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還和韓世忠趕到時,村落裏的戰事已經結束。
諸將撤離,餘下的金兵哪裏還有抵抗的心思?不過他們並未因此放棄抵抗而活命。
徐還的命令很清楚,金軍先鋒,不留活口。
簡單打掃戰場,被殲滅的金軍大約有千人,餘下約莫三千人上了渡船,正在趁夜色北渡錢塘江。
牛皋匆匆前來告罪道:“二位將軍,沒想到金軍在渡口留了一隊人馬,所以沒能及時奪下渡船,以至於讓他們逃走,請二位將軍治罪。”
韓世忠笑道:“哪裏,牛鎮撫一場火攻,已經殺敵上千。金軍留守渡口,可見早有防備,未競全功雖然遺憾,然你何罪之有?金軍兩路先鋒,一路被全殲,一路被襲,倉皇逃竄,此舉已經足夠打擊金賊士氣了。”
“可是……”
“伯遠兄不必介懷,上了船不代表能渡過錢塘江。”徐還笑道:“點烽火吧,此間火勢太小,我怕鵬舉兄看不清楚。”
“嶽兄弟在錢塘江北?”牛皋聞言,頓時有些驚喜。
“是!”徐還道;“呂相公早有安排,令鵬舉兄在江北的駐守,一來可能支援臨安,二來可以與我們一道合擊金軍先鋒,而今正好。”
牛皋欣喜道:“是了,嶽兄弟…哦不,嶽統製謀略的出眾,驍勇善戰,那訛魯補、術列速即便能脫身,恐怕也得脫層皮。”
“那是自然。”
韓世忠笑了笑,此戰很多布置雖說是呂頤浩下令安排,但實際很多都是徐還的計策。著實殊為難得,讓人欽佩。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但對於帝王和國家而言,卻是百將易得,一帥難求。
一場戰爭的勝負很複雜,絕不隻是勇猛作戰即可做到的,需要全盤布置,調兵遣將,戰術謀略,糧草後勤調動等方方麵麵。
能打好一場仗,不算什麽,難的是有大局觀,全盤考慮,謀略得當,運籌帷幄。
這便是將才和帥才的區別。
毫無疑問,單憑江南一役,徐還展示出來的是一個帥才的潛質。
相處這些天,韓世忠敏銳發現,徐還在帶兵作戰方麵還有很多不足,經驗遠不如自己,甚至不如一些尋常將領。但徐還在全盤謀略和思維方麵的長處,卻遠不是他們可比的。
更為難得的是,徐還如此年輕,才不過二十歲。
思量過往曆朝曆代,二十歲的統帥似乎隻有一位——冠軍侯霍去病。
同樣的英姿勃勃,同樣年輕有為,當年霍去病在祁連山下打的匈奴抱頭鼠竄,而今徐還也把女真打的狼狽不堪,倒是頗有相似之處。
說實話,一開始韓世忠對這場江南之戰並不十分樂觀。在他看來,或許可以將金軍趕迴江北,但必然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但有了曹娥江和錢塘江這兩場戰事後,他開始樂觀,甚至可以說對戰局信心滿滿。
……
訛魯補、術列速狼狽從錢塘江南撤離。
雖然沒有確實消息,但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阿裏和浦盧渾,以及率領的四千先鋒已經兇多吉少。
從夜襲到上船撤離,不過短短一會,他們便折損了上千人。加之黑夜看不清楚航道,有兩艘渡船在江中相撞,又有上百人落水,僅有個別獲救,其他的逃不過沉入江底喂魚蝦的命運。
訛魯補、術列速的心情很沉重,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折損了這麽多兵馬,尤其是追殺趙構的大計,迴去該如何向四太子交代呢?
兩路先鋒折損,此時必定會對士氣有損,治罪必不可少。前些日子的耶律馬五就是例子,在汝水邊被徐還和牛皋重傷大敗,四太子開恩準許他先養傷,但事後還是沒能逃脫問罪責罰。
而今自己這般,雖說損失不如耶律馬五,但任務更重要,後果也就更為嚴重,自然是在劫難逃。
更難以啟齒的是,時至此刻,他都不知道究竟是何人襲擊了自己?
