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天樞正東的長青域似乎已違背了這種自然興歇,許是草木種類特異,又或氣候四季如春,總之奇花四時不謝,草木八節長青。然天道輪迴,有生即有死,有榮即有枯,長青域百年一枯,一枯一年,因而才叫做長青,而不是常青。
好巧不巧,楚懷信來到長青域之時正值萬物凋零,隻見萬裏風沙漫如雪,蒼茫大地盡枯黃,偶存兩片殘花,經風沙一卷也飄零成泥。
原以為是魔族肆虐而致,等到了丹宗附近,仍是如此,才奇道:“韓老三,你個龜兒子不認得路?這哪是長青域,分明是長枯域。”
韓三爺自然要咬文嚼字,好生賣弄一番,才解了楚懷信疑惑。
二人找了個山頭,落下飛舟,再來到山腳一處村坊集市,問清路,知道此地離著丹宗已不足三千裏,索性稍作歇息,吃碗茶水再走。
茶樓不大,隻三間木舍,裏麵繞著圈擺放三十幾張木桌,中間一處半人高台,高台上一老一小,老的頭發斑白,竟還畫著白臉;小的畫紅兩腮,約莫十八九歲,看著十分機靈。爺倆吐沫紛飛,正在信口胡扯。
還別說,就憑這一老一小趣說歪論,還真引得滿屋茶客,三十幾張木桌座無虛席不說,另有不少站著喝茶仍是大笑不止。
楚懷信當年也愛聽些街頭戲說,來到天樞,本以為人人向道,此生再無機會賞曲聽書。賞曲已聽韓三爺吹噓過,聽書還是第一遭,忙付了茶錢,立在人群外圍細細聽來。
隻聽小的嘻嘻笑兩聲,又連拍三下肚皮,算是打了板,接著問道:“老不羞又來誑人,既是魔尊,更應醜出天際,何來貌美如花之說?”
老的也拍三下肚皮,哈哈長笑兩聲,說道:“孫子哎,爺爺叫不休,可不姓老。再者,此休非彼羞,沒學問可別亂喊。”
就這兩句已引得台下笑聲一片,雖說不少人天天聽,但這爺倆此番扮相,外加說話腔調與眾不同,聽上多遍仍覺可樂。
楚懷信聽這二位口音頓覺親切,小的一嘴中原北方口音,老的則是西北味,於是滿腔歡喜叫了聲好。
眾人原來隻知大笑,不知叫好,聽他一引,也紛紛叫起好來。
台上爺倆更加賣力,小的叫道:“您瞧瞧給俺起的名字,叫什麽不好,非得叫個苟實,誰願意睬(踩)我?改姓老多好,俺叫老實,您叫老不羞,也不吃虧,苟不休、老不羞,差不到哪去。”
台下又是轟然一片,老的作勢欲打,說道:“小子哎,好心機。隻管自家痛快,祖宗姓氏都不要了?”
“魔尊啊爺爺,您不是親眼所見嗎?趕緊吹來…說來!”小的趕緊賣了個乖,轉臉又自語道:“看他一把年紀,熬死了再改不遲。”
老的抓過小的,故作低聲說道:“說好了配合,怎麽又來拆台?莫非翠香樓的小紅不美?”說罷咳嗽兩聲,算是驚堂,待台下哄笑聲散去,才滿臉得意說道:“各位聽好了,可不是俺不休吹,那一日,俺與孫子來到雲澤域合歡穀...你去了嗎?”
小的滿臉不情願說道:“去啦去啦,爺爺您架起彩雲三寸帶我去得。”
“放屁,三寸彩雲如何立足,分明是三丈。”
“三丈?顯眼了點吧?”
“是大了點,就三尺吧!俺們爺倆駕著三尺彩雲眨眼即至合歡穀…”
“快了點!”小的又在拆台。
“晃晃悠悠去到合歡穀,正遇著魔尊率著數千萬魔卒圍攻,合歡弟子亦有千萬,兩幫打得…”
“多了點!擠也擠死,還用再打?”
“魔尊率領一幫魔卒正與一幫合歡穀弟子激鬥,雙方你來我往...”
“如何激鬥?”
“呃…魔尊使一把魔劍,長有萬丈,合歡穀主用一尊陰陽鍾,也有萬丈,魔尊一劍刺出,合歡穀主雙指夾住…”
“萬丈...夾得住嗎?”
“合歡穀主使了神通,也有萬丈,夾住之後,用力搶奪,魔尊哪肯讓他搶去,也變了身拚命迴撤,雙方你來我往,一時僵持不下…”
“拔河呢?”
“俺不休看了好大一會,隻覺那魔尊容顏俏麗,合歡穀主也是資質風流,有心撮合二人…”
“決鬥呢,您老這就當紅娘去了?”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何處不相逢,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家…”
“接著說!”
“總之要勸他們摒棄前嫌,莫要錯過姻緣。”
“您怎麽說的?”
