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劉之變,總算是告一段落。
趙構得到奏報,從內宮出來時,瞧見宮門前滿地鮮血與屍體,不由眉頭大皺。
“護駕有功的英烈厚葬撫恤。”
不管怎麽說,其中不少是為了保護他這個皇帝而戰死的忠義之士,趙構自然不能視而不見。
“是!”李邴欣然稱是,樞密使被殺的情況下,他這個有功的兵部侍郎顯得越發重要。
“叛賊都拉去城外,一把火,挫骨揚灰,投入錢塘、東海,讓他們永世不得上岸。”趙構聲色俱厲,言語間對叛軍的仇恨的可見一斑。
“遵旨!”李邴微感錯愕,但還是很快迴神應允,沉聲道:“天黑之前,臣定將宮中打掃幹淨。”
趙構點頭道:“嗯,去司天監找邵衝…還有靈隱寺的高僧,在宮中坐幾場法事,否則幹淨不了。”
“臣遵旨!”
徐還站在一旁,心情卻不免感慨,這皇宮確實是人間最富麗堂皇的地方,卻也是最肮髒血腥之地啊!
“韓世忠到了?”
聽到趙構的問話,徐還連忙道:“是,韓將軍此刻已經進城,率部分將士到宮門前見駕。”
“走,隨朕一道去慰勞勤王將士。”趙構特意叫上徐還,是陪同,但應該也有讓他護駕的意味。
經此一事,趙構對武將的信任度似乎大打折扣,哪怕是韓世忠等前來護駕的有功之臣,趙構似乎也生出了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心思。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年宋太宗趙光義北伐契丹,幽州一敗,終生不敢再北伐。如今趙構也是如此,苗劉之變雖然有驚無險,但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心裏陰影。
也許趙構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不信任武將的,後來的淮西兵變,寵信秦檜,嶽飛的十二道金牌等,皆是皇帝疑心武將之故。
不得不說,哪怕是一件小事,對曆史的影響也非常之大。從這一點來看,苗劉等人確實罪該萬死。
不過徐還慶幸的是,趙構眼下對自己頗為信任,看來睿聖宮多日護駕,加之兩次拚死力戰守衛皇宮,確確實實達到了簡在帝心的效果。
來到宮門前,一個身材高大魁梧的戎裝武將肅然而立,見其風采,在看到梁紅玉站在身畔,徐還便心裏有數,自然是大名鼎鼎的——韓世忠。
“臣韓世忠救駕來遲,請陛下降罪。”臣子救駕麵君的套路,明明有功,卻首先得請罪。
“韓卿快快請起,見到韓卿,朕總算是可以安心了。”趙構上前握住將韓世忠扶起,握著他的手,說著說著便眼眶泛紅,閃現著淚花。
此情此景,也不知是真情流露,還是刻意表演。
但韓世忠“感動”了,當即痛心疾首道:“臣未能及時前來護駕,累及陛下置身險地,臣罪該萬死!”
“不晚不晚,韓卿來的正是時候。”趙構擦了擦眼眶的淚水,低聲道:“卿可願為朕除賊。”
韓世忠眉頭一動,當即道:“但請陛下吩咐。”
“中軍統製吳湛,此賊子也!”
