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諸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目前朝局困難,確實不易大動幹戈,就讓東廠和錦衣衛先查一查吧!”
龍庭上,崇禎皇帝點了點龍首,一副你們說的非常有道理,就按照你們說的辦,活脫脫的從諫如流的模樣。
可崇禎皇帝如此難得低姿態的舉動,朝臣們的臉上並不好看。
讓東廠和錦衣衛查?
那還不查出一個大窟窿來!
可是,他們能說什麽嗎?
說不能查,那不是自己找死嗎?
誰敢開這個口,估計第一個就查到你頭上。
聰明的大臣都明白,與皇上爭可以,但是必須維持在一個尺度內,得有理有據。
現在,他們有什麽道理?
沒有,什麽道理都沒有。
最近證明,激怒皇上的後果都不會太好,那麽,隻有秉承聖意,讓東廠和錦衣衛去查了。
唯有自求多福了,希望不要查到自己頭上。
日子不好過了。
臨近春節,這是京城官員相互間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朝臣日子不好過了,崇禎皇帝日子就舒坦了。
不知不覺,轉眼到了崇禎八年歲末,北京城裏一場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著,飄向城頭,飄向巍峨連綿的宮殿,也飄向平民百姓的茅屋草舍。
整個京城籠罩在一片潔白之中,仿佛是一個沒有貧富、沒有貴賤的世界。
但就在這銀裝素裹的世界裏,有人煮酒論詩,有人卻啼饑號寒,那生活的境況是絕不相同的。
至於皇宮,那就更不用說了。
最近,崇禎皇帝有錢了,出資把皇宮裝修了一遍。
紫禁城,坤寧宮,周皇後的地盤。
廳堂中直達內室,都是大紅氈毯鋪著地,壁上嵌著金絲,鏤成花紋,鑲著珠玉。
嗶啵的爐火熊熊燃燒著,整個室內溫暖如春。
崇禎皇帝端著酒杯,時不時愜意地咪一小口,口裏滔滔不絕地說著什麽,把對麵的周皇後逗得嬌笑不已。
太子朱慈烺端坐在外間,手裏捧著一本書,可小腦袋卻時不時朝裏間探望,不知父皇和母後聊些什麽。
五歲的太平公主朱媺娖,則在矮塌上心無旁騖的玩弄著崇禎皇帝讓冶造司製造的玩具。
這一幕,無疑非常溫馨,體現了大明皇宮的和諧。
可惜,今天,注定是一個要出事的日子。
大明的崇禎皇帝,永遠在搞事的路上。
外麵忽然傳來了一陣急切的腳步聲,一名女官跑進來撲通一聲就趴在了地上,顫抖著聲音說道:
“皇爺,皇後,國丈周奎薨了!
國舅周作福求見駕!”
說完,就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什麽?”周皇後一臉駭然,不可置信的起身,繼而搖搖欲墜。
“宣!”
崇禎皇帝臉上閃過一絲愧色,急忙站起來,攙扶著周皇後,對著宮女叫道。
片刻過後,一個肥胖的青年穿著孝服走進來,跪倒在地滿臉悲切哀嚎:“皇上,皇後,家父走了。”
“究竟出了什麽事情,怎麽好好的就薨了呢?”
崇禎皇帝疾步上前,雙眉緊皺,居高臨下瞪著國舅周作福,高聲喝問。
殿內,所有的宮女太監都低垂著頭,屏氣凝神的躬身站著,連大氣都不敢喘。
國丈周奎薨了,這是大事,尤其是無病無災莫名其妙的暴斃。
搞不好,這是要死人的。
殿內人太多,周作福環顧左右,眼神露出遲疑。
周皇後見狀,摒退左右,讓周作福起身,然後急切的問道:“大哥,父親身體向來不錯,怎麽說走就走了呢,究竟出了什麽事?”
周作福長歎一聲,似乎有點難以啟齒,不過這麽大的事情,瞞是瞞不過去,他在崇禎皇帝和周皇後的目視下,期期艾艾的說出原因。
原來,國丈周奎白日那個啥,竟然死在女人肚皮上。
說完,殿內陷入令人尷尬的靜謐。
“唉,讓朕說些什麽好呢?”
