙河兩公國即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宗主權,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將成為兩公國的合法君主。
2、奧斯曼帝國承認俄國吞並東波斯尼亞、南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多布羅加,以及瓦爾達爾河以東地區。
(瓦爾達爾河是馬其頓的東西分界線。)
3、希臘王國獲得西色雷斯,以及馬其頓地區瓦爾達爾河以西的土地。
4、奧斯曼帝國需向神聖同盟賠償總計十億盧布(大概是鴉片戰爭賠償的4.6倍),其中俄國5億、奧地利帝國4.5億、希臘0.5億。
賠償將在停戰協議結束之後開始施行,如果期間神聖同盟國家違反停戰協議,則賠償協議作廢。
5、英土同盟與神聖同盟從1850年6月17日起,停戰五年。
如果弗蘭茨在,他一定會同意英國人的停戰協定,年頭越長越好,這樣弗蘭茨才有足夠的時間解決內部的問題。
隻不過英國人早就發現弗蘭茨不好對付,所以便繞過奧地利帝國直接和俄國對話。
除此之外一方麵俄國是戰爭的發起國,以及表麵上神聖同盟的老大,另一方麵也是為分化瓦解神聖同盟,讓俄、奧、希三國互相猜疑。
這一次尼古拉一世放棄了在聖彼得堡舉行和會,因為之前那場失敗的和會,以及英土同盟的反複讓他感覺自己被耍了。
這一次他決定就在多布羅加的康斯坦察舉行和會,而且英國人用過的手段俄國也一樣可以用。
尼古拉一世趁著雙方談判的機會緊急向保加利亞增兵,一方麵是怕英國人故技重施,另一方麵則是想碰碰運氣,萬一英土同盟大意了呢。
除此之外,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力量也確實太過薄弱,更有俄國高官向沙皇匯報了奧地利人的所作所為。
訓練民兵幫助巡邏和保衛地方,這似乎很合理。但是奧地利軍隊的一些行為難免會讓人覺得是在收買人心,或是在和俄國爭奪影響力。
沙皇選定的和會地點各方都不好拒絕,英土是戰敗國,奧地利帝國的影響力已經過大,而希臘則是完全沒有這個實力。
於是乎各方的外交官齊聚康斯坦察,這座黑海沿岸的小城瞬間成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關注的焦點。
然而一個一年前還隻有五千人口的小城,在經曆了將近一年的戰火之後又怎麽可能還能入得了各國外交官的法眼呢?
泥濘的道路,肮髒的旅店,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那個被英國轟擊過的殘破棧橋。
再加上這裏曾經作為俄軍傷兵的主要聚集地,那種揮之不去的破敗之氣讓人感到厭惡。
由於基礎設施的簡陋,各國使團成員隻能住進臨時騰出的簡陋酒店之中。地方雖然簡陋,但是東西可不廉價。
由於物產貧瘠,再加上戰亂的影響,所有物資隻能從海外運來成本相當高,更是有奸商作祟。
此時康斯坦察的物價甚至比聖彼得堡還要高,這讓各國使團普遍感到不滿,尤其是英國使團甚至覺得這就是在敲詐。
但最倒黴的還得屬奧地利帝國的外交大臣皮勒斯多福伯爵,老人家一把年紀又久居內陸,結果到了康斯坦察之後就水土不服,一直上吐下瀉又感染了傷寒,好不容易堅持到和會結束之後便一命嗚唿了。
皮勒斯多福伯爵在日記中寫道。
“我這輩子吃過最大的苦就是參加了聖彼得堡和康斯坦察的和會。”
雖說老人家隻是感慨了一下,但是影響卻不小。畢竟通常來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很多人對皮勒斯多福伯爵的自傳沒什麽印象,但卻是對這句話記憶猶新。
因為之後很多年裏皮勒斯多福伯爵的這句話被各方勢力拿來反複應用,用來攻擊俄國。
雖說其中頗多波折,但是和會本身還是非常成功的。畢竟各國都不想打下去了,而且神聖同盟軍已經占領了保加利亞。
這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卻不完全是件壞事,畢竟相比保加利亞的平原東魯米利亞的群山要更容易防守。
在此時奧斯曼的高層已經沒人在乎保加利亞那點稅收了,對於他們來說恨不得用群山把自己和俄國人隔開。
事實上在舍棄掉保加利亞和西色雷斯之後,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是兩麵靠山,剩下的兩麵臨海,在有製海權的情況下絕對算得上是固若金湯。
對英國人來說盡量保持奧斯曼帝國完整這個目標雖然無法實現,但保住了黑海海峽,最起碼保住了自己的底線。
而且對於喬治·維利爾斯,或者說對整個輝格黨來說,結束這場戰爭才是最重要的。
國內的政治、經濟局勢都已經不再允許他們將戰爭繼續下去了,王室、民眾,還有那些議員沒人支持再打下去。
在此時英國政客眼中政治不過是一門特殊的生意,他們要的是權勢,要的是支持度。
在沒有國內支持,又沒有眼前利益的情況下,他們是不可能堅持戰爭這個選項的。
至於神聖同盟一方,俄國人已經與英國人簽訂了秘密協議,再加上國內的一片混亂,尼古拉一世也想將戰利品早點落袋為安。
奧地利帝國方麵,從上到下就沒人想幫俄國人打工。如果不是弗蘭茨堅持參戰,恐怕奧地利帝國連一兵一卒都不會送到巴爾幹去。
不過此時弗蘭茨是堅定的和平主義者,奧地利帝國一方甚至還希望能將停戰時間延長。
希臘方麵,奧托一世本人可能是此時唯一還想繼續戰爭的君主,他很想等神聖同盟和英土聯盟打的兩敗俱傷之後,來一波偷襲君士坦丁堡。
隻不過奧托一世能撐得下去,希臘王國卻是撐不住了。希臘王國太窮,人們甚至連戰爭稅都交不起。
大希臘帝國的夢想再光榮再偉大,民眾還是要吃飯的,購買武器、物資都是要錢的。
戰爭剛剛打了幾個月,希臘王國的國庫就成了一個空殼子,甚至還欠下了上千萬弗羅林的債務。
最終1850年6月17日,《康斯坦察條約》簽訂。
1、奧斯曼帝國放棄對多瑙河兩公國即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宗主權,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將成為兩公國的合法君主。
2、奧斯曼帝國承認俄國吞並東波斯尼亞、南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多布羅加,以及瓦爾達爾河以東地區。
(瓦爾達爾河是馬其頓的東西分界線。)
3、希臘王國獲得西色雷斯,以及馬其頓地區瓦爾達爾河以西的土地。
4、奧斯曼帝國需向神聖同盟賠償總計十億盧布(大概是鴉片戰爭賠償的4.6倍),其中俄國5億、奧地利帝國4.5億、希臘0.5億。
賠償將在停戰協議結束之後開始施行,如果期間神聖同盟國家違反停戰協議,則賠償協議作廢。
5、英土同盟與神聖同盟從1850年6月17日起,停戰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