聽聞趙構之言,韓世忠轉身朝宮門走去,中軍統製吳湛就站在那裏。在王鈞甫等人倒戈之時,他也曾見機倒戈,裝模作樣地追擊叛軍。事後表現出自己當初是被苗劉所迫才打開宮門,如今已經及時棄暗投明。
加之他手中還握有些許兵馬,朱勝非和李邴為了大局暫時沒把他怎樣,但是皇帝趙構心中卻一直記恨著,並未打算原諒他。如今韓世忠入城,再無顧忌,吳湛的死期自然也就到了。
徐還站在不遠處一直瞧著,但見韓世忠過去,似乎是吳湛握了個手。片刻之後,吳湛捂著右手,倒在地上淒慘地嚎叫著。韓世忠又毫不客氣地飛出一腳,吳湛又捂著大腿,鬼哭狼嚎。
捏斷手指,踢斷大腿,韓世忠的力量可見一斑。
更讓徐還欣賞的是,韓世忠迴到趙構麵前,躬身道:“陛下,臣已經替陛下拿下賊子,稍作懲戒。賊子參與謀逆,觸犯國法,臣以為當由有司審判,陛下下詔定罪處置。”
“嗯!”趙構滿意地點點頭。
韓世忠一揮手,便有兵丁上前將吳湛帶走,等待他的將是短暫的牢獄之災和死亡召喚。
“梁氏…”趙構瞧見韓世忠身旁梁紅玉,微笑道:“此番你也是有功之人,辛苦了。”
“臣婦能為陛下,為大宋盡忠做些事情,乃是榮幸,談不上辛苦。況且…危急之時,陛下記掛我們母子安危,臣女與拙夫感激之至。”梁紅玉十分謙遜,不敢居功,而且將提醒她母子避難一事,巧妙地上升到皇恩浩蕩。
雖然此事多半是徐還一人特意提醒,但畢竟有傳達皇帝旨意的成分,歸屬為皇恩倒也說得過去。梁紅玉相信那位徐將軍肯定不會介意,不過他們夫婦日後道謝卻十分必要。
趙構聞言,嗬嗬一笑,甚是欣喜,身為帝王最喜施恩於大將,更喜歡大將知恩圖報。
不過趙構這迴倒也誠信,笑道:“此事說起來,也是子歸及時提醒。”
“子歸?”韓世忠微微詫異,梁紅玉卻隱約想到什麽。
“來來來,且讓你們認識一下。”趙構笑了笑,向徐還招了招手,笑道:“韓卿,此乃徐還徐子歸,護送皇妹自北國歸來,此番護駕有功。”
韓世忠上下打量著徐還,笑道:“原來是徐將軍,韓某早就聽聞將軍威名,今日一見,果然年輕有為。”
“哪裏,韓將軍驍勇之名如雷貫耳,在下亦是仰慕已久。”徐還這話倒不是相互吹捧,仰慕名垂青史的名將確有其事。
趙構笑道:“此番苗傅、劉正彥作亂,多虧了你等,你們皆是有功之臣,朕絕不會虧待你們,定有賞賜。”
徐還與韓世忠皆道:“為陛下,為大宋盡忠乃臣之本分,不求賞賜。”
“朕知你們忠心,不過國家法度,賞罰分明,亂臣賊子要嚴懲,有功之臣自然也要重賞。否則又會有奸佞小人汙蔑朕賞罰不明…”
趙構輕歎一聲,笑道:“當然了,朕主要是不願意虧待了你們這些忠臣良將…待眾將進城,城中安定,朕自當論功行賞。”
趙構得到奏報,從內宮出來時,瞧見宮門前滿地鮮血與屍體,不由眉頭大皺。
“護駕有功的英烈厚葬撫恤。”
不管怎麽說,其中不少是為了保護他這個皇帝而戰死的忠義之士,趙構自然不能視而不見。
“是!”李邴欣然稱是,樞密使被殺的情況下,他這個有功的兵部侍郎顯得越發重要。
“叛賊都拉去城外,一把火,挫骨揚灰,投入錢塘、東海,讓他們永世不得上岸。”趙構聲色俱厲,言語間對叛軍的仇恨的可見一斑。
“遵旨!”李邴微感錯愕,但還是很快迴神應允,沉聲道:“天黑之前,臣定將宮中打掃幹淨。”
趙構點頭道:“嗯,去司天監找邵衝…還有靈隱寺的高僧,在宮中坐幾場法事,否則幹淨不了。”
“臣遵旨!”
徐還站在一旁,心情卻不免感慨,這皇宮確實是人間最富麗堂皇的地方,卻也是最肮髒血腥之地啊!
“韓世忠到了?”
聽到趙構的問話,徐還連忙道:“是,韓將軍此刻已經進城,率部分將士到宮門前見駕。”
“走,隨朕一道去慰勞勤王將士。”趙構特意叫上徐還,是陪同,但應該也有讓他護駕的意味。
經此一事,趙構對武將的信任度似乎大打折扣,哪怕是韓世忠等前來護駕的有功之臣,趙構似乎也生出了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心思。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年宋太宗趙光義北伐契丹,幽州一敗,終生不敢再北伐。如今趙構也是如此,苗劉之變雖然有驚無險,但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心裏陰影。
也許趙構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不信任武將的,後來的淮西兵變,寵信秦檜,嶽飛的十二道金牌等,皆是皇帝疑心武將之故。
不得不說,哪怕是一件小事,對曆史的影響也非常之大。從這一點來看,苗劉等人確實罪該萬死。
不過徐還慶幸的是,趙構眼下對自己頗為信任,看來睿聖宮多日護駕,加之兩次拚死力戰守衛皇宮,確確實實達到了簡在帝心的效果。
來到宮門前,一個身材高大魁梧的戎裝武將肅然而立,見其風采,在看到梁紅玉站在身畔,徐還便心裏有數,自然是大名鼎鼎的——韓世忠。
“臣韓世忠救駕來遲,請陛下降罪。”臣子救駕麵君的套路,明明有功,卻首先得請罪。
“韓卿快快請起,見到韓卿,朕總算是可以安心了。”趙構上前握住將韓世忠扶起,握著他的手,說著說著便眼眶泛紅,閃現著淚花。
此情此景,也不知是真情流露,還是刻意表演。
但韓世忠“感動”了,當即痛心疾首道:“臣未能及時前來護駕,累及陛下置身險地,臣罪該萬死!”
