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昏睡多久,徐還再次睜開眼睛。
映入眼簾的是青布幔帳,緊接著是柔福帝姬憔悴的麵孔,尤其是那雙紅腫的眼睛。
“你醒了?”看到徐還睜眼,柔福帝姬驚唿一聲,喜極而泣。
“嗯!”
徐還剛剛想要挪動身體,卻牽動了好幾處傷口,微微生疼。
柔福帝姬趕忙道:“你快躺好別動,免得傷口再裂開…天幸都不是要害之處。”
“我睡了多久,這是哪裏?”
“這裏是大同府,你昏睡整整兩日…”看得出來,柔福帝姬這幾日擔心不已,也沒少流淚。
聽到“大同府”三個字,徐還安心不少,卻很詫異自己昏睡兩日之久,難道傷勢很重嗎?
柔福帝姬低聲道:“醫者說你昏睡一是因為傷勢,二是因為這段時間心力交瘁,過於疲憊之故,調養幾日即可。”
“哦!”徐還點點頭,剛要在說點什麽,門口便傳來連續的腳步聲。
同樣掛彩的蕭百發、蕭戰、耶律餘裏衍,以及久未謀麵的秋荻夫人都出現了,身後還跟著一個中年契丹將領。
“徐公子,你醒了就好。”眾人臉上都洋溢著劫後餘生的興奮。
見徐還眼中微有迷惘,蕭百發解釋道:“那日幸好蕭高六將軍及時趕到救援,否則我們恐怕都迴不來。”
徐還隱約想起倒下前看到的“蕭”字大旗,目光轉向最後的中年契丹將領,低聲道:“想必就是閣下,多謝!”
蕭高六笑道:“那裏,在下去的有些晚了。倒是你們,不過區區數百人,兩三千金兵都沒占到便宜,後族宮衛軍的戰力果然厲害。
還有徐公子你,一人斬殺十餘金兵,讓我對宋人的悍勇有了全新認識啊!”
“將軍過譽了。”徐還輕輕一笑:“對了,眼下情形如何?”
餘裏衍道:“姨丈已經樹幟反金,眼下已經正在安排大軍部署,前線的涿鹿與蔚州兩軍已經開始對壘。”
……
金天會七年,宋建炎二年,冬月十五。
元帥府左監軍,太師耶律餘睹起兵反金,恢複遼國大將軍之名,奉公主耶律餘裏衍興複故國。
其實自蕭高六在桑幹河畔接應的時候,就等於是謀反,因此幾乎是在同一時刻,耶律餘睹在大同府發布檄文,昭告天下。
言下之意,自己降金以來忠心耿耿,奈何主上多有猜疑,謀劃暗害。
那封徐還從信使身上搶奪的密函成了證據,完顏希尹密謀暗害,他耶律餘睹被迫反抗,並非背信棄義。
至於複遼之說,他的解釋是昔年反叛隻是為了自保,叛的隻是被奸臣蕭奉先迷惑的天祚帝,但仍舊心念故國。
如今既聞公主出逃成功,大遼帝係猶在,當尊遼抗金,興複故國。
徐還看完檄文,不由輕輕搖頭,這話是說明白了,但說的不夠漂亮啊!
看來大同府缺個文采飛揚的筆杆子,不說寫的如同三國陳琳討伐曹操的檄文,或駱賓王的《討武曌檄》那樣精彩。最起碼寫的更文雅內涵一些,把抗金和複國的理由包裝的更高尚一些嘛。
現在這個樣子,搞得好像你耶律餘睹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說好聽點兩次三番反叛是迫不得已,為求自保,不好聽那就是有奶就是娘。
罷了,反了就好,北地風雲激蕩,算是自己重生大宋的第一大貢獻吧!
隻是耶律餘睹的反叛失去了突然性,現如今一切都擺在台麵上,隻能按部就班地攻守對陣。
實話實說,耶律餘睹不占便宜。
但大同府也有數萬精兵,占據著桑幹河上遊到黃河河套的大片土地,對峙一段時間應該可以吧?
人家吳三桂可堅持了八年,你耶律餘睹堅持個三五年該不成問題吧?
