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通貨膨脹,定期存款有一段時間存錢是保值的,利息會隨著通脹上浮,就是國家按照通脹率進行補貼,那會兒的宣傳口號是,存二千元二十四年就是二十二萬,並且把這個寫到了存單上。當時有不少人是這麽存的,不過後來都沒拿到,說是有了新規定,最長儲期隻能是八年。
事實告訴我們,對能出具“規定”和“新規定”的地方,別報太大幻想,二十二萬變成八千四不算什麽大事。(唉,老寧難道能和你們說,我家就有一張這樣的存單嗎?)
小偉說:“這點事我值當哄你嗎?過幾年你看吧。”
小劉趴在車窗上說:“買地段好點的,房子別太大,先租出去或者放幾年。”
龍哥說:“為啥?房子不是越大越好嗎?”
小劉說:“等貴了大的有幾個人能買起?你自己住啊?”
龍哥愣了一下,拍了一下腦袋,點頭表示明白了。小偉就扭頭笑,這是幾個人在一起扯閑蛋的時候說過的話,讓小劉拿出來裝了次好逼。
洗浴中心大門一開,石曉豔嚴小棋和米麗雅拎著東西走了出來。龍哥說:“這丫頭不容易啊,我為了她得罪過好幾次人,打了兩架,這迴好了,這丫頭好日子也算是來了。拜托你以後多照顧吧。”
小偉說:“不存在,能拉就拉一把,遇上了。”
三個丫頭給龍哥問好,米麗雅更是深深的鞠了一躬,龍哥說:“可別整的麻人巴拉的,我也沒幫上你們什麽,這迴行了,過去好好幹,等有時間我去看你們。上車走吧。”
仨小丫頭上了車,擺手和龍哥再見,小偉衝龍哥點點頭,上車迴飯店。
把三個人安頓好,小偉和小劉出來,小偉問:“咱去哪?”
小劉嘿嘿樂,說:“接了案子就辦哪,找人唄。走,拿著相片去掃街去。”兩個人都是為了躲檢查,就是找個借口偷懶,反正不迴所裏就好。
開車來到五馬路,
五馬路東起南湖公園,就是小偉家那裏,西到鐵路道口,三公裏。
兩個人把車停在路邊打量著外麵商量:“怎麽找啊?”
小劉說:“我估計你家這頭希望不大,咱去勝利那頭。”
小偉問:“為什麽?”
小劉說:“你家這邊都是學校和各大單位的,你說,把小姐叫迴家,不怕人看見哪?這邊誰不認識誰?都一個單位的,還要臉不了?那邊都是老坐地戶,大家亂七八糟幹什麽的都有,一個院裏不認識的都不少。”
小偉想了想說:“有點兒道理,行,過那頭試試。”兩個人開車跑到勝利這邊,把車停好拿著施晶的相片下了車。
“怎麽找?”小偉問小劉。
小劉打量著四周說:“就找唄,還怎麽找。來來,這邊。”
拉著小偉走到一家小賣部窗口,把相片遞進去問:“大哥,我是派出所的,這幾天見過這個人沒?”
裏麵接過相片看了看,搖了搖頭:“沒見過。”
在城裏找人那真是大海撈針,不像小城或者城郊鎮縣那種,一個打扮時髦的漂亮女人他能記半年,在這邊,能記住你一個小時都算你長的好看。太多了。
這邊都是規規整整方方正正的樓群,一個圈就是一個小區,從空中看這片就是一大片日字。
小偉和小劉就在這一片老樓裏找小賣部,他們是最有希望接觸到施晶的,萬一她買瓶水或者買點什麽吃的呢?