訛魯補、術列速和都有種直覺,宋軍沒有他們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這兩場伏擊似乎都早有預謀,頗有章法……
這是個危險的訊號,必須盡快通知四太子,然而他們僅僅知道這一點,並無更多信息。
記得二太子以前說過,漢人兵法裏有有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今他們對宋軍似乎——一無所知。
唉!
訛魯補、術列速皆是一聲歎息,隻能等過江上岸,再派人詳細探查了,無論如何,都要給四太子一個交代才行。
然而,當訛魯補一迴頭看見錢塘江南,他們適才的駐地火光衝天,臉色頓時大變。
那不是尋常火光,而是烽火,這是宋軍在傳訊。
迴頭看了一眼黑沉沉,即將快要靠近的錢塘江北岸,再看看渡船上星星點點的火光。訛魯補、術列速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裏看到了恐懼。
“熄滅火把,快,熄滅所有火把。”訛魯補站在船大聲唿喊。
很多金兵和船工有些愣了,初五六的夜晚雖有月光,但卻頗為昏暗,夜晚渡江本就危險,船上若無燈火,不辨方向,觸礁相撞的可能就更大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不過既是主將的命令,他們也不敢不從,紛紛熄滅火把風燈。
然而已經有些晚了,他們離錢塘江北岸已經很近,有的船隻甚至已經沉錨靠岸。不想當他們剛剛熄燈的時候,一支支火箭從岸邊射來,馬蹄聲和喊殺聲也在岸邊響起。
有船隻中箭起火,有金兵中箭落水,一命嗚唿。已經登岸的金兵倉皇抽刀禦敵,尚未靠岸的船隻則紛紛後退或轉向,另尋他處登岸。
為了隱藏行蹤,渡船之上皆無燈火,倉促之間,難免碰撞傾覆,又有不少金兵落水,根本來不及救援。
訛魯補、術列速也顧不得許多,慌忙唿喊著餘下的船隻摸黑駛向江中,順流而下,至於何時何地登岸隻能聽天由命了。
尤其是看到岸邊有騎兵打著火把,順江向下遊追來,金兵更是惶惶不安。但願能在天亮之前擺脫宋軍的視線,否則……
然而怕什麽來什麽,不過一小會,魚肚白便出現在東方天際。熹微的晨光下,隱約可見江海一線,水波滔滔……
諸將撤離,餘下的金兵哪裏還有抵抗的心思?不過他們並未因此放棄抵抗而活命。
徐還的命令很清楚,金軍先鋒,不留活口。
簡單打掃戰場,被殲滅的金軍大約有千人,餘下約莫三千人上了渡船,正在趁夜色北渡錢塘江。
牛皋匆匆前來告罪道:“二位將軍,沒想到金軍在渡口留了一隊人馬,所以沒能及時奪下渡船,以至於讓他們逃走,請二位將軍治罪。”
韓世忠笑道:“哪裏,牛鎮撫一場火攻,已經殺敵上千。金軍留守渡口,可見早有防備,未競全功雖然遺憾,然你何罪之有?金軍兩路先鋒,一路被全殲,一路被襲,倉皇逃竄,此舉已經足夠打擊金賊士氣了。”
“可是……”
“伯遠兄不必介懷,上了船不代表能渡過錢塘江。”徐還笑道:“點烽火吧,此間火勢太小,我怕鵬舉兄看不清楚。”
“嶽兄弟在錢塘江北?”牛皋聞言,頓時有些驚喜。
“是!”徐還道;“呂相公早有安排,令鵬舉兄在江北的駐守,一來可能支援臨安,二來可以與我們一道合擊金軍先鋒,而今正好。”
牛皋欣喜道:“是了,嶽兄弟…哦不,嶽統製謀略的出眾,驍勇善戰,那訛魯補、術列速即便能脫身,恐怕也得脫層皮。”
“那是自然。”
韓世忠笑了笑,此戰很多布置雖說是呂頤浩下令安排,但實際很多都是徐還的計策。著實殊為難得,讓人欽佩。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但對於帝王和國家而言,卻是百將易得,一帥難求。
一場戰爭的勝負很複雜,絕不隻是勇猛作戰即可做到的,需要全盤布置,調兵遣將,戰術謀略,糧草後勤調動等方方麵麵。
能打好一場仗,不算什麽,難的是有大局觀,全盤考慮,謀略得當,運籌帷幄。
這便是將才和帥才的區別。
毫無疑問,單憑江南一役,徐還展示出來的是一個帥才的潛質。