良久,崇禎皇帝悠然長歎,仿佛心力交瘁一般,慢慢走到桌前坐下,自斟自飲喝了三杯苦酒。
其實,他這是喝幾杯禦酒壓壓驚。
老王的東廠,還真是藏龍臥虎,很有人才。
這麽溜的操作,崇禎皇帝很滿意。
讓國丈周奎不知不覺死於道德敗壞的陰謀下,無疑讓他可以有很多操作空間。
“皇上,讓您為難了。”
周皇後紅著眼,滿臉悲切的走到崇禎皇帝身邊,低聲說道。
國丈不是阿貓阿狗,他離奇暴斃是大事,需要皇宮派出禦醫檢測他死亡的原因。
可是這種不道德的死法,卻會有損皇家聲譽。
這擦屁股的事情,需要皇上來操作。
可想起父親的所作所為,周皇後覺得對不起皇上。
“唉!皇後請節哀,朕來處理。”
崇禎皇帝再次長歎,拍拍周皇後的柔夷,多少有些愧疚。
雖然周奎該死,可周皇後是無辜的,希望不要傷害到她。
周皇後柔弱的點點頭,出現這樣難以啟齒的事,她隻能讓皇上來處理。
隨後,崇禎皇帝和周作福離開坤寧宮,迴到乾清宮並找來老王。
“把府中知道事情真相的丫鬟仆人全部處理掉,太醫那裏派一個信得過的人走過場,這件事情到此為止。”
崇禎皇帝對國舅周作福和老王吩咐道。
這樣安排雖然對周府的丫鬟和仆人不公平,但皇家的事,就沒有公平。
否則一旦傳出去,有辱皇室的威嚴。
雖然,崇禎皇帝和老王都知道其中的內幕。
但做戲,自然要做全套。
“遵旨!”老王和周作福明白的應道。
當晚,老王和周家就安排好一切。
於是,周奎死後的第二天,崇禎皇帝和周皇後駕臨周府,親自祭奠周奎。
這場麵上的事情,還是要走的。
畢竟,怎麽說,周奎也是崇禎皇帝的老丈人,周皇後的父親。
從禦輦裏麵下來,崇禎皇帝麵無表情的看著掛滿白幡的周府大門,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周家子弟,“免禮吧!”
等到大家都站了起來,崇禎皇帝拉著周皇後走進了周府,徑直來到了周奎的靈堂。
心情複雜中,崇禎皇帝給周奎上了一炷香,然後離開周府。
作為女兒,周皇後則留下來,和她的兩個兄弟一起守靈盡孝道。
迴去的路上,長期呆在紫禁城的崇禎皇帝,並沒有選擇龍輦,而是選擇騎馬。
得了,又是微服私訪這一套。
上癮了!
天冷氣寒,枯樹插天,積雪開始消融,馬蹄踏著凍土得得有聲。
崇禎皇帝深深唿吸一口清冽的空氣,笑問旁邊的老王:“怎麽都是砧板響?”
“迴公子,今天冬至,不大不小是個節氣,家家都在剁肉餡包鉸子呢。”
老王與崇禎皇帝出行時,都是稱唿他為公子。
崇禎皇帝寬慰地笑了。
老百姓過節能吃上餃子,不能說國事政局已漸趨興旺,但至少有些變化。
他有理由相信,國家若無戰事,鑄劍為犁,化幹戈為玉帛,幾年之間就會再變一個樣兒。
在街上逛了一圈,崇禎皇帝也隻是簡單了解了一下京城的物價,再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老百姓關心的無非也就是這些事情。
看得出來,崇禎皇帝心情很不錯,雖然國丈周奎死了。
可這不正是他希望的。
“周家應該也有牽涉鹽政的事情吧?”
行進間,崇禎皇帝笑吟吟的問了老王一句。
周奎死了,可是事情不算完。
因為,財產沒有解決啊!