每一個小區都是獨立的,圍成一個整圈,東西各有一個門洞安裝著大鐵門,鐵門已經鏽爛了,有的合頁都爛掉了,歪倒著靠在一邊,估計從安裝好就是這樣敞在那裏,幾十年從來沒有動過。
這會兒還沒有流行物業和保安,獨立封閉小區的概念還沒形成,老百姓們還沒有後世所謂的安全心理,因為這會兒就十分安全,沒有人耽心這個。
小偉和小劉主要就是溜門洞,幾乎所有小區的東西門洞邊上都有一家或者二三家小商店,賣副食的,賣小百貨的,雜貨,文具或者小吃部。
離開一家小賣部,小偉抬頭四處看了一圈,活動了一下腳腕說:“這才走了一半吧?這一片人家真多,腳都走疼了,我現在襪子鞋墊濕透了你信不?還好是夏天,跟你說我冬天是最遭罪的,汗冷下下鞋裏那叫一個涼啊,腳凍的像冰砣子似的。”
小劉看了一眼小偉的腳說:“我還沒那麽嚴重,也走習慣了,從幹上警察哪天不得走了幾公裏,也就是這兩年條件好了有車了,以前都是自行車,要不就是走。我這還多少算個內定幹部呢,下麵警員哪有機會用車?現在還是自行車。”
小偉說:“要不,我給所裏買幾台摩托?”
小劉搖搖頭說:“用不著,即然當了警察就得能吃起苦。再說摩托能騎幾天?咱們這從九月底到五月初都特麽算是冬天,騎摩托還不如自行車呢,起碼運動運動暖和。”
小偉說:“汽車我給不起,還是弄幾台摩托吧,起碼能提高點效率。冬天也一樣騎,手套護膝頭套都戴上唄,不比走強啊?”
兩個走到一家小賣部門口。
這家小賣部和大多數不一樣,是開著大門的,買東西進去買,到是有點像後世的小超市。
小偉買了兩瓶水,小劉拿了一袋五香花生米,店主收完錢問:“我這有雪糕,涼快,來兩根不?”
店裏靠牆擺著一台奧科馬冰櫃,裏麵放著雪糕冰棍還有啤酒汽水。這算是這個時代小賣部的標配了,奧科馬冰櫃在91年這會兒絕對是國內的第一。
小偉拽了個小板凳坐下來歇會兒,小劉拿相片給老板看:“老板,最近見過這個人沒?”
老板接過相片,抬起花鏡認真看了一會兒照片,搖了搖頭:“沒見過,幹什麽的?”
小劉收起相片說:“我們是派出所的,要是你見到這個人了給我們打個電話。”小賣部這時候都有公用電話,派出所的電話號碼一般都貼在公用電話邊上的牆上。
事實告訴我們,對能出具“規定”和“新規定”的地方,別報太大幻想,二十二萬變成八千四不算什麽大事。(唉,老寧難道能和你們說,我家就有一張這樣的存單嗎?)
小偉說:“這點事我值當哄你嗎?過幾年你看吧。”
小劉趴在車窗上說:“買地段好點的,房子別太大,先租出去或者放幾年。”
龍哥說:“為啥?房子不是越大越好嗎?”
小劉說:“等貴了大的有幾個人能買起?你自己住啊?”
龍哥愣了一下,拍了一下腦袋,點頭表示明白了。小偉就扭頭笑,這是幾個人在一起扯閑蛋的時候說過的話,讓小劉拿出來裝了次好逼。
洗浴中心大門一開,石曉豔嚴小棋和米麗雅拎著東西走了出來。龍哥說:“這丫頭不容易啊,我為了她得罪過好幾次人,打了兩架,這迴好了,這丫頭好日子也算是來了。拜托你以後多照顧吧。”
小偉說:“不存在,能拉就拉一把,遇上了。”
三個丫頭給龍哥問好,米麗雅更是深深的鞠了一躬,龍哥說:“可別整的麻人巴拉的,我也沒幫上你們什麽,這迴行了,過去好好幹,等有時間我去看你們。上車走吧。”
仨小丫頭上了車,擺手和龍哥再見,小偉衝龍哥點點頭,上車迴飯店。
把三個人安頓好,小偉和小劉出來,小偉問:“咱去哪?”
小劉嘿嘿樂,說:“接了案子就辦哪,找人唄。走,拿著相片去掃街去。”兩個人都是為了躲檢查,就是找個借口偷懶,反正不迴所裏就好。
開車來到五馬路,
五馬路東起南湖公園,就是小偉家那裏,西到鐵路道口,三公裏。
兩個人把車停在路邊打量著外麵商量:“怎麽找啊?”