相處這些天,韓世忠敏銳發現,徐還在帶兵作戰方麵還有很多不足,經驗遠不如自己,甚至不如一些尋常將領。但徐還在全盤謀略和思維方麵的長處,卻遠不是他們可比的。
更為難得的是,徐還如此年輕,才不過二十歲。
思量過往曆朝曆代,二十歲的統帥似乎隻有一位——冠軍侯霍去病。
同樣的英姿勃勃,同樣年輕有為,當年霍去病在祁連山下打的匈奴抱頭鼠竄,而今徐還也把女真打的狼狽不堪,倒是頗有相似之處。
說實話,一開始韓世忠對這場江南之戰並不十分樂觀。在他看來,或許可以將金軍趕迴江北,但必然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但有了曹娥江和錢塘江這兩場戰事後,他開始樂觀,甚至可以說對戰局信心滿滿。
……
訛魯補、術列速狼狽從錢塘江南撤離。
雖然沒有確實消息,但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阿裏和浦盧渾,以及率領的四千先鋒已經兇多吉少。
從夜襲到上船撤離,不過短短一會,他們便折損了上千人。加之黑夜看不清楚航道,有兩艘渡船在江中相撞,又有上百人落水,僅有個別獲救,其他的逃不過沉入江底喂魚蝦的命運。
訛魯補、術列速的心情很沉重,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折損了這麽多兵馬,尤其是追殺趙構的大計,迴去該如何向四太子交代呢?
兩路先鋒折損,此時必定會對士氣有損,治罪必不可少。前些日子的耶律馬五就是例子,在汝水邊被徐還和牛皋重傷大敗,四太子開恩準許他先養傷,但事後還是沒能逃脫問罪責罰。
而今自己這般,雖說損失不如耶律馬五,但任務更重要,後果也就更為嚴重,自然是在劫難逃。
更難以啟齒的是,時至此刻,他都不知道究竟是何人襲擊了自己?
訛魯補、術列速和都有種直覺,宋軍沒有他們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這兩場伏擊似乎都早有預謀,頗有章法……
這是個危險的訊號,必須盡快通知四太子,然而他們僅僅知道這一點,並無更多信息。
記得二太子以前說過,漢人兵法裏有有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今他們對宋軍似乎——一無所知。
唉!
訛魯補、術列速皆是一聲歎息,隻能等過江上岸,再派人詳細探查了,無論如何,都要給四太子一個交代才行。
然而,當訛魯補一迴頭看見錢塘江南,他們適才的駐地火光衝天,臉色頓時大變。
那不是尋常火光,而是烽火,這是宋軍在傳訊。
迴頭看了一眼黑沉沉,即將快要靠近的錢塘江北岸,再看看渡船上星星點點的火光。訛魯補、術列速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裏看到了恐懼。
“熄滅火把,快,熄滅所有火把。”訛魯補站在船大聲唿喊。
很多金兵和船工有些愣了,初五六的夜晚雖有月光,但卻頗為昏暗,夜晚渡江本就危險,船上若無燈火,不辨方向,觸礁相撞的可能就更大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不過既是主將的命令,他們也不敢不從,紛紛熄滅火把風燈。
然而已經有些晚了,他們離錢塘江北岸已經很近,有的船隻甚至已經沉錨靠岸。不想當他們剛剛熄燈的時候,一支支火箭從岸邊射來,馬蹄聲和喊殺聲也在岸邊響起。
有船隻中箭起火,有金兵中箭落水,一命嗚唿。已經登岸的金兵倉皇抽刀禦敵,尚未靠岸的船隻則紛紛後退或轉向,另尋他處登岸。
為了隱藏行蹤,渡船之上皆無燈火,倉促之間,難免碰撞傾覆,又有不少金兵落水,根本來不及救援。
訛魯補、術列速也顧不得許多,慌忙唿喊著餘下的船隻摸黑駛向江中,順流而下,至於何時何地登岸隻能聽天由命了。
尤其是看到岸邊有騎兵打著火把,順江向下遊追來,金兵更是惶惶不安。但願能在天亮之前擺脫宋軍的視線,否則……
然而怕什麽來什麽,不過一小會,魚肚白便出現在東方天際。熹微的晨光下,隱約可見江海一線,水波滔滔……