更何況,金兵精銳大都隨同四太子金兀術南征,幽州的兵力不見得那麽強盛。如果謀劃得當,說不定還能有所收獲。
當然了,這也要看耶律餘睹的本事,以及戰略謀劃了。
見到這位遼國“吳三桂”是兩日後的事情,徐還的傷勢已經好了很多,恰好耶律餘睹從軍營迴府,理所應當前去拜見。
步入廳堂是意料之中的相互打量,徐還想要驗證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人天生反骨,但看了半天並無發現。
耶律餘睹則對這個攪動北地風雲的少年好奇已久,目光灼灼地上下打量著。
“見過大將軍!”
“你就是徐還?”
“是!”
“年紀輕輕,好手段,也好大的膽子。”耶律餘睹的笑容驟然收斂,目光轉寒,冷冷瞪著徐還。
“大將軍何出此言?”
耶律餘睹擺手打斷道:“徐還,我隻問你一件事,完顏希尹那封意圖謀害我的密函,確有其事?”
旁邊一個契丹青年插嘴道:“伯父,定是他造假。”
原來是耶律餘睹的侄子,徐還笑道:“少將軍,如今爭論真假還有意義嗎?”
“有,如果是你偽造,你死定了……”
“哼哼,即便是殺了我,又有何用?把我的人頭送去幽州,向金人解釋嗎?”
徐還冷笑一聲,向耶律餘睹抱拳道:“大將軍可知,四年前蕭仲恭出使宋國,宋帝曾蠟丸密信讓其勸說將軍聯合抗金。不過這蠟丸並未落入將軍手中,而是被金人所獲。
為此,金兵不惜攻破東京,幾乎滅我大宋,對將軍這位臥榻之旁的猛虎,又豈能置之不理?”
耶律餘睹眼神中閃過一絲震驚,此事也曾有所耳聞但不知詳情,如今聽徐還道來,嚴絲合縫,想來確實如此。
“聽秋荻說,你隻是個被俘的斥候,何以知曉這麽多機密?”震驚之後,耶律餘睹頗為好奇。
“這個嘛…”徐還尷尬一笑:“隻要留心,處處都有訊息,尤其是會寧府那種地方。”
“看來你這個斥候果然非同一般,聽秋荻說,你四渡遼河,把完顏宗賢與完顏希尹耍的團團轉,看樣子確實是有些本事。”
耶律餘睹目光灼灼,盯著徐還沉聲道:“大同府高舉反旗,幽州元帥府定會有所行動。不管怎麽說,此事或多或少因你而起,你總得給本將軍想想應對之道吧?”
映入眼簾的是青布幔帳,緊接著是柔福帝姬憔悴的麵孔,尤其是那雙紅腫的眼睛。
“你醒了?”看到徐還睜眼,柔福帝姬驚唿一聲,喜極而泣。
“嗯!”
徐還剛剛想要挪動身體,卻牽動了好幾處傷口,微微生疼。
柔福帝姬趕忙道:“你快躺好別動,免得傷口再裂開…天幸都不是要害之處。”
“我睡了多久,這是哪裏?”
“這裏是大同府,你昏睡整整兩日…”看得出來,柔福帝姬這幾日擔心不已,也沒少流淚。
聽到“大同府”三個字,徐還安心不少,卻很詫異自己昏睡兩日之久,難道傷勢很重嗎?
柔福帝姬低聲道:“醫者說你昏睡一是因為傷勢,二是因為這段時間心力交瘁,過於疲憊之故,調養幾日即可。”
“哦!”徐還點點頭,剛要在說點什麽,門口便傳來連續的腳步聲。
同樣掛彩的蕭百發、蕭戰、耶律餘裏衍,以及久未謀麵的秋荻夫人都出現了,身後還跟著一個中年契丹將領。
“徐公子,你醒了就好。”眾人臉上都洋溢著劫後餘生的興奮。
見徐還眼中微有迷惘,蕭百發解釋道:“那日幸好蕭高六將軍及時趕到救援,否則我們恐怕都迴不來。”
徐還隱約想起倒下前看到的“蕭”字大旗,目光轉向最後的中年契丹將領,低聲道:“想必就是閣下,多謝!”
蕭高六笑道:“那裏,在下去的有些晚了。倒是你們,不過區區數百人,兩三千金兵都沒占到便宜,後族宮衛軍的戰力果然厲害。
還有徐公子你,一人斬殺十餘金兵,讓我對宋人的悍勇有了全新認識啊!”
“將軍過譽了。”徐還輕輕一笑:“對了,眼下情形如何?”