小劉說:“我估計你家這頭希望不大,咱去勝利那頭。”
小偉問:“為什麽?”
小劉說:“你家這邊都是學校和各大單位的,你說,把小姐叫迴家,不怕人看見哪?這邊誰不認識誰?都一個單位的,還要臉不了?那邊都是老坐地戶,大家亂七八糟幹什麽的都有,一個院裏不認識的都不少。”
小偉想了想說:“有點兒道理,行,過那頭試試。”兩個人開車跑到勝利這邊,把車停好拿著施晶的相片下了車。
“怎麽找?”小偉問小劉。
小劉打量著四周說:“就找唄,還怎麽找。來來,這邊。”
拉著小偉走到一家小賣部窗口,把相片遞進去問:“大哥,我是派出所的,這幾天見過這個人沒?”
裏麵接過相片看了看,搖了搖頭:“沒見過。”
在城裏找人那真是大海撈針,不像小城或者城郊鎮縣那種,一個打扮時髦的漂亮女人他能記半年,在這邊,能記住你一個小時都算你長的好看。太多了。
這邊都是規規整整方方正正的樓群,一個圈就是一個小區,從空中看這片就是一大片日字。
小偉和小劉就在這一片老樓裏找小賣部,他們是最有希望接觸到施晶的,萬一她買瓶水或者買點什麽吃的呢?
每一個小區都是獨立的,圍成一個整圈,東西各有一個門洞安裝著大鐵門,鐵門已經鏽爛了,有的合頁都爛掉了,歪倒著靠在一邊,估計從安裝好就是這樣敞在那裏,幾十年從來沒有動過。
這會兒還沒有流行物業和保安,獨立封閉小區的概念還沒形成,老百姓們還沒有後世所謂的安全心理,因為這會兒就十分安全,沒有人耽心這個。
小偉和小劉主要就是溜門洞,幾乎所有小區的東西門洞邊上都有一家或者二三家小商店,賣副食的,賣小百貨的,雜貨,文具或者小吃部。
離開一家小賣部,小偉抬頭四處看了一圈,活動了一下腳腕說:“這才走了一半吧?這一片人家真多,腳都走疼了,我現在襪子鞋墊濕透了你信不?還好是夏天,跟你說我冬天是最遭罪的,汗冷下下鞋裏那叫一個涼啊,腳凍的像冰砣子似的。”
小劉看了一眼小偉的腳說:“我還沒那麽嚴重,也走習慣了,從幹上警察哪天不得走了幾公裏,也就是這兩年條件好了有車了,以前都是自行車,要不就是走。我這還多少算個內定幹部呢,下麵警員哪有機會用車?現在還是自行車。”
小偉說:“要不,我給所裏買幾台摩托?”
小劉搖搖頭說:“用不著,即然當了警察就得能吃起苦。再說摩托能騎幾天?咱們這從九月底到五月初都特麽算是冬天,騎摩托還不如自行車呢,起碼運動運動暖和。”
小偉說:“汽車我給不起,還是弄幾台摩托吧,起碼能提高點效率。冬天也一樣騎,手套護膝頭套都戴上唄,不比走強啊?”
兩個走到一家小賣部門口。
這家小賣部和大多數不一樣,是開著大門的,買東西進去買,到是有點像後世的小超市。
小偉買了兩瓶水,小劉拿了一袋五香花生米,店主收完錢問:“我這有雪糕,涼快,來兩根不?”
店裏靠牆擺著一台奧科馬冰櫃,裏麵放著雪糕冰棍還有啤酒汽水。這算是這個時代小賣部的標配了,奧科馬冰櫃在91年這會兒絕對是國內的第一。
小偉拽了個小板凳坐下來歇會兒,小劉拿相片給老板看:“老板,最近見過這個人沒?”
老板接過相片,抬起花鏡認真看了一會兒照片,搖了搖頭:“沒見過,幹什麽的?”
小劉收起相片說:“我們是派出所的,要是你見到這個人了給我們打個電話。”小賣部這時候都有公用電話,派出所的電話號碼一般都貼在公用電話邊上的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