“我說啊:‘小相公您個俊那,就是腰粗臉皮大…’”
“廢話嘛,萬丈高,能不大嗎?”
“小娘子這個俏那…”
“怎麽?也是腰粗臉皮大?”
“不是,雞皮疙瘩比臉大...”
“魔尊繞得了您?”
“倆人聽完,也不爭了,都來追俺不休啦!”
“您倒做了件好事!”
“可不是嘛,一場爭鬥就這般煙消雲散,隻可惜了俺不休,至今不敢出門,隻能在此處與眾位說書論事。”
故事簡單明了,有趣處在於老的吹牛,小的拆台,再配上動作語調,十分逗樂。台下歡聲不斷、叫好不停,過得好一陣,老的才說道:“眾位,咱爺們被魔尊追了八百萬裏,什麽儲物戒、法寶、仙器統統追沒了,還望眾位賞點薄財,讓咱們得以度日,等他倆應過神來,覺得是樁好姻緣,俺不休定請大夥同吃喜酒。”
小的托起盤子繞圈迎財,有大方的賞塊靈石,大多隻賞些俗物,如幹糧、穀物、酒肉等,還有一些幹坐不賞,楚懷信不缺靈石,賞了十塊。不是他不肯多賞,而是盤子太小,又怕爺倆有命拿、沒命花。
好在爺倆有儲物袋,收起一應賞賜之後,老小起身謝客,又說道:“接著,要說段爺們們愛聽的事,有女眷、孩童的還望見諒,請您移駕。”
不用想,接著要說的必然是男女之事,這般說辭是要顧全臉麵。
楚懷信二人一壺茶喝淨,索性就此離開,不再使用飛舟,由韓三爺攜著直奔丹宗飛去。
這邊爺倆等女眷孩童離開,閉了房門、窗戶,又說半個時辰葷段子,再收一迴賞,才謝了客下台,另換兩名女子上台唱曲。
老小洗去臉上妝容,迴到後院一間草房,草房簡陋,隻兩張草鋪的簡床,一張樹根做得圓桌。
小的擺好碗筷,掏出客人賞的酒肉攤開,說道:“江爺爺,剛才那位公子真是爽氣,一把賞了十塊靈石。”
老者須發皆白,眯眼笑道:“想不到這天樞也有輕財之人。”
若周青在此,定然驚喜交加,老者不是別人,正是與他保媒的江真卿,而這少年未必認識,說出名頭也是恩人,正是林通之侄。
天樞正東的長青域似乎已違背了這種自然興歇,許是草木種類特異,又或氣候四季如春,總之奇花四時不謝,草木八節長青。然天道輪迴,有生即有死,有榮即有枯,長青域百年一枯,一枯一年,因而才叫做長青,而不是常青。
好巧不巧,楚懷信來到長青域之時正值萬物凋零,隻見萬裏風沙漫如雪,蒼茫大地盡枯黃,偶存兩片殘花,經風沙一卷也飄零成泥。
原以為是魔族肆虐而致,等到了丹宗附近,仍是如此,才奇道:“韓老三,你個龜兒子不認得路?這哪是長青域,分明是長枯域。”
韓三爺自然要咬文嚼字,好生賣弄一番,才解了楚懷信疑惑。
二人找了個山頭,落下飛舟,再來到山腳一處村坊集市,問清路,知道此地離著丹宗已不足三千裏,索性稍作歇息,吃碗茶水再走。
茶樓不大,隻三間木舍,裏麵繞著圈擺放三十幾張木桌,中間一處半人高台,高台上一老一小,老的頭發斑白,竟還畫著白臉;小的畫紅兩腮,約莫十八九歲,看著十分機靈。爺倆吐沫紛飛,正在信口胡扯。
還別說,就憑這一老一小趣說歪論,還真引得滿屋茶客,三十幾張木桌座無虛席不說,另有不少站著喝茶仍是大笑不止。
楚懷信當年也愛聽些街頭戲說,來到天樞,本以為人人向道,此生再無機會賞曲聽書。賞曲已聽韓三爺吹噓過,聽書還是第一遭,忙付了茶錢,立在人群外圍細細聽來。
隻聽小的嘻嘻笑兩聲,又連拍三下肚皮,算是打了板,接著問道:“老不羞又來誑人,既是魔尊,更應醜出天際,何來貌美如花之說?”
老的也拍三下肚皮,哈哈長笑兩聲,說道:“孫子哎,爺爺叫不休,可不姓老。再者,此休非彼羞,沒學問可別亂喊。”
就這兩句已引得台下笑聲一片,雖說不少人天天聽,但這爺倆此番扮相,外加說話腔調與眾不同,聽上多遍仍覺可樂。
楚懷信聽這二位口音頓覺親切,小的一嘴中原北方口音,老的則是西北味,於是滿腔歡喜叫了聲好。
眾人原來隻知大笑,不知叫好,聽他一引,也紛紛叫起好來。
台上爺倆更加賣力,小的叫道:“您瞧瞧給俺起的名字,叫什麽不好,非得叫個苟實,誰願意睬(踩)我?改姓老多好,俺叫老實,您叫老不羞,也不吃虧,苟不休、老不羞,差不到哪去。”
台下又是轟然一片,老的作勢欲打,說道:“小子哎,好心機。隻管自家痛快,祖宗姓氏都不要了?”