“諸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目前朝局困難,確實不易大動幹戈,就讓東廠和錦衣衛先查一查吧!”
龍庭上,崇禎皇帝點了點龍首,一副你們說的非常有道理,就按照你們說的辦,活脫脫的從諫如流的模樣。
可崇禎皇帝如此難得低姿態的舉動,朝臣們的臉上並不好看。
讓東廠和錦衣衛查?
那還不查出一個大窟窿來!
可是,他們能說什麽嗎?
說不能查,那不是自己找死嗎?
誰敢開這個口,估計第一個就查到你頭上。
聰明的大臣都明白,與皇上爭可以,但是必須維持在一個尺度內,得有理有據。
現在,他們有什麽道理?
沒有,什麽道理都沒有。
最近證明,激怒皇上的後果都不會太好,那麽,隻有秉承聖意,讓東廠和錦衣衛去查了。
唯有自求多福了,希望不要查到自己頭上。
日子不好過了。
臨近春節,這是京城官員相互間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朝臣日子不好過了,崇禎皇帝日子就舒坦了。
不知不覺,轉眼到了崇禎八年歲末,北京城裏一場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著,飄向城頭,飄向巍峨連綿的宮殿,也飄向平民百姓的茅屋草舍。
整個京城籠罩在一片潔白之中,仿佛是一個沒有貧富、沒有貴賤的世界。
但就在這銀裝素裹的世界裏,有人煮酒論詩,有人卻啼饑號寒,那生活的境況是絕不相同的。
至於皇宮,那就更不用說了。
最近,崇禎皇帝有錢了,出資把皇宮裝修了一遍。
紫禁城,坤寧宮,周皇後的地盤。
廳堂中直達內室,都是大紅氈毯鋪著地,壁上嵌著金絲,鏤成花紋,鑲著珠玉。
嗶啵的爐火熊熊燃燒著,整個室內溫暖如春。
崇禎皇帝端著酒杯,時不時愜意地咪一小口,口裏滔滔不絕地說著什麽,把對麵的周皇後逗得嬌笑不已。
太子朱慈烺端坐在外間,手裏捧著一本書,可小腦袋卻時不時朝裏間探望,不知父皇和母後聊些什麽。
五歲的太平公主朱媺娖,則在矮塌上心無旁騖的玩弄著崇禎皇帝讓冶造司製造的玩具。
這一幕,無疑非常溫馨,體現了大明皇宮的和諧。
可惜,今天,注定是一個要出事的日子。
大明的崇禎皇帝,永遠在搞事的路上。
外麵忽然傳來了一陣急切的腳步聲,一名女官跑進來撲通一聲就趴在了地上,顫抖著聲音說道:
“皇爺,皇後,國丈周奎薨了!
國舅周作福求見駕!”
說完,就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什麽?”周皇後一臉駭然,不可置信的起身,繼而搖搖欲墜。
“宣!”
崇禎皇帝臉上閃過一絲愧色,急忙站起來,攙扶著周皇後,對著宮女叫道。
片刻過後,一個肥胖的青年穿著孝服走進來,跪倒在地滿臉悲切哀嚎:“皇上,皇後,家父走了。”
“究竟出了什麽事情,怎麽好好的就薨了呢?”
崇禎皇帝疾步上前,雙眉緊皺,居高臨下瞪著國舅周作福,高聲喝問。
殿內,所有的宮女太監都低垂著頭,屏氣凝神的躬身站著,連大氣都不敢喘。
國丈周奎薨了,這是大事,尤其是無病無災莫名其妙的暴斃。
搞不好,這是要死人的。
殿內人太多,周作福環顧左右,眼神露出遲疑。
周皇後見狀,摒退左右,讓周作福起身,然後急切的問道:“大哥,父親身體向來不錯,怎麽說走就走了呢,究竟出了什麽事?”
周作福長歎一聲,似乎有點難以啟齒,不過這麽大的事情,瞞是瞞不過去,他在崇禎皇帝和周皇後的目視下,期期艾艾的說出原因。
原來,國丈周奎白日那個啥,竟然死在女人肚皮上。
說完,殿內陷入令人尷尬的靜謐。
“唉,讓朕說些什麽好呢?”