餘裏衍道:“姨丈已經樹幟反金,眼下已經正在安排大軍部署,前線的涿鹿與蔚州兩軍已經開始對壘。”
……
金天會七年,宋建炎二年,冬月十五。
元帥府左監軍,太師耶律餘睹起兵反金,恢複遼國大將軍之名,奉公主耶律餘裏衍興複故國。
其實自蕭高六在桑幹河畔接應的時候,就等於是謀反,因此幾乎是在同一時刻,耶律餘睹在大同府發布檄文,昭告天下。
言下之意,自己降金以來忠心耿耿,奈何主上多有猜疑,謀劃暗害。
那封徐還從信使身上搶奪的密函成了證據,完顏希尹密謀暗害,他耶律餘睹被迫反抗,並非背信棄義。
至於複遼之說,他的解釋是昔年反叛隻是為了自保,叛的隻是被奸臣蕭奉先迷惑的天祚帝,但仍舊心念故國。
如今既聞公主出逃成功,大遼帝係猶在,當尊遼抗金,興複故國。
徐還看完檄文,不由輕輕搖頭,這話是說明白了,但說的不夠漂亮啊!
看來大同府缺個文采飛揚的筆杆子,不說寫的如同三國陳琳討伐曹操的檄文,或駱賓王的《討武曌檄》那樣精彩。最起碼寫的更文雅內涵一些,把抗金和複國的理由包裝的更高尚一些嘛。
現在這個樣子,搞得好像你耶律餘睹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說好聽點兩次三番反叛是迫不得已,為求自保,不好聽那就是有奶就是娘。
罷了,反了就好,北地風雲激蕩,算是自己重生大宋的第一大貢獻吧!
隻是耶律餘睹的反叛失去了突然性,現如今一切都擺在台麵上,隻能按部就班地攻守對陣。
實話實說,耶律餘睹不占便宜。
但大同府也有數萬精兵,占據著桑幹河上遊到黃河河套的大片土地,對峙一段時間應該可以吧?
人家吳三桂可堅持了八年,你耶律餘睹堅持個三五年該不成問題吧?
更何況,金兵精銳大都隨同四太子金兀術南征,幽州的兵力不見得那麽強盛。如果謀劃得當,說不定還能有所收獲。
當然了,這也要看耶律餘睹的本事,以及戰略謀劃了。
見到這位遼國“吳三桂”是兩日後的事情,徐還的傷勢已經好了很多,恰好耶律餘睹從軍營迴府,理所應當前去拜見。
步入廳堂是意料之中的相互打量,徐還想要驗證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人天生反骨,但看了半天並無發現。
耶律餘睹則對這個攪動北地風雲的少年好奇已久,目光灼灼地上下打量著。
“見過大將軍!”
“你就是徐還?”
“是!”
“年紀輕輕,好手段,也好大的膽子。”耶律餘睹的笑容驟然收斂,目光轉寒,冷冷瞪著徐還。
“大將軍何出此言?”
耶律餘睹擺手打斷道:“徐還,我隻問你一件事,完顏希尹那封意圖謀害我的密函,確有其事?”
旁邊一個契丹青年插嘴道:“伯父,定是他造假。”
原來是耶律餘睹的侄子,徐還笑道:“少將軍,如今爭論真假還有意義嗎?”
“有,如果是你偽造,你死定了……”
“哼哼,即便是殺了我,又有何用?把我的人頭送去幽州,向金人解釋嗎?”
徐還冷笑一聲,向耶律餘睹抱拳道:“大將軍可知,四年前蕭仲恭出使宋國,宋帝曾蠟丸密信讓其勸說將軍聯合抗金。不過這蠟丸並未落入將軍手中,而是被金人所獲。
為此,金兵不惜攻破東京,幾乎滅我大宋,對將軍這位臥榻之旁的猛虎,又豈能置之不理?”
耶律餘睹眼神中閃過一絲震驚,此事也曾有所耳聞但不知詳情,如今聽徐還道來,嚴絲合縫,想來確實如此。
“聽秋荻說,你隻是個被俘的斥候,何以知曉這麽多機密?”震驚之後,耶律餘睹頗為好奇。
“這個嘛…”徐還尷尬一笑:“隻要留心,處處都有訊息,尤其是會寧府那種地方。”
“看來你這個斥候果然非同一般,聽秋荻說,你四渡遼河,把完顏宗賢與完顏希尹耍的團團轉,看樣子確實是有些本事。”
耶律餘睹目光灼灼,盯著徐還沉聲道:“大同府高舉反旗,幽州元帥府定會有所行動。不管怎麽說,此事或多或少因你而起,你總得給本將軍想想應對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