“魔尊啊爺爺,您不是親眼所見嗎?趕緊吹來…說來!”小的趕緊賣了個乖,轉臉又自語道:“看他一把年紀,熬死了再改不遲。”
老的抓過小的,故作低聲說道:“說好了配合,怎麽又來拆台?莫非翠香樓的小紅不美?”說罷咳嗽兩聲,算是驚堂,待台下哄笑聲散去,才滿臉得意說道:“各位聽好了,可不是俺不休吹,那一日,俺與孫子來到雲澤域合歡穀...你去了嗎?”
小的滿臉不情願說道:“去啦去啦,爺爺您架起彩雲三寸帶我去得。”
“放屁,三寸彩雲如何立足,分明是三丈。”
“三丈?顯眼了點吧?”
“是大了點,就三尺吧!俺們爺倆駕著三尺彩雲眨眼即至合歡穀…”
“快了點!”小的又在拆台。
“晃晃悠悠去到合歡穀,正遇著魔尊率著數千萬魔卒圍攻,合歡弟子亦有千萬,兩幫打得…”
“多了點!擠也擠死,還用再打?”
“魔尊率領一幫魔卒正與一幫合歡穀弟子激鬥,雙方你來我往...”
“如何激鬥?”
“呃…魔尊使一把魔劍,長有萬丈,合歡穀主用一尊陰陽鍾,也有萬丈,魔尊一劍刺出,合歡穀主雙指夾住…”
“萬丈...夾得住嗎?”
“合歡穀主使了神通,也有萬丈,夾住之後,用力搶奪,魔尊哪肯讓他搶去,也變了身拚命迴撤,雙方你來我往,一時僵持不下…”
“拔河呢?”
“俺不休看了好大一會,隻覺那魔尊容顏俏麗,合歡穀主也是資質風流,有心撮合二人…”
“決鬥呢,您老這就當紅娘去了?”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何處不相逢,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家…”
“接著說!”
“總之要勸他們摒棄前嫌,莫要錯過姻緣。”
“您怎麽說的?”
“我說啊:‘小相公您個俊那,就是腰粗臉皮大…’”
“廢話嘛,萬丈高,能不大嗎?”
“小娘子這個俏那…”
“怎麽?也是腰粗臉皮大?”
“不是,雞皮疙瘩比臉大...”
“魔尊繞得了您?”
“倆人聽完,也不爭了,都來追俺不休啦!”
“您倒做了件好事!”
“可不是嘛,一場爭鬥就這般煙消雲散,隻可惜了俺不休,至今不敢出門,隻能在此處與眾位說書論事。”
故事簡單明了,有趣處在於老的吹牛,小的拆台,再配上動作語調,十分逗樂。台下歡聲不斷、叫好不停,過得好一陣,老的才說道:“眾位,咱爺們被魔尊追了八百萬裏,什麽儲物戒、法寶、仙器統統追沒了,還望眾位賞點薄財,讓咱們得以度日,等他倆應過神來,覺得是樁好姻緣,俺不休定請大夥同吃喜酒。”
小的托起盤子繞圈迎財,有大方的賞塊靈石,大多隻賞些俗物,如幹糧、穀物、酒肉等,還有一些幹坐不賞,楚懷信不缺靈石,賞了十塊。不是他不肯多賞,而是盤子太小,又怕爺倆有命拿、沒命花。
好在爺倆有儲物袋,收起一應賞賜之後,老小起身謝客,又說道:“接著,要說段爺們們愛聽的事,有女眷、孩童的還望見諒,請您移駕。”
不用想,接著要說的必然是男女之事,這般說辭是要顧全臉麵。
楚懷信二人一壺茶喝淨,索性就此離開,不再使用飛舟,由韓三爺攜著直奔丹宗飛去。
這邊爺倆等女眷孩童離開,閉了房門、窗戶,又說半個時辰葷段子,再收一迴賞,才謝了客下台,另換兩名女子上台唱曲。
老小洗去臉上妝容,迴到後院一間草房,草房簡陋,隻兩張草鋪的簡床,一張樹根做得圓桌。
小的擺好碗筷,掏出客人賞的酒肉攤開,說道:“江爺爺,剛才那位公子真是爽氣,一把賞了十塊靈石。”
老者須發皆白,眯眼笑道:“想不到這天樞也有輕財之人。”
若周青在此,定然驚喜交加,老者不是別人,正是與他保媒的江真卿,而這少年未必認識,說出名頭也是恩人,正是林通之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