良久,崇禎皇帝悠然長歎,仿佛心力交瘁一般,慢慢走到桌前坐下,自斟自飲喝了三杯苦酒。
其實,他這是喝幾杯禦酒壓壓驚。
老王的東廠,還真是藏龍臥虎,很有人才。
這麽溜的操作,崇禎皇帝很滿意。
讓國丈周奎不知不覺死於道德敗壞的陰謀下,無疑讓他可以有很多操作空間。
“皇上,讓您為難了。”
周皇後紅著眼,滿臉悲切的走到崇禎皇帝身邊,低聲說道。
國丈不是阿貓阿狗,他離奇暴斃是大事,需要皇宮派出禦醫檢測他死亡的原因。
可是這種不道德的死法,卻會有損皇家聲譽。
這擦屁股的事情,需要皇上來操作。
可想起父親的所作所為,周皇後覺得對不起皇上。
“唉!皇後請節哀,朕來處理。”
崇禎皇帝再次長歎,拍拍周皇後的柔夷,多少有些愧疚。
雖然周奎該死,可周皇後是無辜的,希望不要傷害到她。
周皇後柔弱的點點頭,出現這樣難以啟齒的事,她隻能讓皇上來處理。
隨後,崇禎皇帝和周作福離開坤寧宮,迴到乾清宮並找來老王。
“把府中知道事情真相的丫鬟仆人全部處理掉,太醫那裏派一個信得過的人走過場,這件事情到此為止。”
崇禎皇帝對國舅周作福和老王吩咐道。
這樣安排雖然對周府的丫鬟和仆人不公平,但皇家的事,就沒有公平。
否則一旦傳出去,有辱皇室的威嚴。
雖然,崇禎皇帝和老王都知道其中的內幕。
但做戲,自然要做全套。
“遵旨!”老王和周作福明白的應道。
當晚,老王和周家就安排好一切。
於是,周奎死後的第二天,崇禎皇帝和周皇後駕臨周府,親自祭奠周奎。
這場麵上的事情,還是要走的。
畢竟,怎麽說,周奎也是崇禎皇帝的老丈人,周皇後的父親。
從禦輦裏麵下來,崇禎皇帝麵無表情的看著掛滿白幡的周府大門,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周家子弟,“免禮吧!”
等到大家都站了起來,崇禎皇帝拉著周皇後走進了周府,徑直來到了周奎的靈堂。
心情複雜中,崇禎皇帝給周奎上了一炷香,然後離開周府。
作為女兒,周皇後則留下來,和她的兩個兄弟一起守靈盡孝道。
迴去的路上,長期呆在紫禁城的崇禎皇帝,並沒有選擇龍輦,而是選擇騎馬。
得了,又是微服私訪這一套。
上癮了!
天冷氣寒,枯樹插天,積雪開始消融,馬蹄踏著凍土得得有聲。
崇禎皇帝深深唿吸一口清冽的空氣,笑問旁邊的老王:“怎麽都是砧板響?”
“迴公子,今天冬至,不大不小是個節氣,家家都在剁肉餡包鉸子呢。”
老王與崇禎皇帝出行時,都是稱唿他為公子。
崇禎皇帝寬慰地笑了。
老百姓過節能吃上餃子,不能說國事政局已漸趨興旺,但至少有些變化。
他有理由相信,國家若無戰事,鑄劍為犁,化幹戈為玉帛,幾年之間就會再變一個樣兒。
在街上逛了一圈,崇禎皇帝也隻是簡單了解了一下京城的物價,再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老百姓關心的無非也就是這些事情。
看得出來,崇禎皇帝心情很不錯,雖然國丈周奎死了。
可這不正是他希望的。
“周家應該也有牽涉鹽政的事情吧?”
行進間,崇禎皇帝笑吟吟的問了老王一句。
周奎死了,可是事情不算完。
因為,財產沒有解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