“不晚不晚,韓卿來的正是時候。”趙構擦了擦眼眶的淚水,低聲道:“卿可願為朕除賊。”
韓世忠眉頭一動,當即道:“但請陛下吩咐。”
“中軍統製吳湛,此賊子也!”
聽聞趙構之言,韓世忠轉身朝宮門走去,中軍統製吳湛就站在那裏。在王鈞甫等人倒戈之時,他也曾見機倒戈,裝模作樣地追擊叛軍。事後表現出自己當初是被苗劉所迫才打開宮門,如今已經及時棄暗投明。
加之他手中還握有些許兵馬,朱勝非和李邴為了大局暫時沒把他怎樣,但是皇帝趙構心中卻一直記恨著,並未打算原諒他。如今韓世忠入城,再無顧忌,吳湛的死期自然也就到了。
徐還站在不遠處一直瞧著,但見韓世忠過去,似乎是吳湛握了個手。片刻之後,吳湛捂著右手,倒在地上淒慘地嚎叫著。韓世忠又毫不客氣地飛出一腳,吳湛又捂著大腿,鬼哭狼嚎。
捏斷手指,踢斷大腿,韓世忠的力量可見一斑。
更讓徐還欣賞的是,韓世忠迴到趙構麵前,躬身道:“陛下,臣已經替陛下拿下賊子,稍作懲戒。賊子參與謀逆,觸犯國法,臣以為當由有司審判,陛下下詔定罪處置。”
“嗯!”趙構滿意地點點頭。
韓世忠一揮手,便有兵丁上前將吳湛帶走,等待他的將是短暫的牢獄之災和死亡召喚。
“梁氏…”趙構瞧見韓世忠身旁梁紅玉,微笑道:“此番你也是有功之人,辛苦了。”
“臣婦能為陛下,為大宋盡忠做些事情,乃是榮幸,談不上辛苦。況且…危急之時,陛下記掛我們母子安危,臣女與拙夫感激之至。”梁紅玉十分謙遜,不敢居功,而且將提醒她母子避難一事,巧妙地上升到皇恩浩蕩。
雖然此事多半是徐還一人特意提醒,但畢竟有傳達皇帝旨意的成分,歸屬為皇恩倒也說得過去。梁紅玉相信那位徐將軍肯定不會介意,不過他們夫婦日後道謝卻十分必要。
趙構聞言,嗬嗬一笑,甚是欣喜,身為帝王最喜施恩於大將,更喜歡大將知恩圖報。
不過趙構這迴倒也誠信,笑道:“此事說起來,也是子歸及時提醒。”
“子歸?”韓世忠微微詫異,梁紅玉卻隱約想到什麽。
“來來來,且讓你們認識一下。”趙構笑了笑,向徐還招了招手,笑道:“韓卿,此乃徐還徐子歸,護送皇妹自北國歸來,此番護駕有功。”
韓世忠上下打量著徐還,笑道:“原來是徐將軍,韓某早就聽聞將軍威名,今日一見,果然年輕有為。”
“哪裏,韓將軍驍勇之名如雷貫耳,在下亦是仰慕已久。”徐還這話倒不是相互吹捧,仰慕名垂青史的名將確有其事。
趙構笑道:“此番苗傅、劉正彥作亂,多虧了你等,你們皆是有功之臣,朕絕不會虧待你們,定有賞賜。”
徐還與韓世忠皆道:“為陛下,為大宋盡忠乃臣之本分,不求賞賜。”
“朕知你們忠心,不過國家法度,賞罰分明,亂臣賊子要嚴懲,有功之臣自然也要重賞。否則又會有奸佞小人汙蔑朕賞罰不明…”
趙構輕歎一聲,笑道:“當然了,朕主要是不願意虧待了你們這些忠臣良將…待眾將進城,城中安定,朕自當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